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胤安
(1.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北京100005)
2018年1月發(fā)布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正式提出共建“冰上絲綢之路”,①“中國的北極政策”,新華網(wǎng),2018 年 1 月 26 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1/26/c_1122320088.htm,訪問時間:2019 年3月30日。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冰上絲綢之路”為北極治理提出了“中國方案”。現(xiàn)階段對于“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研究主要以中俄雙邊共建為主,尚未進入多邊合作。通過對“冰上絲綢之路”多邊合作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冰上絲綢之路”的合作規(guī)模,將“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推向多邊合作的新階段。
“冰上絲綢之路”是指利用北極航道連接中國與歐洲的互聯(lián)互通合作機制。北極航道通常包括北方海航道、中央航道以及西北航道,其中由于中央航道以及西北航道主要位于西半球加拿大海域附近一側,航程長且沿途港口條件不理想,因此當前“冰上絲綢之路”的規(guī)劃主要集中于俄羅斯北方海航道一側?!氨辖z綢之路”通過利用北冰洋航道,可以大幅縮短中歐之間的航行運輸時間,此外,沿線地區(qū)能源、礦藏豐富,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有利于促進北冰洋沿岸發(fā)展。
“冰上絲綢之路”最早由俄羅斯方面提出②李振福、彭琰:“‘冰上絲綢之路’與大北極網(wǎng)絡:作用、演化及中國策略”,《東北亞經濟研究》,2018年第5期,第5頁。,后經中俄兩國協(xié)商,由中國政府正式發(fā)布。2017年5月2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Сергéй В■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óв)會談后共見記者時表示,“中方歡迎并支持俄方提出的‘冰上絲綢之路’倡議,愿同俄方及其他各方一道,共同開發(fā)北極航線”。①“王毅:俄羅斯是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戰(zhàn)略伙伴”,外交部網(wǎng)站, 2017 年 5 月 27 日, 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xghd_673097/t1465676.shtml,訪問時間:2019 年3 月30 日。同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時表示,“要做好‘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lián)盟對接,努力推動濱海國際運輸走廊等項目落地,共同開展北極航道開發(fā)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絲綢之路’?!雹凇傲暯綍姸砹_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新華網(wǎng),2017年11月1 日,http://www.xinhuanet.com//2017-11/01/c_1121891929.htm,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2018年1月,中國政府正式發(fā)布《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明確提出:“中國愿依托北極航道的開發(fā)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雹邸爸袊谋睒O政策”,外交部網(wǎng)站,2018年1月26日,https://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tytj_674911/zcwj_674915/t1529258.shtml,訪問時間:2019 年 3 月 30 日。
國內學界對于“冰上絲綢之路”已有較多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
其一,結合中國參與北極治理的政策理念對“冰上絲綢之路”機制進行分析與梳理。程曉梳理了“冰上絲綢之路”的內在邏輯④程曉:“新時代‘冰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年第11期,第6-12頁。,張木進等⑤張木進、王晨光:“中國建設‘冰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選擇——‘基于態(tài)勢分析法’(SWOT)的分析”,《和平與發(fā)展》,2018年第4期,第111-125頁。學者進行了“冰上絲綢之路”的可行性分析等研究。這類研究⑥其他代表性研究還包括阮建平:“國際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冰上絲綢之路’倡議”,《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17年第11期,第3-9頁;熊琛然、王禮茂、梁茂林:“‘冰上絲綢之路’建設與中國的地緣戰(zhàn)略意義”,《學術探索》,2018年第12期,第26-32頁;楊魯慧、趙一衡:“‘一帶一路’背景下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意義”,《理論視野》,2018年第3期,第75-80頁。聚焦于“冰上絲綢之路”本身,重在探討“冰上絲綢之路”的合理性、重要性,側重結構分析而不是政策研究。
