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時事新聞的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實踐探索
      ——以長沙學院為例

      2019-02-16 10:31:57劉曉露
      長沙大學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時事新聞語速英語專業(yè)

      劉曉露

      (長沙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22)

      國家高教司201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和專業(yè)介紹》中有關英語專業(yè)建設的規(guī)范明確了國內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要求和核心課程等。這是自2000年發(fā)布《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以來又一重要指導性文件,要求學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和文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兼學主要英語國家的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藝術、法律等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接受系統(tǒng)、科學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訓練,掌握英語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與海內外人士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不斷獲取知識的能力,掌握運用專業(yè)知識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1]P89。具體到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所需達到的英語廣播類節(jié)目的聽力水平,要求“能基本聽懂正常語速英語國家的廣播或電視節(jié)目”。 目前的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由于缺乏難度適中的新聞廣播素材、課時緊、備課量大等因素,一般不硬性規(guī)定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新聞廣播英語聽力訓練,但另一方面,調查發(fā)現,學生們對收聽英語原聲廣播有著濃厚興趣,專業(yè)等級考試也多有涉及,但由于沒有專業(yè)的指導和訓練,往往事倍功半, 抓不到要領,以至半途而廢。

      一 我校英語專業(yè)時事新聞教學現狀及教材選用

      目前,長沙學院外國語學院僅在英語專業(yè)本科一、二年級開設英語聽力課程,共四個學期,每學期32個課時,同樣存在著課時緊,新聞廣播聽力教學邊緣化的問題。多年來,聽力課程選用了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聽力教程》系列從書,目前已修訂至第三版,此教材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以筆者目前所教授的《聽力教程4》來看,新版保留了之前的十五個單元,對應一學期十五周的實際教學時間,每個單元分為聽力技能訓練、聽力理解綜合訓練、補充練習三大模塊,內容豐富,涵蓋面廣,其中以第二模塊為單元重點,包括聽寫、對話、篇章和新聞四個部分。我院根據聽力教學的實際需求,設置兩周教授一個單元,保證了有較充分的時間進行英語新聞廣播的專項教學。

      新版教程的新聞設置較舊版作了大幅改動,首先,數量上從原來的三篇精減為兩篇,數量雖然減少,但針對性訓練更為集中豐富。教師在教學時強調學一篇就吃透一篇,重質不重量。其次,新聞的時效性更強,新版教程刪除了很多話題過時的老舊新聞,取而代之的是目前國際上的時事熱點,例如《聽力教程4》第一單元選擇了2015年10月中國習近平主席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邀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新聞,學生們通過學習,掌握了時下熱門的經濟類詞匯,例如bankroll(提供資金),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 high speed railway(高鐵), Chinese currency trading hub(人民幣交易中心)等。通過研討新聞內容,同學們感受到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接受聽力專項訓練的同時,又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可謂是一舉多得。第三,新聞素材的話題涵蓋各個方面,如政治、農業(yè)、經濟、環(huán)保、科技、健康、軍事、教育等等,篇幅短小精悍,每篇新聞的音頻在一分鐘左右,語速正常偏快,每分鐘達到145個詞左右(標準語速為每分鐘130左右),配合生詞預習和特定語境下的語言表達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先進行試聽,完成配套練習,教師再進行課堂講解,深入學習。

