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池莉小說的敘事倫理

      2019-01-14 20:13:57
      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池莉倫理個體

      杜 妍

      (湖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一、池莉小說敘事倫理的建構

      敘事倫理作為倫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在20世紀90年代初露頭角,它主要側重于探尋如何運用敘事產生一定的倫理效果。雖然,“系統(tǒng)的敘事倫理學理論及其批評范式還沒形成,但面對重新梳理現(xiàn)代性知識,或回應后現(xiàn)代價值困境時,敘事倫理學所彰顯出的思想活力和有效性,逐漸引起中西方人文學界的重視”[1]。敘事倫理作為倫理批評的一條新道路,一直以來備受審美批評和現(xiàn)代倫理觀念的雙重夾擊。在國內,許多批評家把敘事當作美學問題的研究對象,而很少把其作為倫理問題來進行研究。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敘事倫理”最早使用于學者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xiàn)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一書中,它在國內外文學批評界都產生重要影響。在這部著作中,劉小楓認為自古以來倫理學共有兩種:理性的和敘事的。所謂理性倫理學,即是“探究生命感覺的一般法則和人的生活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觀念,進而制造出一些理則,讓個人隨緣而來的性情通過教育培育這些理則”[2]3。另外一種倫理學則是敘事倫理學,即“不探究生命感覺的一般法則和人的生活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觀念,也不制造關于生命感覺的理則,而是講述個人經(jīng)歷的生命故事,通過個人經(jīng)歷的敘事提出關于生命感覺的問題,營構具體的道德意識和倫理訴求”[2]3。在此筆者主要探討的是倫理學的第二種。劉小楓指出,聽故事和講故事都是倫理的事情。小說正是通過文字符號向讀者講述故事,通過語言向讀者分享一種倫理力量和倫理關懷。“如果你曾為某個敘事著迷,就很可能把敘事中的生活感覺變成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的想象乃至實踐行為。敘事倫理學的道德實踐力量就在于,一個人進入某種敘事的時間和空間,他(她)的生活可能就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2]4因此,真正的敘事,存在著對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態(tài)度,而這正是人活于世最重要的倫理問題之一。

      池莉作為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盡可能地拉低敘事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描寫了一系列武漢市民的市井生活故事。在敘述中池莉巧妙地融合了自己的生命體驗,不會被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非倫理和道德善惡所限定,致力于通過個體的獨特命運去探問生活的意義。在池莉小說中,每個主人公都有不同的生活際遇,但他們都在竭力宣揚一種存在哲學、一種堅韌的“求生”,這正是池莉小說中敘事倫理建構的基礎,一種獨特的生命感覺。

      (一)敘事倫理即個體倫理

      在現(xiàn)代社會中,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生活形式的飛速變化為生活實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生活的可能性和多樣性的增加,同樣為敘事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樣性。因此不同于古老的倫理要遵循一套既定的道德體系來體現(xiàn)自己的生命經(jīng)緯,現(xiàn)代的敘事倫理是依據(jù)個人的生命體驗來編織屬己的生命經(jīng)緯。所以現(xiàn)代性倫理是個體化的,是不再具有規(guī)范性的倫理理則。

