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萍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河北 廊坊 065000)
習近平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將“著力抓好戰(zhàn)斗精神培育”作為“五個著力抓好”之一,充分表明了新時代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的重大意義。海警部隊是黨和國家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上執(zhí)法、維權、服務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英模是指由中央一級黨和政府認可、樹立、宣傳的,在革命和建設中,忠于職守、貢獻突出、具有全國性影響、具有道德或精神引領功能的英雄模范典型或先進集體[1]。英模事跡能夠將抽象的戰(zhàn)斗精神具體化、人物化、形象化,易于引發(fā)部隊的共鳴、學習和實踐,從而有力地增強戰(zhàn)斗精神培育的感染力、吸引力與實效性。新時代背景下,特別是在海警移交武警部隊管理后,責任更大,任務更重,要求更嚴,標準更高。加大力度培育海警部隊戰(zhàn)斗精神,對海警部隊在改革大考中勇?lián)率姑~向新征程,時刻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目標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運用英模事跡與培育海警部隊戰(zhàn)斗精神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方面,運用英模事跡是培育海警部隊戰(zhàn)斗精神的重要方式。英模事跡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突出的先進性、公認的楷模性以及強烈的感染力。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階段,各時期英模事跡均飽含著舍身報國的戰(zhàn)斗信念、敢打必勝的戰(zhàn)斗血性、團結協(xié)作的戰(zhàn)斗品格、沉穩(wěn)堅韌的戰(zhàn)斗心理以及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是部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zhàn)斗精神最真實、最直觀的寫照[2],是新時代加強培育海警部隊戰(zhàn)斗精神最生動的教材,是發(fā)揚優(yōu)良戰(zhàn)斗作風,提高海警部隊整體戰(zhàn)斗力的重要載體,在戰(zhàn)斗精神的培育、加強、保持與傳承等方面都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合理運用英模事跡能夠有效激發(fā)部隊對英模的崇敬之情,提高積極學習英模的熱情,引導部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塑造其勇敢頑強的意志品格,使其自覺將戰(zhàn)斗精神轉化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實際戰(zhàn)斗力。另一方面,加強海警部隊官兵戰(zhàn)斗精神培育對不斷涌現更突出、更先進的英模事跡起著顯著的推動作用。海警部隊是一支“養(yǎng)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戰(zhàn)斗部隊,是和平年代譜寫英雄模范光榮事跡,推動戰(zhàn)斗精神發(fā)展的主體力量。海警部隊官兵在履行新時代使命中表現得英勇頑強、沉穩(wěn)堅韌、不怕犧牲,產生了許多為人稱頌的英雄模范,創(chuàng)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這些事跡將作為進一步培育發(fā)展新時代戰(zhàn)斗精神的寶貴實踐資料,使戰(zhàn)斗精神進一步得到傳承與發(fā)揚,將海警部隊真正鍛造成為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強師勁旅。
近年來,海警部隊在運用英模事跡培育戰(zhàn)斗精神方面進行了一些十分有益的探索,也實施了較多行之有效的舉措。如:開展英雄模范事跡集中教育學習;邀請英模事跡宣講團到部隊進行報告交流;清明節(jié)、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組織部隊進行掃墓、祭奠、參觀等。這些學習教育活動的開展在激發(fā)部隊戰(zhàn)斗精神、提升部隊整體戰(zhàn)斗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思想認識、方法形式、內容針對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這些問題應當引起足夠重視,并開展進一步探究。