      二 進一步提高英語時事新聞的聽力水平

      《聽力教程4》中,不同于聽寫、對話和篇章等環(huán)節(jié),新聞部分的語速明顯加快,達到了每分鐘145個詞匯左右,學生普遍感到難度較大。教師需要指出,這是英美國家新聞播放的正常語速,換言之,老外記者講話就是這么快,中國學生必須適應,并以能基本聽懂這一語速的新聞廣播為聽力訓練的終極目標。同時,聽力水平的練習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個綜合的,日積月累的過程。聽的同時要記單詞、作復述,要手、口、耳、腦同時進行。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完成配套練習,掌握新聞詞匯外,還要重視精聽能力的訓練。由于時事新聞播報的現場記者各不相同,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語音語調,甚至口音,從而為之后的口譯學習奠定扎實的聽力基礎。學生在課前預習好生詞,自主完成聽音任務。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不看文本,播放聲頻,精聽錄音。精聽是為了捕捉到每一個單詞、每一個短語,不能有任何遺漏。在精聽的過程中,如有不理解之處,可先根據上下文猜測詞意,其次,根據單詞的發(fā)音查閱字典,不行的話再求助老師、同伴或網絡的解答和幫助。精聽是提高聽力水平的最有效訓練方法之一,但這只是第一步。精聽完成后,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影子練習,即常說的跟讀訓練。一篇新聞跟讀下來(中間不停頓),絕大部分學生會發(fā)現根本跟不上原文的語速,有的可能還滯后較多,這是因為在平時的英語學習,尤其是口語學習中,學生很少用這么快的語速訓練過,也沒有自我要求過。研究表明,只有自己的語速達到某一階段,才能聽懂這一語速的聽力素材。這就要求,要聽懂英美原聲廣播的新聞播報內容,平時學生的英語語速就必須達到甚至超過這一水平。這當然是很難的,對英語專業(yè)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因此,學生的英語基本功訓練不能僅限于一二年級開設的基礎課程,而是要從始自終,持之以恒,貫穿一到四年級,自覺地進行聽、說、讀、寫、譯的基本功訓練,而教材中的新聞音頻就是理想的訓練素材。在跟讀的同時,教師要求學生除了語速盡量保持一致外,還要盡可能的模仿新聞中的語音語調。英語與漢語是兩個完全獨立的發(fā)音系統(tǒng),漢語通過四聲傳達語言美,而英語則完全靠輕重音來突顯節(jié)奏,教程中的新聞均為英美電臺主持人和記者的原聲播報,是最原汁原味的英語聽力口語練習材料,如果只是要求學生完成課后習題便棄之不用,無疑是巨大的資源浪費。由于課堂跟讀練習時間有限,教師須要求學生課后堅持練習,定期抽查完成情況。

      三 掌握英語新聞專業(yè)詞匯,擴大知識面

      最新《高校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大綱》語言知識部分測試要求學生掌握認知詞匯5500—6000個,并且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其中的3000—4000個單詞及其最基本的搭配[2]P5。一般而言,英語專業(yè)學生參加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的時間通常在二年級下學期,也正是《英語聽力4》的教學時間。按道理,學生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積累,此時的詞匯量是可以基本滿足原版聽讀的需求,但是在新聞聽力實踐教學中,學生即使進行了課前預習,也仍然把握不了關鍵信息(從配套練習的正確率可以看出),這其中除了原聲新聞語速較快之外,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新聞專業(yè)英語詞匯的一知半解。比如,教材第四單元第一則新聞出現了“initiative”一詞,學生第一反應是主動、主創(chuàng)性,但在新聞中,這個詞指的是“陳-扎克伯格計劃(Chan-Zuckerberg Initiative),它是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與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在第一個女兒出世時成立的慈善組織,旨在用于幫助人類治療和管控所有疾病。同樣,在新聞的后半段出現了“overall power”一詞,聯系上下文不難推測出這句話講的是即使扎爾伯格捐出了幾乎全部股份,他仍然獨攬Facebook大權,overall power可譯為“大權”,“全權”,但如果拘泥于字典意思,不動腦筋地生般硬套,則會想當然地認為是“總功率”,結果就會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了。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學生要有意識地積累新聞詞匯,尤其是高頻詞匯,以及常見的專有名詞。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例如專門的VOA詞匯測試網站Vocabulary Builder, Many Things等。另外,盡可能多了解新聞背景知識也有助于理解新聞素材,學生對關于中國的新聞報導往往理解得更好,原因就在于對本國情況更為熟悉。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看英文原版雜志和期刊,如TheEconomist,TheTimes,NewsweekUSA等等,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擴大詞匯量,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英式思維,學會地道的英式表達。

      四 把握英語新聞的結構特點,培養(yǎng)思辨能力

      英語時事新聞盡管通常篇幅較短,但信息量巨大,語言縝密,邏輯性極強,大量使用長難句、復雜句。一般而言,一則新聞包括導語、新聞本體、新聞背景三個部分,其中導語和本體是核心部分,背景則依具體新聞,有時需要,有時省略。新聞的導語(News lead)指的是新聞的第一句話,它是統(tǒng)領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傳遞最重要的信息[3]。其特點是簡明扼要,突出要素,一般會交待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接下來關于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會在導語之后,即新聞本體中作詳細報道。背景資料有時放在最后,有時在本體中穿插交待,這就是常說的新聞的“倒金字塔”結構,即把最重要部分放在導語中播出,次重要部分放在稍后,最不重要部分放在最后。這里選取《聽力教程4》第七單元第一篇新聞,時長1分10秒,內容如下:

      Many hunters from fishing communities in easternCanada didn’t even bother taking their boats out for this year’s seal hunt. The market price for a seal pelt is around 12 US dollars, a steep decline from a peak of 100 dollars a pelt a few years ago. The seal quota had been set at 273,000, but this year those who ventured out barely took 70,000.

