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俊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
隨著我校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學校游泳池于2015年投入使用;同時在學校公共體育課改革的背景下,學校于2016年增設了公共體育游泳課。學校將游泳教學列為全校公共體育必修內容,分別在大一、大二春季學期后九周開設,共計36學時。按照教學目標要求,公共體育課游泳課必須達到相應的考試標準,否則游泳部分成績不合格;而游泳不合格則體育課不及格,學生不能拿到相應學分將影響學生的畢業(yè)。因此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都特別重視游泳課的教學。但是在開展游泳課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如:課時少、任務中、學生水平差異大,導致教學難度增加,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為解決上述問題,確保我校公共游泳課安全、高效地開展,我們對學校公共體育游泳課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改革與探索,發(fā)現運用分層次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6級臨床醫(yī)學、藥學、針灸推拿專業(yè)4個班共120名同學。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收集整理關于分層次教學方法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從理論上探索在公共體育游泳課中運用分層次教學的意義。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問卷的形式,調查影響公共體育游泳課的相關問題,及影響教學效果的相關因素;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3)實驗法
將選取的四個班級按照ABC三個水平層次分為三個教學組,作為研究對象與其他普通組進行對照。ABC三個層次水平分別為:A組蛙泳能完成50m且動作正確的學生,B組有一定的游泳技能,但技術不夠規(guī)范或者無法完成25m的學生,C組完全沒有學習過游泳或者沒有掌握任何一種游泳技能的學生。
(4)分層次教學的實施過程及方法
針對不同組別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管理部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和分配。在第一次游泳課的時候,對該時段游泳課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和分組。此時的分組將打破原有的班級建制,將會給任課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增加一定的難度。確定分組后,教師需重新整理學生名冊,后面的課程將按照新的分層班級上課。各層次的班級,將在教師的帶領下按照既定的教學進度和訓練目標合理有序的推進教學計劃,確保教學效果。
初級班的同學在水平相差不大的班級里共同學習,通過分層教學能看到學生的明顯進步。提高班的同學在水平較為均衡的環(huán)境中學習,鞏固和改進了原有技術,又能學到新的游泳技術。新的班還打破了院系和專業(yè)的界限,為學生之間進行技術交流、班級之間的交流創(chuàng)造了一個相互學習的環(huán)境。
(5)數理統(tǒng)計法
表1 .不同層次學生的分組特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將調查統(tǒng)計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和分析。
(6)教學過程的實施與監(jiān)督
分層次教學法對教學內容的選擇適宜,我校公共體育游泳課的內容均以蛙泳動作技術教學為主,自由泳、仰泳教學通常作為提高或介紹內容,多安排在第二學期。游泳技術因受水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呼吸的要求和水性的感覺幾乎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得從頭學。教師要確定適合學生水平的教學內容,重視教學內容的適宜性和針對性;教師要遵循游泳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游泳技術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初級班重視陸上模仿練習,是掌握游泳技能很有效的方法,通過陸上模仿練習,體會肌肉本體感覺,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水中練關鍵是呼吸與完整動作的配合問題,在技術規(guī)格上,粗略要求,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泳式的規(guī)范性。提高班則要求游得快,動作放松、優(yōu)美,并相應提出更高的要求是能基本學會另一種泳式。
通過文獻資料的分析,發(fā)現分層次教學方法已經在其它一些學科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其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分層次教學方法在公共體育游泳課中的應用,是教學理念的更新,也是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手段。經過研究證明,從理論上講分層次教學在公共體育游泳課中推廣與應用是可行的,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在分層次教學的班級中,由于學生水平相近、能力相當,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班級學習中來,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同學之間的相互促進和協(xié)作,可以增加學習熱情并建立其良好的協(xié)作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由于學生技術水平相當,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游泳安全知識教育和實用游泳技能訓練,比如落水自救、著裝游泳等,這樣的知識和技能傳授更有針對性。通過對學校部分參與游泳教學的師生調查發(fā)現,有96%的老師認為在我校公共體育游泳課推行分層次教學具有操作性;94%的教師認為該方法可以提高改善教學效果;98%的學生支持并愿意選擇在分層教學的班級中學習游泳。通過兩個學年的實驗,發(fā)現:在運用分層次教學的班級中,學生在運動參與、合作意識、自信心以及技術能力等方面較對照班級都有明顯提升。
運用分層次教學方法后,最明顯效果就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技能方面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和改進。從水感、呼吸技術、漂浮、腿部技術、手臂技術、完整配合技術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的效果均更好;在能力方面實驗組的達標率也高于對照組。
圖1 .技術學習效果對照表
圖2 .游泳考核達標率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層;打破原有行政班級建制時,在考勤、安全和課堂秩序維護上要注意教學過程中隨時清點人數,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泳道練習;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組織方法的選擇對師資、場地器材的影響;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本研究通過對ABC組學生采用分層次教學,并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班級設置相適應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大學公共游泳課的教學效果,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分層次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有效的實用型教學法,在高校公共體育游泳課中應用具有可行性,并得到了足夠的理論支持和實踐驗證,可以進行推廣和應用。通過在我校公共體育游泳課中應用分層教學方法,發(fā)現能有效改善學生對水的心理畏懼感、提高學習自信心;學生在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能更好地促進和協(xié)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和適應能力;通過訓練并能提升學生的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和品質。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教學針對性更強,實驗組學生較對照組在水感、呼吸技術、漂浮、腿部技術、手臂技術、完整配合技術以及達標等技能層面均有明顯進步。
第一,實施分層教學時要注意分層步驟,建議按照以下順序進行:按水平分組、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考試。第二,注重課內外的聯(lián)系。學習游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做到課內學習和課外練習的有效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質量,同時要布置相應的課外練習內容,要求學生每周參加不少于三次的自主訓練。第三,組建游泳俱樂部或者協(xié)會,為學生的課余游泳學習訓練提供平臺;學校每年可以組織1-2次全校性的游泳比賽,以賽事推動學校大眾游泳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