英模事跡學習教育是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充分展示我軍光榮歷史、輝煌戰(zhàn)績,集中體現部隊奮斗歷程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生動素材。用英模事跡教育人、啟迪人、塑造人,是保持作風紀律,有效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的重要保證。但目前學習教育開展時間不能得到有效保證,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主觀上重視程度不夠高。部分官兵缺乏對運用英模事跡培育海警部隊戰(zhàn)斗精神的正確認識,認為在當前信息化大環(huán)境下,完成任務更加注重的是官兵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對武器裝備的操作使用水平,而英模事跡學習教育,并不能給部隊帶來實質戰(zhàn)斗力的大幅提升。還有部分官兵對運用英模事跡激發(fā)戰(zhàn)斗精神的作用發(fā)揮持質疑甚至否定態(tài)度,將英模事跡學習教育看作當前部隊工作中可有可無的內容,讓官兵簡單了解即可,不必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二是客觀上教育時間難保證。海警部隊擔負著維護國家海域安全,偵查海上違法犯罪活動,調查處理海上治安、刑事案件,安全警衛(wèi)海上重要目標,參與海上搶險救援、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依照規(guī)定開展海上執(zhí)法合作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賦予的其他職責。與解放軍部隊相比,海警部隊工作點多、線長、面廣,職能任務具有更為顯著的復雜性、即時性與繁重性,客觀上導致了海警部隊運用英模事跡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的學習教育開展較少。
當前,海警部隊運用英模事跡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存在著形式單一,無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英模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的問題,致使教育活動無法入腦入心,難以對官兵形成強烈的吸引力,因此廣大官兵自覺傳承英模精神的動力較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有些單位運用英模事跡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的教育活動不能緊跟官兵思想變化,僅停留在“我放你看、我講你聽”的簡單事跡學習、內容灌輸等傳統(tǒng)教育活動形式上。沒能在利用新媒體、新技術等方法上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難以滿足新時代官兵對英模事跡教育形式多樣化、生動化、新穎化的期待,從而導致運用英模事跡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技術手段落后。有些單位政工干部雖有創(chuàng)新的觀念意識,但由于硬件設施有限以及專業(yè)技術人才缺乏,不能有效運用新媒體、互聯(lián)網、聲、光、電等現代化技術手段,未能達到立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展示英模事跡形象的效果,由此導致運用英模事跡培育戰(zhàn)斗精神的教育活動整體上滯后于官兵思想變化和社會時代步伐。
目前海警部隊有些單位進行英模事跡學習教育只是“照本宣科”地念文件,真正能夠吸引官兵興趣、銘記于心的東西較少;邀請英模到部隊舉辦報告交流會時,部分官兵在臺下聽時情懷激蕩、躊躇滿志,走出門后卻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凈,出現“說起來激動,聽起來感動,做起來不動”的局面;重要節(jié)點開展的向英烈默哀、致敬、獻花籃,參觀烈士紀念館、英雄紀念碑等活動,有時未能將英模的杰出事跡真實還原再現給廣大官兵,難以使官兵產生“英模雖逝,精神永存”的自覺反思,還有個別官兵認為,活動僅僅是“走馬觀花”的紀念形式。此外,對當下正在推廣學習的英模人物,沒有緊密結合部隊實際需要進行宣傳報道,沒有讓英模人物真正走進官兵的工作生活中,無法產生“英模就在身邊,榜樣就是力量”的情感共鳴。如若不對英模人物身上的崇高精神品質進行深入挖掘提煉,就無法形成崇拜英模、學習英模、爭當英模的良好效應,也就不能使官兵受到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啟發(fā),更遑論實現有針對性、深層次地運用英模事跡激發(fā)戰(zhàn)斗精神,提升海警部隊整體戰(zhàn)斗力的總體目標了。