其二,在中俄雙邊合作視角下對“冰上絲綢之路”開展的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俄雙邊共建層面。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趙隆、王志民等學者通過對“冰上絲綢之路”中俄合作面臨挑戰(zhàn)、機遇的分析以及推動路徑的展望⑦趙隆:“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背景、制約因素與可行路徑”,《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8年第2期,第120-126頁;王志民、陳遠航:“中俄打造‘冰上絲綢之路’的機遇與挑戰(zhàn)”,《東北亞論壇》,2018年第2期,第17-33頁。,古爾巴諾娃·娜塔麗婭對中國“冰上絲綢之路”與俄羅斯北方海航道建設戰(zhàn)略對接前景的展望⑧[俄]古爾巴諾娃·娜塔麗婭:“21世紀冰上絲綢之路:中俄北極航道戰(zhàn)略對接研究”,《東北亞經濟研究》,2017年第4期,第83-99頁。等。這類研究⑨其他代表性研究還包括李振福:“‘冰上絲綢之路’與北極航線開發(fā)”,《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年第11期,第60-69頁;謝曉光、程新波:“俄羅斯北極政策調整背景下的‘冰上絲綢之路’建設”,《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第184-192頁;肖洋:“俄羅斯參建‘冰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動因與愿景展望”,《和平與發(fā)展》,2018年第6期,第107-119頁;汪?。骸爸袊c俄羅斯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的背景與前程”,《經濟師》,2018年第4期,第86-87頁。此外,趙隆有關中俄北極合作的論述也對中俄雙邊北極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極有價值,詳見趙隆:“中俄北極可持續(xù)合作:挑戰(zhàn)與路徑”,《國際問題研究》,2018年第4期,第49-67頁。依托現(xiàn)有的俄羅斯北方海航道建設為主,為“冰上絲綢之路”下的中俄雙邊合作指明了發(fā)展方向;但是這類研究集中于中俄雙邊合作對于“冰上絲綢之路”的作用,未強調多邊參與是“冰上絲綢之路”的必然要求,由此導致相關研究往往存在“重中俄”“重雙邊”而“輕多邊”的情況。此外,此類研究主要關注當下較為成熟的“北方海航道”的建設,較少分析“一帶一路”與“冰上絲綢之路”的關系,因此也容易存在“重北方海航道”而輕“一帶一路”的問題。
其三,聚焦“冰上絲綢之路”中相關具體領域的研究,包括能源安全、貿易以及區(qū)域開發(fā)與合作等,例如張婷婷等學者關注沿線港口建設,⑩張婷婷、陳曉晨:“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支點港口研究”,《當代世界》,2018年第3期,第60-65頁。孫凱等學者以“冰上絲綢之路”已建成的最主要的能源合作項目亞馬爾LNG為重點的案例研究?孫凱、馬艷紅:“‘冰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中俄北極能源合作——以亞馬爾LNG項目為例”,《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第1-6頁。。此類研究?代表性研究主要還包括肖洋:“‘冰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支點——格陵蘭‘獨立化’及其地緣價值”,《和平與發(fā)展》,2017年第6期,第108-123頁;張鳳林:“黑龍江省在‘冰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定位及作用研究”,《商業(yè)經濟》,2019年第2期,第1-4頁;王沛:“‘冰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貿易爭端的解決機制研究”,《商業(yè)經濟》,2018年第8期,第72-73頁;王沛、劉柳:“‘冰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投資準入法律風險防控”,《對外經貿》,2018年第9期,第41-42頁。重點在于相關領域在“冰上絲綢之路”倡議下如何進一步深化,而非“冰上絲綢之路”本身的機制建設與發(fā)展路徑。
除此之外,還有學者關注“冰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國際因素①此類研究主要包括楊劍:“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國際環(huán)境及應對”,《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年第11期,第13-23頁;夏立平、謝茜:“北極區(qū)域合作機制與‘冰上絲綢之路’”,《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第48-59頁。,十分具有現(xiàn)實意義。但總的來說,現(xiàn)有政策研究局限于中俄合作對于“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作用以及“冰上絲綢之路”倡議下相關具體領域的研究,缺乏對“冰上絲綢之路”多邊合作的探究與展望。但是,“冰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在于通過北極航道在中歐之間建立第三條經貿互通的“藍色經濟通道”,中國與歐洲作為起點與終點,決定了這一倡議必然不能局限在中俄雙邊合作,而是需要中、俄、北歐及沿線國家的共同參與,這就要求對“冰上絲綢之路”多邊合作的機遇、挑戰(zhàn)以及深化路徑進行研究與探討,以助力“冰上絲綢之路”進一步深化發(fā)展。
當下“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主要是以俄羅斯北方海航道建設為基礎,以能源合作為主要領域的雙邊共建模式,已取得初步進展,但從長遠看,這一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
“冰上絲綢之路”作為舉世矚目的國際多邊合作,需要相關參與方能夠形成穩(wěn)定、有利的經貿合作,維持穩(wěn)定的經貿往來。中國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3.6萬億美元,相比之下,俄羅斯GDP大約維持在1.6萬億美元左右,②俄羅斯2018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658萬億美元,參見世界銀行數(shù)據(jù)庫,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RU,訪問時間:2019年2月11日。僅為中國的九分之一左右,從體量上來講,俄羅斯無法獨立作為與中國對等的經濟體完全覆蓋“冰上絲綢之路”的貿易需求。
而從中俄兩國經濟結構來看,“冰上絲綢之路”也不可能僅局限在中俄雙邊層面。當下中俄“冰上絲綢之路”合作的主要領域為能源建設,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是其代表。2018年7月19日,第一艘亞馬爾LNG油輪運抵中國,③“中國首船亞馬爾LNG經北極東北航道運抵洋口港LNG接收站”,南通政府網(wǎng),2018年 7 月 20 日,http://www.nantong.gov.cn/ntsrmzf/ntxw/content/9b29f80f-b02b-4c13-805b-3f2f833d3fbe.html,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亞馬爾LNG項目也于2018年11月21日全面建成投產。④“亞馬爾LNG項目全面建成投產”,中石油新聞網(wǎng),2018年 11 月 27 日,http://www.sinopecnews.com/news/content/2018-11/27/content_1725365.htm,訪問時間:2019年 3月 30日。該項目的建成,為“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開啟了良好的開端。但這種能源合作從方向上看,是單向的,更多是中俄通過北極合作由俄羅斯為中國滿足能源需求。除此之外,俄羅斯北極地區(qū)不具備足夠的工業(yè)生產力以及貿易能力來維持“冰上絲綢之路”穩(wěn)定的貿易與運輸,俄羅斯北極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其主要產業(yè)仍然以資源、礦物的開采和出口為支柱,且因人口稀少導致嚴重缺乏勞動力以及消費市場。因此,“冰上絲綢之路”如果僅局限在雙邊層面,則無法形成對等的貿易合作,最終甚至有可能淪為中俄單向的能源輸送。
