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改變過去高中化學課堂單一、被動、陳舊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分組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分組合作學習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促進知識建構,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確保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大的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分組合作學習
一、分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分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為了實現(xiàn)小組中的每個學生的進步,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而進行合作的學習模式,它最終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總體評價的學習體系。這種合作學習模式是相對于個體學習而言的,它區(qū)別于個體學習的單獨性,而以合作為模式,它既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強調老師與老師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
二、分組教學的重要性
1.可以大面積的提高學生成績,改善班級內的學習氛圍。
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將團隊成員按照一定的方法遍在一個小組內,通過互幫互助,共同努力,力求實現(xiàn)小組的每個成員的進步,這樣的模式能夠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也能避免教師個人時間和精力的有限性。平時不會的問題,經過小組成員的互幫互助,互相解答,提升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2.形成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未來是高科技的社會,許多任務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了,而需要很多人,甚至是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現(xiàn)代社會里,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絕大部分的學生在家里為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缺乏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分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為學生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當小組成員通過討論得出知識的結論時,這就有了探索的意義,雖然這種探索的結論相對于前人來說是舊知識,但相對于自己來說,卻是新知識,是經過個人的思考和努力才得出的正確的結論,對于自身而言,就具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當一個重要的化學理論經過小組成員討論得出正確結論后,往往會讓小組每個成員都倍感興奮,也就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三、分組教學的實施過程
1.選出化學成績優(yōu)秀的小組長
小組長在分組合作學習模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既是老師的小助手,也是團隊的領導者,更是團隊的靈魂,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能夠領導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團隊。
作為團隊的小組長,要具有以下幾點品質。首先,小組長要具有優(yōu)秀的化學成績,如果沒有優(yōu)秀的化學成績,即使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也難以讓小組成員信服,因為這個團隊畢竟是以學習化學知識為主的團隊。其次,小組長要有很強的責任心。當團隊成員出現(xiàn)思想懈怠、貪玩偷懶時,小組長應該及時給予監(jiān)督并進行指導。再次,小組長應該具有一定的奉獻意識,不能僅僅為了個人的成績而不顧團隊的榮譽。小組長都是化學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所帶領的團隊成員往往比他的成績差,這就要求小組長具有一定的奉獻意識,當團隊的成員出現(xiàn)不會的化學問題時,不小組長應該及時給予指導和解答。
2.將所學知識由易到難進行排列
分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往往不是自由的,而是需要化學老師事前做了精心的準備。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具有自主主導知識體系的能力,還需要老師進行一定的指導。這就需要化學老師在課前將這節(jié)課的重點以問題形式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排列。如在學習鹽溶液的酸堿性這個實驗時,可以列出以下幾個問題,供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如,往水中加入NaCl形成溶液的分析,往水中加入NH4Cl形成溶液的分析,往水中加入Na2SO4形成溶液的分析等幾個問題,然后通過對實驗情況的分析,各小組進行討論得出結論。然后教師根據(jù)小組討論的情況,質疑的問題給予解答,遺漏的知識點給予補充,最后再由老師根據(jù)小組討論結果做出公正客觀的評價。
3.小組的量化標準
小組的評價與考核需要一定的機制。只有有反饋的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夠客觀準確地評價這個團隊的優(yōu)劣,才能對于小組成員日后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具有指導作用。
團隊合作學習的評價原則應該遵循以下幾點,第一客觀性。小組團隊的評價標準應該是客觀統(tǒng)一的,如,沒回答正確一個問題可以得二分,對個別的重大貢獻者應該額外加分的標準。其次要具有及時性。及時的評價結果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公布,評價結果不過夜,讓團隊成員及時了解自己的師傅和得分情況。
四、分組教學的幾點反思
1.分組合作學習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分組合作教學不管事的想法還是在實際操作上都是一個新事物,而新事物的產生和發(fā)展都需要一個過程,都是一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分組教學模式,無論在操作過程上還是有想法的創(chuàng)新上都有很大的工作量,要想使分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能夠發(fā)揮更大更有效的作用,而,就不能急于求成,而應該慢慢滲透到教學模式中,要放慢步子放慢步子慢慢加快師生才能合作得很好。
2.分組教學模式,不能只是形式的改變而且應該有實質的改變。
分組教學模式,不僅僅是分組就可以了,也不僅僅是學生討論著學習就可以了而應該真正的有自己的目標由每節(jié)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能夠讓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這堂課上沒有浪費時間,讓每個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真正的主人,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讓每個教師都能夠放下心來,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作用。
3.分組合作學習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組教學模式作為新課改后的新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科目雖然在化學上分組合作教學的模式出現(xiàn)了哦,很好的成績但是在體育了音樂美術等方面就不一定合適,因此,能不能做到分組教學要因科目而已,不能夠一刀切。
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作為新課改后的新模式,對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能夠讓學生告別以往死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潛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梁啟杰:高中化學新課程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究和實踐——"探究·發(fā)現(xiàn)·合作"教學模式。
[2] 郭夏青:高中化學新課程“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作者簡介:魏迎(1978年12月—),女,漢族,祖籍陜西西安,大學本科學歷,畢業(yè)于安徽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化學系,高級職稱,現(xiàn)工作于河北省曲陽永寧中學,研究方向: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