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邵氏聞見后錄》中的文學觀念

      2019-01-14 20:13:57
      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文學思想文風歐陽修

      景 夢

      (太原師范學院 文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包含大量的文學思想內(nèi)容,特別是書中關于詩文的評論比其父邵伯溫《邵氏聞見錄》豐富?!吨饼S書錄解題》著錄于子部小說家類,《四庫全書》收于子部小說家類?!端膸烊珪偰刻嵋贩Q:“是編蓋續(xù)其父書,故曰《后錄》。其中論復孟后諸條,亦有與《前錄》重出者。然伯溫所記多朝廷大政,可裨史傳;是書兼及經(jīng)義、史論、詩話,又參以神怪俳諧,較《前錄》頗為瑣雜?!庇址Q:“談詩亦多可采。”[1]1199書中保存了大量文學史資料,因其零散瑣碎未成系統(tǒng),學界對其研究尚顯不足,尤對其文學思想研究更是少見,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一、 文學創(chuàng)作論

      《邵氏聞見后錄》中有大量的文學史料,涉及文人眾多,唐代有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王勃、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樊宗師等,宋代有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與李格非等。此外還論及《詩經(jīng)》、楚辭等經(jīng)典文學作品。通過史料記載,可以窺探出邵博的文學觀。

      (一)人格論

      邵博在其筆記中多有對士人人格的記載,邵博為北宋著名理學家邵雍之孫,其論人的品格遵循儒家傳統(tǒng)禮教思想,體現(xiàn)邵博獨特的評判標準。宋朝士風恪守儒家禮教準則,注重師承關系和位份。文學評論家把蘇軾和黃庭堅并稱“蘇黃”以來體現(xiàn)其地位和成就,但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批評蘇黃“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盵2]688張戒《歲寒堂詩話》更指責說:“(詩)壞于蘇黃”。[3]452這均是帶有時代局限的評判。邵博筆記中指出黃庭堅恪守儒家禮教一生尊蘇軾,對“蘇黃”的并稱,“非魯直本意”:

      趙肯堂親見魯直晚年懸東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薦香,肅揖甚敬?;蛞酝瑫r聲名相上下為問,則離席驚避曰:“庭堅望東坡,門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蘇黃”者,非魯直本意。[4]162

      與此相反,邵博不喜王安石因其狂妄把其子比孔子,邵博認為其“無忌憚”:

      王荊公之子雱作《荊公畫像贊》曰:“列圣垂教,參差不齊,集厥大成,光于仲尼?!笔鞘テ涓高^于孔子也。雱死,荊公以詩哭之曰:“一日鳳鳥去,千年梁木摧。”是以兒子比孔子也。父子相圣,可謂無忌憚者矣。[4]157-158

      邵博推崇蘇軾,筆記中對蘇軾的記載詳實可信。對蘇軾人格評價多從他人角度觀照,筆記記載與蘇軾有宿怨之人相處亦“甚歡”:

      東坡先謫黃州,熙寧執(zhí)政妄以陳季常鄉(xiāng)人任俠,家黃之岐亭,有世仇;后謫惠州,紹圣執(zhí)政,妄以程之才姊之夫有宿怨,假以憲節(jié),皆使之甘心焉。然季常、之才從東坡甚歡也。[4]159

      類似于此,邵博欣賞蘇軾幽默風趣的性格,筆記中多處記載蘇軾軼事。

      邵博對蘇軾的人格全面觀照突破一般認識,蘇軾詩文給大眾留下樂觀豁達的固有印象,認為他是放達之人,即便失意也能尋找生活的樂趣。實不盡然,邵博筆記中就有記載蘇軾“自厭”之事,“東坡既遷黃崗,京師盛傳白日仙去。神廟聞之,對左丞蒲宗孟嘆惜久之。故東坡謝表有云:‘疾病連年,人皆相傳為已死;饑寒并日,臣亦自厭其余生’也。”[4]129此句出自蘇軾表狀《謝量移汝州表》,蘇軾的表、狀、書、啟等由于文學性不強往往被忽視,但卻能反應蘇軾的真實想法。

