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云輝
新時代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改革史上的新生事物,必須以科學的改革思想為指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就新時代改革開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形成了極富時代性、戰(zhàn)略性和實踐性的新時代改革開放重要思想,把社會主義改革思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恩格斯曾指出,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不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43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國內外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zhàn),就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方略,體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性。
首先,科學判斷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這是對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的科學界定,這意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經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正如習近平在2018年10月考察廣東重要講話中所指明的,“中國40年的變化翻天覆地,舉世矚目”。②《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廣東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新華網,2018年10月27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發(fā)展的這40年,是改革開放的40年。沒有40年的改革開放,就沒有如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改革開放40年,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改善了我國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而且為世界人民提供了豐富的商品和大量的就業(yè)崗位,對世界的經濟貢獻率也從1978年的1.8%上升為 30%。中國在亞洲和世界金融危機中、在積極構建“一帶一路”藍圖中所體現(xiàn)出的大國擔當,更是深刻影響了世界治理格局。如今,中國對現(xiàn)代化、對全球化及對世界治理的新探索、新作為正深刻影響著世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同時意味著我國發(fā)展也將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zhàn)。縱觀世界,盡管和平與發(fā)展的大趨勢未變,但世界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突出,“逆全球化思潮、貿易保護主義暗流涌動,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抬頭, ‘黑天鵝’‘灰犀?!粫r冒頭” 。①《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廣東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新華網,2018年10月27日??倲垏鴥?,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任務艱巨而繁重。
其次,明確了新時代改革開放在應對復雜國內外形勢方面的重要地位。鄧小平曾預見性地指出,我國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fā)展時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系列新矛盾新問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構成嚴峻挑戰(zhàn)。該怎樣應對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一路向前?關鍵在哪?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關鍵在于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x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②《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廣東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新華網,2018年10月27日。并強調:“越是環(huán)境復雜,我們越是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雹邸陡吲e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廣東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新華網,2018年10月27日。對于國內各種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將繼續(xù)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④《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發(fā)表主旨演講(實錄) 》,新華網,2018年4月10 日。對于外部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強調,“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實現(xiàn)新的更大發(fā)展,從根本上還要靠改革開放”。⑤《習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人民日報》2014年2月9日。
最后,針對新時代新形勢新挑戰(zhàn)明確提出了應對方略。在對外方略上,面對國際上出現(xiàn)的逆全球化、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設者和主要受益者”“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⑥《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qū)戰(zhàn)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習近平論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0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fā)展新要求,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行動,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⑦《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qū)戰(zhàn)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習近平論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0頁。在國內方略上,面對深水區(qū)攻堅區(qū)的新時代全方位深化改革的歷史重任,面對經濟新常態(tài)及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黨的建設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是要保持戰(zhàn)略定力,應勢而謀,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辦法”,⑧習近平:《在浙江調研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5月28日。包括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銜接,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等。⑨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12月18日),新華網,2018年10月18日。
新時代改革開放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能否做到任勢而謀,找準方向,合理布局,抓住重點,關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體長遠發(fā)展的戰(zhàn)略考量對新時代改革開放進行謀篇布局,體現(xiàn)出強烈的戰(zhàn)略性。
首先,以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指引全面深化改革,賦予新時代改革開放以深遠的歷史意義。改革開放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⑩《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4頁。為什么說是“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總結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正反經驗教訓,從歷史層面說明新時代改革開放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2012年他在廣東考察時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習近平總書記同時基于新時代的現(xiàn)實發(fā)展要求,從現(xiàn)實需要上說明新時代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的意義,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發(fā)展角度說明新時代改革開放對于中華民族復興的意義。在黨的十八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內核的中國夢,在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核心內容的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將新時代改革開放這個“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以及“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①《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3頁。作為實現(xiàn)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根本動力和主要路徑。如此,新時代改革開放既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現(xiàn)實依據(jù),又有發(fā)展愿景的指引,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方向有了重要保障,新時代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也有了重要支撐。
其次,將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一極,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全局中的戰(zhàn)略地位?!八膫€全面”戰(zhàn)略布局抓住了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全局的四項關鍵任務,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長遠發(fā)展。在這四個“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zhàn)略目標,其他三個“全面”是戰(zhàn)略舉措。而在戰(zhàn)略舉措中,全面深化改革又是其中最具活力的要素。2015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必須從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氣和魄力,自覺運用改革思維謀劃和推動工作?!雹诹暯剑骸对谥醒肴嫔罨母镱I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4月2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戰(zhàn)略舉措中最具活力要素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開辟道路,提供動力,直接帶動其他三個“全面”,共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長遠發(fā)展。
最后,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中心任務、重點工作、評判標準,抓住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目標是前進的方向。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為:“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這樣明確的目標導向對于新時代改革開放意義重大。
