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勞動街小學 邢燕薈
在學生的小學生涯中是學生正式開始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階段,在這個時期中學生對周圍的一切都特別好奇,越發(fā)好奇對周圍的一切就躍躍欲試。在這個小學時期對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是重中之重,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孩子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由老師帶領孩子,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感知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所在,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的習慣定會伴隨終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不但感受了解到古典文化,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文筆書寫能力,一舉兩得的事情哪個家長哪個教師是不愿意的呢?所以說在小學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讓學生自主去感受感知著古詩文的無窮魅力。
耳熟能詳?shù)摹鹅o夜思》就是一首較為簡單的古詩文。表達了詩人李白看到凄涼的月光不經(jīng)感嘆生情,來抒發(fā)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按睬懊髟鹿?,疑是地下霜”詩人用最簡潔的話語描述了月光照下大地像地上的霜一樣,通俗易懂。無需多般揣摩就可以得到詩人的感想。再拿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來舉例,毛澤東詩詞基本都是是革命的史詩,中華古詩詞王國中的一抹靚麗的風景線?!肚邎@春·雪》更被盛贊為千古絕唱。這首詞一直深受大眾的青睞,每次讀這篇詩詞都仿佛穿越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動蕩不安的年代,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種豪邁的格韻、不可抵擋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襟。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認清局勢、為戰(zhàn)斗的方向做指引、對勝利的預言和自信,同時表達了中國革命的赤子之心,用筆墨來表達文武之道、預示著中國革命的光明道路和必勝的信念。教師給學生們朗誦,聲情并茂地給給學生展現(xiàn)這首古詩詞的魅力,“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讀的時候語速應較快,感情飽滿。整首詩都是滿含著一腔熱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文,去感受古詩文的魅力,學生一旦對古詩文產(chǎn)生了興趣,自己就會去更深層次地去研究去探索,去了解更多的古詩文,這樣一來可以豐富自己的大腦,又可以接觸不同的知識,優(yōu)秀的古詩文也對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和自我修養(yǎng)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影響到他們的三觀,讓學生們知道自己的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愛上傳統(tǒng)文化。在古詩文的王國里自由暢玩,這么多的好處就應該在這個小學的黃金時期培養(yǎng)好。在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對知識的理解和汲取的欲望非常強烈。這些知識可以教會他們?nèi)绾巫鋈?,在整個人生的發(fā)展道路上都是受益無窮的。從古詩文中可以學習到很多表達方式,如何用文字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不管是古詩詞還是古文,或是其他都是對自己素質(zhì)的提高。從中學到的東西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以后都是對自己的人生有益的。
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思維最為敏捷,動手動腦能力都很強的時候,在這個階段讓學生更多接觸好的東西,對自己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靈活的思維能在古詩文的理解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古詩文,最重要的作用家壓在了教師的肩膀上。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對于一首詩,在教課之前必須做好教學的備課。該用什么方式給學生教授,不能深也不能淺,用各式各樣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用游戲的形式更讓學生們能接受。對于不同的古詩文,應該用不同的方式闡釋其魅力所在。在授課之前老師應該在朗誦、詩文意境的方面要著重下手。通過教師的聲音可以讓學生們愛上朗誦,通過教師的朗誦,學生們可以模仿教師的讀的韻味,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欣賞了征收古詩文,并且還會鍛煉嘗試著自己去朗誦詩詞,而且會像更深更難讀的古詩文鉆研。教師對于內(nèi)容的解讀,需要時通俗易懂的。雖然小學時期的學生接受能力是很強的,但是畢竟是剛剛接受正式的教育,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是比較弱的。所以教師在授課模式上,授課的方式、對于內(nèi)容的傳授上就得下很多的功夫。學生能懂才是關鍵,即使教師的能力有多厲害,學歷有多高。只要是能讓學生能接受知識,理解知識,才是好教師。中國的詩的形式很多,有記敘的,如《游園不值》;有一些形成詩體的,如《長干行》《燕歌行》;有報國言志的,如《塞下曲》;有對友人親人的思念,表思鄉(xiāng),如《贈汪倫》《靜夜思》等;還有一些田園詩,如《桃源行》;有一些說理詩,如《勸學》。對于不同的詩文就得用不同的賞析方法。
舉例來說,魏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整首詩是表達了詩人看破官場的黑暗,決心歸隱田園,超凡脫俗,對田園樸素生活的追求。人生在世,總要有追求,總要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然而社會的一套價值標準,利益為上。這種價值標準已經(jīng)是烏煙瘴氣。就魏晉時候來說,權力、地位、聲譽、金錢,就是最大的尺度,但是陶淵明在官場的生活已經(jīng)看破,也已經(jīng)早就看透了一切。他清楚要想得到這些東西,就得費勁心思的來去算計,去經(jīng)營,不干實事,整天溜須拍馬,不做百姓的父母官,而是把自己的快樂、名譽地位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在官場上在飛黃騰達的時候大家都來迎合你,依附你。但當你名落嵩山的時候大家都會離你而去,甚至以前的深交之友都會離你而去。陶淵明已經(jīng)受不了官場的黑暗和這種烏煙瘴氣的氛圍,心甘情愿從官場隱退,并歸隱田園,找到一個全新的生活模式,給自己的生命價值重新定義。
這種古詩文的寫詩背景就是應該事先了解并且通過自己的轉(zhuǎn)換來教授講給學生們的。對于整首詩的理解要分明透徹。前四句就是表達出自己的一個想獨自清凈,逃避這個喧囂社會的態(tài)度,是對權力,名譽,金錢的厭惡。如果這些道理和態(tài)度直接寫進了詩文當中,那么久就去了古詩文獨有的魅力特點。
真正的古詩文魅力所在就是通過意境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意境讓世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如果直接寫出來這就是一篇文章而不是一篇優(yōu)美的古詩文。所以說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和文章相比,它短小精悍在一首詩中,可以出現(xiàn)很多不同的意境。通過這些意境表達詩人的情感,而文章不一樣,文章是大篇幅的,可以直接來抒發(fā),情感不需要用太多的意境表達自己的情感。
作為小學的教師,在之前備課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弱。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應該從興趣入手,老師引導學生將學生帶入古詩文的一種境界。讓學生自主探索產(chǎn)生對古詩文的興趣,教師在學生學古詩文的路上起到引導和輔助作用。改變原有套用的授課模式,運用全新,高效高質(zhì)量的授課模式。多以游戲的形式或者是團隊合作的形式來同時分析一篇古詩文,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得到答案同時團隊合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當團隊合作時,大家討論的答案,每個人都不同這時就可以大家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這樣一來就可以得到別人的想法,就會得到更多的答案,結(jié)合自己對這篇是古詩文的認識得到最終完美的答案。然后由小組來選派一個人回答問題,這樣教師既可以理解學生在想什么,得出來的答案也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表達能力,鍛煉他們的勇氣。
適當進行獎勵,可以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們真正參與到課堂里,這才是真正的教學,有用的教學,而不是教師只講學生記,這樣的授課模式是死板、客套的。教師雖然完成了自己的授課任務,但是學生并沒有聽懂這些知識,這樣一來,這堂課就是低質(zhì)量低效的,教師在每節(jié)課結(jié)束之前應該提問學生,檢查學生的理解程度,不然有些學生不懂裝懂,而有些學生完全沒有聽課,教師覺得整堂課自己講得很完美了,但是學生沒有聽懂,那么這堂課就算是白上。所以說在下課之前做一個總結(jié)和檢查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