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清云
(暨南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
音樂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音樂與文字同樣具有美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在語文教學中,適時適當運用音樂,能有效激發(fā)情感,引起共鳴。下面我結合教學實際談談音樂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輕松的氛圍是進行口語交際的關鍵。在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商量》的教學中,我用《老虎與大象》的故事引入主題,故事的背景音樂是《千與千尋》的主題曲音樂節(jié)選,音樂時而緩、時而急,時而輕悠、時而激昂,故事講述伴隨著音樂,動物爭辯的激烈似乎呈現(xiàn)在眼前,輕松將學生的情緒帶入故事中。音樂漸漸慢下來,故事進入尾聲,學生們意猶未盡,此時音樂戛然而止。我就故事內容提出問題:“老虎為什么沒能順利過橋?”學生們踴躍回答:“因為老虎態(tài)度不好。因為老虎自以為是,強迫大象。因為老虎想過河,卻沒有和大象商量?!睂W生的情緒被音樂調動起來了,圍繞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很自然地引入了課堂的主題。因為情緒飽滿,學生興趣滿滿,有很多話想說、愿意說,因而這次口語交際非常成功。
在教學部編版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時,我播放童謠《春天在哪里》,奶聲奶氣的童聲讓整個教室都像春天一樣鮮活了起來,有的學生跟著一起歡快地唱著“滴哩哩滴哩哩”。當我提問:“孩子們,你在哪里找到了春天?”許多孩子很快樂地回答:“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紅花上。春天在綠草上。春天在愛唱歌的小黃鸝上?!痹S多孩子還說了許多平時生活中觀察所得。由此拓展開去,讓學生仿照課文說一說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有內容,有載體,說起來就有目標有方向,小組交流和臺上展示時氣氛非?;钴S,點評的同學也說得頭頭是到。
心理學解釋“共情”是指能設身處地理解、體驗他人的處境,對他人的情緒及情感有感受和理解。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對方的內心世界,能將心比心地對待對方,體驗對方的感受,并對對方的感情做出合適恰當?shù)姆磻?。聲音是有感情的,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引導學生產生共情,對學生理解文本、欣賞文本是非常有幫助的。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海鷗》教學中,我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想象情景,隨堂練筆,訴說心聲。
在“想象情景,隨堂練筆”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畫面及寫話提示:想象一下,選擇一句寫下來。
海鷗的老大哥老沙飛來了,他撲到老人的遺像前大聲鳴叫,他說……
不一會悲痛的獨角來了,他猛地撲到老人的遺像上說……
老人最疼愛的公主也來了,她說……
當我們不得不收走遺像的時候,這群兒女們大聲悲鳴,他們說……
在學生練筆的3分鐘里,我播放鋼琴曲《如詩般的寧靜》)?,F(xiàn)場一片肅靜,真的如詩一般的寧靜,只聽見書寫的沙沙聲。我輕而緩地在教室里巡視,發(fā)現(xiàn)平時最好動的孩子此時也靜靜地寫著,沒有人講話,沒有人開小差,連我走過也沒有人受影響。
在“訴說心聲,升華感情”環(huán)節(jié)中,當我出示老人的遺像,輕音樂《思念》響起,傷感即時在教室里彌漫開去,沒有一個孩子做小動作,沒有一個孩子笑,都沉浸在對老人的崇敬與懷念中。我輕輕地說道:“下面請同學代表海鷗站在老人的遺像前,傾訴心聲吧!”當學生緩緩站起,帶著哭腔訴說:“爸爸,我天天在這里等您,您怎么不來了?您怎么不動了?”全班同學淚濕了雙眼。一聲聲呼喚,一句句動情的傾訴,真心的告白,隨著音樂一一流出。我想,老人一定聽到了懂事的孩子的話語,孩子們一定懂得了世間珍貴的情意。音樂,在這節(jié)課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孩子們與陌生老人之前搭建了一座橋梁,讓孩子們感受到老人對紅嘴鷗的真情,就如父母愛自己,因此能將心比心,能感受到老人與紅嘴鷗帶給我們的震撼。