      劉小楓在《沉重的肉身》中也提出,現(xiàn)代的敘事倫理有兩種:人民倫理的大敘事和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在人民倫理的大敘事中,始終強調的是一種家國、民族命運比個人命運更為重要,個體生命總是受到歷史沉重腳步的夾帶而沒有自我。對于自由的敘事倫理,劉小楓指出“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只是個體生命的嘆息或想象,是某一個人活過的生命印痕或經(jīng)歷的人生變故……它更激發(fā)個人的倫理感覺,講的都是純然個人的生命故事,深入獨特個人的生命奇感和生命情感,以富于創(chuàng)意的、刻下了個體感覺的深刻印痕的語言描述這些經(jīng)歷,一個人經(jīng)歷過這種語言實踐以后,倫理感覺就會完全不同了?!盵2]7由此不難看出,劉小楓更加傾向于自由的敘事倫理。池莉曾在她的散文《最是妖嬈醉人時》中提出,她對好小說的定義即是要讓讀者能感受到審美快感并且具備一種無聲傳達給讀者的思想深度。她指出“好的小說首先應該非常感性,它應該誘惑讀者,刺激讀者,使讀者在小說的暗示下,體味自己的生命經(jīng)驗,發(fā)揮他自己的想象能力,從而成熟,或者說提高他自己對世界的判別能力。”[3]257由此可見,池莉所定義的好小說,與劉小楓所強調小說以自由的敘事倫理表現(xiàn)所具有的形態(tài)不謀而合,旨在通過個體生命的敘事來彰顯一種生命倫理。這在池莉小說中具體表現(xiàn)為對個人多舛命運的密切關注,立足于作家對生命、人性的個性感悟,重在呈現(xiàn)人們生活的豐富性、可能性和對人性世界的復雜感受,提供個體性的道德境況,讓讀者從敘事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自覺。因此,文學應是個體敘事,敘事倫理也應該是個體倫理,池莉在敘事倫理學上正是選擇走這樣一條個體倫理道路。

      (二)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經(jīng)驗

      上文指出敘事倫理即個體倫理,其現(xiàn)代轉型主要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尋求個人存在的意義這一方面,即現(xiàn)代小說的敘事倫理將在宏大敘事的統(tǒng)照下尋找被遺忘了的凡人的日常生活。在西方早期,許多敘事倫理學大師為體現(xiàn)神圣價值,往往會選取帝王貴族等宏大的歷史題材。但在世俗價值盛行的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作家直接取材于普通日常生活中獨特的個人經(jīng)驗,注視個體的獨特命運,通過講述個體命運故事使人們獲得一種審美享受及道德的自我評判,不再受宏大敘事、神圣價值的制約和禁錮。

      根據(jù)劉小楓在《沉重的肉身中》對敘事倫理的定義不難看出,人民倫理的大敘事在倫理意圖和效果上與理性倫理更為接近。敘事倫理學講述個人經(jīng)歷的生命故事,而日常生活是個人最基本的存在前提和生存空間,因此敘事倫理就必然在日常生活的講述之中展開。在池莉小說中,正是通過對武漢小市民最為平常瑣碎的日常生活的描寫,體現(xiàn)著她對于人生經(jīng)驗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探究人物之間倫理關系的糾葛和沖突,從而獲得一種屬己的生命感覺。在池莉的創(chuàng)作中,一直融注著一種極強的生命力,她更喜歡寫一種堅韌的生,選擇把“求生”作為自己的敘事倫理的指向之一,而這恰恰是通過其小說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個人經(jīng)驗來體現(xiàn)的。

