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 眠 記
李筱婷
張大娘的兒子回來了。
上一次看到兒子是在三年前。那年,張大娘的老伴得癌癥走了,兒子阿強連夜從城里趕回家,來見老父親最后一眼。
村里的鄉(xiāng)親們都知道,在他父親得病的五年多里,兄弟姐妹中阿強是回來探望最勤的,醫(yī)療費用也都是阿強一個人擔的……父親去世那幾天,他更是沒合眼,忙前忙后顧不上休息,好不容易有閑工夫卻只是坐在一邊兩眼直直地愣神兒。鄉(xiāng)親們都說,王家是攢了八輩子的福生了個這么個有孝心的兒子。
但是,送走了父親以后,回城的阿強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再也沒回來過,往家里打的錢是越來越多,往家里的電話卻是越來越少。
看見迎面走來的人,張大娘趕忙放下手上的白菜葉子,起身去打量眼前這個人——還真是阿強!
“哎呀,怎么也不說一聲就回來了,”大娘是又驚又喜,一時間不知道手該往哪里放,“怎么瘦這么多?哎喲喲,看看你這黑眼圈,幾天沒合眼了?”
“我沒事的,娘。就想回來看看。”阿強挪開母親放他臉上的手。
“哦,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睆埓竽飳嵲谑窍氩幻靼變鹤釉趺赐蝗换貋砹?。
這天的夜陰沉沉的,像是被油浸過的黑布一樣貼在大地上。
“阿強,”張大娘輕手輕腳地推開房門,“這都半夜了,怎么還沒關(guān)燈?”
“我還睡不著,不用管我,娘先睡吧。”阿強躺在床上,眼睛卻睜著。見兒子這么說,張大娘也不好多說什么,掩了門回到自己房里。
這兒子失眠,母親也睡不踏實。張大娘心想這孩子瘦得這么厲害,又整天精神不振的,到晚上還失眠……怕是丟了魂兒了,對,這孩子小時候身子就虛,十二歲那年被鄰村的狗追著跑就給嚇得幾天睡覺不安神……一定是!得把阿強的魂兒找回來!
想到這里張大娘躺不住了,起身穿戴整齊,從櫥柜的簍子里摸出一個雞蛋握在手上,仿佛將舉行一場神秘的儀式,她走到田野上——接著就聽見外面響起了張大娘的聲音:
“阿強——阿強——跟娘回家哦——”夜越發(fā)深了,張大娘游蕩在一排排田壟上,她心里清楚,必須將迷失的阿強喊回家,而她喊得越久就有可能把阿強走丟的魂帶回家。
“阿強,快快回家嘍——”……
夜格外漫長,但總算是熬過去了,張大娘一邊把煮的雞蛋剝殼,一邊問兒子:“睡得怎么樣?”
“不差?!卑娮焐鲜沁@么應(yīng)著,但當張大娘看他魂不守舍的模樣就知道兒子在說謊,心疼得不得了。
“娘,您昨天晚上給我喊魂兒去了?”
“你別管這,只管睡你的覺。”
“沒用的,我……”
“你懂啥,你不記得你七歲那年被河里的淹水鬼纏了身,丟了魂,還不是娘給你喊回來的;還有你十二歲的時候,被隔壁灣的大狼狗嚇沒了魂兒,也像這樣失眠,娘給你喊了兩晚上哩……這次怕是受驚嚇得厲害,我還得多喊幾天?!?/p>
連著三天夜里,一到明月高懸之時,田埂上便會出現(xiàn)一個奔走的身影。然而兒子失眠的情況卻不見好轉(zhuǎn),但張大娘依舊在夜里呼喊著兒子的名字,認真而固執(zhí)。
第四天夜里,村子里突然來了一群陌生人,帶頭的那個喊住張大娘:“大嬸兒,請問王國強家住這嗎?”
張大娘正為陌生人打斷她為兒子喊魂而氣憤時,回頭卻看到兒子從磚瓦房子里走了出來,緊接著看到的一幕令她瞠目結(jié)舌:那群陌生人迅速沖到兒子面前,像警察逮小偷一樣給阿強帶上了手銬,接著就把他往一邊的警車上押……張大娘趕忙跑到跟前去,大喊:“你們憑什么抓我兒子?”
