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驚濤中的民族浮沉
      ——《唇典》與《額爾古納河右岸》悲劇意蘊之比較

      2019-02-20 12:32:14王宏妍
      昭通學院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雅拉額爾古納河鄂溫克

      王宏妍

      (牡丹江師范學院 文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2018年7月17日,第七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在香港如期揭曉,東北作家劉慶以其54萬字長篇小說《唇典》摘取首獎殊榮,成為繼賈平凹、莫言、王安憶、閻連科后,第五位獲得該獎項的內地作家。在此之前,《唇典》憑借對百年來東北大地“生死場”的還原,即引發(fā)了國內文學界的多方關注,榮獲東北文學獎、長白山文藝獎、吉林文學獎等多個獎項,并占據(jù)2017年中國小說學會年度排行榜長篇小說榜榜首,入圍《收獲》《揚子江評論》等多家長篇小說文學排行榜。土地哺育作家的真理從來都顛撲不破,“幾乎所有優(yōu)秀的作家,都和一塊土地有著血脈相通的精神聯(lián)系,這種體現(xiàn)著傳統(tǒng)文化的區(qū)域性敘事,是一個民族文化譜系的象征,存在著一種無可替代的精神感召力”[1]?!洞降洹穼τ跂|北地區(qū)大歷史的史詩性建構,使人極容易聯(lián)想到同為東北作家的遲子建同樣描寫東北少數(shù)民族的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二者皆以東北百年間掙扎在多重困境中的少數(shù)民族為主要取景閾限,并都將對于人性與生態(tài)的價值探尋訴求于底層悲劇人物受難的歷史場景,用“詩意”的筆觸追溯百年來北國大地的諸多變化,講述著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離散、衰亡乃至凋謝的故事。并且由于兩部小說在對人性失落的刻畫、生態(tài)問題的反思和歷史變遷的感傷等方面一致性的敘寫,令其在悲劇書寫上也呈現(xiàn)出相近的氣息。

      一、神話消逝處的人性悲劇

      “在清代的地域觀念上,遼闊的東北已被看成是一個政治上及民族關系上連為整體的區(qū)域。在以漢族文化為主體,同時合聚東北其他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關東地域,民俗貫穿成為突出景觀?!盵2]當外來文化還未涉足廣袤的東北大地之時,冰川莽原和高山大河間閃爍著的是薩滿文化的火光,薩滿文化深刻地影響了白山黑水間各民族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其對世界獨具個性的詩意認知,在這個充溢著神秘色彩的世界,宿命和神祇真實存在,神諭通過薩滿之口實現(xiàn)對人世的評判和仲裁。由于薩滿精神的凝視與守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靈魂深處也浸潤了神性的氣質,他們對宇宙和人生有著獨特的妙諦,其生命也散發(fā)著最純真原始的光芒,神性與人性的結合使這片土地成為了不染世俗煙火的“唯美國度”,即便是漂泊浪蕩于此的游魂也從心底散發(fā)著圣靈之光?!洞降洹放c《額爾古納河右岸》皆以東北古老的薩滿文明為參照,講述了由于戰(zhàn)爭及外來文化等因素侵蝕的緣故,薩滿文化從最初的輝煌到最終余暉漸逝的歷程。在古老神話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同時,利欲也開始泯滅其心中的良善,人性無可避免地從喑啞失聲的歷史中隱去,消解于茫茫的民族災難之中。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寫到,“神話給一個民族的經(jīng)歷打上永恒的印記。神話的毀滅使文化喪失其健康的天然創(chuàng)造力,人、教育、風俗、國家都變成抽象的存在,不可消除的內在的匱乏?!盵3]《唇典》中現(xiàn)代文明對傳統(tǒng)文明的裹挾,外來秩序對原始秩序的取代即是小說人性悲劇的開端,當卷起千百年來落葉與風塵的第一班火車駛入白瓦鎮(zhèn),即宣告著庫雅拉人蒙昧且天真歲月的終結,電燈、電影、馬戲團、留聲機、日本人的鐵軌、俄國人的教堂……這些新奇事物的出現(xiàn)伴隨著殖民、戰(zhàn)爭、瘟疫、兵災、匪患以及政權的頻繁更迭。薩滿的神跡在冰冷的炮火面前變得無能為力,被戰(zhàn)火和殺戮籠罩的人們早已無暇顧及古老的神話與信仰,在入侵者殘酷血腥的統(tǒng)治下,薩滿教崇尚的自由意味著死亡,而生存則意味著一種符號性的茍活,人們在戰(zhàn)爭的重軛下掙扎,在歷史的災難中畸存,“神靈世界拒絕再和人類溝通,心靈的驛路長滿荒草,使者無從到達。鈴鼓之路喑啞閉合,再也無法指破迷津,無助的靈魂流離失所?!盵4]434神性和人性一起被這群“忙著生,忙著死”的人們無視與遺棄在寂寞之中。