      二、頑強的“求生”意識

      池莉站在市民價值的立場上來表現(xiàn)一切。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池莉更為注重一種“求生”的意念,即活著就是一切,無論人生有多平淡,生活有多瑣碎,活著便是一切價值所在。她這種對生命的執(zhí)著態(tài)度,在某種程度上消解了部分當代作家筆下的“死亡”主題,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現(xiàn)實主義,這也正是池莉小說的敘事倫理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無論是池莉的成名作《煩惱人生》中被日?,嵤吕p身又無可奈何的印家厚,還是《太陽出世》中想要追求浪漫最終卻不得不流于現(xiàn)實,只能在哺育下一代的過程中尋求些許安慰和幸福的趙勝天、李小蘭夫婦,還是《不談愛情》中,過著最為普通生活,吵架、斗嘴、回娘家,最后又和好如初的吉玲和莊建非“夫婦”……他們沒有高尚的理想和充盈的精神生活,他們不是不想有,而是生活的瑣碎和無奈漸漸磨平了他們的心,最終只能無奈感嘆“累就累點吧,只要活著就好”。如此頑強的“求生”意識,在《你是一條河》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主人公辣辣是個不幸早年喪夫守寡、含辛茹苦一人拉扯八個孩子的堅強母親。在親眼目睹丈夫的慘死后,她毫不猶豫地想要跳河自盡。后來被小叔子成功救下后,她漸漸恢復心智,帶著八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頑強“求生”,雖然其間不免有一些悲劇,如福子去世、貴子遠嫁、得屋精神錯亂……但在辣辣臨死前,仍對那些“恨透母親”而遠走他鄉(xiāng)的孩子們念念不忘,這些都讓池莉筆下流淌著一股濃郁的世俗溫情。同樣在《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中,在武漢出現(xiàn)了罕見高溫的情況下,市民們仍不忘嘻嘻哈哈、相互調侃打鬧。殘酷的高溫也澆不滅貓子向自己所愛之人獻殷勤,仍一如既往地為燕華做著一些平凡又瑣碎的家務事。在這篇小說中,面對極為惡劣的環(huán)境,池莉筆下的主人公們似有一種極為樂觀的儒家精神。街坊鄰里彼此相互幫助,融洽地談天說地,似乎對武漢的高溫天氣視而不見,毫不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正常進行,盡管其間難免夾雜著一兩句對老天、政府的抱怨,但他們樂觀的精神卻是難能可貴的。所以無論是辣辣通過長期賣血來艱辛地掙取養(yǎng)育兒女的生活費,還是面對極為惡劣的高溫天氣,武漢市民所表現(xiàn)出的樂觀精神,這些在池莉筆下都成為一種極強生命力的表現(xiàn),是頑強“求生”意識的彰顯。

      三、多樣的“求生”方式

      上文指出“求生”作為池莉小說中一種潛在的敘事倫理,在許多作品的主人公身上都可以看到。這種“求生”意識,雖然并沒有真正改變生活中的瑣碎與不幸,但正因為它堅韌的存在才讓人們有了繼續(xù)活下去的勇氣和追求幸福的可能。這些,在池莉那里已經(jīng)形成一種重要的敘事倫理,它幾乎支配著池莉的一切寫作。在她眼中,沒有什么比活著更重要。當然作者筆下的人物性格迥異,面對生活中不同的實際問題,采取的“求生”方式也大不相同。在此,筆者主要探討的是池莉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敘事倫理,而“求生”作為其創(chuàng)作中一種潛在的敘事倫理,勢必要對作品中主人公的“求生”方式加以分析。接下來將分別從個體奮斗型、世俗瑣碎型、瘋狂沖突型三種不同的“求生”方式入手,對池莉小說背后隱藏在敘事中的獨特個體倫理和生命體驗進行解讀。

      (一)個體奮斗型

      在池莉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總是會隱隱透露出主人公頑強“求生”的意識,這樣必然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求生”方式,其中就不乏個體奮斗者這一類型,《你以為你是誰》中的陸武橋、《來來往往》中的康偉業(yè)就是這一類型的典型代表。他們這類主人公有一個典型特征,即面對的生活再困難再不盡人意,他們總是會通過個人奮斗堅韌地活下去,正是這樣一種頑強的“求生”意識讓他們的生命顯現(xiàn)著光輝,盡管個人的力量還是難以與世俗做抗爭,努力奮斗后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但他們正是通過個體奮斗的這種“求生”方式來彰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體現(xiàn)著屬己的人生經(jīng)驗和情感。

