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欣洪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教學總結法,從體育的基本目標、指導思想、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四方面論述中學體育課的設計與組織,提出競技體育教材化、引進新興運動項目、開發(fā)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教材和校本課程教材、打造特色化體育教材等教學設計策略以及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學習、參與實踐等教學組織方式,以實現(xiàn)讓學生“學懂”“學會”“學健”“學樂”的課程目標。
【關鍵詞】體育課 設計 組織 目標 指導思想 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B-0101-03
體育課即體育與健康課,體育課的設計與組織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教學活動設計既要考慮學校的場地、器材,又要考慮學生的素質、運動基礎,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诖?,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科學、合理、有效地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計和組織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學會主動練習、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現(xiàn)讓學生“學懂”“學會”“學健”“學樂”的課程目標,使學生的社會意義和自我價值得以體現(xiàn)。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教學總結法,即分析與研究有關學科設計與組織的文獻資料并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中學體育課的設計與組織進行探討。
一、體育課的基本目標
體育課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一門課程,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我國實現(xiàn)素質教育和促進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新課標對體育課堂教學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其引領指導下,科學合理地制訂教學計劃和目標、選擇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實施教學方法、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增強與社會發(fā)展、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學生實踐能力的聯(lián)系,拓寬學生的視野,大膽創(chuàng)新和勇于實踐;第二,把“以人為本,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貫穿到體育學練的全過程,構建基礎化、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教學結構,創(chuàng)建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如:鍛煉目的明確、教學設計新穎、內容搭配合理、組織教法嚴謹、練習方法合理等;第三,要突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的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體育課的指導思想
(一)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到教學過程中。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一門課程,教師在教學計劃和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課堂組織等方面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予以實施。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要符合體育鍛煉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教學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并掌握一至兩項有興趣的運動技能,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為學生終身體育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三)在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1.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進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2.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施以恰當?shù)慕逃虒W方法,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鮮明的個性,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
(四)樹立情感教育的意識。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進行情感教育,把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情感放到重要的位置,讓學生有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必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自己的儀態(tài)、表情和舉止,投入積極而歡快的情感,隨時隨地激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以上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統(tǒng)一的,是通過教學組織來實施完成的,應該在教學中從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提高學生的體育認識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作為出發(fā)點,把德育教育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三、體育課程的教學設計
一堂好的體育課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教材,好的教材要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又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符合身心特點的教材主要是指“學生想學練”“適合學生學練”的教材。要使教材豐富多彩、適應學生的興趣愛好,就要與社會體育、區(qū)域體育、學校傳統(tǒng)接軌,對體育教材進行設計開發(fā)。
(一)競技體育教材化。競技體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不僅有鍛煉身體的價值,也有一定的教育價值。中學體育教材中,競技體育運動是必須的,但把它作為教材,必須進行教材化的加工、改造、設計,通過簡化規(guī)則、簡化技術、修改內容、降低難度要求、改造場地和器材等方面,使其成為適合學生、適合學校場地器材設備條件、適合教師教學能力、適合教學目標需要的實用而有趣的教學內容。也就是說競技體育教材化的方向就是向動作教育方向教材化、向游戲方向教材化、向理性方向教材化、向生活實用方向教材化、向簡化方向教材化、向變形方向教材化、向運動方向教材化發(fā)展。
(二)新興運動項目的引進。體育與任何學科一樣,也有“吐故納新”的必要。由于體育運動內容的“豐富性”和體育運動的“時尚性”“流行性”,教師必須適時地更迭體育教學內容,采取改造、簡化時尚運動的做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提高學生積極性。如創(chuàng)造一些開展時尚運動的條件,因地制宜地在教學中開展合作跑、集體舞、氣排球、三對三籃球賽、拔河等新興項目,增強學生認知的欲望,讓他們在“樂中學”“學中育”,這樣會給教學帶來無限的魅力,更加吸引學生參與實踐。
(三)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教材開發(fā)。民族體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點。體育課程應當具有民族特色,體育教學中應當充分考慮與當?shù)氐捏w育傳統(tǒng)和文化特色相結合,將本地區(qū)和本民族的體育傳統(tǒng)項目進行加工和創(chuàng)新再應用,引入體育課堂,如大象拔河、跳繩、踢毽子、板鞋競速等。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民間、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感和自豪感,又可以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
(四)體育校本課程教材資源的開發(fā)。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要體現(xiàn)地方學校的傳統(tǒng)特色,要善于繼承和發(fā)揚學校的傳統(tǒng)項目,考慮學生的愛好和專長,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形成某一項目上的優(yōu)勢,增強課程對學生的適應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的要求,創(chuàng)造有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使課程教材資源的開發(fā)能夠體現(xiàn)一個學校和地方的特色,課程教材成為展示學校特色的窗口。
