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畫向來講究以神寫形,用寥寥幾筆繪出萬千世界,做到傳情達意??v觀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shù)長河,不得不提的便是在中國寫意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明末清初時期著名寫意花鳥畫大家——八大山人。古人論畫常講以小見大,以少勝多,即寥寥幾筆也可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八大山人的藝術(shù)作品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簡”,描繪對象的“簡”,運用筆墨的“簡”。從整體上看八大山人的畫面非常講究置陳布勢,通過簡練的筆觸抒發(fā)其內(nèi)心情感,巧妙安排畫面中的作畫對象,言簡意賅,恰到好處。從筆墨上看八大山人的用筆堅挺利落,墨色變化對比明顯,畫面節(jié)奏感強。八大山人特殊的畫面布局與變化莫測的筆墨特點漸漸形成了具有其獨特風(fēng)格魅力的畫面。本文嘗試以八大山人的藝術(shù)作品作為剖析學(xué)習(xí)的對象,從布局風(fēng)格方面簡談八大山人的畫面,通過對八大山人寫意花鳥畫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與歸納,體會八大山人傳統(tǒng)寫意花鳥畫的繪畫風(fēng)格。
關(guān)鍵詞:八大山人 寫意花鳥 布局
一、八大山人特殊的人生經(jīng)歷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寫意花鳥畫大家,中國畫一代宗師,號八大山人?!澳c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摩”是其對自身坎坷人生無奈的一聲嗟嘆。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因其出生時耳朵頗大,父母為其取名為“大耳”,即朱耷。后朱耷自稱為八大山人,“八大”即四方和四隅,八大方向,為我為大。幼年的八大山人出生于皇室家族,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quán)的九世孫,出生于皇室家族的八大山人自小好書畫,8歲時就能賦詩,11歲時便可描繪綠水青山。在其19歲時,明代衰落,清代興起,朱耷親眼目睹了朝堂變革的坎坷磨礪,后其父親懸木而亡,夫人也亡故,八大山人便帶著母親和弟弟隱居深山,過起了孤寂落魄的生活。因其命途多舛的經(jīng)歷和支離破碎的亡國人生,在深山中度過了皇室遺民的悲涼半生,筆墨中充滿了對人生悲憤又無奈的宣泄。
八大山人的作品,冷逸縹緲,凄涼冷峻卻又透露出心底里那一處硬氣,其中又包含著筆墨游走于紙上的激情。觀八大山人的作品,撲面而來的是冷漠、淡漠、蕭條、掙扎,而細細品味,八大山人的繪畫語言又包含著對不公平人生深深抵抗的激情。八大山人的鳥,白眼向天,無視世俗;八大山人的石頭,下小上大,剛正不阿;八大山人的走筆,行筆蒼涼,大道至深。
二、八大山人的布局風(fēng)格
八大山人的藝術(shù)作品借助畫面布局的特殊表現(xiàn),由淺入深地將畫面情感進行表達,是構(gòu)成畫面語言不可缺少的外在形式。謝赫的《六法論》中提出“經(jīng)營位置”,即畫面中的布局安排,作畫對象的位置經(jīng)營,是品評中國畫構(gòu)圖的標準。八大山人藝術(shù)作品的布局,簡約而不簡單,使人觀之突感捉摸不透,待細細品味后愈發(fā)感覺其特殊的布局風(fēng)格下流露出對情緒表達的深邃魅力。
早期的八大山人對作畫對象皆運用大量筆墨對畫面進行描繪,后來隨著對于人生的感悟,逐漸將自身的情感表露于畫面中,畫面布局也愈發(fā)變得言簡意賅,八大山人不再拘泥于對具體形象的描繪,筆墨更簡練,而畫面之言卻更加濃烈。例如八大山人曾繪《水鳥圖》,畫面中一只水鳥孤立于畫面右側(cè),抬頭仰望畫面左側(cè)的荷葉。水鳥的頸部垂直向上,昂著頭睜大了眼睛,盤臥在水中。對于水鳥細節(jié)的刻畫在翅膀、腹部、尾部及喙部皆使用了細致線條進行具體勾勒,而畫面左側(cè)的荷葉則是簡單五筆大墨塊的排布,從筆墨角度看,荷葉的“簡”與水鳥的“繁”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如此畫面布局,凝練高潔,大道至簡,引人入勝。弘一法師曾言:“絢爛至極,歸于平淡?!卑舜笊饺说摹昂啞笔墙?jīng)歷了繁雜之后歸于平淡的心境,對作畫對象的描繪則是一種有意識地對自己內(nèi)心情愫的表達,一切景語皆情語,借畫面之語嘆心中之言。
笪重光在其所著的《畫荃》中曾言:“位置相戾,有畫處多數(shù)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薄吧袼挤竭h,萬途競萌;規(guī)矩虛位,刻鏤無形?!睆闹锌梢姰嬅嬷刑搶嵖臻g的對比對于一幅成功的作品如此重要。對于一幅繪畫作品而言,畫面中的留白處皆為“虛”,畫面中的刻畫處皆為“實”,如八大山人曾作《瓜月圖》便是“虛實相生”的表達。黑白對比強烈的構(gòu)圖,畫面中的瓜果與用線條勾勒的月亮形成了強烈的空間對比,運用墨色的濃淡變化表達了瓜果的細節(jié)之處,瓜果明顯的墨色對比與瓜果與月亮明顯的墨色對比皆使人感受到虛實相生,陰陽相合。構(gòu)圖大膽夸張,含義廣闊深遠。
八大山人的寫意花鳥畫作品,起筆轉(zhuǎn)鋒間,猶如其心境,游走于紙面,畫面中的“起勢”亦是八大山人所要表達的內(nèi)心。蒼涼一生,悲愴流離,唯有借助飲酒在半瘋半狂間潑墨揮灑。八大山人的寫意花鳥畫布局風(fēng)格隱喻而含蓄,精煉而大膽,其一生帶來的藝術(shù)佳作是中國繪畫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華章。
參考文獻:
[1]劉墨.中國名畫家全集——八大山人[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士心.八大山人及其藝術(shù)[M].藝術(shù)圖書館(中國臺灣),1979.
[3]蕭鴻鳴.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張碩,女,曲阜師范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責(zé)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