      池莉在1995年發(fā)表的《你以為你是誰》這篇小說中,就塑造了小市民陸武橋在生活、情感、金錢等方面受到諸多壓力后卻仍在奮力掙扎著生活的頑強形象。他不僅要作為一家私營小餐館的老板與各位市領導搞好關系、巧妙周旋,還要作為家中長子老大哥時時關心父母、幫襯姐弟。這些日常瑣碎早已使他心力交瘁,難怪在妹妹陸武麗大喊“媽死了!”陸武橋仍淡定地“一動不動坐在桌邊,若無其事地抽煙,心里卻是惱火極了。他想:怎么我不死??!里里外外都是我撐著,我他媽算什么人?怎么沒人肯說陸武橋死了??!”[4]262由此可見,生活的重壓讓陸武橋喘不過氣,再加之母親的暴躁、父親的軟弱、弟弟的不爭氣、姐姐的不省心,讓他的生活一團亂麻。他本可以將一切撒手不管或是像他自己嘴中所說“陸武橋死了!”,但他并沒有選擇這樣做,反而憑借自己頑強的“求生”意識,處理好生活堆積給他的一件件煩心事。先是安撫了父母、幫襯了妹妹,再是教化了誤入歧途的弟弟,最后還不辭辛苦地解決了姐姐的離婚官司……面對生活拋給他的瑣碎和紛雜,他通過個人的努力奮斗,獲得了繼續(xù)“生存”下去的權利,還活得漸入佳境。如果說生活真正帶給他重創(chuàng),讓他失了原先那份“求生”的勇氣和意識的,就是在遇到紅顏知己宜欣卻又沒有結果時。陸武橋也曾為他與宜欣的愛情努力過、奮斗過,但終究抵不過現(xiàn)實。在無比現(xiàn)實的生活面前,當他的個體奮斗不再發(fā)揮作用、不再得到相應的回報時,陸武橋就會想到死、想到放棄生。故事的最后,池莉用她一貫“求生”的敘事倫理,讓陸武橋活了過來。生活似乎又一切照舊,陸武橋仍通過會朋友、打電話,在餐廳門口迎來送往,做國內國外凡撈得上手的生意等具體的個體奮斗方式,繼續(xù)生活下去。

      同樣在發(fā)表于1997年的《來來往往》中,作者描寫了一個社會地位卑微、在妻子的威逼利誘下仍選擇不斷前進的個體奮斗者形象。主人公康偉業(yè)年輕時社會地位低下,因某種機緣巧合與革命干部子女段麗娜喜結連理,但他遠遠沒有想到,婚后生活的瑣碎更是讓他喘不過氣。生活日漸拮據(jù)、妻子強勢蠻橫都讓康偉業(yè)看到不得不通過個人奮斗來獲得生存的籌碼。他順應時代的浪潮選擇下海經(jīng)商,通過個人奮斗一點一點積累財富。但生活似乎并無好轉,先后遇到的兩個紅顏知己林珠和時雨蓬也都無疾而終,康偉業(yè)不得不繼續(xù)與妻子段麗娜周旋在這場名存實亡的婚姻中。最后,經(jīng)歷了萬千痛苦、打擊、折磨后的康偉業(yè)仍要在雨過天晴后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生活是瑣碎的、平庸的,更是過不完的,康偉業(yè)心里清楚,唯一不變的是仍要不斷地努力奮斗,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繼續(xù)存活。正如小說最后寫道:“在不知不覺中,江水亮起來了,東方也亮起來了,幾只早起的江鷗愉快地尖叫著打斷了康偉業(yè)的思緒??祩I(yè)站起來,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駕上他的車,回到了他日常忙碌的生活中?!盵4]435池莉正是通過這樣一個個努力奮斗者的具體形象,來揭示人類生存背后的真正意義。正是這種潛在“求生”意識,構成了池莉小說中敘事倫理的重要基礎。

