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偉
摘 ?要: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主要經(jīng)歷了歐洲列強群雄并爭時期,原民主德國和前蘇聯(lián)統(tǒng)治時期,俄羅斯、挪威、法國三強爭霸時期,以俄羅斯、挪威、法國為代表的歐洲整體競技實力明顯強于世界其他國家,形成壟斷格局,以韓、巴為代表的亞、美國家不斷沖擊歐洲列強的主導(dǎo)地位。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參賽隊伍增加,賽制趨于穩(wěn)定,組織日漸成熟。運動員技術(shù)全面化,戰(zhàn)術(shù)風格相互交融。
關(guān)鍵詞:競技體育 ?女子手球 ?世界錦標賽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245-02
1 ?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發(fā)展歷程回顧
1.1 歐洲列強群雄并爭
最初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是“11人制”室外手球比賽,并于1949年、1956年、1960年在匈牙利、德國、荷蘭舉辦了3屆。1957年7月13~20日在前南斯拉夫成功舉辦了第一屆“7人制”女手世錦賽,當時只有9支國家隊參賽,并且全部來自歐洲,最終由捷克斯洛伐克奪得冠軍。1965年國際奧委會決議將11人制手球比賽改為7人制,從此7人制室內(nèi)手球正式取代11人制室外手球。在此階段表現(xiàn)為歐洲各國實力相近,競爭非常激烈。最終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民主德國、南斯拉夫分別獲得了前5屆世錦賽的冠軍。
1.2 原民主德國和前蘇聯(lián)“王朝”的建立
民主德國在1975年和1978年第6、7屆世錦賽上連續(xù)戰(zhàn)勝蘇聯(lián)女子手球隊奪得冠軍,1990年第10屆世錦賽上獲得季軍;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lián)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tǒng)一,合二為一的德國在1993年第11屆世錦賽上重新奪回冠軍。蘇聯(lián)則在1975—1990年連續(xù)5屆世錦賽闖進最后的決賽,雖兩次惜敗民主德國屈居亞軍,但也連續(xù)3屆擊敗對手獲得冠軍;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女手世錦賽再無蘇聯(lián)。
1.3 俄羅斯、法國、挪威三強爭霸
女手世錦賽在1997年第13屆世錦賽增加到24支參賽隊伍后,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丹麥和挪威一同闖進1997年第13屆世錦賽決賽,標志著北歐國家的迅速崛起。俄羅斯、法國、挪威三國在1997—2017年之間的11屆女手世錦賽共獲得了9枚金牌、7枚銀牌、1枚銅牌的傲人成績,統(tǒng)治了這一時期。其中,俄羅斯在2001年第15屆世錦賽和2007年第18屆世錦賽擊敗挪威奪冠,2009年第19屆世錦賽擊敗法國奪冠;法國在2017年第23屆世錦賽擊敗挪威奪冠,挪威在1999年第14屆世錦賽和2011年第20屆世錦賽擊敗法國奪冠,三者互有勝負,真正意義上形成了“三強爭霸”的局面。
2 ?歷屆女手世錦賽競爭格局分析
2.1 世界各大洲女手競爭格局分析
在歷屆女手世錦賽獎牌爭奪中,歐洲國家獲得了21枚金牌、23枚銀牌、22枚銅牌共66枚獎牌,幾乎壟斷了該項賽事的所有獎牌,歐洲國家具有超強的統(tǒng)治力。亞美非洲等各大洲迅速崛起,世界女手整體實力提升較快。亞洲代表韓國隊在1995年第12屆女手世錦賽中擊敗眾多歐洲列強獲得冠軍,打破了歐洲國家長期包攬獎牌的壟斷的局面。美洲代表巴西在第21屆女手世錦賽中異軍突起拿下冠軍。非洲代表安哥拉兩次進入女手世錦賽8強,第18屆女手世錦賽獲得最佳成績第7名。大洋洲國家參賽時間短,澳大利亞最好成績只獲得第23名。因此,女手世錦賽仍然是歐洲列強內(nèi)部爭霸的局面,亞洲、美洲發(fā)展迅速,韓國、巴西已成為歐洲列強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但依然無法撼動歐洲霸主的地位;非洲、大洋洲發(fā)展緩慢,競技水平較低。
2.2 各國女手競技格局分析
2.2.1 俄羅斯女手稱霸世界手壇
俄羅斯女手在世界手壇中當戰(zhàn)績顯赫,在歷屆世錦賽上奪得7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的成績,遙遙領(lǐng)先于其他國家。從蘇聯(lián)時期開始,在1975—1990年連續(xù)5屆闖進世錦賽決賽,并獲得了第8、9、10三屆世錦賽冠軍,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時代。進入俄羅斯時代后,雖受到蘇聯(lián)解體的影響,俄羅斯女手仍屬于世界強隊。俄羅斯女手繼承前蘇聯(lián)技、戰(zhàn)術(shù)風格打法,又融入亞洲快速風格,在2001年第15屆世錦賽上重新奪回了冠軍,乘勝追擊又連續(xù)蟬聯(lián)了第17、18、19屆世錦賽冠軍,再次建立了新的“王朝”。不管是蘇聯(lián)時期,還是俄羅斯時代,俄羅斯女手都長期處于世界女子手球的霸主地位。
2.2.2 挪威、法國勢頭迅猛
挪威和法國在獎牌榜上僅次于俄羅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第13屆德國世錦賽上北歐國家丹麥與挪威爭奪冠軍,標志著北歐國家的迅速崛起,她們作風硬朗、注重整體配合,完美融合了力量型和技巧型兩種風格,之后挪威一發(fā)不可收拾,有成為世界女子手球新霸主的勢頭,在1999—2017年期間的10屆世錦賽上收獲了3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的優(yōu)異成績。法國女子手球隊近年來實力提升較快,近10屆女手世錦賽也收獲了2枚金牌和3枚銀牌。挪威、法國近年來勢頭迅猛并保持穩(wěn)定,競技實力長期位居世界前列。
2.2.3 丹、塞、荷、羅等歐洲國家具備奪金實力
以丹麥、塞爾維亞、荷蘭、羅馬尼亞等為代表的歐洲國家,近年來上升勢頭較好并站上了世錦賽的領(lǐng)獎臺。丹麥和羅馬尼亞在世錦賽上分別獲得1金2銀2銅和1金2銀1銅的成績。1997年第13屆世錦賽丹麥獲得冠軍。羅馬尼亞在1962年第二屆世錦賽上獲得冠軍。塞爾維亞和荷蘭作為近年來新興勢力,南斯拉夫解體后,塞爾維亞經(jīng)過多年努力在第21屆世錦賽重新站上領(lǐng)獎臺。荷蘭則在第22屆世錦賽和第23屆世錦賽上獲得1銀1銅。以丹麥、塞爾維亞、荷蘭、羅馬尼亞等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實力強勁,具備著沖擊獎牌,甚至金牌的實力,使女手世錦賽的爭奪變得更加激烈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