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清泉學校 杜 雩
當今時代是一個以隨時為時間、以終身為時長的時代,籃球知識也是學生終身求索的重要方向之一。故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度是初中體育教育順應社會發(fā)展要求的需要,也是助力初中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籃球是一項綜合性體能鍛煉運動,在籃球運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力量素質(zhì)、跑跳能力和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還能有效開發(fā)智力,增強自身的應激能力和反應靈敏度,培養(yǎng)自身的團隊意識、充分展示積極向上的生活面貌。但是,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推進過程中,籃球課堂并未如我們預期的那樣美好,籃球教學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籃球?qū)Τ踔猩C合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也并未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其主要表現(xiàn)大致如下:
1.兩極分化嚴重。根據(jù)我對初中生的了解和觀察,我發(fā)現(xiàn):在初中籃球課堂推進過程中男生的參與積極性,明顯高于女生,且男生的籃球基礎(chǔ)也明顯高于女生。因此,在體育課堂中,我常常會看到男生“揮汗如雨”,女生“陰涼地聊天”的情況,女生在體育課堂中參與體驗極差,體育課堂兩極分化嚴重。
2.訓練興趣維持困難。從根本上來說初中生還是一群自制力較差的孩子,籃球訓練卻是一項十分辛苦的運動。因此,在初中籃球課堂中學生們很難一直保持較高的專注度。再加上,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喜歡采用強制干預手段和灌輸方法,所以即便是對籃球運動有參與興趣的學生,在課堂也很難一直保持高度的訓練積極性。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初中體育課堂秩序的有效維持,而且也影響籃球運動在初中生心目中的形象,嚴重阻礙學生對籃球?qū)W習興趣的提升。故要想順利發(fā)揮籃球?qū)Τ踔猩鷤€人成長的促進作用,我們不妨從問題中找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們愛上籃球。
籃球是一項具有參與性、娛樂性和健身性的運動,只要體育教師們在組織籃球訓練活動的過程中方法適宜、指導恰當,那么初中生就一定會積極地訓練,在參與過程中愛上籃球。那什么樣的教學引導方法才算是適宜的引導方式呢?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我總結(jié)出如下四種: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高速發(fā)展的階段,由于先天基礎(chǔ)、個人興趣等因素上的不同,初中生的籃球基礎(chǔ)是參差不齊的。在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下,若我們還是以“一刀切”的傳統(tǒng)方式,組織籃球訓練活動,那么勢必會有一部分學生要處于一種陪跑狀態(tài)。這樣一來,不僅會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還會影響初中籃球課堂教學秩序的有效維持,造成各種不必要的問題。如:引起高水平和低水平學生的不平衡心理,讓其產(chǎn)生訓練懈怠。分層教學是關(guān)照這一教學實際,解決這一教學問題的有效方法,故在初中體育籃球的課堂構(gòu)建過程,我校根據(jù)本?;@球教學實際,打亂故有的班級教學模式,將籃球課堂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兩部分。然后,針對男女生的籃球基礎(chǔ)、身體素質(zhì)基礎(chǔ)特點,制定了小到籃球的質(zhì)量,大到籃球訓練評價、測評標準都是不同的籃球訓練策略。
