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中醫(yī)院(473003)王紅梅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是目前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還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常規(guī)西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有效治療成為較為嚴峻的問題。本研究分析治療陰虛火旺型2型糖尿病采用知柏地黃湯合白虎湯的臨床療效,旨在探索更佳的治療方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間醫(yī)院收治的陰虛火旺型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進行觀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42~70歲,平均(58.7±8.6)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4.7±1.1)年。觀察組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41~69歲,平均(58.2±9.4)歲;病程8個月~9年,平均(4.8±0.9)年。納入標準:①確診為2型糖尿病,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中的陰虛火旺型;②知情同意;③近3個月未服用相關藥物。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②精神疾病;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藥物過敏;⑤半年內存在心肌梗死、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病史;⑥合并其他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飲食療法與運動療法,必要時采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知柏地黃湯合白虎湯治療:取生地黃30g,黃柏20g,牡丹皮、葛根、天花粉、玄參各15g,山藥、茯苓、知母、山茱萸、石膏、澤瀉、粳米、麥冬各10g,炙甘草6g,將上述藥物水煎煮為200mL,分別于早晚飲服。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對兩組患者各測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標,對患者血糖水平變化進行觀察分析。
1.4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參照《糖尿病中醫(yī)防治指南》[2]中的標準進行評價。顯效:癥狀、體征顯著改善,證候療效指數70%及以上;有效:癥狀、體征好轉,證候療效指數30%及以上,但不到70%;無效:未達以上標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以[n(%)]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0%(45/50)比對照組74%(37/45)明顯更高(P<0.05)。
2.2 兩組血糖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mmol/L)
組別 n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7.74±0.41 7.04±0.35 11.16±0.74 9.78±0.24對照組 50 7.72±0.38 7.36±0.37 11.12±0.69 10.25±0.61 t - 0.252 4.442 0.279 5.069 P - 0.800 0.000 0.780 0.000
中醫(yī)學上糖尿病屬“消渴”范疇,陰虛火旺是其常見病機,初期消渴病以陰虛熱盛為主,燥熱旺盛,津液耗傷,或先天稟賦不足,氣血虧虛,臟腑虛弱,燥熱內生,從而引起消渴,故治療當以清熱生津、滋陰降火為主要原則[3]。知柏地黃湯合白虎湯主要由生地黃、黃柏、牡丹皮、葛根、天花粉、玄參、山藥、茯苓、知母等中藥制成,方中石膏善于清熱,與知母共用可化燥熱,配伍甘草可固護脾土,粳米潤腸胃,天花粉退五臟郁熱,玄參清熱涼血滋陰,麥冬清熱生津、養(yǎng)陰潤燥,黃柏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等,諸藥共奏滋陰降火、清熱生津等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顯著更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知柏地黃湯合白虎湯可促進療效提升,顯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體現(xiàn)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陰虛火旺型2型糖尿病采用知柏地黃湯能夠有效提高療效,促進血糖指標水平顯著改善,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