英雄模范是引領時代前進,推動社會進步的旗幟[3]。我黨我軍各時期的英模人物多是各界的代表、時代的先鋒,運用他們的事跡去感染、教育、引導、激勵官兵,可以起到使官兵尊崇英模、學習英模、仿效英模、看齊英模的效應,使之成為催生海警部隊官兵戰(zhàn)斗精神不竭的精神動力與力量源泉。高度重視英模人物事跡培育工作,加強典型教育宣傳,努力弘揚主旋律,在部隊中營造崇尚英模、看齊英模、爭當英模的良好氛圍,將會有力促進海警部隊官兵整體士氣與戰(zhàn)斗精神的提高,確保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對此,筆者認為運用英模人物事跡培育海警部隊官兵戰(zhàn)斗精神應著力抓好以下四個途徑:
“作為社會文明的‘路標’,先進典型的樹立能夠對公眾產生有益的影響,樹立并宣傳典型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條重要途徑?!盵4]海警部隊是一支擁有光榮傳統(tǒng)的部隊,雖然其隸屬關系幾經變更,但在部隊建設史上擁有獨特的歷史地位,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涌現出了以“全國邊海防工作先進個人”獲得者汪宗鐵同志為代表的系列英雄模范人物。海警部隊運用英模事跡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應首先從自身警種部隊的歷史出發(fā),回溯部隊根源、理清發(fā)展脈絡、豐富事跡資源,以系統(tǒng)完善的事實資料建構出部隊特有的英模譜系,進而使官兵樹立起對所屬部隊的自豪感、榮譽感與使命感,通過英模譜系的構建,為不斷強化海警官兵的戰(zhàn)斗精神提供系統(tǒng)翔實的教材。
一要整合資源,全要素系統(tǒng)構建。當前一些單位在運用英模事跡培育戰(zhàn)斗精神上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重硬件、輕軟件,重使用、輕建設等現象,對本單位英模人物事跡缺乏系統(tǒng)總結及整理完善,導致英模事跡資源存在碎片化、零散化現象,難以形成系統(tǒng)、完善的英模譜系。對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區(qū)分類別對英模事跡資源各要素強化統(tǒng)一規(guī)范。通過圍繞本單位歷史這條軸心主線,厘清被歷史上授予榮譽稱號、立功嘉獎、社會表彰等不同層次的英模人物;收集有關英模人物事跡的圖片影像、新聞報道及實物史料等相關資料,做到盡可能系統(tǒng)完善地建檔立案,使官兵感覺到英模很近,可觸可感,促進增強學習英模事跡的主動性。
二要深入發(fā)掘,大縱深細致溯源。海警部隊在發(fā)展歷程中由于隸屬關系變化、部隊人員流轉等原因,英模事跡可能會出現脈絡不清、代際脫節(jié)、史料失真等情況。故此,應在挖掘與整理英模事跡史料時,注重向部隊歷史的深處探源尋根。2018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印發(fā)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原國家海洋局領導管理的海警隊伍及相關職能全部劃歸武警部隊,改革后的海警部隊更加需要保持和發(fā)揚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和士氣。因此,運用英模事跡培育戰(zhàn)斗精神,應當更加注重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等權威史書中查證核實相關內容,不斷明晰英模人物資料、細致深挖歷史細節(jié),做到切實把部隊發(fā)展歷程中出現的主要英模人物事跡核準、查清、理順、證實,并在這一基礎上做好深入宣傳,使海警官兵真切感受到蘊含在英模事跡中的思想內涵與時代價值,增強主動探究、學習英模事跡的積極性。
三要查訪并舉,多方面廣泛征集。善于通過多種途徑與手段,依靠多種力量不斷完善英模事跡資料,在廣泛征集新時期海警部隊英模資料的同時,注重發(fā)揮檔案部門的資源優(yōu)勢,到部隊駐勤、戰(zhàn)斗地的歷史博物館、紅色紀念館、檔案部門及地方史志編撰機構搜集、整理、補充完善有關本部隊英模人物事跡的相關史實;充分利用、汲取社會力量,對涉及本單位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部隊英烈英模的后代,重要軍事、建設等行動參與者展開回訪,努力掌握、積累第一手資料;對本單位歷史上涌現出的英模人物除進行事跡簡介外,還應組織專門人員開展舞臺劇、小品等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排演,以此增強反映英模事跡載體的多樣性,促使官兵從內心深處產生學習英模事跡的愉悅性。