此外,在男女籃球的訓練過程中,我們更是分配了不同的教師指導,積極組織各種體育教研活動,強化對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培訓,有效地增強了各個教師的執(zhí)教專業(yè)性,每一位老師都有能力根據(jù)教學實際制定專門的教學策略,開發(fā)出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這樣一來,便有效地提升了教學策略與教學實際的匹配度,強化學生在籃球課堂中的主動參與,讓學生在豐富的籃球體驗中,逐漸愛上籃球。
游戲是學生能夠接受的最自然、最有效的知識與技能學習方式,在具體的教育實踐過程中,中學生對游戲的抵御能力幾乎為零。故要想提升初中生的籃球訓練熱情,我們不妨以游戲包裹籃球技能教授,削弱課堂引導策略在教育活動實施過程中的目的性,讓學生們能夠在無抵抗的狀態(tài)下接受來自體育教師的訓練指導。與此同時,游戲活動的組織也可以有效地豐富初中籃球課堂的組織形式,創(chuàng)新籃球教學形式,消除學生對同種教學形式的審美疲勞,讓學生在玩樂中掌握籃球技能。
例如:在對“傳球”技術(shù)的教學指導過程中,我為學生們開發(fā)了“星星編織”游戲。在該游戲的過程中,我問學生們:“你們習慣把星星畫成幾個角的呢?你們覺得幾個角的星星最好看呢?”“5 個。”學生們答。“那你們會畫五角星嗎?會畫四角星嗎?會畫六角星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一個無形的畫星星的游戲好嗎?”我繼續(xù)引導道?!霸趺赐??”學生們問?!昂芎唵?!只要大家先以自由結(jié)組的方式組成星星繪制小組,可以是5 個人一組,也可以是4 個或6個人一組,只要你們清楚怎么畫四個角或者是六個角的星星?!蔽依^續(xù)說道。隨后,學生們很快完成游戲小組的組建任務,并交流了一筆繪制星星的方法。接著,我讓學生們以游戲小組為單位,領(lǐng)取籃球,然后以傳遞籃球的方式取代用筆畫線,開始星星繪制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們“手忙腳亂”根本記不住順序,但經(jīng)過多次小組討論和小組思考之后,學生們以在地上繪制圖案、給隊員編號等方式,成功地解決該問題,順利地推進傳球訓練。甚至,還有的小組,自覺加大難度,發(fā)明了雙球傳遞的玩法。
教學情境對學生主動認知行為的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大部分的體育教師認為籃球本身就是一項實踐性的運動,有足夠的吸引力,不需要額外的包裝。故其在組織籃球訓練活動時,常常不加修飾,直入主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緩沖空間,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認知行為的強化。所以,要想提升初中生對籃球的熱愛度,我們不妨以情境營造的方式優(yōu)化課堂上的主動認知行為。
例如:在對“運球”技術(shù)的教學過程中,我先利用掛圖展示本城市繁華地帶的圖片,然后對學生們說:“某天,你和自己的同伴去空地玩球,回來的時候剛好趕上下班高峰期,那么你們可以運球通過人群,但不影響其他人嗎?”隨后,我在訓練場地上擺上路錐代表行人,讓學生們運球通過路障區(qū),模擬鬧市區(qū)穿行活動。在運球的過程中不能間斷,若出現(xiàn)運球間以手持球等問題都會都算通過失敗。接著,學生們在該情景之下展開運球訓練,在新鮮感和刺激感的沖擊下,強化了學生的籃球課堂參與。
在以往的籃球技能傳授課上,都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一直是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而在被動的條件之下,學生們的籃球認知積極性是不可能被充分的調(diào)動的。所以,要想讓學生們愛上籃球,我們就不妨有意識地改變這一教學路徑,相信學生們的籃球認知能力,支持學生們的主動認知活動,讓學生們成為籃球知識的教授者。比如:在對“三步上籃”技巧的教學過程中,我以提供網(wǎng)絡教學鏈接的方式讓學生們利用下課時間完成了籃球預習,然后又以讓學生自己講課的方式,推進“三步上籃”技巧教學。就這樣,學生們在主動地回憶、交流和思考中,探究得出了“三步上籃”的動作要領(lǐng),“發(fā)現(xiàn)”了新的籃球技能。
綜上所述,籃球本身就是一項既有趣又具有挑戰(zhàn)性的運動,所以要想讓初中生愛上籃球,我們只需要優(yōu)化籃球訓練的引入方法,讓學生們能夠自覺且充分地融入對籃球技能和知識的探求過程中,自覺加入趣味性的籃球訓練之中,就能讓其在對籃球的主動性感知中,慢慢領(lǐng)悟該項運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