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外國語大學)
高校是我們文化建設的主戰(zhàn)場,在高校的教學中,對外漢語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外漢語教學不僅是一門語言的藝術(shù)還包括很多深層次的文化層面的要求,關(guān)注對外漢語教學就要注重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文化態(tài)度和文化價值觀念,為學生更好地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隨著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各個高校越來越注重對外漢語教學,當前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確實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第一,學習的內(nèi)容與實際使用的能力脫節(jié),當前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主要面對的是留學生,很多留學生反映所學習的知識并不能很好的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存在理論與實際不掛鉤的問題。第二,對于文化意識的傳播缺乏相應的重視。當前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對漢語言文字的學習上,對于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的東西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應該是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體系,除了漢語言文字還要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灌輸。第三,對外漢語的教學手段相對比較單一。對外漢語教學形式應該更加豐富,當前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主要還是教師講解學生學習的方式,缺乏有效的溝通以及實際鍛煉應用的機會,學生的學習容易畫地為牢。高校對外漢語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并且積極采取措施應對。
在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具有重大的意義。首先,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中國的文化,從而加強對漢語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很多留學生在學習漢語言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做到對我們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是很難學習好漢語的,文化意識是我們打開學習漢語言之門的鑰匙。其次,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豐富我們對外漢語教學內(nèi)容,我們進行對外漢語教學除了要傳遞漢語言文字的藝術(shù)與魅力以外,中國文化本身也是重要的傳播內(nèi)容,文化與語言是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兩個方面,我們不能人為割裂開來。教師必須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再次,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升我們對外漢語的教學水平。對外漢語教學本身就是一個與社會變遷發(fā)展、與文化發(fā)展進步緊密相連的學科,我們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有意識的融入文化意識的教學,可以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各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到漢語言以及中國文化的魅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對外漢語教學的水平。
1.加強高校對外漢語教師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在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強教師的文化意識,只有教師的文化意識提升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才可以把文化的理念與內(nèi)涵融入到平常的教學中來。具體來說,作為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師,我們除了要掌握扎實的漢語言基本功還要對于祖國的文化特別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做到心中有數(shù),我們要不斷學習和接觸我們國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把我們的優(yōu)秀文化傳播出去,讓本國的學生感到驕傲自豪,讓世界的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國,走近中國。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當前最新的形勢政策巧妙的傳播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如我們在普及漢語藝術(shù)的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一帶一路”的形勢政策,為學生講解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邦交關(guān)系,讓學生對于中國熱情好客,睦鄰友好,團結(jié)共榮的文化意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師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學習,掌握最新的大政方針政策,在具備基本的漢語教學能力的同時還要成為中國的文化通,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培訓以及走進當?shù)夭┪镳^、文化館、科技館的實踐形式來加強教師對于文化的感知,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好的傳播中國文化。
2.注重提升高校學生跨國文化素養(yǎng)
在高校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要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還要從學生的跨國文化素養(yǎng)入手。當前,越來越密切的國際交往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跨國文化素養(yǎng),要懂得如何面對開放的文化格局。對外漢語教學具有自身學科的特性,我們面對的學生既要熟悉本國的語言文化還要懂得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化,這樣才可以成為雙方溝通交流的橋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跨國文化素養(yǎng)。具體來說,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我們熱愛自己國家的語言文化,但是同時也要尊重他國的語言文化,正是因為各國不同的語言文化才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要引導學生運用開放的眼光與格局來面對世界,高校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文化態(tài)度,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在對外漢語的傳播過程中我們要展現(xiàn)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底蘊,這也是高校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方面。
3.豐富對外漢語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在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要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就必須注重授課形式的豐富性。我們的教學要堅持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的方式。具體來說,對于漢語言文字等一些基本知識的教學來說我們還是應該按照比較基本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講解的形式來進行,因為這樣可以高效地保證學生消化吸收,但是對于更為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的培養(yǎng),我們就必須豐富教學形式。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足夠的理解能力,我們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進當?shù)氐牟┪镳^來感受當?shù)氐奈幕滋N,從而走進深邃的中華文明寶庫。同時,我們?yōu)榱嗽黾訉W生的文化意識,還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文化類科普節(jié)目。比如,《博物館奇妙夜》《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等,這些形式是大學生樂于接受的,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可以實際體驗中華文化,我們可以為學生深情成為一些對外活動的志愿者,讓學生可以親身的走進會場,向外國友人傳播我們的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明,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的文化意識自然而然會得到提升。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都可以成為我們對外漢語教學的手段。
在高校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要結(jié)合當前教學現(xiàn)狀,努力克服困難,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文化意識的熏陶。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厝谌雮鹘y(tǒng)文化的精髓,讓學生通過學習,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作為文化的使者,把我們國家優(yōu)秀的文化傳播出去,讓我們的文化在世界更加閃耀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