      邵博論人還從不同的政治陣營來評判士人品格,不因政見不同而盲目否定,反而很尊重欣賞,體現(xiàn)邵博對士人品格評判標準的超越?!坝枰娝抉R文正手寫歐陽公《青州不俵秋料青苗錢放罪謝表》:‘戒小人之遂非,希君子之改過’二語。文正喜其工邪,抑以“遂非”“改過”為不然也。如文正力詆青苗等事,《免樞近出帥長安謝表》則云:‘雖復失位危身,終不病民害國?!盵4]124司馬光與歐陽修在黨爭中雖然處于不同的陣營,但司馬光推崇歐陽修之文,足見司馬遷的士人品格。

      (二)源流論

      邵博不僅論人格以儒家傳統(tǒng)思想為標準,論文學源流亦重視是否繼承儒學傳統(tǒng)。筆記記載蘇軾其學繼承孟子,從呂惠卿和曾蚊的對話中可以看出蘇軾繼承孟子以民為重的文學思想:

      東坡帥揚州,曾蚊罷州學教授,經(jīng)真州,見呂惠卿?;萸鋯枺骸拜Y何如人?”蚊曰:“聰明人也?!被萸渑唬骸皥蚵斆鳌⑺绰斆餍?,大禹之聰明邪?”蚊曰:“雖非三者之聰明,是亦聰明也?!被萸湓唬骸拜Y學何人?”蚊曰:“學孟子?!被萸湟媾?,起立曰:“何言之不倫也?”蚊曰:“孟子以‘民為重,社稷次之’,此所以知蘇公學孟子也?!被萸淠弧4]162

      宋朝士人懷有自覺的衛(wèi)道意識,并熱衷講道論學,例如蘇軾的“文以載道”?!拔囊暂d道”的價值觀認為文學的審美功能要能表達社會政治功能,劉勰《文心雕龍·原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盵5]14亦是對此的解釋,故詩文中則普遍顯示出濃厚的儒家色彩和宋代士人關注國家社會的政治熱情。

      邵博善于從文人日常生活中觀察其文學的繼承,筆記中有一條在其父邵伯溫《邵氏聞見錄》中亦有記載:

      憲成李公及為杭州,不游宴。一日遇雪,命促飲具,郡僚不無意于歌舞高會也,乃訪林和靖于孤山,清談同賞。又曰飲食外,不市一物。至去官,唯買《白樂天集》一部。[4]154

      邵博并不是一味地贊同當朝文人的看法,對于《楚辭》的源流和繼承,邵博提出與蘇軾不同的意見,認為蘇軾的評價“友之過矣”:

      《楚詞》文章,屈原一人耳。宋玉親見之,尚不得其仿佛,況其下者,唯退之《羅池詞》可方駕以出。東坡謂“鮮于子駿之作,追古屈原。”友之過矣。如晁無咎所集《續(xù)離騷》,皆非是。[4]111

      鮮于侁為詩平淡淵粹,尤長于楚辭。蘇軾認為其文效仿屈原、宋玉。邵博認為蘇軾因與其交好而夸大對鮮于侁的評價。值得一提的是在宋代詩話中,對《詩經(jīng)》《楚辭》兩部經(jīng)典詩歌的觀照甚少。從詩話的開創(chuàng)者歐陽修到劉攽的詩話中均未提及,司馬光的詩話中關于《詩經(jīng)》僅有1條。并且在早期宋代筆記中亦缺失對經(jīng)典詩歌的觀照。在南宋詩話集《笤溪漁隱叢話》中,前集中涉及《詩經(jīng)》的僅有5條,后集涉及《楚辭》的僅有4條。從邵博筆記中也僅有2條內(nèi)容涉及《詩經(jīng)》與《楚辭》。邵博筆記就反映出宋代詩話內(nèi)容變化發(fā)展的軌跡。