俄羅斯對“冰上絲綢之路”的態(tài)度有矛盾之處:一方面,俄羅斯囿于資金能力有限,對其西伯利亞地區(qū)和北方海航道的開發(fā)需要中國“一帶一路”資金的參與;但另一方面,俄羅斯又不想失去對其北方海航道開發(fā)的主導權,要求在其北極地區(qū)開發(fā)中必須占據(jù)主導地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于2018年12月簽署法案,要求北方海航道未來運輸油氣的船只必須裝載于歸屬俄羅斯的油輪上,⑤“俄羅斯聯(lián)邦海商法典修正案于12月30日正式生效”,航運界,2019 年 1 月 1 日,http://www.ship.sh/news_detail.php?nid=32969,訪問時間:2019年2月11日。盡管在俄羅斯看來這主要是為了加強其對于北方海航道的管控,但客觀上也阻礙了國際合作的進一步發(fā)展。對于俄羅斯而言,盡管與中國進行合作不會影響到其自身與北極地區(qū)主權等核心關切相關的利益,但是由于中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以及臨近西伯利亞的地緣位置,使得俄羅斯擔心與中國進行北極共建會影響到俄羅斯北極治理的主動權。受這一矛盾態(tài)度的影響,俄羅斯對于是否正式將北方海航道建設納入“冰上絲綢之路”一直猶猶豫豫,特別是自2018年1月中國出臺《中國參與北極治理》白皮書之后,俄羅斯官方自此不提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其官方對于中俄北極合作的定位僅局限在俄羅斯歡迎中國參與其北方海航道建設方面,將相關合作視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對接的一部分。
總體上看,當下的“冰上絲綢之路”仍然只是局限于中俄北方海航道雙邊合作建設,主要集中在能源等領域,無論是在參與方還是貿易體量抑或涉及的領域,都遠遠沒有達到“一帶一路”倡議所覆蓋的范圍,更與當下“一帶一路”的各方面機制沒有聯(lián)系。在亞投行已經批準的總額達75億美元的35個項目中,沒有一個項目與“冰上絲綢之路”有關,此外,截至目前,亞投行尚未批準的提案中也沒有涉及“冰上絲綢之路”的投資項目。①數(shù)據(jù)來自亞投行網(wǎng)站,https://www.aiib.org/en/projects/approved/index.html,訪問時間:2019 年 3 月 30 日。在絲路基金的投資項目中,迄今涉及“冰上絲綢之路”的只有參股亞馬爾LNG項目。截至目前,“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仍然還只局限在俄羅斯北方海航道建設的框架內。
對此有學者提出俄羅斯主張的“冰上絲綢之路”與中國主張的“冰上絲綢之路”不一致的問題:俄羅斯提出的“冰上絲綢之路”是指中國參與俄羅斯北方海航道的開發(fā)及沿線港口與腹地的發(fā)展等一系列合作;而中國提出的“冰上絲綢之路”是指以中國為始發(fā)地,為實現(xiàn)北極航線的開發(fā)及沿線港口與腹地的發(fā)展,與經由北極航線區(qū)域的國家和地區(qū)開展經濟、政治、文化等國際合作。因此,將前者稱作狹義上的“冰上絲綢之路”,而中國的多邊主張被稱作廣義上的“冰上絲綢之路”。②李振福、彭琰:“‘冰上絲綢之路’與大北極網(wǎng)絡:作用、演化及中國策略”,《東北亞經濟研究》,2018年第5期,第7頁。筆者認為,這一分歧的本質在于是否將“冰上絲綢之路”視作是“一帶一路”的有機組成部分,“冰上絲綢之路”究竟是中國參與俄羅斯北方海航道建設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多邊合作機制。
事實上,“冰上絲綢之路”必然只能是廣義上的“冰上絲綢之路”,多邊共建是“冰上絲綢之路”的本質要求,“冰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終點”是歐洲,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作為溝通中國與歐洲的“藍色經濟通道”,為中歐貿易提供第三條線路選擇。因此,俄羅斯北方海航道作為溝通中歐的通道,發(fā)揮的是道路屬性,而非終點,這也必然要求“冰上絲綢之路”突破中俄雙邊合作走向多邊共建的新階段,才能煥發(fā)新的生機。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冰上絲綢之路”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當下在諸多方面已具備走向多邊合作新階段的條件。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海冰消融,引發(fā)了北極周邊國家對北極治理的關注,各北極國家及相關近北極國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北極治理戰(zhàn)略,可與“冰上絲綢之路”進行合作,相輔相成。
從東亞地區(qū)看,中日韓三國于2013年同時被接納為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成員,三國在北極治理中具有相似的地理位置以及相近的利益要求,因此各方有可能在北極合作上達成共識。日韓兩國在北極合作方面與中國一樣,重視與俄羅斯的雙邊共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3年4月訪俄期間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表示愿意充分利用外交磋商機制推動在北極問題上的合作。①陳鴻斌:“日本的北極參與戰(zhàn)略”,《日本問題研究》,2014年第3期,第3頁。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于2018年10月出席“北極圈論壇”大會時表示,“就地理而言,位于我國(日本)最北方的島嶼北海道島是從亞洲通往北方航道的門……我們看到了該航路的潛在機會并且我將鼓勵更多的日本企業(yè)關注北極商機?!碑斦劶叭毡局铝τ诮ㄔO“理想北極”時,河野表示日本將為有關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以及北極經濟可持續(xù)開發(fā)做出貢獻,也包括建立自由和開放的北方海域……日本愿意與所有的利益攸關方合作。