當前,海警部隊大多建有警史館或榮譽室,以此作為陳列本單位英模人物事跡的場所載體。警史館、榮譽室是單位發(fā)展歷史與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記憶工程,是部隊重要的精神財富與文化遺產。在今后海警部隊發(fā)展中,應該更加重視此類場館的地位作用,將優(yōu)良傳統(tǒng)保持下去。此外還應注意,在運用場館宣傳英模事跡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過程中,應注重采取“內外兼容”的思路,除重視建好、用好本單位的警史館、榮譽室外,還要注重發(fā)揮好駐地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歷史博物館等場館的功能作用,以此不斷拓展英模人物事跡載體,讓本部隊英模人物事跡能夠與駐地場館資料有機聯(lián)結起來,避免一些單位內部警史館重復教育造成的內容單一與形式呆板,為運用英模人物事跡培育官兵的戰(zhàn)斗精神不斷注入新元素。
一要明晰標準,規(guī)范內容。針對當前一些單位警史館、榮譽室展示的英模人物事跡介紹不一致、生平資料有出入等問題,有必要組織專人明確本單位英模譜系標準,對文、圖、表、本、薄、冊等相關資料的形式、格式與內容進行規(guī)范,力求做到英模人物事跡數據翔實、準確,資料內容邏輯清晰,展示圖片設計美觀、實物陳列擺放合理,以此不斷增強本單位英模譜系建構序列的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對于建隊歷史悠久的先進模范單位,應注重綜合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通過模擬單位歷史上英模人物事跡的立體場景,強化官兵觀摩的現場實景感;同時,應著力抓好解說員隊伍的建設,使解說員熟記英模人物事跡,做到“一口清、問不倒”。
二要警地融合,同建共享。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積極派員參與地方烈士陵園種樹、革命紀念館建設等活動,同時利用國慶、建黨、建軍等重要節(jié)日,組織單位官兵參觀見學,學習英模人物事跡時配合開展主題演講比賽、過組織生活、重溫入黨誓詞、學紅歌唱紅歌等活動,以多樣形式促使官兵在學習英模、追思歷史、情景共振中升華思想境界、淬煉過硬作風。同時,可以通過“警營開放日”向地方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開放本單位的警史館、榮譽室,以此創(chuàng)新培育手段,輪流選派本單位普通官兵分塊分段向地方群眾講解英模人物事跡及部隊光榮傳統(tǒng),以講促學、以講促記,促使官兵在教育駐地群眾的過程中也深入開展自我教育,使官兵對先進人物事跡能真正入腦入心、時刻銘記。
三要創(chuàng)新載體,寓教于境。應讓英模人物“走出”警史館、榮譽室,“走進”營區(qū)環(huán)境,以燈箱、標語、雕塑、長廊等載體進行延伸式、立體化呈現,引導官兵隨時隨地重溫英模人物事跡,不斷接受精神洗禮;針對海警部隊勤務繁重的實際,應積極創(chuàng)新培育載體與教育手段,可以利用噴繪展板制作便攜式簡易警史館、榮譽室,將警史館、榮譽室建到執(zhí)勤點、駐訓場,將英模人物形象及簡要事跡以展板、海報、漫畫等形式融入官兵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并結合階段性任務開展“學習英模、看齊英?!钡然顒?,促使官兵不斷從學習英模人物事跡中汲取精神動力、強化自身的戰(zhàn)斗精神。
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英雄的軍隊,是一個先進的群體,具有產生先進典型的有利條件,是軍隊的性質及軍人職業(yè)的特點使然[5]。海警部隊英雄模范大多產生于執(zhí)法執(zhí)勤、搶險處突等重大行動任務中,他們尚武善戰(zhàn)、敢打必勝、不怕犧牲,具有明顯的實踐特色。運用英模人物事跡培育海警部隊官兵戰(zhàn)斗精神,必須要深度融入部隊實踐的大背景中,才能彰顯出以史勵今的雋永價值。引導官兵強化向英模人物學習看齊的實踐意識,應分層次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要圍繞中心,常態(tài)培育。堅持把學習英模、尊崇英模、看齊英模融入到部隊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實踐,自覺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大學生入警培訓、干部晉職培訓、“兩個經常性”工作、日常政治教育及各項主題教育當中,與培塑“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及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與各單位爭先創(chuàng)優(yōu)評比結合起來,開展以英模人物命名、以英模人物事跡為底蘊的巡回宣講、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宣傳、紀念活動,圍繞單位日常開展的中心工作,通過常態(tài)化灌輸、普及性宣傳、經常性實踐,使英模人物事跡成為官兵的思想指南、情感寄托和行動向導,成為形成官兵強大戰(zhàn)斗精神的“燈塔”與“航標”。
