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晨宇,張 翔,秦民堅*
(1.南京市寧海中學,江蘇 南京 210024;2.中國藥科大學 中藥學院,江蘇 南京 211198)
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 DC.]是鳶尾科(Irid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以干燥根莖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1]。現(xiàn)代研究表明射干主要活性成分是異黃酮類化合物如鳶尾苷,鳶尾甲苷,野鳶尾苷等[2-3],具有抗炎[4]、抗氧化[5]、抗病毒[6]、清除自由基[7]、雌激素樣作用[8],在治療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骨質(zhì)疏松等疾病[9]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以射干葉片、莖尖、假莖、腋芽、幼莖誘導愈傷組織已有報道[10-13],尚未見以射干無菌苗真葉、花蕾誘導愈傷組織的報道。本文以射干真葉、花蕾為外植體,探索不同濃度激素配比及AgNO3濃度對射干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高效愈傷組織誘導條件的獲得將為后續(xù)射干細胞懸浮體系的成功構(gòu)建奠定基礎(chǔ)。
射干種子和花蕾采自中國藥科大學藥用植物園鳶尾科種質(zhì)資源圃。實驗材料經(jīng)中國藥科大學秦民堅教授鑒定為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 DC.],憑證標本存放于中國藥科大學中藥資源系。
1.2.1 射干無菌苗真葉的獲取
挑選飽滿、無病變的射干種子,搓去射干外種皮,流水沖洗干凈,75%乙醇處理30 s,無菌水沖洗1次,然后用2% NaClO溶液浸泡15 min,期間振蕩數(shù)次,無菌水沖洗5次,播種于MS(含3%蔗糖、0.55%瓊脂粉,pH值為5.8)基本培養(yǎng)基上,置于光照培養(yǎng)箱1 500 lx,(25±1)℃,兩周左右射干種子開始陸續(xù)萌發(fā),20天后,取射干真葉作為外植體備用。
1.2.2 射干花蕾的滅菌
取射干的花蕾,用軟刷清洗材料表面,流水沖洗30 min后移至超凈工作臺。75%乙醇溶液浸泡30 s,無菌水沖洗,然后用2% NaClO溶液浸泡10 min,期間不斷搖動,無菌水沖洗5次,作為外植體備用。
1.2.3 射干愈傷組織的誘導
以MS 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不同濃度的2,4-D、6-BA、NAA、AgNO3配置為射干真葉的愈傷組織誘導培養(yǎng)基;添加不同濃度的2,4-D、6-BA、NAA、KT配置為射干花蕾的愈傷組織誘導培養(yǎng)基(均含3%蔗糖,0.55%瓊脂粉,pH值為5.8)。 將真葉、花蕾剪切成為0.5~1.0 cm的切塊分別接入各自誘導培養(yǎng)基,其中每個培養(yǎng)皿接種7~8個外植體,每個處理10個重復,(25±1) ℃黑暗培養(yǎng),接種7天后每天觀察并記錄射干愈傷組織的形成情況,包括最早形成時間、顏色和質(zhì)地等,60天后統(tǒng)計愈傷組織誘導率。
1.2.4 射干愈傷組織類型的鑒定
挑取一小塊射干愈傷組織于載玻片上,搗碎,加1~2滴1 mol·L-1鹽酸水解5 min, 吸水紙吸干鹽酸,水洗3次,每次用吸水紙吸干,加1滴卡寶品紅染色劑染色5 min,加蓋玻片壓片,Olympus IX71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愈傷組織的細胞形態(tài)特征。
射干真葉愈傷組織總體啟動較慢,接種2周后,觀察到部分射干真葉卷曲,接著在切口處漸漸有凸起物,并逐漸向外植體中部不斷擴展,30 d后陸續(xù)觀察到愈傷組織的出現(xiàn)(圖1 A),其中附加2,4-D 1.0 mg·L-1、6-BA 1.5 mg·L-1、NAA 1.0 mg·L-1、AgNO315 mg·L-1的組合為真葉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的組合(處理1-6),為62.5%,見圖1B。以花蕾為外植體誘導的愈傷組織,其中附加的2, 4-D、6-BA、NAA濃度都是1.0 mg·L-1的培養(yǎng)基,其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處理2-6),為64.5%,見表2,總體上,花蕾為外植體的愈傷組織啟動時間早于真葉,20 d可以明顯觀察到愈傷組織的出現(xiàn)(圖1 C、D)。
