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海,李兆賢,金 澤,李海濤,陳 靜,姜珊珊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慢性疲勞綜合征(CFS)[1]是當今社會高強度工作壓力和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的產(chǎn)物。是一組以體倦乏力、健忘失眠、食欲下降、咽干喉痛、腰膝酸軟、焦慮抑郁、頭昏頭痛及情緒低沉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長時間無明顯特征的疲勞癥候群,也有人將之稱為亞健康狀態(tài)?!秲冉?jīng)》里指出“古人”是以閑散少欲,心平氣和不害怕,形而不宣,氣順服。今人卻多因種種原因[2]而導致多憂思,多悲恐,而至肝氣不舒、胃氣不降、心腎不交等證候。因此,CFS在20~50歲的腦力勞動者中更為常見。由于此類人群患者工作壓力過大、精神高度緊張、免疫力下降以及內分泌功能紊亂,生活質量因此而深受影響,隨著愉快感和滿足感缺乏,其他疾病也逐漸出現(xiàn)。本病現(xiàn)代醫(yī)學對其病因病機的探討[3]很多,雖然西醫(yī)有有效的藥物治療,但副作用大、依從性不佳,停藥后反而更加嚴重,而通過中醫(yī)特色治療可以獲得明顯療效[4-9]。本研究選用芒針背俞穴透刺治療CFS,屬于物理療法,安全有效,無副作用,且療效顯著。選擇60例CF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60例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治未病”中心門診就診的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根據(jù)就診先后編號1~60號,并隨機分成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20~62歲,病程8個月~16年;對照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21~60歲,病程11個月~15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性別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CFS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本研究采用1988年Holmes診斷標準:霍姆斯指出,CFS的診斷必須符合兩個主要的診斷標準,在二級診斷標準中,必須有6個或6個以上的癥狀標準和2個或更多的征象標準,但8個或8個以上的單一癥狀標準也可以被診斷為CFS。
1.2.1 主要診斷標準 新出現(xiàn)的持續(xù)或復發(fā)性嚴重疲乏,持續(xù)或間歇性發(fā)作性疲勞和虛弱,過去無類似病史,臥床休息后癥狀無法緩解,每日活動不到健康時的50%,持續(xù)6個月以上。
1.2.2 次要診斷標準 (1)癥狀標準:以下癥狀必須發(fā)生在疲勞,持續(xù)或反復出現(xiàn)的超過6個月。癥狀包括:①低熱(37.5℃~38.6℃)和高于38.6℃與CFS不匹配;②咽炎;③頸部和腋窩淋巴結腫大伴疼痛;④不能解釋的肌力衰弱;⑤肌肉痛或肌肉不適;⑥運動后24 h或以上的疲勞仍未消退,但活動可耐受;⑦和病前不同類型的頭痛;⑧游走性關節(jié)痛,不伴紅腫;⑨至少1個或多個類型的神經(jīng)精神癥狀;⑩睡眠紊亂(嗜睡或失眠)。(2)身體體征標準:每隔1個月檢查1次,醫(yī)生至少連續(xù)兩次確認:①低熱(口表37.6℃~38.6℃,肛表37.8℃~38.8℃);②非滲出性咽炎;③頸前、頸后及腋窩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超過50 px者可能是其他疾病,應進一步檢查原因)。
①符合診斷標準和無癥狀慢性疲勞;②年齡18~70歲;③良好的依從性,愿意接受這種治療;④在1個月內沒有應用任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方法。
①不符合納入標準的;②排除其他有相同癥狀的疾病:其他伴隨癥狀必須根據(jù)病史、體征和實驗室結果排除,包括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地方性傳染病、慢性和亞急性細菌性疾病(如心內膜炎、萊姆病或肺結核)、真菌病、寄生蟲病、與人體免疫機能喪失病毒有關的疾病、慢性精神病,包括新診斷或新診斷的慢性精神病(例如內源性抑郁癥、歇斯底里的個人行為障礙、焦慮神經(jīng)癥、精神分裂癥等)的歷史。慢性炎癥性疾病(如肉瘤樣疾病、肉芽腫病或慢性肝炎)、神經(jīng)肌肉疾病(如多發(fā)性硬化或肌無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庫欣氏病或糖尿病)、各種吸毒成癮者(如酒精、管制藥物或非法藥物)、慢性治療藥物的副作用或其他毒性因素(如化學溶劑、農藥或重金屬)、其他已知或未知的慢性肺、心臟、胃、腸、肝臟或血液疾病。
①未能嚴格按照治療方案執(zhí)行的受試者;②未能完成療程且中途要求退出的受試者;③臨床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或病情變化不能繼續(xù)接受治療的受試者。
電芒針透刺取穴為心俞穴和肝俞穴,心俞向肝俞透刺,肝俞向腎俞透刺。毫針針刺穴位有:百會穴、四神聰穴、太陽、神門、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及內關。器具選擇:芒針選取型號為0.4 mm×125 mm的華佗牌針灸針,毫針選取型號為0.3 mm×40 mm的華佗牌針灸針;電針儀型號:G6805電針儀。操作方法:取俯臥位,運用夾持進針法,消毒局部皮膚,用輔助手提起皮膚,持針手用消毒棉球夾住針尖上10 mm處,以15°迅速穿過心俞穴,輔助手夾持消毒棉球,進針手持針柄,緩慢捻轉,進針方向為肝俞穴,刺入直到手柄,然后施以扭法,使之得氣。肝俞穴同此方法進針,向腎俞穴方向進針直至針柄,也行提插捻轉得氣,在得氣的基礎上,同側心俞穴及肝俞穴的芒針連接一組電針,心俞穴接正極,肝俞穴接負極,運用疏密波,其強度為耐受為度,電針30 min。之后患者仰臥,經(jīng)常規(guī)穴位消毒,選取0.3 mm×40 mm華佗牌針灸針,采用單手快速進針法進針,行提插捻轉法使之得氣,得氣后留針30 min。
療程:1周針灸6次,休息1日,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器具選擇:毫針選取型號為0.3 mm×40 mm的華佗牌針灸針;穴位選擇:同治療組毫針穴位。操作方法:穴位常規(guī)消毒,選擇0.3 mm×40 mm華佗牌針灸針,用一只手快速進針,行提插捻轉方法使患者得氣,得氣后留針30 min。
療程:每周6天,休息1天,7天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
治療前后按疲勞評分-14進行評分,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臨床癥狀按輕、中、重程度分類,以疲勞為主要癥狀,無疲勞感,為輕度;疲勞較為嚴重,只能從事輕度工作和活動4分,為中度;疲勞癥狀嚴重,難以堅持正常工作和活動6分,為重度。
