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娜
摘要:小學音樂是小學生成長的關鍵因素,它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F(xiàn)如今絕大部分的小學音樂教師只是單純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致使學生的思想和需求無法得到重視,逐漸喪失對音樂的興趣。對此,教師應改變自身的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學生放在首位,關注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需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針對“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展開了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1-0055
“以人為本”理念,是指以人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以人為本”指的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時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進“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因此,教師應意識到“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性,將音樂教學與其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接下來,筆者對“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做了詳細的闡述。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有著重要的影響?,F(xiàn)如今,絕大部分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僅停留在傳授知識的層面,認為只要把知識教給學生就好,從而忽視了學生內(nèi)心最根本的需求。這種理念會導致學生逐漸喪失自己的想法,掩埋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需求,喪失對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改變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深層理念,在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例如,教師可以先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尋大量與“以人為本”理念相關的資料,充分了解其深層的含義,再將自己的理解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請教其他成功的教師,與其交流經(jīng)驗,再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只有教師先改變自己的思想,充分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才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當教師充分重視“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后,下一步就是要應用到教學當中。例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以歌曲《數(shù)蛤蟆》為例。這是一首耳熟能詳?shù)膬焊?,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先向?qū)W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見沒見過蛤蟆呀?你們知道蛤蟆是幾條腿,幾個眼睛嗎?下面咱們一起來聽一下這首《數(shù)蛤蟆》吧?!边@樣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歌曲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全神貫注地聆聽音樂。在結束后,教師應讓學生解答開頭所提出的問題,并且讓部分學生對這首兒歌進行模仿,增強學生的樂感。這種方法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使學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促進學生音樂知識的積累和音樂水平的提升。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知識,展現(xiàn)學生的獨特性
學生是整個教學的主體,如果學生喪失了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獨特性,那么教師的教學也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教師應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音樂教學,充分展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挖掘每一個學生在音樂方面不同的潛力,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一些時間進行思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課前應先詢問學生其最感興趣的音樂是哪種類型的,然后準備大量的相關音樂知識和內(nèi)容供學生學習。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鼓勵學生將自己對歌曲獨特的見解和想法表達出來與大家分享。以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為例。這是一首通過贊美國旗來歌頌祖國的歌曲,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哼唱一遍,對歌曲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緊接著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想法說出來,讓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然后通過多媒體再次播放歌曲,在播放過程中教師要在一旁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最后,引導學生再次模唱,并將其每個人獨特的情感注入其中。在結束后,教師還可以搜尋與這首歌曲體裁相同的歌曲,并發(fā)放給學生,讓學生課下學習,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音樂知識,提升音樂技能。以上這種方法,可以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獨特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使其擁有自己的獨特思想,促進其更好的發(fā)展。
三、把課堂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后,教師要做的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進一步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其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音樂知識,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單獨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不進行授課,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學習感興趣的音樂知識,并逐一上臺展示學習成果,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能進行改編的歌曲提供給學生,供其選擇并大膽進行改編,然后將自己改編的歌曲唱給大家聽,教師對改編歌曲的學生應給予鼓勵和肯定,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是一門可以幫助學生解放天性、鍛煉思維、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課程,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各方面潛能,展現(xiàn)其獨特性,鍛煉自己的性格。因此,小學音樂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改變教學理念,引進“以人為本”的深層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知識,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充分展現(xiàn)其獨特性,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膭?chuàng)作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發(fā)揮“以人為本”理念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薛明亮.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J].
教書育人,2015(16).
[2] 許斐然.淺析“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考
試周刊,2017(32).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zhèn)第九小學 ?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