      The depressed value of the Russianrouble and the subsequent erosion of one of Canada’s largest markets for seal products is partially to blame for the decline in numbers.

      But it’s clear that the prospect of a European Union ban on seal products and growing international disdain for the hunt is becoming a major factor in its near collapse.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passed the ban in May, but it still needs the backing of EU governments.

      The annual kill has been a source of critical seasonal income for fishing communities already hit hard by dwindling fish stocks. But some here are wondering if this could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the centuries-old practice[4]P80.

      此條新聞第一句即開門見山,點明了時間、地點,事件,緊接著通過一系列數據激發(fā)聽眾對這個新聞事件的好奇心。隨后用大量篇幅對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第二段分析次要原因,第三段提出主要原因,最后指出即使這一產業(yè)的萎縮是大勢所趨,但仍然有質疑的聲音。學生從中可以直觀感受到,時事新聞報導需要盡可能保持中立,要客觀反映各個方面的聲音。整篇新聞基本由長句組成,尤以第二段(僅一句),第三段第一句,第四段第一句為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通過反復聽音頻,把握句子主干,分辨句子的主從部分,了解新聞播報者的真實意圖。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式提問,例如新聞的第二段開頭出現了“the depressed value of the Russian rouble”這一短語,新聞講述的是加拿大漁民捕殺海豹事件,為什么會突然提到俄羅斯盧布的貶值,如果不仔細推敲,任其一閃而過,就會錯失重要信息。通過上下文的仔細研讀,學生推斷出原來正是因為俄羅斯是加拿大海豹相關制品的主要進口國,俄羅斯貨幣貶值直接導致進口成本增加,本國中間商無利可圖,從而間接導致了這一產業(yè)的萎縮。通過學習,學生充分意識到新聞中的每一個句子都攜帶大量的信息,每一個詞都不能忽視,時事新聞就是用最精煉的語言、最縝密的邏輯講清楚一個社會熱點事件。通過聽力、跟讀、復述、甚至聽寫的訓練,學生逐漸掌握新聞語言特點,提高對新聞語言的敏感性,培養(yǎng)思辨性思維。

      目前,我院英語專業(yè)的英語聽力課程開設一、二年級(基礎階段),英語時事新聞教學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個學期,后續(xù)課程為英語初級口譯、英漢翻譯、高級英語等。學生在積累完一定的新聞聽寫后,可以鼓勵他們將英文文本翻譯成中文,學生可以小組分工,也可以獨立完成翻譯、校對、語音錄制等工作,還可將成果上傳到優(yōu)酷、抖音等視頻網站,建立英語新聞素材庫,實現網上共享。這項任務能鍛煉學生的口筆譯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學生會產生極大的成就感,因此深受學生歡迎,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都很高。

      總之,英語時事新聞因其實效性、現場感、信息性、語言的規(guī)范性與邏輯性等特點,為英語教學的語言技能培養(yǎng)和文化學習打造了新的平臺,提供了新的視角。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英語新聞的教學,結合教材,有效選擇合適的新聞音頻材料,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的聽力水平及各方面語言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猜你喜歡
      時事新聞語速英語專業(yè)
      國學周周讀
      國學周周讀
      論時事新聞的著作權保護問題
      新聞傳播(2018年1期)2018-04-19 02:08:44
      說話人識別中語速魯棒性研究
      時事新聞報道如何避免“同質化”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語速里的微妙心理
      時事新聞版面編排淺議——以湖北日報時事新聞版為例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4
      時事新聞的不保護與保護
      绥阳县| 定州市| 怀宁县| 浦城县| 和田市| 修武县| 白银市| 教育| 五莲县| 罗城| 曲阜市| 中西区| 始兴县| 三河市| 佛冈县| 龙口市| 临洮县| 织金县| 汤原县| 宣汉县| 杂多县| 建湖县| 德州市| 云梦县| 米林县| 贡觉县| 六枝特区| 且末县| 兴安盟| 土默特右旗| 大余县| 宣恩县| 郁南县| 洪雅县| 阳谷县| 庐江县| 济南市| 沿河| 宽甸| 昭苏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