②“北極漸成日俄合作熱點”,極地與海洋門戶,2018年12月 27 日,http://www.polaroceanportal.com/article/2448,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同為中國東北亞近鄰的韓國于2017年9月提出了“新北方政策”(New North Policy),旨在打造一個從朝鮮半島到俄羅斯遠東,再經北極,覆蓋東北亞并延及歐亞大陸的廣闊經濟區(qū)域。③郭培清、宋晗:“‘新北方政策’下的俄韓遠東—北極合作及對中國的啟示”,《太平洋學報》,2018年第8期,第2頁。這一區(qū)域合作與“冰上絲綢之路”的覆蓋地區(qū)高度重合,有可能與“冰上絲綢之路”相融合。不僅如此,俄韓北極合作的領域集中在天然氣、鐵路、港灣、電力、北極航線、造船、農業(yè)、水產、工業(yè)園區(qū)等九大領域,同樣符合中俄以及日俄北極合作的要求。事實上,在北冰洋航線的商業(yè)利用方面,日本也早已開始探索其可行性。日本認為北冰洋航道的繁榮,將給日本海運貿易帶來現(xiàn)實利益,并產生輻射效應,帶動作為區(qū)域航運樞紐的北海道以及本州島日本海一側港口城市的復蘇與發(fā)展,促進日本地方經濟及海運關聯(lián)產業(yè)的發(fā)展。④[日]長谷川亮:北極海航路:日本海側の港にチャンス,《日本経済新聞》,2010年12月7日,轉引自盧昊:“日本隊北冰洋的戰(zhàn)略關注及行動”,《日本問題研究》,2019年第1期,第13頁。東北亞國家積極參與北極建設戰(zhàn)略大方向的一致,也為多方競合提供了可能。
從北歐地區(qū)看,作為“冰上絲綢之路”的目的地,北歐國家也都有意愿與中國加強北極合作,構建這條通過北冰洋的“藍色經濟通道”。2017年4月,習近平主席會見來訪的挪威首相索爾伯格(Erna Solberg)時表示:“雙方可以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合作,共同促進歐亞大陸互聯(lián)互通和共同發(fā)展。中方愿同挪方深化在北極科研、資源開發(fā)、地區(qū)環(huán)境保護等領域合作,維護并促進北極地區(qū)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倍餐矫嬉不貞Q:“挪方支持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愿拓展兩國包括北極事務在內的各領域互利合作,密切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協(xié)調?!雹荨傲暯綍娕餐紫嗨鳡柌瘛?,新華網(wǎng),2017年4月10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10/c_1120783405.htm,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同年,習近平在會見芬蘭、瑞典領導人時,芬蘭、瑞典兩國領導人也都表示將加強在北極事務上與中國的合作。此前中國與冰島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冰島共和國政府關于北極合作的框架協(xié)議》,冰島表示愿意支持中國參與北極地區(qū)的和平開發(fā)利用,冰島愿與中國在現(xiàn)有基礎上加強合作。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冰島總理西于爾扎多蒂會談”,中央政府網(wǎng)站,2012 年 4 月 21 日,http://www.gov.cn/ldhd/2012-04/21/content_2118800.htm,訪問時間:2019年 3月 30日。因此,北歐國家與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一樣,都有強烈的打通亞歐之間這條北極航道的訴求。⑦趙?。骸爸卸肀睒O可持續(xù)合作:挑戰(zhàn)與路徑”,《國際問題研究》,2018年第4期,第62頁。
即便是對于俄羅斯而言,也希望其北極建設能在“以我為主”的條件下,盡可能多方進行共建。2018年,經北方海航道運輸?shù)呢浳锟偭扛哌_1 800萬噸,比2017年增長80%,而俄羅斯官方對于2024年北方海航道的航運量要求達到8 000萬噸,⑧“Putin Decrees an Increase in Arctic Traffic”, Bellona, May 16, 2018, https://bellona.org/news/arctic/russian-nuclear-icebreakers-fleet/2018-05-putin-decrees-an-increase-in-arctictraffic,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俄羅斯不可能僅靠自身與中國合作就能實現(xiàn)。此外,俄羅斯因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制裁的影響,也有計劃實施北極開發(fā),中亞哈薩克斯坦由于身為內陸國,對出海口的渴求使其有計劃溝通鄂畢河通往北冰洋的出海通道,⑨“Kazakhstan Looks to the Arctic for a New Trade Route”,High North News, March 5, 2019, 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kazakhstan-looks-arctic-new-trade-route,訪問時間:2019 年 3月30日。這也為“冰上絲綢之路”拓展合作伙伴提供了機遇。
從經貿角度而言,“冰上絲綢之路”不僅對中、俄、歐三方十分有利,而且對沿途各國及周邊國家同樣有益。
第一,以當下中俄合作的主要領域LNG為例,全球LNG進口量前三的國家分別為日本、中國以及韓國,其中日本近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2018年進口量達8 321萬噸,占全球進口市場的26.01%;中國在2018年的LNG進口量達5 475萬噸;韓國進口量為4 450萬噸;中日韓三國的LNG進口總量已占全球LNG進口總量的一半以上。①孫文:“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回顧與展望”,《國際石油經濟》,2019年第4期,第81頁。日本傳統(tǒng)能源供應主要是來自中東的石油,以及國內的核能,然而2011年福島核電事故的發(fā)生,迫使其關閉了大量國內核電站,并由此導致日本能源對外依賴度快速增長,能源自給率由20%快速下降至8.3%,是發(fā)達國家能源自給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能源安全與平衡狀態(tài)惡化。