      小說《唇典》,通過薩滿文化對于人格的陶養(yǎng)與現(xiàn)代戰(zhàn)爭對于人性異化的比較,表現(xiàn)了神話漸逝中人性的悲劇。郎烏春在和趙柳枝的關系漸行漸遠后,與革命伙伴韓淑英在很長一段時期保持著情人關系,并且還育有共同的女兒——趙蛾子。但當郎烏春在投奔“組織”還是偽軍的選擇上游移不定時,擔任“組織”頭目的韓淑英卻絲毫不顧念二人間的情感,她假借仙姑的身份騙取趙柳枝的信任,試圖借趙柳枝之手終結郎烏春的生命,以夫妻間相互殘殺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組織”計劃,并且為了“組織”和革命,甚至至親的女兒對于韓淑英也顯得無足輕重,對蛾子的生活狀況,她從未有過絲毫關心。戰(zhàn)爭的殘酷致使韓淑英身上的人性和倫理觀念消失殆盡,失去了人之為人的根本的她,成了毫無情感可言的戰(zhàn)爭工具。趙蛾子在戰(zhàn)后狂歡化的政治運動中進一步延續(xù)了母親的悲劇,為了所謂的“斗爭”,她帶頭分光了自家的財產(chǎn),并試圖將撫育她長大的養(yǎng)母趙柳枝趕出白瓦鎮(zhèn),人性的冷漠和情感的淡薄并沒有隨戰(zhàn)爭的結束而終止,鐵面無私和大義滅親的背后,是戰(zhàn)爭對薩滿精神的破壞,神性與人性訣別后,人們心靈的傷痛再也無法愈合。

      相較于《唇典》在蒼茫粗糲的歷史中對人性悲劇的刻畫,《額爾古納河右岸》對于神性消逝,人性淡漠的批判則隱晦許多。神秘古樸的薩滿文化構成了鄂溫克民族最初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編碼,薩滿不僅是他們的信仰,更是維系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保障,小說對于人性失落的講述主要通過薩滿神性的解體來含蓄表現(xiàn)。薩滿文化在書寫著鄂溫克民族靈魂深處樸拙詩意的同時,還有著祈福消災、治病救人的神奇之處,但隨著尼都薩滿的逝去和最后一個薩滿妮浩的倒下,薩滿文化在鄂溫克民族的傳承中面臨著斷裂,沒有了薩滿神性的內在維系,加之遭遇被“文明”的外在要求,鄂溫克大部分族人被迫相繼下山,走出山深林密的世外桃源,進入“心外的湖山”。步入現(xiàn)代社會意味著鄂溫克人必須放棄原始的游獵、遷徙等生活方式,山下的定居點使他們再也不必為自然的喜怒而憂慮,現(xiàn)代的醫(yī)療也再不需要薩滿的神跡療治傷病,他們自由的靈魂正在緩慢地被現(xiàn)實捆綁,不遠的未來,鄂溫克的民族精神、薩滿文化很可能只是留存于人們記憶中的抽象符號,“現(xiàn)代文明的進程,正在靜悄悄地扼殺著原始之美,粗獷之美。人類正一天天地遠離大自然,心靈與天地的溝通變得越來越渺茫?!盵5]在神性淡出鄂溫克民族生活的同時,人性的光影也注定日漸稀薄。