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對音樂的接受比純粹文字相對容易。同樣的內容,輔以音樂的學習更讓學生樂意接受。詩詞教學一直是小學教學中的難點,詩、詞是有音樂性的語言表達,如果在詩詞教學中融入音樂,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詩海拾貝》時,在常規(guī)的各種誦讀、背誦、默寫之后,我思考著如何讓這些經典詩詞在學生的心中留下特別的印記。我嘗試著用粵方言朗誦《春夜喜雨》,聽著不一樣的感覺,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調動起來了。我趁熱打鐵,配音樂用粵方言唱了一遍,這下學生們熱鬧起來了,各種評論都有。最后總結時,大家都感覺音樂配詩唱詩的感覺很奇妙,隨著節(jié)奏音韻,自己好像置身詩詞的雨中,隨著歌曲走進了詩所描寫的環(huán)境中。這一屆學生畢業(yè)后,大多數(shù)同學對這一節(jié)課,這一首詩記憶深刻。在我們國學課堂中,學生每學期要學習背誦一定量的名言、古詩、小古文,一味地背誦會比較單調枯燥,因而我用音樂穿插其中。在每周的國學展示活動中,古典與現(xiàn)代音樂相結合的古詩新唱《長歌行》《春曉》《相思》等讓人耳目一新,吟唱《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千字文》,讓節(jié)奏感強的經典如沐春風。學生學習國學的熱情被調動起來,愿意讀,愿意背,更愿意配樂歡唱,配樂吟唱。彌爾頓說:“歌與詩是對天生和諧的姐妹?!庇纱丝梢姡m當運用音樂,在詩詞教學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小學生年齡較小,普遍具有活潑好動、缺乏堅持力和持續(xù)的專注力等特點。如果課堂氣氛沉悶,孩子的注意力就更容易分散。語文課堂中適時運用音樂,對提升學生的專注力有顯著幫助。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電腦住宅》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一棟日本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的有關情況,如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重新組織語言介紹電腦住宅各項設施的設施、功能和使用方法是本課要重點解決的。在引導孩子進入學習時,我展示了從古至今各種住宅的圖片,再配上輕快活潑的卡通音樂,學生專心致志地盯著屏幕,精神高度集中。課堂上到中途,孩子的注意力有所松懈,我在“根據文本填充表格”這一環(huán)節(jié),播放日本輕音樂《菊次郎的夏天》,音樂輕松的節(jié)奏舒緩了孩子們的神經,注意力又集中起來,孩子們高效完成了自主閱讀,填充表格,輕松進入“語言訓練環(huán)節(jié)”,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音樂與文學作品在本質上一樣,都能給人豐富的情感體驗,或高昂興奮,或低沉憂愁,或緊張壓抑或輕松閑適。在語文課堂中,我經常會根據教學內容,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張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習內容更豐富。每到此時,我會插入適當?shù)囊魳?,觸動孩子的情感。
在部編版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一文中,詩歌結尾“我的彩色夢境,有水果香,有季節(jié)風,還有紫葡萄的叮嚀,在溪水里流動……”省略號代表還有許多夢境,就像小溪的水一樣源源不斷。還有怎樣的夢境呢?教學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播放班得瑞經典鋼琴曲《安妮的仙境》,柔美而有力度的音樂充盈著整個教室,載著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進入他們各自的想象世界中。精靈、小河、雪山、白云、彩虹……各種景物似乎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詩一般的語言從孩子口中一一流出,那么靈動,那么優(yōu)美,像一幅色彩明麗的童畫,似一首清澈空靈的童聲合唱。
當音樂碰撞文字,必定會蕩起層層漣漪,讓教師教學事半功倍,讓學生學習輕松有效。在語文教學中,適時適當運用音樂,讓課堂更加有靈性,如水珠落入池塘,滴答回環(huán),漾起語言文字的情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