②“周杰:最新日本能源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新看點’”,人民網(wǎng),2018 年7 月10 日,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8/0710/c71661-30138738.htm,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為此,日本對于開拓來自北極的能源很有興趣,通過開拓來自北極的能源通道,豐富自身能源進口渠道,以減少能源安全風險,以實現(xiàn)其“盡量在資源供給國分散采購,還要采取提高上游資源自主開發(fā)比例,構建靈活透明的國際市場,參與亞洲能源價值鏈等措施來保障資源供給”的目的。③同②。韓國的情況與日本十分類似,由于本土缺乏油氣資源,使得韓國長期依賴海灣石油供給,其能源對外依存度高達96%,④余建華:“韓國能源安全戰(zhàn)略與中韓能源合作探析”,《國際關系研究》,2014年第2期,第57頁。能源安全極度脆弱。能源高度對外依賴的現(xiàn)狀使得日韓兩國共同參與“冰上絲綢之路”的能源建設成為可能。此外,在能源建設過程中,相關造船行業(yè)也同樣是中日韓三國的優(yōu)勢產業(yè)。盡管韓國對于LNG的需求較中國與日本日益減弱,但是“冰上絲綢之路”對LNG貿易的促進卻極大有益于韓國的造船業(yè)。北方海航道由于其極為特殊的自然條件,需要特殊的具備破冰能力的LNG油輪,在這方面,韓國不僅在技術層面獨樹一幟,而且具備雄厚的產業(yè)根基,幾乎壟斷了LNG油輪的建造。因此“冰上絲綢之路”對造船業(yè)的需求將吸引韓國重工業(yè)企業(yè)的積極參與。
第二,日俄兩國也互相具有商業(yè)投資價值。對于俄羅斯而言,日本發(fā)達的風電技術可為其北極地區(qū)彌補電力的不足。為此,2018年9月,日本政府支持的新能源和工業(yè)技術發(fā)展組織(NEDO)與俄羅斯薩哈共和國和其他各方建立伙伴關系,利用日本抗寒技術的風力發(fā)電機組開始試運行。⑤“北極漸成日俄合作熱點”,極地與海洋門戶,2018年12月 27 日,http://www.polaroceanportal.com/article/2448,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此外,日本自2016年起,在俄羅斯推動日本企業(yè)進入遠東地區(qū),并提出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開發(fā)、港口和機場建設以及耕地開發(fā)在內的遠東地區(qū)產業(yè)振興方案以及與其相關的經濟合作配套方案,規(guī)模超過1萬億日元。⑥閻德學、孫超:“日俄接近新態(tài)勢評估”,《國際問題研究》,2017年第5期,第78-79頁。“冰上絲綢之路”在合作領域與建設目標等方面與之具有高度相似性,有助相關合作并行推進。
第三,對于北歐國家而言,“冰上絲綢之路”同樣將有助于其經濟發(fā)展。北歐地區(qū)面臨海洋基礎設施建設赤字、投資需求擴大、開發(fā)成本高昂且資金不足等挑戰(zhàn)。據(jù)古根海姆合伙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估算,未來15年北極地區(qū)的基礎建設投資需要一萬億美元左右。⑦鄭英琴:“中國與北歐共建藍色經濟通道:基礎、挑戰(zhàn)與路徑”,《國際問題研究》,2019年第4期,第38-39頁?!氨辖z綢之路”將有助于北歐相關建設。以“一帶一路”重點五通之一的設施聯(lián)通為例,中國發(fā)達的通信技術可借“冰上絲綢之路”參與北歐國家網(wǎng)絡信息建設。中國正同芬蘭就建設一條高速通信電纜進行交流,該條高速通信電纜通過北冰洋連接歐洲和亞洲。該項目由芬蘭主導,鋪設一條10 500千米長的海底光纖電纜,先從日本和中國到希爾克內斯,然后再從挪威到達中歐地區(qū)。該海底光纖電纜最早可于2020年開始為中歐之間提供快速的數(shù)據(jù)連接,實現(xiàn)中國與北歐的“雙贏合作”。①“中國同芬蘭就北極通信電纜事宜進行交流”,極地與海洋門戶,2017年 12月 21日,http://www.polaroceanportal.com/article/1875,訪問時間:2019年 3月 30日。
此前中國東北地區(qū)長期在對外開放中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周邊國際局勢的阻礙。朝鮮半島的安全困境與周邊國家的對立,阻礙了“冰上絲綢之路”沿線經貿往來的發(fā)展。但近期朝鮮半島局勢緩和以及政策轉向,為該地區(qū)經貿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客觀條件。
2018年以來,以兩次“金特會”為代表,朝美局勢大幅緩和,朝鮮正式廢棄豐溪里核試驗場并明確表示“不再生產核武器,也不進行核試驗,不使用和擴散核武器”②虞少華:“半島無核化進程前瞻”,《國際問題研究》,2019年第2期,第11頁。,而美國政府也考慮放寬對朝鮮的經濟制裁,并減輕朝鮮受到的安全壓力。與此同時,朝韓關系也大步跨進,朝韓雙方領導人共同發(fā)表《板門店宣言》,承諾朝韓雙方將全面停止“敵對行為”,加強交流合作。③“韓朝首腦簽署《板門店宣言》確認無核化目標”,新華網(wǎng),2018年 4 月 27 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4/27/c_1122755438.htm,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朝韓、朝美關系的轉暖使得東北亞地區(qū)一改以往幾十年緊張對立的國際局勢,極大降低了“冰上絲綢之路”在東亞地區(qū)受到的安全威脅,有可能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安全環(huán)境。
除安全環(huán)境改善外,朝鮮經濟政策的轉向也可能為“冰上絲綢之路”東北亞地區(qū)建設提供極大發(fā)展?jié)摿Α?018年4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朝鮮勞動黨作出決定,“將集中一切力量,動員國家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資源,為建設強大社會主義經濟和劃時代提高人民生活進行斗爭……為營造有利于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國際環(huán)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積極同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密切聯(lián)系并進行對話”。④“朝鮮勞動黨中央舉行第七屆第三次會議金正恩出席指導會議”,《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時政摘要》,轉引自虞少華:“半島無核化進程前瞻”,《國際問題研究》,2019年第2期,第11頁。這一政策被普遍解讀為朝鮮開始將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并將考慮進行對外開放。⑤“美媒:朝鮮政策重點轉向振興經濟”,參考消息網(wǎng),2018年 11 月 16 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81116/2354414.shtml,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目前看,朝鮮的政策轉向是長期的,周邊各方對此均表示支持,如果朝鮮進行開放政策轉向,有可能與“冰上絲綢之路”進行合作,朝鮮擁有2 500萬人口以及處于東北亞中心的交通位置,擁有極強的發(fā)展?jié)摿?,將成為“冰上絲綢之路”的積極參與者。加之中國國內東北振興戰(zhàn)略的提出,彼此之間合作,有利于“冰上絲綢之路”在東北亞地區(qū)生根發(fā)芽。
