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達慕大會從元朝起形成賽馬、射箭、摔跤這三大比賽的固定形式,逐漸成了蒙古人的一種民俗。
那達慕大會多半選擇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壯的七八月份舉行,大型的賽馬活動要有三百匹左右的駿馬參與。如果誰家的馬能在比賽中奪魁,那是十分榮耀的事,奪魁的小伙子也就成了年輕姑娘青睞的對象,故而牧民們都把這事看得很重。
胡和魯家族在達茂草原是有頭有臉的暴發(fā)戶,老爺子一直希望后輩子孫中能出個賽馬、射箭、摔跤的高手,一舉奪魁,光宗耀祖。在老爺子的悉心培養(yǎng)下,家族里的年輕后生在射箭、摔跤方面都有過亮眼的成績,唯賽馬總在百名以外。
管家告訴老爺子,賽馬賽馬賽的是馬,沒有駿馬,再好的騎手也是有力使不出。老爺子因此愁啊。
管家給老爺子出了個點子,重金聘請草原上最負盛名的調(diào)馬師哈爾巴拉,讓他調(diào)出一兩匹善跑的快馬,或許下一屆那達慕大會奪魁就有希望了。老爺子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哈爾巴拉是錫林郭勒草原的,與他無親無眷,又素昧平生,他肯來嗎?
管家說:沒有誰對錢能拒之門外的,交給我吧,我試試。
管家回來復命時,不但帶回了調(diào)馬師哈爾巴拉,還帶回了一個年輕的騎手巴特爾。
調(diào)馬師哈爾巴拉有點桀驁不馴,他大大咧咧地說:烈馬要勇士騎,才能人馬合一,發(fā)揮最佳水平,跑出最快速度。我調(diào)教的馬,如果巴特爾來騎,必無人可與之比肩。
老爺子看看巴特爾年輕彪悍,是騎馬的好料,就同意了。
調(diào)馬師哈爾巴拉的脾氣很古怪,言明在八月那達慕大會前,不能干擾他的調(diào)馬,也不允許邊上有閑雜人等觀看。
哈爾巴拉的調(diào)馬有自己的一套,他夜里把那匹棗紅馬拴起來不讓它吃草。老古話不是說“馬無夜草不肥”嗎?哈爾巴拉要的就是不能讓馬長膘,馬一長膘,就像人群里的胖子,運動起來就氣喘吁吁的,哪還跑得動啊。
哈爾巴拉只讓棗紅馬白天吃草,適量飲水,晚上呢,把棗紅馬的馬韁繩拴得高一點,這樣馬就無法低頭吃到食槽里的草料,以迫使棗紅馬減掉肥膘。但這調(diào)馬很有講究的,這馬韁繩拴多高,大有名堂的,拴低了不起作用,拴高了讓馬不舒服,對馬的休息不利,適得其反。哈爾巴拉掌握得恰到好處。
僅僅個把月的時間,棗紅馬的肥膘就少了,肌肉就多了,肌肉一多,看上去精廋健壯,感覺這匹棗紅馬渾身是力量,跑的速度果然大大提高。
哈爾巴拉讓巴特爾每天白天帶著棗紅馬去草原吃草、喝水,遛彎、奔跑,以培養(yǎng)他與棗紅馬的感情。
你想想,一到晚上,哈爾巴拉就把馬韁繩拴高,不讓棗紅馬吃夜草,一到白天,就讓巴特爾帶棗紅馬去吃草、喝水、奔跑。棗紅馬智商比人低點,但不傻,自然分辨得出誰對它好,誰對它不好,感情上也就愈發(fā)傾向于巴特爾。
巴特爾也確實是個好騎手,他只要一翻身到馬背上,那棗紅馬就飛奔起來。
時間過得很快,盼望中的那達慕大會終于來到了。
三大項比賽,第一項就是四十公里直線賽跑,巴特爾的棗紅馬不鞴馬鞍,他自己也不穿靴襪,上身穿一件紅色的緊身衣,配上長長的紅彩帶,俊朗、英武。
一聲哨響,巴特爾就一馬當先飛奔而去,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綠綠的草原無邊際,巴特爾與棗紅馬像一團烈火飛馳在草原上,把其他兩百多匹參賽馬甩在后面,達茂草原牧民的情緒像開了鍋似的,多少情竇初開的少女為巴特爾瘋狂地叫喊、助威。巴特爾如愿以償?shù)貖Z得了賽馬的頭一名,有點像中原地區(qū)中了武狀元。
當天晚上,胡和魯家族殺羊宰牛,老爺子設(shè)宴慶功,大家開懷暢飲,不醉無歸。
第二天,管家發(fā)現(xiàn)老爺子遲遲沒有起床,進帳篷一看,發(fā)現(xiàn)老爺子被一刀斃命。身上留有一張干羊皮,用血歪歪斜斜寫著“十八年前滅門案,今夜復仇巴特爾?!?/p>
管家仰天長嘆:報應啊報應!
等官府的人趕到,調(diào)馬師哈爾巴拉與騎手巴特爾已騎著棗紅馬不知所蹤。
胡和魯家族要求官府,不惜一切代價,必須捉到巴特爾!
第二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官府無暇顧及捉拿巴特爾這等小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來有消息說:巴特爾遠走東北,參加了東北抗聯(lián)。甚至還有人見過日本關(guān)東軍懸賞巴特爾人頭的布告。
【作者簡介】凌鼎年,中國作協(xié)會員,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會長,作家網(wǎng)副總編,亞洲微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已發(fā)表一千萬字作品,已出版五十三本作品集,作品翻譯成十種文字。十五篇作品收入多個國家教科書,獲得三百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