      (二)世俗瑣碎型

      在池莉筆下還存在著這樣一群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世俗瑣碎,不去反抗、毫無作為,只求安穩(wěn)度日的小市民形象。他們可以是工人、家庭婦女、小職員、小商販,也可以是學者、教授。在池莉看來,他們面對世俗瑣碎的生活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不逆潮流而上就是他們獨特的“求生”方式。這一類型人物在池莉的“煩惱三部曲”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其中《煩惱人生》的發(fā)表讓池莉迅速走紅,故事描寫了卷取車間里一名普通操作工最為平庸瑣碎的一天。主人公印家厚從早上睜眼的那刻起神經(jīng)就進入緊繃狀態(tài),從兒子的日常照顧到妻子的無聲責難再到工作上的勾心斗角,這些日常生活里平庸瑣碎的存在慢慢消磨著印家厚的心智。他不是沒有生活的激情,在遇到雅麗時內心還是會難免產生悸動。但作為生活中平庸的一份子,他自始至終都是為了一些瑣碎而無聊的生活而奔忙。至于那些虛無縹緲的存在,如對雅麗的情感,印家厚唯一能做的就是不予回應,繼續(xù)做他平庸無聊的普通人。正如小說最后寫道:“雅麗怎么能懂得他和他老婆是分不開的呢?普通人的老婆就得粗粗糙糙,潑潑辣辣,沒有半點身份架子,盡管做丈夫的不無遺憾,可那又怎么樣呢?”[5]164同樣在《不談愛情》中,作者也試圖通過描寫一對小夫妻之間再平常不過的一段小爭吵,來表現(xiàn)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家庭存在和夫妻關系。吉玲出身低微想要高攀教授家庭出身的孩子莊建非而使用了一點小計謀,并且如愿以償。吉玲頑強的“求生”意識雖也在世俗生活中受到打擊,如一直受到婆婆的冷落,白白忍受小姑子的冷嘲熱諷,但她始終維護著自己的自尊。表面上她對不公的生活做出了努力,以丈夫不關心自己為由跑回娘家,要求婆家接納自己,實質上最終還是不得不向世俗妥協(xié),回歸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池莉一貫以為市民階層寫作著稱,在她眼里,對知識分子始終抱有一種嘲諷和揶揄的態(tài)度,這一點在《不談愛情》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莊建非的一家皆是出自書香門第,一直以來就看不上貧苦出身的兒媳婦吉玲。但莊建非卻無時無刻不在羨慕著丈母娘對吉玲的庇護和疼愛,再反觀自己冷峻嚴肅又毫無人情味的家庭,更是心生厭惡和蒼涼。因此,即使在吉玲毅然決然地回到娘家后,莊建非還是不忍放棄自己的小家庭。而這一點是莊建非的父母及妹妹莊建亞永遠難以理解和體會不到的。所以小說最后作者寫道:“面對哥嫂的和好如初,只有建亞一直耿耿于懷,對吉玲不冷不熱。她在日記中寫道,哥哥沒有愛情,他真可憐。而她自己年過三十,還沒有找著合意的郎君,她認為當代中國沒有男子漢,但當代中國也不容忍獨身女人。她又寫道,我也可憐”[6]50的確,高處不勝寒的莊建亞永遠也體會不到普通人的真正幸福,而最后那句“我也可憐”正是池莉對知識分子的最大的同情和嘲諷。

      總而言之,無論是《煩惱人生》中的印家厚,還是《不談愛情》中的莊建非,還是《太陽出世》里的趙勝天、李小蘭,他們都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瑣碎中平庸而又無奈的活著的人。在這類世俗平庸型的人物中,循規(guī)蹈矩無所作為就是他們最為基本的“求生”方式。他們既不同于個體奮斗者,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有所改變;也不同于瘋狂沖突型,通過一些瘋狂、夸張的行為來獲得自己“求生”的可能。他們面對生活給予的一切意外都不為所動,最終會毫不詫異地重回最初的生活軌道,繼續(xù)他們的生活。在池莉眼中,這也不失為一種“求生”方式,而在這種方式背后正體現(xiàn)著她對于人生經(jīng)驗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同樣也彰顯著作者在敘事中表現(xiàn)出的獨特的個體倫理和生命體驗。

      (三)瘋狂沖突型

      在上述分析了個體奮斗和世俗平庸兩種“求生”方式后,池莉筆下還有一種方式將“求生”這一潛在的敘事倫理表現(xiàn)得更為瘋狂和觸目驚心。但也正是通過這樣一種敘事方式,讓讀者感受到另類的生命體驗。如1996年發(fā)表的《云破處》中的瘋狂倫理事件——以通過殺夫獲得自我的“求生”與救贖;1991年發(fā)表的《一去永不回》中溫泉設計陰謀不惜讓李志祥入獄只為奪回愛情;1991年發(fā)表的《你是一條河》中辣辣與眾多兒女間尖銳沖突的母子關系……池莉通過在作品中展現(xiàn)一些瘋狂的倫理事件,來體現(xiàn)其背后隱藏著的深刻的敘事倫理。其中倫理沖突表現(xiàn)得最為激烈的當屬小說《云破處》。[7]

