朱婧
(江西省萍鄉(xiāng)學院,江西 萍鄉(xiāng) 337000)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當前,在我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歷史史料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應用,依照其作用不同,可以將其分為佐證類史料、再現(xiàn)類史料、補充類史料等多種類型,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史料進行合理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歷史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我國傳統(tǒng)歷史教學模式下,單一地使用教材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枯燥,進而對歷史學習失去興趣,而應用歷史史料,可以讓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歷史事件,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進而提升其學習興趣[1]。(2)開闊學生學習視野。歷史教材受到篇幅影響存在局限性,學生往往無法從宏觀的角度看待歷史,也很難融入歷史,而應用一些歷史史料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視野變得更為開闊,可以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有效補充。(3)順應新課改要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教學側重點,教師應用歷史史料可以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自主探究歷史事件,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但就目前來看,在我國歷史教材中,由于篇幅等方面的限制,其在歷史事件解讀上均存在一定局限。如果是單純地使用教材,那么只能讓學生對所有歷史事件具有一個初步了解,無法做到深入學習。對此,高中教師在應用歷史教材時需要針對教材的不足之處,選擇合適的歷史資料進行適當補充[2]。如教師在講解中央集權制的時候,就可以針對教材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史料補充,在教材中,關于中央集權制的論述僅為主要來源,學生并不能對其有一個全面了解,而《禮部志稿》、《中國古代通史》以及其他有關史料可以對此進行有效補充,教師利用多媒體將這種史料展示給學生,并進行講解,能讓課堂講解內(nèi)容更為全面、更為生動。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應用歷史史料時需要明確教學需求,保證史料應用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如在宋明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其重難點內(nèi)容為宋明理學代表人物的思想觀點,對此,我們就可以引用《宋元學案》、《傳習錄》以及《周易程氏傳》等歷史史料,以此來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與此同時,教師在選擇歷史史料過程中,需要保證史料選擇符合史學前沿,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歷史觀念,對史學動態(tài)予以密切關注,針對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歷史史料,以讓學生在了解這些歷史史料的同時,可以做到多角度地看待歷史問題,形成自身的理解[3]。
高中生的歷史教學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師需要充分尊重高中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其自身特點應用歷史史料。
考慮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應用歷史史料過程中,需要保證其具有思辨性、人文性,歷史本身具有主客觀統(tǒng)一的特點,歷史史料也必然存在一定主觀因素,針對同一教學內(nèi)容,教師選擇站在不同立場、處于不同時代的歷史史料,可以讓學生辯證地看待歷史事件,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可以引發(fā)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思考,以對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進行培養(yǎng)。如在教學中國古代思想時,教師就可以站在辯證的觀點引用不同的歷史史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有利影響,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儒家思想存在的局限性。這種史料引用可以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進而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
考慮到學生認知水平,教師在應用歷史史料時應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數(shù)量合適。每節(jié)課教師所應用得歷史史料應做到數(shù)量合適、長度合適,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情況以及教學內(nèi)容進行精選,避免史料堆砌情況出現(xiàn),如果史料文字相對較多,那么教師可以進行適當截取,但不可斷章取義[4]。第二,難度合適。很多歷史史料都具有一定理解難度,這主要是因為語義語境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改變,因此教師在選擇歷史史料時應保證其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會選擇故事性強、閱讀難度低的歷史史料,這樣可以讓學生懂得歷史是有趣的,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5]。第三,形式多樣。歷史史料的形式應該是具有多樣性的,如果每節(jié)課都使用白話文史料或是文言文史料,那么就會讓學生感到無趣,對此,教師應選擇多樣化的歷史史料,除了歷史古籍、歷史著作以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歷史影視資料、博物館資料以及民間傳說等。如在教學我國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的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當年的票號,同時可以播放《那年花開月正圓》等電視劇片段,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教材不足、教學需求以及教學對象合理選擇歷史史料,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學習視野以及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進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