對治療前后10個次要兼癥進行評分,繼發(fā)性證候分為輕、中、重3類,觀察針刺方法對兼癥的改善情況,分值降低的越多說明越有效。
兩組患者總體健康水平量表(SF-20)[10]:分別與生活密切相關的6個方面: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總體健康和疼痛評分,共20個維度,包括兩個方面的功能和健康。轉換后的總得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維度所代表的生活質量越高。
參照“慢性疲勞綜合征中醫(yī)療效標準探討”制定CFS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本病的主要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并能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顯效:臨床主要癥狀和疾病并發(fā)消失不少于2/3;有效:主要臨床癥狀消失不少于1/3或小于2/3;無效:主要臨床癥狀和并發(fā)癥狀消失不到1/3,或無改善。
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偨Y評價其療效,包括療效分析和意向分析。采用t檢驗對治療前后的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兩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評分數(shù)據(jù)采用Ridit分析。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疲勞量表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間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前后評分均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治療組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電芒針背俞穴透刺組和普通針刺組均可改善患者的疲勞狀態(tài),電芝針背俞穴透刺組療效優(yōu)于普通針刺組。見表2。
治療組記憶力注意力下降、淋巴結腫大觸痛、頭痛、睡眠障礙積分和總積分治療后明顯下降(P<0.01),治療組治療后上述次要兼證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電芒針背俞穴透刺組對次要兼證的治療優(yōu)于普通針刺組。見表3。
表2 兩組疲勞量表積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次癥積分及總積分變化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1;與對照組比較,2)P<0.05。
與本組患者治療前積分進行比較,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各維度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經(jīng)背俞穴芒針透刺治療后的CFS患者的整體健康水平明顯高于普通針刺組治療,說明芒針背俞穴透刺法有效。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F-20量表各維度得分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電芒針背俞穴透刺組療效高于普通針刺組。見表5。
表5 兩組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治療組比較,△P<0.05。
中醫(yī)治療CFS,通過調節(jié)機體機制[11],調節(jié)激素水平,刺激神經(jīng)和體液系統(tǒng)的自主神經(jīng)協(xié)調,促進人體各器官的正常平衡功能,無不良反應,是目前治療CFS的理想方法。由于CFS病程長達數(shù)年、數(shù)十年,基本上都有長期服藥及治療的病史,且現(xiàn)有的治療手段有諸多不便, 因此需要加強專門方法的研究,開發(fā)出療效好、見效快的新方法, 以適應臨床需要。田華張艾灸能有效改善CFS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CFS患者NK細胞活性和IL-2含量[12]。陳雪通過透皮給藥改善患者疲勞癥狀,經(jīng)皮給藥可提高CFS患者C2和C3[13]的水平。孫遠征等應用俞募通經(jīng)溫針灸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療效顯著[14]。在此研究之前,本中心也采用精油調和藥餅,隔藥餅灸結合穴位埋線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15-16],療效顯著。
本課題運用芒針透刺背俞穴雖只選擇心俞穴、肝俞穴兩穴,但在針刺路徑上,會經(jīng)過膈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及腎俞穴,所以看似兩個穴位,實際上是18個穴位,通過透刺治療達到養(yǎng)心安神、疏肝理氣、補腎扶陽的作用,心俞穴、肝俞穴兩穴配伍能起到調養(yǎng)心氣、肝氣調達[17]的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之前本中心應用背俞穴埋線結合艾灸治療本病[15-16]療效顯著,現(xiàn)把芒針與電針結合應用到本病的治療中為本病的創(chuàng)新點。現(xiàn)在臨床上多報道用微針、電針及體針治療本病,取穴眾多,而芒針透刺治療有針刺穴位少、應用簡便的特點,且背俞穴應用毫針針刺時危險比較大,而芒針針刺穴位皆為平刺,可避免氣胸的風險,臨床上芒針這種特種針法的應用不多,本課題研究以芒針這種特種針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對于患者睡眠的改善,焦慮狀態(tài)的改善,以及對記憶力、注意力的提高程度等方面都有更好的改善。
中醫(yī)對CFS的認識是不可或缺的,其研究是基于中醫(yī)整體觀與辨證論治相結合。在后續(xù)研究中會在分子角度進行進一步的實驗觀察,探討芒針治療本病的機理。本方法屬于物理療法,無副作用,綠色、安全有效。此外,治療疾病的同時,應該對病人的心理、環(huán)境及食品等全面調整,幫助擺脫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鼓勵其適當?shù)膴蕵泛腕w育活動,提高抗疲勞強度,避免亞健康狀態(tài)?!端貑枴そ饏T真言論》篇第四中有:“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這里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的理論,本研究就是源于此理論,通過芒針透刺達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18]的中醫(yī)學思想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