二要結合任務,跟進培育。應結合海警部隊的形勢任務,將海上維權、治安管理、海上應急處突、海上人道救援、國際海上執(zhí)法合作等作為承繼英模精神、鍛造先進典型的有利契機,牢固樹立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以增強部隊戰(zhàn)斗力這一根本標準,堅持用英模人物事跡激勵海警官兵在各項任務中當先鋒、打頭陣、扛紅旗、奪第一,引導廣大官兵在各項任務中學習實踐英模人物敢打必勝的膽氣血性、克難攻堅的無畏精神、獻身使命的忠勇膽魄,切實使“兩不怕”精神成為部隊的職業(yè)操守,使英模人物成為官兵的崇拜偶像,使先進事跡成為海警部隊的尚武寶典。將英模人物事跡培育活動貫穿于海警執(zhí)行重大勤務始終,切實為部隊官兵實現“能打仗、打勝仗”的戰(zhàn)斗目標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奮進方向。
三要典型感召,引領培育。應堅持把海警部隊近年來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人物作為傳承英模精神的現實教材,樹立官兵向英模人物看齊的標桿,深入挖掘來自基層一線的英模人物、工作標兵、道德模范、業(yè)務能手事跡,引導官兵見賢思齊、看齊學習,以實際行動踐行英雄模范精神。同時應注重培養(yǎng)本單位先進典型,特別是對那些在巡航北太、護漁南沙、維護釣魚島、守護黃巖島、鏖戰(zhàn)中建南等重大任務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單位,要堅持在建設班子、配備干部、抓幫帶中重點施力,以高標準、嚴要求大力培育官兵的強大戰(zhàn)斗精神,使英模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fā)出新光彩,以老英模事跡帶出更多的新英模人物,使英模精神在官兵中薪火相傳。
習主席強調:“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盵6]特別是在當前網絡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情況下,傳統(tǒng)英模人物事跡要增強生命活力、煥發(fā)出時代的魅力,就需要主動迎接網絡傳播新方式,應對信息化時代的新挑戰(zhàn),切實管好用好網絡這個“不關門的教育課堂”,通過數字化載體將運用英模人物事跡培育官兵戰(zhàn)斗精神發(fā)展到新的層次與高度。
一要利用新質平臺,打造英模品牌。當前已出現許多涉軍、警題材的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體平臺,如“三劍客”“中國維和警察”等,這些公眾號通常具有很強的傳播力,其中點擊率達上萬的優(yōu)質稿件也時有出現。但目前大部分軍、警題材公眾號所發(fā)為綜合性文章,鮮有以英模事跡為專題的公眾號或專欄。據此,海警部隊應積極汲取好的經驗,在已建立公眾號、微博基礎上,抓住用好數字化媒體這一新質傳播平臺,設置以英模事跡為主題的“群星璀璨”“薪火相傳”“向英模看齊”等欄目,堅持更新時效與內容質量并重,強化欄目內容針對“90后”“00后”官兵群體的吸引力;同時可組織專門力量為英模人物“量身訂做”公眾號,通過英模人物在公眾號上暢談自身成長經歷、官兵通過留言板與英?;拥刃问綇娀嘤Ч尮俦械接⒛H宋镫x自己并不遙遠,可觸可感可互動,以此不斷強化培育質量,促進英模人物與官兵之間戰(zhàn)斗精神的永續(xù)傳承。
二要堅持激濁揚清,捍衛(wèi)英模榮譽。近年來出現了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網絡“文化冷戰(zhàn)”“政治轉基因”工程等現象,他們通過抹黑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及英模部隊做文章,妄圖以此擾亂輿情民意,動搖軍心士氣,搞亂官兵思想。作為擔負重要職責使命的海警部隊,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主動迎戰(zhàn),發(fā)聲亮劍,旗幟鮮明地予以批駁。要及時在敵對勢力抹黑英模人物時“擦亮”英模形象,對關涉到本單位的英模人物輿情,應第一時間擔負起激濁揚清、正本清源的政治責任,通過警地各類媒體平臺傳播準確信息,放大正面發(fā)聲,樹立英模人物的光輝形象,以此揭批敵對勢力的險惡用心,消除官兵的思想迷霧,捍衛(wèi)意識形態(tài)主陣地,激發(fā)官兵捍衛(wèi)英模榮譽的斗志和學習英模的精神動力。
三要依托信息技術,強化英模宣傳。應樹立“互聯(lián)網+”的新理念,以各單位政工網為主要依托,抓好網絡平臺的擴容、提速,構建網上英模人物事跡資源數據庫,通過優(yōu)化整合資源不斷強化各項服務功能,以此形成功能優(yōu)化、特點鮮明、資源共享的英模人物事跡傳播平臺。通過點擊量統(tǒng)計等大數據分析工具,不斷強化對本警種、本單位政工網英模人物事跡資源利用率的數據分析,定期聚焦官兵學習英模人物事跡的興趣點、關注度,有針對性地完善、補充相關資料,以此實現英模人物事跡培育工程由網下到網上、由單向至多維、由平面向立體、由刻板向鮮活的轉變。同時,應以警營文化場所為輔助依托,充分發(fā)揮警營網吧、警營小影院等場所的媒介作用,圍繞學習英模人物事跡搭建起多種學習培育平臺,運用多樣手段使英模人物事跡培育能夠入腦入心,切實培育出海警部隊官兵強大的戰(zhàn)斗精神,為圓滿完成海警勤務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