中國40年的巨大進步證明了改革開放是實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化的正確道路,但漸進式的改革方式和中國社會固有的結構性矛盾和混雜型問題也伴隨現(xiàn)代化的推進日益凸顯,并客觀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一步發(fā)展的攔路虎。破解難題的出路,唯有綜合性的制度變革。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順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抓住了影響新時代改革開放全局的核心問題,必將以制度的現(xiàn)代化為新時代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明確中心任務是戰(zhàn)略實施的關鍵。習近平新時代改革開放重要思想從有效推進各領域全方位變革的需要出發(fā),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關鍵地位,以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各領域的全方位變革。
從戰(zhàn)略規(guī)劃來講,中心任務確定以后,明確重點工作就是影響全局的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化各領域改革的重點工作也做出戰(zhàn)略安排,如“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深化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③《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單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 5頁。所有這些都抓住了各領域改革的重點。
評判標準是行動的指揮棒。習近平新時代改革開放重要思想始終堅持人民群眾的改革主體地位。2013年11月,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推進任何一項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fā)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2016年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指出,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在2016年12月的中央深改組第三十次會議上指出,要“多推有利于增添經濟發(fā)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在2018 年10月視察廣東重要講話中指出,“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所有這些評判標準,順應了歷史和時代發(fā)展的邏輯,尊重與肯定了人民群眾的改革主體地位,不僅保障了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方向不變,而且也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提供源源不竭的內在動力。
習近平新時代改革開放重要思想立足新時代改革開放實際與實踐,著力破解改革與發(fā)展難題,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學路徑與有效方法,體現(xiàn)出務實高效的實踐性。
首先,領導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zhàn)。正確認識改革和發(fā)展所處階段,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前提和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當前,我國發(fā)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①《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單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頁?!昂芏嗳菀赘母锏膯栴}已經得到了有效解決,留下的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②《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141頁。能否打贏這場攻堅戰(zhàn),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在新時代的奮斗目標,關鍵在于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
為了提高黨領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能力與水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重從四方面展開部署:一是持之不懈地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打鐵必須自身硬”。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是推動改革的責任主體,也是改革成功的政治保證。如果沒有過硬的本領和頑強的意志,全面深化改革任務不可能完成。為了增強黨領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能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對黨的總體布局做出新的戰(zhàn)略安排,而且對黨員干部明確提出了“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的戰(zhàn)略要求。
二是著重加強了對領導機制的頂層設計。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單靠一個或某幾個部門往往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建立更高層面的領導機制?!睘榱思訌婞h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領導,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tǒng)籌協(xié)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③《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139頁。2018年3月,中共中央根據(j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作為中共中央直屬決策議事協(xié)調機構。
三是高度重視法治對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保障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fā)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xié)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④《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3月1日。
四是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做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要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改革全過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精神,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2016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次會議的講話中又強調,“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既要掛帥、又要出征,親力親為抓改革”。
其次,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口號,是改革的先聲,問題是不斷變化的。在領導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部署中,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表示要注重問題導向,注重問題對改革的倒逼作用,并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梢哉f,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雹荨蛾P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4頁。進入新時代以來,改革所要解決的問題已不是哪一個領域、方面的問題,而是全方位深層次的問題,涉及“五位一體”,涉及各地區(qū)、各級部門。面對紛繁復雜的系統(tǒng)性結構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勇于攻堅克難,“十個指頭彈鋼琴”,也要注重突出重點,找準問題切入點;“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①《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改革,朝著十八大指引的改革開放方向前進》,《人民日報》2013年1月2日。改革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困難要一個一個克服,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既敢于出招又善于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wěn)’”。②《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統(tǒng)籌兼顧科學實施 堅定不移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前進》,新華網,2014年1月22日。
再次,注重整體協(xié)同和基層探索相結合。新時代改革開放面廣、層次深、難度大,世所罕見、前所未有,必須更加注重整體協(xié)同。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fā)展理念,科學把控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等重大關系,避免了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碎片化”傾向,保證了改革的整體協(xié)同。
在主張改革的整體協(xié)同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整體協(xié)同要和基層實踐創(chuàng)新(“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指出:“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都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③《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43頁?!爸醒胪ㄟ^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越重,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實踐。要把鼓勵基層改革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 。④《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新華網,2015年10月13日。對整體協(xié)同和基層創(chuàng)新相結合改革方法的強調,可以大大激發(fā)中央和地方兩方面積極性,促進改革的有序深入。
最后,重在抓落實。新時代改革開放,關鍵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定出一個好文件,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在于落實文件。”⑤《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06頁。在部署與落實的比例分配中,明確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繪制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并一攬子提出了涉及經濟社會各領域的330多項改革措施,這就是戰(zhàn)略部署,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黨員要積極投身改革事業(y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發(fā)揚‘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積極貢獻。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同時也強調指出,改革要把握好分寸。“要按照中央要求來推進,不要事情還沒弄明白就盲目推進,不要超出中央確定的界限來推進,過猶不及、弄不好適得其反。要有序推進改革。該中央統(tǒng)一安排的各地不要搶跑,該盡早推進的不要拖延,該試點的不要倉促面上推開,該深入研究后再推進的不要急于求成,該先得到法律授權的不要超前推進?!雹蕖对谥醒虢洕ぷ鲿h上的講話》,《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50頁。
綜上所述,習近平新時代改革開放思想緊扣時代脈搏,順應人民需求,抓住了影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全局性重大問題,重問題導向、重改革方法、重貫徹落實,這一思想由此展示出強大的時代性、戰(zhàn)略性和實踐性,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