陌生人中那個帶頭的從上衣口袋中掏出警官證,說:“您的兒子王國強利用職權(quán)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幾百萬元人民幣,還得請他跟我們走一趟?!?/p>
大娘愣住了,好一會兒才開口:“怎么會呢,你們肯定搞錯了,我兒子前幾年還被評為廉潔模范,怎么會……”
“別說了,娘。您還記得爹得癌癥那幾年不?家里沒錢治病,我在城里又只是當個小科長,哪來那幾十萬?……”阿強說著說著,聲音開始顫抖,“前幾年辦事都興送禮,我想到給爹治病要錢,就收了一次……怎知道后來收不住手,這些年——這些年我沒臉回來見您??!”……那天阿強走的時候,他說了很多話,張大娘卻像個木頭人一樣呆滯著一言不發(fā)。
她只記得,兒子最后抬頭看了一眼黑魆魆的天空,突然跪下來:“娘啊,兒的魂是喊不回來了……”
(作者介紹:李筱婷,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學生)
自修律己,問心無愧
駱晞然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拉伯雷曾說過:“人生在世,各自的脖上扛著一個褡子:前面裝的是別人的過錯和丑事,因為經(jīng)常擺在自己眼前,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背后裝的自己的過錯和丑事,所以自己從來看不見,也不理會?!?/p>
平心而論,“苛人寬己”是多數(shù)平凡人在生活中的常態(tài)。然而,遇到問題時,“修身自省”才是處理好事情的關(guān)鍵所在。
越王勾踐之所以能“破吳而歸”,是因為他善于自省。在歸越后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里,他在臥薪嘗膽中不斷地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政治決策上的失誤,反省自己治國之道的利弊,勵精圖治,銳意改革。終于完成了自己重振山河的心愿。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庇趥€人而言,自省可以幫助我們規(guī)范自身行為,達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于君主而言,春秋時期的勾踐在自省中找到了治國之策;于國家而言,新中國在自省中找到了復興之路,繼而實現(xiàn)了強國之夢。可見從古至今,自省都在不同的階段和層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然而,善自省者必先“厚責于己而薄責于人”。
“厚責于己而薄責于人”即為做人要嚴格地要求和責備自己,而對人則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這不僅是一種遠離紛擾的策略,更是君子必備的修養(yǎng)。
我們總是喜歡苛責別人的過錯,用各種條件去要求他人,自己卻不遵守準則。我們能輕易發(fā)現(xiàn)他人的錯誤,卻很少能揪出自己的不足。這正是因為我們?nèi)笔Я素熂旱淖杂X性。
厚責于己,能實現(xiàn)自身素質(zhì)的提升。責己有利于我們及時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并迅速改正,進而逐漸提高自我的修養(yǎng),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最終目標。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堯舜能厚責于己,敢于背負天下的罪名,也是他們能成為天下共主的原因之一。
薄于責人,則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獲得他人的感激與尊重。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在遭受非議時,我們不要急于責怪他人,應(yīng)該自我反省,先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默默地約束自己,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避免下一次犯錯。
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寬人責己,不正之風便會逐漸消弭,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慎獨則心安”希望大家都能謹記曾國藩先生的話,嚴于修身律己,做到行事做人都問心無愧。
(作者介紹:駱晞然,武漢市第十四中學高三(2)班學生)
浸滿書香的快樂
駱晞然
楊絳先生的父親曾問她:“阿季,若要你三天不看書,你會怎樣?”
她說:“不好過。”
“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
她說:“一星期都白活了。”
從楊絳先生與父親的對話中,我們能感受到她對閱讀的癡迷,由此也可看出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體味美妙的文字,還可以在欣賞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涵養(yǎng)。一個人的氣質(zhì)、涵養(yǎng)、思想境界都是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主要有三種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而在我看來,課外的大量閱讀是最為關(guān)鍵的。
“惟書惟文,艷于西子,秀于百卉”閱讀讓我們看到的,是更大更美的世界,而不只是拘泥于一方。
課堂上的有效教學雖然對我們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但接觸的知識是有限的,且是帶有應(yīng)試目的的,我們的眼界并不能得到多大的開闊。
社會生活實踐可以提升我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體會語文知識的實用性。但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之又少,想要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似乎有些困難。
所以,大量的課外閱讀才是提升我們語文素養(yǎng)的最佳方式。
閱讀力量是無窮的,它在豐富你知識儲備的同時也在豐富你的精神世界。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說的話便會越少”閱讀讓你不斷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地進步,讓你收獲了一種品質(zhì)——“謙卑”,讓你學會了一個詞語——“傾聽”。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遍喿x可以讓你站在云巔之上俯瞰眾生,閱讀也可以讓你與低洼處的小草小花們共舞。閱讀讓你明白萬物生靈皆為平等,萬物生靈都值得我們?nèi)ゾ次贰?/p>
個人的終生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程度都與閱讀息息相關(guān)。閱讀不僅是為了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更是為了個人氣質(zhì)修養(yǎng)的提升。
所以,讓我們拿起書卷,浸潤在充滿書香的快樂中吧!