      《云破處》寫于1996年7月,發(fā)表時因其描寫的殺夫題材太過黑暗而被出版社通知不予轉載。池莉曾在散文《最是妖嬈醉人時》中指出其創(chuàng)作上多多少少受到俄國作家納博科夫的影響。主人公金祥和曾善美在外人看來是一對舉案齊眉的模范夫妻,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曾善美得知十幾年前殺害自己親生父母及十幾條人命的兇手就是丈夫金祥,而金祥對此卻毫無愧疚之情,加之曾善美往日遭受到的來自姨夫及表弟的蹂躪與屈辱讓她再也無法抑制心中的仇恨,于是一步步設計逼問金祥,直到說出真相,再將其殘忍殺害。故事的結局并沒有讓曾善美遭遇牢獄之災,而是設置了一個巧合,讓曾與金祥有過沖突的飯店老板頂了罪。最終池莉讓曾善美通過殺夫這一瘋狂的倫理事件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與“求生”。這種殺夫的倫理事件在讀者看來似乎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會對曾善美凄慘的身世報以同情。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即使是犯了殺人罪也是可以幸免于難,不受譴責的。從故事背后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依據(jù)個人的生命體驗所需要的倫理訴求,曾善美正是屬于池莉筆下瘋狂沖突的這一類型人物,通過瘋狂的倫理敘事來實現(xiàn)自我的“求生”。

      同樣在《你是一條河》中作者無時無刻不在表現(xiàn)著一種瘋狂的敘事倫理,這集中表現(xiàn)在母親辣辣與子女惡劣的關系沖突中。堅強執(zhí)著的女性辣辣,在丈夫橫死后,獨自一人撫養(yǎng)著八個孩子,異常艱辛的生活使這位母親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關心留意每個孩子的成長。對老大得屋的輕視最后使其被逼成瘋;對大女兒艷春缺教少管,母女間彼此仇視;三女兒冬兒懂事最早,本是母親的小棉襖,卻因母親的粗俗和疏離而遠走他鄉(xiāng)一去不返;老四社員最得母心卻也因疏于管教最終耽于女色被槍斃;老五咬金平日默默無聞,后來憑借吹號角的一技之長終于得到母親的青睞,主動為母親分擔家務,賺錢回來貼補家用,最后換來了辣辣難得的擁抱。池莉在書中這樣描寫:“這是咬金自懂事以來得到的惟一的一次母親的擁抱,也是這輩子僅有的一次,仿佛剪斷了十一年的臍帶又親合在一起了?!盵4]117由此可見,辣辣平日里動輒打罵的惡母形象讓孩子們難以親近,更得不到所謂的溫暖與母愛。花生雙胞胎的身世更為悲慘,福子因疏于照顧而感染疾病,臨死前嘴里喊的不是母親而是姐姐;貴子更是因為不受關注未婚先孕,還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老八四清因為是家中最小,經(jīng)常行走在陰影下,對其性格的發(fā)展產生嚴重影響。每個孩子都受到過辣辣的打罵,輕則撞壞手臂、磕破膝蓋去醫(yī)院縫補幾針,重則被吊起來用藤鞭抽打,幾月不能下地。小說中充斥著尖銳的矛盾沖突,這種悖于常人的母子關系、兄妹關系恰體現(xiàn)著一種瘋狂沖突的敘事倫理。而作為母親的辣辣身陷逆境而不屈服,頑強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與環(huán)境抗爭。