      二、靈韻訣別時的生態(tài)挽歌

      由于東北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歷史淵源及政治背景等特殊性原因,在漫長的一段時期中,外界對這片磅礴的熱土始終停留在神秘、粗疏的認知階段,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尤其是游走在邊緣地帶的少數(shù)民族,猶如陡峭崖壁上生長的野花,于寂靜無聲處自由而詩意地綻放著。受薩滿文化樸素的自然觀影響,庫雅拉人和鄂溫克人都持有萬物有靈的自然觀念,在他們的認識中,花草精神隱藏著人類心靈的至動,水月顏色包蘊著世間最幽深的玄暝?!洞降洹分校瑤煅爬缴系拿恳恢陿涠加猩耢`附體,于寒暑來去間傾聽著人們的喜樂悲歡,洗馬河的河水永遠不知疲倦地在流淌,滋養(yǎng)著所到之處的一切生靈,大自然的豐饒令庫雅拉族人從來不必為生活煩惱,沉醉在自然懷抱中的他們仿佛也是一棵又一顆開花的樹,在庫雅拉的土地上恣意縱情地生長。在額爾古納河的右岸,冬之白雪和夏之白夜的自然環(huán)境同樣培養(yǎng)了鄂溫克人與萬物和諧共生的民族精神,自然萬物于他們而言不單純是果腹的食物,更是生活智慧的啟迪,春走花祭,秋殘葉枯,他們在悠揚的馴鹿鈴聲中隨水草沿河岸遷徙,生時,碧草星空即是療治傷病的良藥,逝去,綠樹清風便是安妥靈魂的溫床,大自然已將它的靈韻注入到鄂溫克人的生命現(xiàn)象之中。

      戰(zhàn)火中,庫雅拉人人性的流失與家園的毀滅遙相呼應。戰(zhàn)亂的浩劫將他們原本獨立完整的社會體系迅速解構,平靜祥和的光景被焦灼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所替代,鬼魅橫行于世,雪災、風災、蟲災、旱災和水災輪流地蹂躪著庫雅拉的土地,散發(fā)著溫暖豐腴氣息的滿地高粱不復存在,取代它們的是充斥著詭異神秘氣息的罌粟花,因為“販賣鴉片是愛國者唯一可靠的經(jīng)濟來源?!盵4]247郎烏春再次回到白瓦鎮(zhèn)時,烏鴉的絮語早已蓋過了燕子的呢喃,迎接他的是撲面而來的蒼蠅,無處不在的它們甚至快要把士兵的槍口糊死了,戰(zhàn)爭對環(huán)境毀滅就像一場迅速蔓延的瘟疫,打破了庫雅拉人原本淳樸自然的田園意趣。鄂溫克人雖然遠離正面戰(zhàn)場的殊死搏斗,但仍舊深刻地體會到戰(zhàn)爭對自然和人類的傷害,日本人的到來給額爾古納河右岸帶來了真正的瘟疫,“黃病”像蝗蟲一樣在山林飛舞,帶走了太多人的生命,“拉吉達那個龐大的家族,被黃病席卷的只剩下一個人”[6]140。并且,天空中飛機的轟鳴和遠處交戰(zhàn)的炮聲驚飛了樹間的鳥,驚跑了林中的動物,獵槍因為缺乏子彈成為無用的廢鐵,為了食物,鄂溫克人甚至不得不宰殺心愛的馴鹿,戰(zhàn)爭陰影下的次生災害為額爾古納河右岸的純凈外表蒙上了最初的煙塵。