當下“冰上絲綢之路”尚未引起沿途及周邊國家積極響應,其主要原因在于多邊機制建設面臨著國際政治和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的障礙,制約了“冰上絲綢之路”的進一步擴大。
“冰上絲綢之路”沿途國家間存在歷史問題以及爭議,缺少政治互信,這制約了“冰上絲綢之路”擴大多邊合作范圍。
首先,對于東亞而言,日俄、日韓、中日之間長期存在島嶼主權紛爭,使得相關國家關系十分脆弱,非常容易惡化。此外,中韓與日本間存在嚴重的歷史問題,中俄朝與日韓之間由于冷戰(zhàn)遺留以及地緣政治問題,也經常出現(xiàn)外交緊張,使得中日韓俄四國間長期以來政治互信都十分脆弱。
其次,對于北歐國家而言,其與俄羅斯的政治互信也長期處于低位。盡管俄羅斯與挪威于2010年最終達成了北極附近巴倫支海的大陸架劃界協(xié)定,但共同開發(fā)進展迄今為止仍十分有限,而且隨著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發(fā)生,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受其影響,瑞典等北歐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也出現(xiàn)變動。此外,歐盟與俄羅斯的微妙關系不僅影響了北歐各國與俄羅斯的關系,同時也妨礙了歐盟參與“冰上絲綢之路”這一涉及俄羅斯的國際合作。
當下“冰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標準制定、國內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齟齬,也制約“冰上絲綢之路”的進一步發(fā)展。
首先,從國際法層面而言,俄羅斯、加拿大、挪威、丹麥等國依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外大陸架劃界長期存在爭議,進而影響到了各方有關航道管理的劃分。而對于航道性質的不同認識,也使得各國的規(guī)定不同。俄羅斯堅持將航道視作“內水”,要求過往船只接受管轄;而其他國家大多認為航道屬于國際航道,各國有權自由航行,無法接受俄羅斯上述旨在強化其對于北方海航道主權的主張,進而造成各方僵持,制約了合作的進展。①有關各國北極航道認識沖突,可參見馬得懿:“海洋航行自由的制度張力與北極航道秩序”,《太平洋學報》,2016年第12期,第1-11頁。
其次,從沿途國家國內法來看,沿途國家對于船舶劃分、法律適用等問題相互之間往往存在沖突,例如《極地水域船舶航行國際準則》規(guī)定的船舶劃分與航道管制標準在沿線國家的標準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在實施過程中,相關國家圍繞《極地水域船舶航行國際準則》等國際法規(guī)的監(jiān)督和適用存在法律沖突,溝通成本極大。②趙?。骸敖洷北筮B接歐洲的藍色經濟通道對接俄羅斯北方航道復興——從認同到趨同的路徑研究”,《太平洋學報》,2018年第1期,第89頁。
再次,各國市場開放程度的不同也使得“冰上絲綢之路”的參與很難協(xié)同發(fā)展。日韓、北歐諸國作為發(fā)達經濟體,其市場化程度與對外開放程度極高,相比之下,俄羅斯于2011年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其國內市場環(huán)境的開放性、穩(wěn)定性都較為脆弱。此外,北歐國家或者作為歐盟成員,或者與歐盟有特殊關系,在經貿規(guī)則與政策方面還受到歐盟方面的羈絆,使得多邊合作面臨的制度與法律障礙尤為嚴重。
當下“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也引發(fā)了北極周邊國家的敵意。由于俄羅斯與加拿大在大陸架權益、航道等領域有著激烈矛盾,因此“冰上絲綢之路”被加拿大視作有可能影響其北極地位之舉,俄羅斯在其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在加拿大看來會損傷其主張的北極主權。此外,冰島、挪威等北極理事會國家擔心中國會將對待南海問題的“策略”引入北極,從而影響到北極理事會對于北極地區(qū)主權的強力堅持。受其影響,歐盟也對“冰上絲綢之路”中中俄兩國在北極開發(fā)上的“過度親密”表示了擔憂,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 Claude Juncker)表示,為應對中俄北極合作,歐盟有必要盡快出臺下一步的北極政策,并給予更多關注。③“Spurred by Chinese and Russian Activity, EU President Juncker Is Making the Arctic More Central to EU Policy”, Arctic Today, February 20, 2019, https://www.arctictoday.com/spurred-bychinese-and-russian-activity-eu-president-juncker-is-making-thearctic-more-central-to-eu-policy/,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
對“冰上絲綢之路”最為警惕的國家是美國。特朗普上臺后,傳統(tǒng)地緣政治回潮,對中國與俄羅斯極度敵視,在《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中將中國與俄羅斯視作“戰(zhàn)略競爭者”。④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ton D.C., December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因此中俄雙邊在北極治理方面的合作也被美國渲染為對北極和平與穩(wěn)定的威脅。五角大樓年度《中國軍力報告》21次提到中國在北極的“存在”(2018年僅一次),美國北方司令部也警告要“防范中國在北極地區(qū)進行情報搜集活動”。⑤胡欣:“美國又在散布北極‘中國威脅論’”,《世界知識》,2019年第11期,第74頁。美國由于擔憂中俄“冰上絲綢之路”將促進中俄關系的發(fā)展并強化中俄在北冰洋沿岸的影響力,因此強烈敵視“冰上絲綢之路”。事實上,“冰上絲綢之路”的能源合作不僅有利于東亞的能源安全,同樣也有利于從北歐方向向歐洲運輸能源,2019年度,預計最高將有900萬噸來自俄羅斯的LNG經挪威海域運輸,⑥“Up to Nine Million Tons of Russian LNG Will Be Reloaded in Norwegian Waters during 2019”, High North News, November 8,2018, 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nine-million-tonsrussian-lng-will-be-reloaded-norwegian-waters-during-2019,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但美國多次借口歐洲能源安全抑或其他借口,批評甚至阻撓挪威等國參與相關能源建設或能源運輸。