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麻醉后, 兩組患者呼吸"/>
李學慧
【摘要】 目的 探討在對高齡患者進行單側下肢手術過程中應用單側腰麻、喉罩通氣全身麻醉(全麻)的效果。方法 74例行單側下肢手術的高齡患者,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7例。研究組患者使用單側腰麻, 參照組患者使用喉罩通氣全麻。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前后臨床體征變化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麻醉前, 兩組患者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094、0.3009、0.2755、0.2348、0.1976, P>0.05)。麻醉后, 兩組患者呼吸頻率和血壓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9020、0.3247, P>0.05);研究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0898、9.6399、5.4280, 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81%, 明顯低于參照組的40.5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5684, P<0.05)。結論 在對高齡患者進行單側下肢手術過程中應用單側腰麻的效果更好, 不會對患者的心率、血壓造成明顯影響, 并發(fā)癥少, 安全可靠, 可以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單側腰麻;喉罩通氣全身麻醉;高齡患者;并發(fā)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37
麻醉是臨床手術常用的方法, 可以緩解患者在手術中的痛苦, 但是對于高齡患者由于身體各機能的衰退、神經反饋減弱等原因, 麻醉的并發(fā)癥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比較明顯。單側下肢手術臨床常用的麻醉方法為單側腰麻、喉罩通氣全麻等[1]。喉罩通氣全麻心率、血壓反應較大,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較高;單側腰麻起效快, 鎮(zhèn)痛作用較明顯。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對高齡患者進行單側下肢手術(手術時間<4 h)過程中應用單側腰麻、喉罩通氣全麻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進行單側下肢手術的74例高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7例。研究組患者年齡70~91歲, 平均年齡(80.03±4.16)歲;男16例, 女21例。參照組患者年齡70~90歲, 平均年齡(80.81±3.94)歲;男19例, 女18例。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單側下肢手術的標準, 并符合麻醉的標準;排除標準:麻醉劑過敏、手術禁忌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以及患有嚴重精神性疾病等患者。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單側下肢手術, 術前禁食>8 h, 進入手術室后密切關注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以及呼吸頻率等變化, 并在麻醉前建立靜脈通道。
參照組使用喉罩通氣全麻?;颊卟扇⊙雠P方式, 后仰頭部并充分張口, 沿著腭咽曲線將喉罩置入, 直到感受到咽部出現(xiàn)阻力之后停止, 患者兩肺聽診后存在對稱的呼吸音, 胸廓起伏良好, 引流管與咽部不發(fā)生漏氣現(xiàn)象, 出現(xiàn)正常的波形圖為成功置入。
研究組使用單側腰麻。麻醉時患者采取側臥的方法, 在L2~3椎間進行腰部穿刺, 操作時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 并且使用一次性的麻醉穿刺包, 穿刺成功后, 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12 mg, 維持15 min后, 再將患者擺放到手術的體位。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后臨床體征(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并發(fā)癥(肺部感染、呼吸抑制、低血壓、氣道并發(fā)癥、咽痛、術后譫妄)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臨床體征變化情況比較 研究組麻醉前心率為(78.16±4.53)次/min、舒張壓為(80.23±5.49)mm Hg(1 mm Hg=0.133 kPa)、收縮壓為(112.67±13.64)mm Hg、呼吸頻率為(17.34±1.51)次/min、血氧飽和度為(96.12±4.19)%, 參照組麻醉前心率為(79.02±4.61)次/min、舒張壓為(80.62±5.66)mm Hg、收縮壓為(111.83±12.57)mm Hg、呼吸頻率為(17.42±1.42)次/min、血氧飽和度為(96.31±4.08)%,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094、0.3009、0.2755、0.2348、0.1976, P>0.05)。研究組麻醉后心率為(83.16±6.25)次/min、舒張壓為(73.18±5.97)mm Hg、收縮壓為(102.38±9.92)mm Hg、呼吸頻率為(16.61±1.43)次/min、血氧飽和度為(95.67±5.37)%, 參照組麻醉后心率為(70.13±6.08)次/min、舒張壓為(61.03±4.81)mm Hg、收縮壓(90.08±9.57)mm Hg、呼吸頻率為(16.08±0.91)次/min、血氧飽和度為(95.31±4.08)%, 兩組患者呼吸頻率和血壓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9020、0.3247, P>0.05);研究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0898、9.6399、5.4280, P<0.05)。