      邵博贊同文學應該批判地繼承前人,“歐陽公謂曾子固云:‘王介甫之文,更令開廊,勿造語,及模擬前人。’又云:‘孟、韓文雖高,不必似之也?!盵4]108邵博從歐陽修日常生活趣談辯論中看其文學的繼承流變關系,歐陽修詩主韓愈,在辯論中主觀地傾向韓愈。

      歐陽公于詩主韓退之,不主杜子美。劉中原父每不然之。公曰:“子美‘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之句,有俗氣,退之決不道也?!敝性冈唬骸耙嗤酥粼谒拈T館,晨有僧來謁’之句之類耳。”公賞中原父之辯,一笑也。[4]34

      (三)批評觀

      邵博的文學批評觀繼承其父,對文人作品的評論多有自見,筆記中記載“韓退之之文,自經(jīng)中來;柳子厚之文,自史中來;歐陽公之文,和氣多,英氣少;蘇公之文,英氣多,和氣少。”[4]111-112明確清晰地總結說明了韓愈、柳宗元的文章繼承經(jīng)、史特點,且歐陽修與蘇軾之文的風格相反,歐陽修之文平正通達故顯現(xiàn)出和氣多,蘇軾之文自然雄放故英氣多。

      對于蘇軾豪放的文風,以平和文風見長的歐陽修讀來“不覺汗出,快哉!” “歐陽公謂曾子固云:‘王介甫之文,更令開廊,勿造語,及模擬前人。’又云:‘孟、韓文雖高,不必似之也?!^梅圣俞云:‘讀蘇軾之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衷唬骸Y所言樂,乃修所得深者爾,不意后生達斯理也?!瘹W陽公初接二公之意已不同矣。”[4]108二人文風雖然不同,但歐陽修欣賞蘇軾的文風,能言其所未言,更加重視培養(yǎng)后輩蘇軾。

      在文學批評方面,邵博贊同蘇軾后期平淡的文風。筆記記載劉安世評價蘇軾之文“浮華豪習盡去,非昔日子瞻也?!?/p>

      記載蘇軾與劉安世交往之間運用典故的趣事側面反映出蘇軾文風由豪放到平淡的轉變。柳詒徵先生說:“蓋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純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為然?!盵6]619說明文人與政治的密切關系。蘇軾經(jīng)由科舉入仕,初入政壇之時“勇于為義”,決定其文風呈現(xiàn)出豪放的特點。伴隨蘇軾仕途的起落,其文風從初入仕途的豪放到政治熱情消退后的平淡。邵博的記載從文人交往間反映出蘇軾文風的轉變,對把握宋代文學風格發(fā)展的脈絡提供了新的角度。

      (四)文體論

      宋初歐陽修提出“四六”不僅使駢文有了新的命名,也使“四六”這個文體誕生。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若夫句筆無常,而字有條數(shù),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蜃冎匀?,蓋應機之權節(jié)也?!盵5]310劉勰此條從音律的角度來闡釋“四六”。而邵博則從“四六”文體內(nèi)容的角度來考察其變化?!八牧蔽呢灤﹥伤螘r代,其初是為反對西昆派浮靡華麗的文風而創(chuàng)作,歐陽修深疾之,認為其文風“為修所好”。邵博亦認為以劉筠、楊大年為代表的四六文體“然其敝類俳語可鄙”。

      本朝四六,以劉筠、楊大年為體,必謹四字六字律令,故曰四六。然其敝類俳語可鄙。歐陽公深嫉之曰:“今世人所渭四六者,非修所好。少為進士時不免作,自及第遂棄不作,在西京佐三相幕府,于職當作,亦不為作也?!比绻牧疲骸霸熘r于下者,初若含沙之射影,但期陰以中人;宣言于廷者,遂肆鳴梟之惡音,孰不聞而掩耳?!辟秸Z為之一變。至蘇東坡于四六,如曰:“禹治兗州之野,十有三載乃同;漢筑宣防之宮,三十余年而定。方其決也,本吏失其防,而非天意;及其復也,蓋天助有德,而非人功?!逼淞ν焯旌右詼熘?,偶儷甚惡之氣一除,而四六之法則亡矣。[4]124-125

