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陸家中學 梁紅
課后練習可以用于檢驗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讓學生學以致用。借助課后練習,我們可以掌握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明確教學的側(cè)重點,起到教學診斷與反饋的積極作用。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學習到的東西也十分有限。而課后練習起到課上和課下的延伸作用、連接作用,學生可以基于課堂所學,在課后練習的探究指導下豐富語文視野,拓展閱讀。例如,學生可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以了解成語的運用等,課堂提問輔助課后練習,才能讓教學更豐富、更多彩。
興趣的激發(fā)是首要的,課后習題不光有題的部分,還有部分小游戲和一些文學小常識,這些知識充滿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不至于讓學生在練習解答時產(chǎn)生厭煩心理,學生在輕松趣味的故事引導下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課后練習的本質(zhì)目的是讓學生學有所得,解決實際問題并獲得相應的認知暗示。編寫者基于自身思考制定題目,融匯了編寫者的心血和創(chuàng)造力。其契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是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參考。課后練習可以幫助教師調(diào)整教學計劃,優(yōu)化教學方案,基于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差異性的關注,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教學目標三維導向更為清晰。從知識與能力方面來說,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習題設計雖然會涉及但是忽視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在過程與方法層面,忽視了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也無法完成知識的有效積累。在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方面的考慮更少,忽視學生文學情感的熏陶,也忽視學生言語和思維方法的訓練。在言語方面,對學生交際中表達的訓練關注不足,年級越高的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對應題目越少,學生訓練的機會越少,越不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在思維方法上,對學生分析及評價能力的訓練較少,初中語文課后習題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背誦、默寫字詞等,并沒有深層次的文本閱讀與鑒賞探討。
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其一是對語文知識重要性講解較少。學生被迫完成課后練習,語文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感受不到學習語文的快樂,也認識不到學習語文的價值。其二課后練習問題缺乏整合性,可操作程度低。課后練習模式化的痕跡很明顯,固定的出題模式限制了語文習題指導訓練的效力。其三是課后練習對學生合作的引導不足。很多問題的設計缺乏對合作模式的關注,如果學生總是獨立完成練習,久而久之便不利于學生集體協(xié)作能力的提升。其四口頭訓練及實踐教學不足。閱讀題目占比大,寫作訓練設置不足。學生口頭訓練的機會少之又少。在題目的設置上也多是常識性的填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這也導致學生在習題使用中帶有功利化的跡象。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后練習的設計理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價值。課后練習涵蓋諸多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基于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隨機選擇練習題目。例如,七年級上冊《化石吟》后的課后習題,讓學生觀看視頻,自主查找資料,走訪教師等,嘗試介紹一種古生物。學生搜索視頻,自主查找資料,并在觀看的基礎上積累素材、自主創(chuàng)作。讓學生成為解答課后習題的主人,有利于學生自主選擇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選擇與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及學習方法相關的材料,自主創(chuàng)作,學以致用。
初中語文課后練習的設計不是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解決課后問題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起到探究指引作用,讓學生在題目的引領下進入特定的思考情境,從而發(fā)散思維、自主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地解決問題。因此初中語文課后練習設計上必須凸顯探究指導性。針對講解知識方面,對學生視野拓展起到延伸作用,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后沿著既定的思路對課內(nèi)知識做補充完善性的學習。在文章品析鑒賞方面,讓學生精讀、品讀、深讀,對文章進行有效的賞析、體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去思考鑒賞文章,在閱讀中感受到詞語的魅力、句式的特點、文學的美感。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人才的培養(yǎng)更側(cè)重其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因此課后練習必須帶有開放性的特征。開放性的特征重點體現(xiàn)在思維的拓展延伸上,助力于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綜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與輸出。題目設計要開放,必須確保題目信息的開放,必須確保意識空間的開放,必須確保學科間的開放,必須確保認知方法的開放。在開放性的題目練習中,引導學生自主觀察與分析,大膽探究與質(zhì)疑,積極概括及總結,憑借著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新得出結論,完善認知。實現(xiàn)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在題目的設計上必須注重題目的多維度考察,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設計變異性的練習,培養(yǎng)求異思維能力,設計比較型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聚合思維能力。增設推理性的問題,帶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多種形式的習題設計中,讓學生得到綜合性的發(fā)展,掌握語文探究思考的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初中語文教學,屬于奠定教學基礎的關鍵階段,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必須是多渠道、多維度的。本文在肯定語文課后練習的積極作用的基礎上,分兩大方面對初中語文教材課后練習設計不足進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了語文課后練習設計及使用的具體策略,將對初中語文教學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