誘導射干愈傷組織的時候,不同激素的添加,不僅僅是為了獲得較高的出愈率,也是為了控制愈傷組織的質(zhì)量。射干愈傷組織以黃色、淡黃色、黃白色為主,淡黃色的愈傷組織含有粘液或水漬狀,生長緩慢且不均勻,部分黃白色的愈傷組織培養(yǎng)時間長會發(fā)生褐變現(xiàn)象。通過對射干愈傷組織進行鏡檢(圖2),發(fā)現(xiàn)其主要分為兩類細胞:一類是細胞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形狀規(guī)則,內(nèi)含物豐富,但生長速度一般的胚性愈傷組織,另一類是細胞不規(guī)則,表面結(jié)構(gòu)疏松,有較多覆蓋物,其內(nèi)幾乎無細胞器,生長速度較快的非胚性愈傷組織。
圖1 射干愈傷組織特征(A、B:真葉形成的愈傷組織;C、D:花蕾形成的愈傷組織)
表1 不同激素及AgNO3濃度對射干真葉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注:“+”表示生長一般,“++”表示愈傷組織生長較好,“+++”表示生長良好;“-”表示無現(xiàn)象
圖2 射干胚性與非胚性愈傷組織細胞(400×)
由表1、2可以得出,當不加入2,4-D時,射干真葉與花蕾的愈傷組織誘導率都為0,可見 2,4-D對射干愈傷組織的誘導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2,4-D濃度的增加,真葉與花蕾的愈傷組織誘導率逐漸下降,其中處理1-9中,愈傷組織的誘導率僅為4.0%,綜合實驗結(jié)果,射干真葉與花蕾都以2,4-D濃度為1.0 mg·L-1時愈傷組織的誘導率最高,這與路易斯鳶尾[14]誘導愈傷組織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表2 不同激素組合對射干花蕾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注:“+”表示生長一般,“++”表示愈傷組織生長較好,“+++”表示生長良好;“-”表示無現(xiàn)象
由表1對比可以得出,當AgNO3濃度在0~20 mg·L-1內(nèi),隨著加入量的增加,愈傷組織的誘導率逐漸提高。當AgNO3濃度為15 mg·L-1時,射干愈傷組織的誘導率達到最高,為62.5%。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AgNO3對射干真葉愈傷組織的誘導有一定的影響,結(jié)合愈傷組織的顯微觀察,認為AgNO3可能對射干胚性愈傷組織的誘導有一定的作用,這與張慧英等[12]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
綜合表1、表2,得出射干真葉愈傷組織誘導的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2,4-D 1.0 mg·L-1+6-BA 1.5 mg·L-1+NAA 1.5 mg·L-1+ AgNO315 mg·L-1,花蕾愈傷組織誘導的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2,4-D 1.0 mg·L-1+6-BA 1.0 mg·L-1+NAA 1.0 mg·L-1,比較發(fā)現(xiàn)射干花蕾的愈傷組織誘導率略高于真葉,誘導的激素水平整體比真葉略低,不需要添加KT,可能由于射干花蕾孕育開花,內(nèi)源激素水平比較高的緣故。
(1)采用射干無菌苗真葉作為外植體可以直接進行愈傷組織的誘導,從而緩解了采用外界射干葉片、莖尖、假莖等作為外植體時污染率較高的問題。
(2)射干愈傷組織有胚性愈傷組織和非胚性愈傷組織兩種,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在植物體細胞胚發(fā)生過程中,激素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以生長素的作用尤為重要,細胞分裂素起到了協(xié)同作用,2,4-D是誘導胚性愈傷組織的重要激素[17],陳以峰等在針對水稻體細胞胚發(fā)生的研究顯示,2,4-D 通過促進內(nèi)源性的IAA含量提高,誘導了水稻胚性細胞的形成。
(3)AgNO3對誘導射干胚性愈傷組織有一定的作用。目前,AgNO3用于藥用植物愈傷組織誘導的報道較少, AgNO3作為乙烯合成的抑制劑可有效防止植物細胞在離體培養(yǎng)中乙烯的積累對外植體生長和不定芽分化的影響,在植物離體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基中添加AgNO3可明顯促進器官發(fā)生、體細胞胚形成和離體植株的再生[18-19]。
(4)胚性愈傷組織具有親本的遺傳特性,不論在離體快繁、種質(zhì)保存、細胞工程、遺傳轉(zhuǎn)化,還是在細胞水平上的生理生化、原生質(zhì)體、離體誘變等研究方面都具有獨特的應用[20]。射干愈傷組織的誘導體系建立,為后續(xù)射干體細胞胚的誘導與細胞懸浮培養(yǎng)等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