(作者介紹:駱晞然,武漢市第十四中學高三(2)班學生)
心有清泉,即為本心
周 荃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這是一種心境。人生之景亦如山,人們腳踏同一方土地,內(nèi)心卻編織著不同的圖景。如同有人好酒之濃烈,有人好茶之淡雅,你若問我,我也分不清孰優(yōu)孰劣。我只知堅守本心便如心中有著一汩清泉,在這浮世之中看得無比清淅。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不論你追溯得多遠,你總能尋到那些追隨本心的相似之人。今有清華女博士辭去高薪工作,回鄉(xiāng)做守陵人;古有林逋先生梅妻鶴子,逍遙一生,寫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妙詩篇。浮華一世,人心總是太過浮躁,追隨本心不易,回歸自然不易,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更是不易??煽傆行┤烁矣谏釛墦碛?,朝著自己心之所向“一蓑煙雨任平生”。
“季鷹歸未,莼鱸之思”。張翰因在秋日里想起家鄉(xiāng)的美味的莼菜與鱸魚,進而引發(fā)其思鄉(xiāng)之情,于是棄官歸隱。辛棄疾認為其個人短志,而我卻以為不然。辛棄疾半生戎馬,六十五仍想致力抗金,自然不可窺得張翰的心境。那種淡泊寧靜,追求自己本心的心境。在我看來,他不是個人短志,而是其心中有一輪明月,一潭清泉。正如王維所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他把自己的本心看得透亮。
因五斗米之辱便棄官歸隱的陶淵明也是“在音若唏,在智若愚”之人。與謝靈運不同,一邊做官,一邊寄情山水,在這古今文人雅士之中算是最為圓滿;與王維不同,在隱居山林之中,仍有人來與其議著朝堂之事,過著山水朝堂的生活。陶淵明的隱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昂镁?,家貧,不能常得”。如此貧困的生活卻讓他過得極其快活。因為他一生都在追求著自己的本心,追求著自己向往的生活。他心之所想便如那《桃花源記》中所寫“黃發(fā)垂鬢,皆怡然自樂”。在我看來,淘淵明是個人生贏家,他出了世,卻從未出過人們的心里。他許不是最為成功的那一人,卻是為自己的初心而活的第一人。正如他所寫:“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淘淵明是值得敬佩的。而反觀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的霓虹燈之下浮沉,漸漸地讓那些所謂的金錢權(quán)利蒙閉了雙眼,是否也應(yīng)該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的本心應(yīng)在哪里”?
如茶一般的生活,雅致而散發(fā)清香,在如酒一般濃烈似火的日子里,追隨者眾多。
(作者介紹:周荃,湖北麻城實驗高中高二(6)班學生)
夢想——夜空中最亮的星
周 荃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個夢想,每根花刺昭示著一種現(xiàn)實”。法國作家繆塞這樣說到,現(xiàn)實如刺,難免使人沉淪,但總有一種東西支撐我們在布滿荊棘的現(xiàn)實中砥礪前行。那或許就是夢想,一顆夜空中最閃亮的啟明星,讓我們在人生的夜幕下不再踽踽獨行。
人生如一幕璀璨的星夜,無數(shù)流星一瞬而過,美麗過后卻未留下任何痕跡。而夢想,卻如那顆啟明星,永遠閃耀在遠方,指引著那些晚歸的旅人回家的路,于是,在漫長的人生之旅中,人們總是在心底默默憧憬著夢想,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努力。只為那一方執(zhí)著,為那一絲星光而執(zhí)著,而每一次的觸及,都令人驚艷。
沒有異于常人的天賦,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沒有童話般的幸運。吳敏霞的教練劉恒林曾這樣說道:“她先天性貧血,先天性胯、髖關(guān)節(jié)有點突出……”但是吳敏霞從未控訴過現(xiàn)實的不公,因為夢想讓她始終堅持著自已生活的方向。為了追夢,她用高強度的訓練來補足身體缺陷。如今,她從郭晶晶的陪襯到跳水隊的王牌,“不完美”的她一走就是十八年,因為她一直有一個夢想,正是這個夢想,讓她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堅強地走下去。是夢想這顆璀璨的啟明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卻依舊精彩的吳敏霞。
夢想,給予了我們扶搖直上的力量,正如林徽因在《微光》中這樣寫到:“便使是做夢,在夢里,閃著,仍舊是這一粒孤勇的光亮?”于我看來,這光亮即為夢想。
C羅幼時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沒有足球,沒有球場,但他卻擁有最寶貴的財富——夢想。所以,即使卑微,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沒有球場,他就在街上踢球。因為他心懷夢想,所以當他被那些比他大的孩子一次次推倒時,他選擇了一次次站起來。后來,在面對人們的噓聲不斷時,他這樣告訴自已:“別在乎那些,按照自已的方式踢吧!噓聲不會改變你的比賽?!币驗樗膽阎鴫粝?。所以他是那樣執(zhí)著地站在球場上,終于,他成功了。是夢想讓他四次捧起金球獎獎杯。因為夢想之星始終在他的胸膛中閃耀,所以他的每一次崛起都令人驚艷。
夢想,是人生最不朽的財富。因為夢想,毛澤東才能做到天塹變通途;因為夢想,簡·愛才能在卑微的現(xiàn)實中贏得珍貴的愛情;因為夢想,司馬遷才能在受宮刑之大辱后堅持創(chuàng)作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偉大著作《史記》。夢想的光芒是如此燦爛輝煌,像遠方長明的燈塔,指引著我們在人生的航行中乘風破浪!
夜,已無聲地把黑暗灑盡蒼穹,但通向遠方的路還長。夢想——夜空中最亮的星會照亮你的前方。路雖長,有夢,必能退去黑暗,迎來明日的燦爛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