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怡
摘 要: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各種價值觀念形成的早期階段。作為班級的領導者,班主任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教育特色,挖掘課外圖書的德育要素,以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在班主任和家長的雙重指導下,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關鍵詞:班級管理;德育教育;教學方法
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也是生活經(jīng)驗積累的過程。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初期,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軌跡伴隨著他的一生。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在教學生簡單知識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狀況,在增強學生素質的同時,形成高尚的品質,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因此,班主任在實施德育工作時,要注重多資源的使用,拓寬德育指導的道路,把高尚的道德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各個細節(jié)中,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借助課外讀物,發(fā)掘德育要素
課外圖書是豐富學生見聞的有效途徑。課外讀物不僅包含豐富的故事,還包含一定的人生哲理,對開展德育工作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在實施德育指導工作時,班主任可利用主題班會的機會向學生推薦課外圖書,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進學生高尚品格的培養(yǎng)。同時,在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為了提高德育教學質量,班主任應重視課外閱讀的選擇,開展科學的圖書閱讀活動,使學生在活動體驗中進一步強化自己的道德素質。
例如,為學生推薦圖書時,班主任首先應分析德育教育的主題和學生的閱讀能力,選擇《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弟子規(guī)》《成語故事大全》等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圖書。之后,班主任可向學生提出“這些課外圖書中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通過閱讀課外圖書,你有什么想法”等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其次,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閱讀素質,以互補性和自主性為原則,組建閱讀小組,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進行課外圖書閱讀和圖書德育要素的發(fā)掘。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體會到友愛、互助、團結等優(yōu)良品格,加強對這些高尚品格的認識。同時,在閱讀課外讀物后,通過分析主人公和圖書的內(nèi)容,學生也可以學習到圖書中所蘊含的高尚品質。通過課外讀物的介入,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顯然,班主任在實施德育教育工作時,重視引進課外讀物,不僅豐富了德育教學道路,還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同時加強學生對高尚品格的體驗,提高德育教學質量。
二、教師樹立榜樣,指導學生學習
在德育教學中,班主任的言行對學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模仿教師的言行。因此,在進行德育指導時,班主任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和自己對學生的影響,謹慎行事,為學生樹立榜樣,用自己的行為體現(xiàn)各種高尚道德的內(nèi)涵。
比如,班主任要樹立敬業(yè)意識,這樣學生可以從班主任對工作的熱情中感受到班主任的責任態(tài)度,意識到自己應該做自己的事情,逐漸增強責任意識。在開展教育指導工作的時候,班主任也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表現(xiàn)出對長輩的尊敬、對同事的友善、對學生的愛護,使學生以教師為榜樣,表現(xiàn)出對教師的敬意、對同伴的友愛,增強自己的團結和友愛、尊重他人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對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負責,不隨地吐痰,亂扔廢紙,避免學生學習不良行為,導致道德品質的缺失,降低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質量。
綜上所述,班主任的言行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此,班主任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在學習班主任言行中糾正自己的問題,表現(xiàn)出高尚的品格。
三、通過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
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將有利于社會的不斷進步。班主任可以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朗讀比賽,班隊會等來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從而提高的他們集體意識,促進學生團結起來。同時也可以定期的召開德育教育方面的班會,讓學生自己組織召開,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從小培養(yǎng)主人翁意識。 同時應多用語言和學生溝通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熱愛環(huán)境,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
四、發(fā)揮家長的作用,實現(xiàn)共同教育
學生擁有高尚的道德,是學生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在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中,道德缺失時常出現(xiàn),他們從小就沒有正確的思想觀念,不知道如何在日常言行中實踐高尚的道德。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以在家庭全面指導學生。為了讓學生從小就提高自己的素質,形成高尚的品質,班主任可發(fā)揮家長的作用,讓家長參與德育管理工作,家長根據(jù)家庭生活的細節(jié)和實踐經(jīng)驗,正確指導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并加以糾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行為能力有限,對事物的關心度也有限,因此在日常玩耍時經(jīng)常做壞事,或者家長向孩子詢問,孩子會因想逃避而撒謊。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據(jù)這一細節(jié),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指導學生形成誠實可靠的高尚品格。例如,孩子誤打碎家里的花瓶后,父母可以先問孩子是否打碎了花瓶,得到孩子的否定回答后,父母不要嚴厲指出孩子的不誠實,而是巧妙地告訴孩子,做錯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后也不反省。之后,家長可以誘導學生承認自己的錯誤,做一個誠實的人。
總之,開展有效的德育指導,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作為班主任,要抓住學生的成長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情況,設立正確的教育指導模式,讓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協(xié)助下,逐步培養(yǎng)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陳麗娜.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滲透研究[J].華夏教師,2017(24):61.
[2]劉娜,于麗美.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J].中國教師,2017(S2):166.
[3]劉斐.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微[J].教育觀察,2017,6(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