①“U.S.Says Allowing Russia's Yamal LNG Transfers in Norway Waters Undercuts Europe Energy Diversification”, Reuter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lng-yamal-norway-usa/u-s-says-allowing-russias-yamal-lng-transfers-in-norway-waters-undercutseurope-energy-diversification-idUSL8N1Y47KR,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
在當下,面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冰上絲綢之路”多邊合作可以“一帶一路”引領,以貿易為抓手,落實“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從以下方面推動“冰上絲綢之路”多邊合作行穩(wěn)致遠。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來,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機制,可系統(tǒng)參與“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第一,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絲路基金為代表的“一帶一路”金融機制,可為缺乏資金支持以及融資渠道的“冰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提供支持。北歐五國均為亞投行創(chuàng)始成員國,有利于亞投行參與“冰上絲綢之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絲路基金”當下對“冰上絲綢之路”的支持仍然較為局限在能源開采公司的參股領域,未來可進一步擴大港口、航運等產業(yè)的投資,發(fā)揮“一帶一路”對“冰上絲綢之路”的資金支持。
第二,以互聯(lián)互通為核心的“五通”建設可在“一帶一路”的助力下,服務于“冰上絲綢之路”的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可發(fā)揮自身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優(yōu)勢,快速推進北冰洋沿岸航道及港口設施建設;此外,對于北極地區(qū),通信互聯(lián)建設長期處于落后狀況,即使是挪威這樣的發(fā)達國家,仍然在高緯度地區(qū)網(wǎng)絡信息通信方面面臨困難。為此,“一帶一路”倡議對通信建設的支持也有助于促進沿途互聯(lián)互通。
第三,“冰上絲綢之路”可與已對接“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相協(xié)作,例如中蒙俄經濟走廊、中歐班列等項目,以此發(fā)展北極地區(qū)陸海聯(lián)運,既有助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化,也可實現(xiàn)“冰上絲綢之路”在多領域開花結果的局面。此外,還可通過深化現(xiàn)有“一帶一路”溝通機制,在“一帶一路”相關論壇中開辟“冰上絲綢之路”相關專項,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對“冰上絲綢之路”的統(tǒng)領和帶動作用。
“冰上絲綢之路”作為國際多邊合作倡議,并非否定現(xiàn)有國際北極治理機制,而是與各北極治理機制相合作、相對接,互為助力。
第一,“冰上絲綢之路”之路的發(fā)展需要與以北極理事會為首的北極治理機制相合作。北極理事會作為現(xiàn)今最為主要的北極治理機制,中國于2013年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國,在北極理事會中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氨辖z綢之路”的發(fā)展不能忽略北極理事會:一方面,北極理事會是當前主導環(huán)境保護、海洋合作等北極事務的主要機制,對“冰上絲綢之路”合作的國際政治基礎有著重要影響;另一方面,北極理事會頒布包括《北極油污反應協(xié)定》②白佳玉:“北極多元治理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作用與中國參與”,《社會科學輯刊》,2018年第5期,第123頁。等一系列文件是“冰上絲綢之路”發(fā)展過程中必須要適應和遵守的相關國際協(xié)定。此外,作為旨在推動北極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北極經濟理事會盡管拒絕非北極國家的加入,但接受非北極國家的商業(yè)組織,這使得參建“冰上絲綢之路”的北極域內外商業(yè)組織有可能參與北極經濟理事會,在合作中為兩者的互助創(chuàng)造機會。
第二,“冰上絲綢之路”可通過加強二軌外交協(xié)作,擴大影響,推動合作。鑒于中國長期在北極治理領域處于話語權弱勢地位,有必要發(fā)展中國北極公共外交,以學者、科研為帶領的學術界與國外學術界進行交流,包括媒體、商業(yè)組織在內的非政府組織積極與其他北極治理參與者溝通協(xié)作,維護中國北極形象。以北極圈論壇(Arctic Circle Forum)大會為例,北極圈論壇大會作為每年一度的國際二軌外交會議,匯集了北極治理領域相關政府、非政府組織、智庫以及商業(yè)組織的積極參與,有可能為“冰上絲綢之路”的溝通、宣傳提供非常廣闊的空間。
第三,“冰上絲綢之路”還可以深化現(xiàn)有初級協(xié)調機制,使其向更高層級的機制發(fā)展。從東亞角度而言,中日韓三國具有相近的地理位置及對北極治理相似的訴求。①王晨光:“中日韓北極合作:動力、阻力及構想”,《和平與發(fā)展》,2015年第4期,第65頁。為此,三國已經就北極問題建立了初級對話機制,自2016年來,三國政府每年派出各自北極事務高級代表進行對話會,協(xié)商彼此間有關北極議題的看法。2018年進行的第三次中日韓北極事務高級別對話會發(fā)表聲明,明確表達了三國政府對《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以及日本、韓國在北極問題上政策的支持。②“第三輪中日韓北極事務高級別對話聯(lián)合聲明(全文)”,新華網(wǎng),2018年 6 月 8 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6/08/c_1122959283.htm,訪問時間:2019年 3月 30日。2019年進行的第四次對話會則再次確認三方此前對彼此的支持。因此,中日韓三國可通過擴大該高級別對話規(guī)模,提升至定期會議乃至論壇等機制,協(xié)調三國在北極治理方面的關切,以為日韓參與“冰上絲綢之路”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