(五)體育教材特色化。有依據(jù)地刪除《體育與建康課程標準》指導內容中某些不適應本地本校情況的內容,教師在集體備課中,一定要考慮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課堂調控能力等自身特點,同時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應用能力等以及學校的軟件、硬件設施和教學指導思想等,對教學的種種內在和外在條件分析,在完成刪減后,還要進行必要的、有依據(jù)的補充,比如在快速跑中加入合作跑。此外,要進行教材創(chuàng)新,創(chuàng)編出不同特色的教材,促進體育教材的繁榮和教材質量的提高。
總之,體育課設計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根據(jù)課程目標與內容劃分學習領域,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征劃分學習水平,根據(jù)可操作性和可觀察性要求確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加大課程內容的選擇性,努力開發(fā)校內外各種體育課程資源,使其在教學組織實施中發(fā)揮最大效益值,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服務。
四、體育課的教學組織
體育課的教學組織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組織工作嚴謹而有效,才能順利地實施教學,從而實現(xiàn)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筆者認為教學組織工作包括導學、探究、商議、實踐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動機切入,在導學中讓學生學會自學自練。施教之功,貴在引導。教學情境有很強的激發(fā)動機和引起行為的力量,教師應該大膽地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充滿情趣,充滿一種內在的精神自由。例如:在通過處理教材后,對學習目標準確定位,制訂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的層次清楚、簡明扼要、外顯可測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出示導學提綱,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明白自學的內容,明確自學方法與自學后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和練習,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導學提綱,自己設計和組織有針對性的活動。導學提綱要盡量結合主教材,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教師在學生自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處于主體位置,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在生理上達到熱身的目的,從心理上適應體育課的開始,為下一步做好基礎和鋪墊。
(二)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學會互助、學會探究。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衡量一個人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標準之一。啟發(fā)學生的自主積極性當然離不開教師設置的一定的情境,讓置身于情境中的學生自己去嘗試與探索,因此,教師的啟發(fā)和點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學中,為了訓練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廣度,教師可以將問題拆解成幾部分,就每一部分來進行提問,通過不斷提問一步步逼近答案,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發(fā)展為積極主動獲取,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例如:1.針對教材乒乓球教學,可以課前為學生提供乒乓球、乒乓球拍、活動場地,學生按照小組進行活動,教師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請學生思考,要求學生運用已學習過的力學知識,從力的速度、距離、能量等觀察乒乓球運動,仔細觀察并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條件下發(fā)生什么運動?在什么條件下運動發(fā)生變化?鼓勵學生用所能想象的各種方式使乒乓球運動起來,通過巧妙的活動設計加以引導、充分開發(fā)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思維和知識的應用能力;2.針對未接觸過的動作技術教學,教師可以先降低難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以便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分析、討論、互助等逐個環(huán)節(jié)練習,直到最終解決問題。比如籃球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教學:可以根據(jù)動作技術結構設計教學梯度,通過開場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整體演示留印象、原地傳接球練習、迎面跑動傳接球練習、行進間跑動傳接球練習、進行教學比賽檢驗效果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逐個分解技術環(huán)節(jié)、設計練習方法,再過渡到完整動作技術的學習和練習。在討論中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展開討論,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向橫、直發(fā)展,融會貫通,這不僅能提高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三)在合作學習討論中讓學生領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學會學習,具備進行終身體育發(fā)展的能力和條件。所以教師應該把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在課堂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和討論,最后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習小組之間的對話探討,形成統(tǒng)一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發(fā)揚了教學民主,也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四)以參與實踐活動引領、總結提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是新課標實施的要求。體育課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它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實踐操作性。在體育教學中,不僅應給學生參與實踐和操作活動留出活動空間,而且要讓活動教學和綜合實踐成為引領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要把學生的活動參與、合作交流、實踐操作放到突出的位置、通過學生的練習、動口、動腦,在“做中學”“用中學”,促進外部操作向內部的心理結構轉化。最后通過合理的、適時的、有效的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全面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美國教育學家索爾蒂斯說“知識不僅僅是頭腦和書本中所具備的東西,它還包括我們參與社會生活時動手操作與行動中包含的東西?!斌w育課的任務是鍛煉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品質教育的過程。體育教學應該是一種快樂的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體驗各種身體練習;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得到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樹怡,賀亞平.選擇體育教材的基本原則與方法[J].中國學校體,2010(3)
[2]謝正義.新課程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李延峰,李春雷.教學組織四環(huán)節(jié)——導學、討論、點撥、練習[J].中國學校體,2003(3)
[4]湯利軍.淺談一堂好體育課的標準[J].中國學校體,2003(5)
[5]賈同方,田加剛.淺談體育課的設計與組織[J].中國學校體,2002(5)
[6]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9
[7]毛振明,李忠誠.論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的依據(jù)、原則與方法[J].中國學校體,2010(3)
[8]周 兵,孟 文.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9]走進高中新課程編寫組.走進高中新課程[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2004
[10]楊寶山.高中新課程教學的引領與推進[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07
[11]李 廣,楊宏麗.上好課的應知體會[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09
[12]嚴先元.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什么樣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04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