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西郊實驗學校)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過程的互動性,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生可以以辯論、探討等方式進行交流,通過比較和評價等方式找出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經(jīng)驗,以此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強化和共同發(fā)展,對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有著較好的積極影響作用。通過深入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使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提供有利支持。
1.小學語文學科特點
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要求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既要保證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理論知識,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教育的基礎(chǔ)階段,確保學生在表達、文字和寫作等各方面達到要求,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作用。同時,語文課程具有較強的文化感及文學氣息,能夠?qū)崿F(xiàn)對學生的情感熏陶,使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教學活動促使學生進行朗讀及合作,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豐富學生語言表達方面的素材,使學生在邏輯學、哲學等各個領(lǐng)域得到良好發(fā)展。
2.小學語文學習特點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都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學習抽象的理論知識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語文學習使學生的邏輯思維更加清晰,對學生在其他學科上的學習有著較大的影響作用。從認知能力角度上來說,可以將學生的語文學習劃分為三個學習階段。第一階段是語文低年級學習階段,即語文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對新事物保持著較大的好奇心,在自控能力上較弱,比較重視他人的認可,常常以模仿方式進行學習,整個學習過程要保證互動性及趣味性。第二階段是語文中年級學習階段,即三年級和四年級,該階段學生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但意志力較弱,對某些事物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通過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語文學習,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較好的影響作用。第三階段是語文高年級學習階段,即五年級和六年級,該階段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道德觀念,自尊心更重,在是非對錯上的判斷力依舊較弱,對競爭與合作的興趣較大,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
1.科學指導小組成員進行學習
為保證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實施,教師要針對各個小組成員進行科學指導,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各個學生的潛力,使學生的個人價值得到充分體現(xiàn)。例如在進行《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周總理與人民的關(guān)系和情感,充分感受傣族的節(jié)日氛圍。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為有限,無法依靠文字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深入理解,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科學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學生完成課文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小組進行交流和討論。比如課文中有這么一段話“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讓學生討論“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qū)別,以此強化學生的分析總結(jié)能力及合作能力。通過這種方式指導學生深刻體會節(jié)日氛圍,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有效增強。
2.建立情境,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年齡及生理年齡較小,語文教學過程要足夠充實和豐富,通過情境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到語文學習中。若是語文學習過程缺乏情境的支撐,勢必會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效果,甚至出現(xiàn)“形式上合作,實質(zhì)上分離”等不良現(xiàn)象。因此,為保證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用各種方法建立情境,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處于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中,更加輕松的理解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進行《守株待兔》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制作道具,布置場景,讓學生以小組表演方式對寓言內(nèi)容進行還原,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到語文學習中,更加輕松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完成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較好的積極影響作用。
3.把握時機,合理設置小組合作學習內(nèi)容
為充分滿足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需求,教師要合理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nèi)容,準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時機,使小學語文教學更具有科學性及有效性。例如在進行《七顆鉆石》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以下問題:小女孩在找水過程遇到了什么麻煩?小女孩是怎么克服的?水罐為什么會有這么神奇的變化,從水罐的變化中體會到了什么?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進入課文,深入挖掘課文中的內(nèi)涵,并說出自己的觀點。當學生體會到課文中的愛心后,教師可以引導走進生活,詢問學生“如果有機會,最想要將愛心獻給誰?”通過這種方式使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落實到底,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及情感。又比如在進行《別餓壞了那匹馬》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通過角色表演使學生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讓學生能夠明白其中所傳達的人生道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xiàn)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4.加強教學評價激勵,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和探究中,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chǔ)。例如在進行《數(shù)星星的孩子》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小組進行文章總結(jié),由小組代表講出自身的看法。對于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并提出一些可改進的地方,讓學生懂得謙虛上進,促進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對于學習成果較差的學生,不能直接進行批評,而是要以改進問題為主,向?qū)W生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并深入挖掘?qū)W生的長處,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能夠勇于克服困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熱愛科學的精神,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較好的影響作用。
綜上所述,為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應深入了解小學語文教學特點,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及手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以更好的狀態(tài)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