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妮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shù)學院 體育教學部, 湖北荊州 434020)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我們想要培養(yǎng)的人才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在目前高校教學中,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在逐漸的得到重視。體育教育可以強健體魄、增加知識,體育精神可以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由于體育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使得體育教育成為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載體之一,在體育教育中進行德育的滲透,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如何將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相融合,需要高校教師不斷去探索。本文通過對體育教育中顯示出來的德育問題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幾點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1.1 集體觀念淡薄
體育教學中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與相互配合,比如籃球、足球等比賽,還有各種游戲競賽和體操表演等,但是當前很多學生參加的集體生活少,沒有接受過什么集體教育,參加過集體活動較少,導致他們沒有集體意識,在有集體活動時,第一時間權(quán)衡利弊,只考慮自身利益,不考慮集體利益,最能體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就是高校運動會和團體表演等活動,積極參加的學生很少,甚至有些項目無人參加,被老師要求參加后,仍然找各種理由拒絕或者是同意參加但不去參加比賽,直接拖了集體后腿。
1.2 體育道德意識淡薄
體育課是大學生進行運動的重要形式,體育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直接與成績相關(guān),這使得本來單純的體育活動增加了很多功利色彩。體育作為競技類學科,經(jīng)常會有一些競賽,有競賽就會涉及到成績問題,在一些體育競賽中,一些學生為了取得好成績,不惜使用一些違背公平原則的手段,比如賄賂裁判、作弊、使用興奮劑類刺激性藥物等,完全違背了體育道德。大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失德行為,不僅是學生單方面因素,也和部分教師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例如部分素質(zhì)差的體育老師,在上課時不能保證公平公正,不尊重學生,言語間透漏給學生一些誘導性信息,就會導致學生心生不滿,不尊重他人,動起一些別的心思。
1.3 社會公德缺乏
社會公德涵蓋的范圍比較廣,在體育教育中涉及到的主要是愛護公物、遵紀守法和文明禮貌。體育設施屬于校園公共財物,需要我們?nèi)圩o,但是實際中,很多學生在使用時并不愛護,甚至還有人故意破壞,這都是社會公德缺乏的表現(xiàn)。此外,課堂有課堂的紀律,上課注意著裝,穿符合要求的服裝,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不交頭接耳,認真按照老師要求完成體育動作,這是對每位同學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很多學生連基本要求都做不到,不尊重老師,不遵守紀律,上課嬉笑說話,甚至擅自離隊,追逐打鬧,嚴重違反了上課紀律,也是一種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
2.1 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
2.1.1 游戲比賽法
游戲比賽需要學生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是一種培養(yǎng)集體意識的好方法,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意識,在比賽中只有學生通過默契的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績,而且所有比賽都會有規(guī)則的約束,會讓學生認識到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當通過共同協(xié)作取得比賽勝利時,學生會感到勝利的喜悅,能夠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即使取得的成績不理想,大家為一件事共同努力過,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加深感情。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形式,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游戲過程中,在比賽前,教育學生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重要性,比賽過程中,指導學生相互合作,尊重對手,比賽結(jié)束后,對比賽進行總結(jié),獎勵獲勝的團隊,增加學生集體榮譽感,鼓勵失敗的團隊,認真分析比賽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他們團隊凝聚力。通過這樣的活動,增進同學間感情,讓學生明白他們是一個整體,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從而提高學生集體意識。
2.1.2 把握時機
體育教育的實踐性非常強,有別于其他的課程,體育教育不需要固定到教室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接觸更加緊密,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對學生的約束更少,但需要學生遵守的規(guī)則卻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會更突出,例如不按規(guī)范著裝,不遵守紀律等,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言行,在產(chǎn)生問題的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相對嚴厲的批評,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錯誤,對未發(fā)生的道德問題進行制止,并闡明這種行為的危害,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2.1.3 適當激勵法
適當?shù)募顣鰪妼W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習熱情,使學生對體育課興趣更濃郁。體育教育涉及到的項目很多,對學生的考驗也很多,這也導致了涉及到的道德問題也更多,要對表現(xiàn)好的同學及時給予激勵,可以提高被激勵學生的信心,促使他不斷進步,也可以為表現(xiàn)不太理想的同學樹立一個榜樣。當然對學生的鼓勵不應該集中在技能方面,因為每個人都有強項也有弱項,過于重視成績,會使本身天賦就比較好的同學產(chǎn)生驕傲自滿的心理,而天賦不好的同學會對自身能力產(chǎn)生懷疑,喪失信心。所以對學生的激勵應該更多的集中在體育精神層面的進步,比如說通過堅持不懈取得了進步,遇到問題積極克服不放棄,在比賽中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等,讓學生真正領(lǐng)會到體育精神,更加熱愛體育運動,也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開展。
2.2 高校體育課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徑
2.2.1 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
教師的言傳身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要先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學生認可教師形象,才會認真去吸取老師傳授的知識,執(zhí)行教師的要求。樹立一個良好形象首先要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言行舉止,盡量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在課堂上要做到著裝適當,語言文明,在教學過程中,嚴謹認真,對學生耐心負責,認真解答學生的疑惑,在潛移默化里完成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有比賽或者考試時,向?qū)W生傳達取得好成績不是唯一目的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過程,同時營造一個平等的氛圍,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從源頭上杜絕學生投機取巧的思想,認真教育學生比賽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教師間相互配合,教師之間的關(guān)系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方法,教師之間互相尊重,相互配合,營造一種團結(jié)友愛的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學生也會不自覺的去學習、模仿老師間的相處模式,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教育。
2.2.2 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獎懲分明,對學生做評價時也要公正客觀,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認真對待每名學生,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與不足,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弱項,以公正的態(tài)度評價每一位同學,對他們的優(yōu)點提出表揚,缺點提出批評,并提出改正意見,使每名學生都能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認識,有利于同學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高校學生德育失范的行為多數(shù)是由于意識淡薄引起的,從一點一滴中滲透德育教育,能有效地改變這種現(xiàn)象,由于體育課動態(tài)化教授的特殊性質(zhì),使學生紀律性、積極性、學習狀態(tài)、處事方式更容易表現(xiàn)出來,更有利于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糾正,所以將德育教育融入到體育教育中能得到更高的教學效率。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時期,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更注重成績,教育更偏重于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使很多教師和學生漸漸忽略了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使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后會出現(xiàn)很多德育方面的問題,在大學的教育中要將中學缺失的這個板塊進行彌補,雖然大學的思想品德教育設有專門的課程,但是德育不能僅靠上課,還要融入到學生行為的方方面面,在體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勢在必行,既可以使體育課的上課效果更好,又可以使德育教育更生動化、具體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從而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