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都發(fā)了巨大變革,如何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提高數學成績及學習興趣是每位小學教師面臨的難題。基于此,經過反復的教學實驗和理論探究,通過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游戲教學的方法,不僅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知識,而且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游戲教學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想法單純、簡單,且數學教學大部分時間是用于課堂習題及一些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趣味性,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較低。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任務進行教學。低年級的學生大多都愛玩游戲,因此在數學課堂上融入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在游戲中潛移默化掌握數學知識和相關技能。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的意義
低年級的學生比較調皮活潑,難以靜下心來學習數學理論知識,而且數學知識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耐心,導致小學生無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1]。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比如小學生都比較喜歡游戲,教師就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的方法,將數學教材中的知識融入游戲中完成。游戲教學法不僅能夠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鍛煉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敏感度,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的具體應用
在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專心做游戲,并在游戲中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下面談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的具體應用。
1.增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敏感度
數學敏感度是學生對數學知識最直觀的感受,而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敏感度的最佳時期正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階段,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的價值和用處[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知識,還要使他們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以此來樹立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其對數學知識的敏感度。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加減法混合運算”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知識引入生活場景中。挑選一名學生當作小賣部的賣家,其余學生當作買家,賣家先給自己出售的商品定價——橡皮2元、本子1元、文具盒10元、鉛筆1元,然后學生依次進行購買,每位學生選擇三種商品,自己算出需要付多少錢給賣家?思考如果給賣家50元,夠不夠付自己所選擇的商品,如果夠,賣家需要找回多少錢?通過游戲,賣家在出售商品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數學加減法運算的知識,買家也能在購買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學生能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和用處,并學會觀察身邊的數學知識。
2.開發(fā)小學生的數學智力
小學是開發(fā)智力最重要的階段,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鍛煉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的教學方法,能夠開發(fā)小學生的數學智力,在游戲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快速運轉大腦,發(fā)散自己的想象力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圖形與拼組”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剪紙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圖形的變化。教師先將紙張剪成半圓后,問學生:“大家看一下,現在是個半圓對不對,我可以立馬將它變成一整個圓形,大家相信嗎?”這時候學生就會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答“不相信”。然后教師將紙張打開,展現完整的圓形,并告訴學生“半圓可以通過變化,變成一個圓形,大家可以試著剪一下自己想到的圖形”。學生會被帶入學習的氛圍中,通過發(fā)散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剪紙游戲。教師還可以將升級剪紙游戲,物體旋轉發(fā)生運動后發(fā)生的變化、幾個圖形組合在一起的變化情況等。通過剪紙游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小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之后,還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其他的圖形作品,不僅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助于開發(fā)小學生的數學智力。
通過將游戲的教學方法融入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有效地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技能。游戲教學法的應用不僅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習興趣,而且還提高了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低年級小學生未來的升學之路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夏珠.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3):243.
[2]閆翠.試論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8(3):2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