2. 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肺部感染0例(0)、呼吸抑制1例(2.70%)、低血壓1例(2.70%)、氣道并發(fā)癥1例(2.70%)、咽痛1例(2.70%)、術后譫妄0例(0),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81%;參照組肺部感染2例(5.41%)、呼吸抑制3例(8.11%)、低血壓2例(5.41%)、氣道并發(fā)癥4例(10.81%)、咽痛3例(8.11%)、術后譫妄1例(2.70%),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0.54%。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5684, 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 我國高齡患者越來越多, 老年人由于年齡問題各機能退化, 經常會發(fā)生下肢受傷骨折的情況, 因此需要進行下肢手術, 而手術時需要進行麻醉[2]。麻醉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患者在手術中承受的痛苦, 減少患者因疼痛等造成在手術中出現(xiàn)的亂動、不配合等現(xiàn)象。全身麻醉常用的方法為氣管插管, 但由于其容易造成肺部感染以及咽喉損傷, 尤其對于高齡患者的傷害較大, 痛苦較大。因此臨床對于高齡患者一般不采用氣管插管的方法, 多采用喉罩麻醉的方法, 喉罩具有所需時間短, 操作簡單, 誤差小, 即使在不對患者使用肌肉松弛劑的情況下, 也能很容易的放入患者聲門處, 降低喉部與氣管的刺激, 不會損傷氣管, 但是對于患者心率、血壓有一定的影響。對于機能減退的高齡患者易引起肺部感染、呼吸抑制、低血壓、氣道并發(fā)癥、咽痛、術后譫妄等并發(fā)癥, 對患者造成傷害[3, 4]。
本次研究中, 使用單側腰麻, 對患者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沒有較大影響, 并且并發(fā)癥較少, 沒有出現(xiàn)肺部感染和術后譫妄, 呼吸抑制、低血壓、氣道并發(fā)癥以及咽痛都各有1例。單側腰麻的方法不通過患者的咽喉以及呼吸道, 對患者肺功能、呼吸等影響較小, 并且單側腰麻具有操作簡單等特點, 其主要是將藥物直接注入到蛛網膜的下腔, 對交感神經、運動神經以及感覺神經進行麻醉, 造成阻滯, 并且麻醉時肌肉仍然保留一部分的張力, 促進靜脈回流, 增加回心的血量, 有利于控制心率、收縮壓、舒張壓的變化, 控制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 并且由于大多數(shù)高齡患者有心腦血管疾病、肺功能等問題, 單側腰麻可以減輕對循環(huán)的干擾, 減少患者發(fā)生心腦血管等意外事件, 也減少了肺部感染、呼吸抑制、低血壓、氣道并發(fā)癥、咽痛、術后譫妄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7]。
綜上所述, 在對高齡患者進行單側下肢手術過程中應用單側腰麻的效果更好, 不會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血流動力學造成明顯影響, 而且并發(fā)癥少, 安全可靠, 可以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古昌劍, 彭深渠, 張淑芳, 等. 超聲引導腰叢-坐骨神經阻滯與單側腰麻在老年患者單側下肢手術中的療效對比. 新疆醫(yī)學, 2018, 48(3):278-280.
[2] 李鑫, 張瑜. 比較SLIPA喉罩和氣管插管麻醉對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誘導期血流動力學、應激激素的影響.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7, 23(23):90-91.
[3] 許春城, 翁劍武. 分析老年患者側臥位髖部手術中喉罩通氣全身麻醉呼吸和循環(huán)管理的方法.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7, 38(7):797-798.
[4] 成毅. 喉罩通氣全麻與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阻滯在高齡患者下肢手術的臨床應用效果對比研究.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 14(16):40-42.
[5] 黃海林. 羅哌卡因單側腰麻用于高齡患者下肢骨科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17):91-92.
[6] 雷方, 剡夕榮, 楊玲. 超聲聯(lián)合神經刺激儀定位腰叢-坐骨神經阻滯在老年患者股骨頭置換術中的臨床應用.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 49(3):293-296.
[7] 音櫻, 謝言虎, 章敏, 等. 超聲聯(lián)合神經刺激器引導下腰叢-腘窩坐骨神經阻滯在大隱靜脈曲張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安徽醫(yī)學, 2017, 38(2):154-158.
[收稿日期: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