      四、悲觀的“求生”態(tài)度

      池莉在創(chuàng)作中將“求生”作為一種潛在的敘事倫理,其小說的結局都是讓人有些無奈和惆悵的。無論筆下哪一種“求生”方式的人物,池莉似乎都給他們戴上了一頂悲觀的帽子。他們在世俗生活中忙著生存,卻總也沒有獲得精神上真正的解脫。他們只是在為了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奔忙,難免會流于平庸、流于常態(tài),最終使作品失掉了文學本質,無法給人以美的享受。新寫實主義不同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指稱的現(xiàn)實主義,它有一個根本的弊病,即只表現(xiàn)了“真實的生活”而沒有表現(xiàn)“真正的生活”,因此池莉的創(chuàng)作也因缺乏批判精神而使小說中的人物即使擁有頑強的“求生”意識其結局也難免庸俗悲觀。池莉較為細致地描繪了人不得不在“真實的生活”中頑強“求生”,但由于缺乏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理性精神、懷疑意識和批判眼光,因而不能以一種積極的“求生”態(tài)度來喚起中國人對理想的“真正的生活”的熱忱。[8]

      無論是在《來來往往》《你以為你是誰》,還是在《一去不回頭》《云破處》中,池莉筆下的人物最終要么是為追求金錢地位而“求生”,要么是通過不擇手段的復仇來實現(xiàn)自己的“求生”,展露出人生的無奈和瑣碎。這看似取得了表面上的成功,但讀來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悲觀。如《你以為你是誰》的小說結局,陸武橋辛辛苦苦為整個大家庭的生活操勞著,通過個人的不懈奮斗實現(xiàn)著自己的理想,這本是個讀來讓人鼓舞精神的故事,但作者最后卻為他安排了一個無比現(xiàn)實的結局,紅顏知己宜欣按著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不得不離開生命中出現(xiàn)的意外——陸武橋,盡管他們非常相愛,卻難以與現(xiàn)實相抗衡。陸武橋住院一周后恢復正常,回歸到與鄰里街坊打哈哈的日常生活中。這在讀者看來未免有些傷感,如此努力奮斗的人最終還是抵不過現(xiàn)實的力量。在池莉筆下,陸武橋“求生”的意識是頑強的,但描寫態(tài)度卻未免有些悲觀?!秮韥硗分械目祩I(yè)也是如此,奮斗一生最后還是家庭、生活一團糟,忙碌的生活中除了金錢是切實可感的,是他“求生”的資本和見證外,親情、愛情、友情似乎都統(tǒng)統(tǒng)將他拒之門外。他有著頑強的“求生”意識,但池莉在對其描寫的態(tài)度上,同樣是悲觀的。

      五、結語

      在池莉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以獨特的筆法塑造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類人物,而敘事倫理這種強調個體命運、生命體驗的精神內核在池莉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現(xiàn)。她雖描寫的是市民生活的日?,嵥?,但從不同的人物背后我們能夠看到相同的內核,即他們都擁有著頑強的“求生”意識,生生不息的“活”的毅力??梢哉f池莉通過敘述一件件或是激進或是平庸或是尖銳的倫理事件,來向世人展現(xiàn)她對于人生經(jīng)驗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即“生”“活著”乃是一切之根本。盡管在對倫理事件的敘述態(tài)度上難免有些悲觀,但這也是真實地再現(xiàn)生活的最佳例證??偠灾?,我們在閱讀池莉的小說時,不僅要看到她對市民生活的關注,更要學會從對市民生活描寫的背后看到作者獨特的個體倫理和生命體驗,從而實現(xiàn)對池莉小說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客觀系統(tǒng)的評價。

      猜你喜歡
      池莉倫理個體
      我喜歡的水果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池莉愛惜吃相
      做人與處世(2019年7期)2019-05-28 10:30:42
      池莉出版首部詩集《池莉詩集·69》
      文學教育(2016年10期)2016-09-10 07:22:44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學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醫(y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成名前的池莉
      汉中市| 甘泉县| 合肥市| 贵定县| 苍山县| 涟源市| 嘉祥县| 绥宁县| 通州区| 漠河县| 宁乡县| 盐城市| 丹巴县| 长白| 东兰县| 游戏| 明星| 华宁县| 抚宁县| 灵宝市| 阿图什市| 合作市| 玉门市| 绥中县| 鲁甸县| 武功县| 深州市| 深泽县| 同仁县| 华蓥市| 介休市| 龙胜| 洱源县| 顺昌县| 无锡市| 夏河县| 通榆县| 乐山市| 清流县| 大兴区|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