      以楊億為代表的西昆體文風浮華奢靡,石介評楊億之文“窮妍極態(tài),綴風月,弄花草,淫巧侈麗,浮華纂組。刓鎪圣人之經(jīng),破碎圣人之言,離析圣人之意?!盵7]24歐陽修深嫉浮靡之風,但贊賞蘇軾之文,認為蘇軾四六文“其力挽天河以滌之,偶儷甚惡之氣一除。”蘇軾的“四六”文與西昆派相比更加務實,摒棄其浮華奢靡的文風多記載實事,符合宋朝士大夫經(jīng)世致用的文學思想潮流。

      二、文學生態(tài)論

      邵博文學思想具有價值,不僅在于他以宋人眼光評判宋代文學,更在于他能跳脫傳統(tǒng)文學評價的束縛,結合政治、文化、歷史和哲學用文學生態(tài)視野考察宋代文學。

      (一)統(tǒng)治者愛好文藝促進文學創(chuàng)作良好氛圍

      邵博注意到宋代文學的繁榮首先表現(xiàn)在宋朝的統(tǒng)治者愛好文藝。宋太祖自杯酒釋兵權后,加強中央集權開始重用文人,其“作相須讀書人,”[8]50不僅改變唐以來重武輕文的陋習,使文臣的地位得到提升,而且表現(xiàn)出其愛好文藝的特點。其后宋仁宗作為統(tǒng)治者亦愛好文藝,對文人的包容度很高,明確說出“朕不欲留人過失于心中”4[4]。

      邵博記載蘇軾論宋仁宗包容大度“非仁宗之大,其孰能容此萬人之英乎”:

      東坡論張文定以一言,曰:“大。”曰:“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天下未嘗一日無士。而仁宗之世,獨為多士者,以其大也。賈誼嘆細德之崄微,知風鳥之不下,閔溝瀆之尋常,知吞舟之不容,傷時無是大者以容己也。蓋天下大器也,非力兼萬人,其孰能舉之?非仁宗之大,其孰能容此萬人之英乎?”世以為知言。[4]52

      (二)儒釋道思想融合促進文風和士人性格的轉變

      儒家強調(diào)士人的個體責任感和憂患意識,使宋代詩文風格呈現(xiàn)出嚴謹、收斂的形態(tài)。加之宋朝吸收道家思想,宋初呂瑞曾對太祖諫言:“國家若行黃、老之道,以致升平,其效甚速。”[9]758使宋代詩文風格中一改唐代的繁華艷麗,增添平淡的風格。

      邵博注意到從唐代到宋代對佛教接受程度的動態(tài)變化。北宋建立后,一改五代后周的滅佛政策,對佛教采取保護、鼓勵、融合吸收的政策。筆記中記載唐朝時期韓愈對佛教的片面認識和批判,認為“奉佛以來,享年不永”“自佛法入中國,帝王事之,壽不能長”,如:

      憲宗元和十四年,自鳳翔法門寺迎佛骨入禁中,韓愈以諫逐。十五年,有陳弘志之禍。懿宗咸通十四年,又迎其骨入禁中,諫者以憲宗為戒。懿宗曰:“朕生得見之,死亦無恨?!辈粩?shù)月,崩。送佛骨還法門寺。愈之諫云“奉佛以來,享年不永”者,其知言哉。[4]57

      至宋代蘇軾的《赤壁詞》“灰飛煙滅”之句,《圓覺經(jīng)》中佛語也。[4]152由唐朝韓愈對佛教的批判到宋朝東坡開始吸收融入佛教中的詞語,可以看到邵博用動態(tài)的角度來把握宋代文學的走向脈絡。

      儒釋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不僅使士人性格凸顯憂患意識和強烈的個體責任感,還使宋代文風更加嚴謹、平實,也成為此時的審美標準。邵博筆記中記載司馬光在修《通鑒》時,便刪去浮華的詩賦文章:

      文正公修《通鑒》時,謂其屬范淳父曰:“諸史中有詩賦等,若止為文章,便可刪去。”蓋公之意,欲士立于天下后世者,不在空言耳。如屈原以忠廢,至沉汨羅以死,所著《離騷》,漢淮南王、太史公皆謂其可與日月爭光,豈空言哉!《通鑒》并屈原事盡削去之,《春秋》褒毫發(fā)之善,《通鑒》掩日月之光,何耶?公當有深識,求于《考異》中無之。[4]77

      司馬光修《資治通鑒》時重視詩文的政治教化功能及其實用性,對詩文中抒發(fā)個人情感的作品認為“便可刪去”,體現(xiàn)出《資治通鑒》背后的政治意義和文人士大夫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影響了宋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審美標準。

      (三)科舉制度對文學的影響

      宋代后期對文人士大夫思想的控制強烈,劉勰《文心雕龍·時序》提到:“風動于上波震于下”,[5]396揭示了政治制度對文學的教化作用??婆e制度作為政治制度的分支對文學產(chǎn)生了一定的牽制影響。邵博筆記中就有關于蘇軾應試的記載:東坡中制科,王荊公問呂申公:“見蘇軾制策否?”申公稱之。荊公曰:“全類戰(zhàn)國文章,若安石為考官,必黜之。”故荊公后修《英宗實錄》,謂蘇明允有戰(zhàn)國縱橫之學云。老蘇公云:“學者于文用引證,猶訟事之用引證也。既引一人得其事,則止矣。或一人未能盡,方可他引?!盵4]111由此看出考官的主觀情感對取士結果的影響。王安石不喜在詩文中過多用典故,若王安石作為考官,蘇軾“全類戰(zhàn)國文章,必黜之”。由此可見,科舉制度對文學創(chuàng)作方式的改變是最直接的。

      綜上所述,邵博筆記中的文學觀對研究宋代文學思想的脈絡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意義,從筆記中探尋文學的發(fā)展更有可信度和說服力。且邵博筆記的內(nèi)容為其親身見聞,為宋代文學思想研究提供了真實可信的研究角度和方法。邵博《邵氏聞見后錄》中的文學思想豐富,因其零散瑣碎,需要研究者從紛亂史料中梳理脈絡,對研究宋代文學思想并把握其走向具有一定的價值。

      猜你喜歡
      文學思想文風歐陽修
      河下:文風厚重的“進士之鄉(xiāng)”
      華人時刊(2023年19期)2023-11-16 12:32:12
      《東漢文學思想史》《讖緯思潮與漢代文學思想》
      文學與文化(2022年3期)2022-11-19 02:31:38
      讓我受益匪淺的一本書
      小主人報(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8
      畫眉鳥
      《紅樓夢文學思想的現(xiàn)代闡釋》
      紅樓夢學刊(2020年2期)2020-02-06 06:15:06
      歐陽修快馬追字
      啟蒙(3-7歲)(2019年8期)2019-09-10 03:09:10
      普樅公路的文風和文脈
      中國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2
      勤奮的歐陽修
      對電視新聞節(jié)目“改文風”的幾點思考
      新聞傳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29
      改文風:要從創(chuàng)新“說話”方式開始
      聲屏世界(2014年9期)2014-02-28 15:18:29
      河南省| 长海县| 上饶市| 平和县| 沁源县| 资阳市| 湘西| 天柱县| 包头市| 玉山县| 革吉县| 民权县| 股票| 天津市| 禄丰县| 东丰县| 买车| 周宁县| 云霄县| 库伦旗| 海口市| 方山县| 观塘区| 进贤县| 尼勒克县| 眉山市| 江北区| 贡嘎县| 苏尼特右旗| 衡阳市| 林周县| 那坡县| 永靖县| 阜宁县| 广平县| 西吉县| 寻甸| 临泉县| 雷州市| 巩留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