在2017年5月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主席明確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xiàn)戰(zhàn)略對接、優(yōu)勢互補。③“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新華網(wǎng),2017 年5月14 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訪問時間:2019年 3月 30日。因此“冰上絲綢之路”作為“一帶一路”的組成部分,應主動與沿途及周邊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相互助力,推動多邊進程。
例如,“冰上絲綢之路”可與北歐“北極走廊”計劃對接。為了應對日益活躍的北極建設,芬蘭等國在其北極地區(qū)開展北極走廊建設,旨在溝通波羅的海沿線地區(qū)與北冰洋的交通運輸。這一計劃的實施可與“冰上絲綢之路”形成有效對接,溝通“冰上絲綢之路”西段的互聯(lián)互通。芬蘭政府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有助于這一對接,芬蘭總統(tǒng)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在訪華時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非常重要,芬蘭愿發(fā)揮積極作用,使這一倡議更好地同歐盟對接,促進歐亞大陸互聯(lián)互通?!雹堋傲暯脚e行儀式歡迎芬蘭總統(tǒng)訪華并同其舉行會談”,央視網(wǎng),2019 年 1 月 14 日,http://news.cctv.com/2019/01/14/ARTIeQiry3JQRA2HsACPL4Zq190114.shtml,訪問時間:2019年 3月30日。此外,在北極走廊項目下,芬蘭與挪威等國還致力于共建溝通波羅的海、巴倫支海以及北冰洋沿岸的鐵路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有中國企業(yè)參與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相關鐵路建設可以與“中歐班列”有效對接,助力歐亞大陸的陸路貨物運輸。
此外,在歐亞大陸地區(qū),除俄羅斯支持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歐亞經濟聯(lián)盟”形成的“一帶一盟”外,蒙古的“發(fā)展之路”、波蘭的“琥珀之路”,作為沿途及周邊國家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對接的發(fā)展戰(zhàn)略,也有助于“冰上絲綢之路”進一步擴大影響,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另外兩條“通道”相呼應,真正形成三條暢通的藍色經濟通道。
為應對美西方看待“冰上絲綢之路”的偏見,可通過延伸合作范圍,擴大“冰上絲綢之路”邊緣覆蓋,以惠及帶有“有色眼鏡”的國家或地區(qū),從而減輕外界負面影響。
首先,“冰上絲綢之路”已較為成熟地惠及中日韓的東北亞LNG運輸航線,同樣有可能惠及美國。美國阿拉斯加州長期以來一直希望開發(fā)向東亞運送LNG的航線,特朗普總統(tǒng)2017年11月訪華時,隨同訪華的時任阿拉斯加州州長沃克爾就對此表達了明確的興趣,在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tǒng)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石化、中投海外、中國銀行和阿拉斯加州政府、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fā)公司(AGDC)共同簽署了中美聯(lián)合開發(fā)阿拉斯加LNG項目意向性文件。⑤“中美元首共同出席中美企業(yè)家對話會閉幕式”,《中國石化報》,2017年 11月 10日,第 1版,http://enews.sinopecnews.com.cn/zgshb/htmlbak/2017-11/10/content_778099.htm,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氨辖z綢之路”在東北亞的航道有助于該項目盡快實現(xiàn)運營,而該項目不僅有利于美國能源產業(yè),同時也可用于滿足日韓兩國的能源供給,因此有望實現(xiàn)多方共贏的局面,借此減輕“冰上絲綢之路”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敵視。
其次,擴大西方資本力量的參與。在已建成的亞馬爾LNG項目中,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進行了參股并從中獲利,為此道達爾公司希望在下一期項目中繼續(xù)投資。此外,其他域外國家的資本也已注意到在“冰上絲綢之路”的合作項目中有極高的獲利潛力,例如沙特阿拉伯已有參與LNG油氣開發(fā)的意愿,并決定向相關項目投入巨額資金,①“Saudi Arabia Aims to Take Stake in Russian Arctic LNG Project”,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25, 2018, https://www.ft.com/content/0f622384-d86f-11e8-a854-33d6f82e62f8,訪問時間:2019年3月30日。沙特阿拉伯的巨額資本加之其成熟的油氣開采技術,不僅有利于相關項目的推進,而且有利于進一步團結域外國家,為“冰上絲綢之路”創(chuàng)造更好的國際輿論氛圍。
在多邊合作框架下,“冰上絲綢之路”有著廣闊的前景:一方面可以匯聚更大范圍的國家和組織參與其中,為其前景開拓更為寬廣的藍圖;另一方面,“冰上絲綢之路”作為“一帶一路”的有機組成部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將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和發(fā)展貢獻力量。長期來看,“冰上絲綢之路”作為中國參與北極治理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用實踐踐行“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xù)”的北極政策,有助于協(xié)調中國參與北極治理,并促進整個北極地區(qū)政治經濟安全的繁榮與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