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輝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點教學內(nèi)容。有效的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概念,鞏固科學知識。同時,實驗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等等。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該注重把握好科學實驗教學過程,巧妙地引導學生探究科學實驗中的知識,實現(xiàn)科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小學科學教師要提高科學教學質(zhì)量,可通過有效的實驗活動來推動科學教學的發(fā)展,構建一個生成性的動態(tài)課堂。為此,教師要以先進的課程理念以及新型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科學課堂實驗活動,讓科學實驗課堂教學能夠保障科學學科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
科學實驗活動始終是科學教學的重要活動形式。而在科學實驗活動中,實驗器材的準備是非?;A的環(huán)節(jié),它能夠保證科學實驗活動具備可行的實驗條件,從而保證科學實驗活動的順利開展。而在有些實驗儀器匱乏的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為學生提供有利的實驗條件,讓學生能夠不因實驗條件的不足而阻礙其正常的學習進度。比如在“光的折射”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勺子來讓學生學習這節(jié)課的實驗活動。例如教師可讓學生將勺子內(nèi)壁當作是凹面鏡,能夠起到聚集光的作用,而勺子背面可當作是凸面鏡,能夠起到發(fā)散光的作用。通過這樣的實驗活動,教師可讓學生有效地理解反射光的傳播路徑。
小學階段的學生參與到實驗活動中,更多的是因為實驗好玩,其求知探索的欲望并不夠嚴謹。因此,有些學生在實驗活動過程中會沒有目的地擺弄實驗器材,缺乏科學實驗的嚴謹探索精神。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要針對小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實驗指導,讓學生能夠有目的地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精神。比如在“磁極的相互作用”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容易受到小車、各種磁鐵的吸引,將關注點都放在玩磁鐵這方面,這不利于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實驗目的,了解實驗所需材料、實驗方法與實驗步驟,并且引導其猜想實驗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實驗結果。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做好實驗記錄,同時思考其中磁鐵同極相斥和異極相吸的科學道理,最后要總結出實驗結論,在課堂上將其展示出來。通過這樣的有目的性的教學指導,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科學探索的興趣。
所謂教學情境,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而創(chuàng)設的可促使學生主動開展建構性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它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認知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質(zhì)量。因此,教師在科學實驗活動中可以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使其主動地融入科學探究情境,進而充分發(fā)揮其積極性,主動獲取科學探究情境中蘊含的科學實驗知識,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實效性。比如在“常見的力”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的生動情境:“班上公認的大力士和另一位力氣小的同學共同表演了一個場景,就是力氣小的那位同學用了一根手指按住那位大力士同學,大力士同學沒法站起來?!边@樣的情境帶著一定的奇妙之處,讓小學生的探究欲望得以激發(fā),使其主動地參與到科學實驗活動中來。在這一課的實驗活動中,教師可讓學生自主選擇材料來尋找生活中常見的力,并且針對性地探討讓物體下落的力,探究物體下落的原因,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效率。
在科學實驗探究活動中,教師應該合理地選擇有結構的材料,可幫助學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激發(fā)其參與的積極性,使其在實驗活動過程中自主構建科學知識概念,并且突破科學知識學習的重難點,有效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為此,教師可選擇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有結構材料。例如在“比較水的多少”一課的實驗探究活動中,教材要求使用三個大小與形狀各異的瓶子來展開實驗,也就是在三個不同的瓶子中裝入不等量的水,然后進行比較。但是這一實驗內(nèi)容卻難以讓學生建立起新的知識結構,此時教師可增加一個瓶子,將其作為參照物,與其他瓶子來進行對比,可更好地衡量水的多少,在這一改進之后的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夠產(chǎn)生直接經(jīng)驗,也能夠引導學生建立起新的知識結構,有利于推進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并且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實驗活動是小學科學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許多奧妙的科學原理,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實驗活動過程中展開建構性學習,主動建構新的知識結構。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創(chuàng)造性地優(yōu)化當下的科學課堂實驗活動教學,以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和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