      “歷史時代不同,對抗的社會力量不同,沖突的性質不同,因而人與社會沖突的悲劇性就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盵7]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使物質存在以絕對的優(yōu)勢戰(zhàn)勝了精神存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工具理性和商業(yè)精神塵封銹蝕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韓淑英的烈士陵園被改為游樂場,庫雅拉河谷被改造成旅游示范區(qū),自然成了消費文化中的一部分,甚至,昔日被人們拋之腦后的薩滿文化也因有利可圖而重新回歸他們的視野,神圣的薩滿文化被春化神婆等人當作斂財工具到處招搖撞騙。樹在庫雅拉人的觀念中是神圣的存在,是他們的助理神,在滿斗看來:“每棵樹都有靈魂,你敬它一尺,它敬你一丈,有什么煩心事,只要一進樹林,就全都忘光了?!盵4]460但在利益的驅動下,原本被視為信仰的神樹在人們心中正向著消費符碼轉變,洗馬村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之后,山上的樹因其經(jīng)濟價值也難逃被分配的命運,利益面前,有人甚至因交織樹杈的歸屬權而打破腦袋,每一個樹樁看起來都是那樣的觸目驚心,沒有松林作為屏障的洗馬村,冬天的風大了好多。然而,樹木的厄運遠未停止,在房地產(chǎn)行業(yè)巨大利益的需求之下,滿斗辛苦守護的靈魂樹被盜樹賊盯上,“烏春、柳枝、蛾子、蘇念在經(jīng)歷一次肉身死滅之后,在靈魂上又慘遭發(fā)展主義和實利主義‘收割’,生命再次被當作工具征用!”[8]

      森林是鄂溫克人的家園,樹木雖然不是他們主要的信仰,但由于人與自然的相互依賴,鄂溫克人心中對樹木同樣懷有敬畏之情。當金得因為對愛情的絕望而選擇上吊自殺時,還不忘記選擇一棵枯樹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在鄂溫克的族規(guī)中,吊死的人要連同吊死他的那棵樹一起火葬。這種和諧的生態(tài)狀況在林業(yè)工人進入大興安嶺后成為了歷史回憶,無節(jié)制無規(guī)律地砍伐令森林大面積消失,接踵而至的是動物的離去和河水的枯竭,“每當獵手空手而回的時候,馬糞包總要咒罵那些伐木點,說它們是生長在山中的一顆顆毒瘤,把動物都趕跑了?!盵6]247由于森林的消失,人們無奈在政府的安排下進行“整體生態(tài)移民”,但棉花絮成的被子使他們憋悶,一排挨一排的房屋令人情變得生分,陌生人之間的相遇沒有了問候,獵犬由于無法適應環(huán)境而變得焦躁不安,馴鹿也因為集中圈養(yǎng)而日漸消瘦?!叭祟悺谩匀坏囊庠笇⒋罅康匕赖隆⒕窈蛯徝赖膬r值——但它們是人類的價值,而不是從具有它自己神秘而不可接近的目的的一種外在的、被崇拜的自然中解放出來的想像的‘內在’價值?!盵9]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靈韻隨著現(xiàn)代人類社會價值的強勢入侵徹底消逝,森林中久久回蕩著的,是自然向人們悄吟的生態(tài)挽歌。

      三、文化嬗變下的歷史之殤

      “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10]《唇典》與《額爾古納河右岸》在悲劇的書寫上,都通過記錄顛簸在歷史煙云中東北大地的風俗民情、時代更替,來表現(xiàn)濃厚的社會悲劇意識。如果說《唇典》是記錄滿族百年滄桑歷史的民族志,那么《額爾古納河右岸》則是鄂溫克民族近一個世紀變遷的史詩。在歷史不斷前進的過程中,古樸赤誠的原始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功利實用的現(xiàn)代文明所侵蝕,徘徊時代邊緣的少數(shù)民族,在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下被迫裹挾前進,利益至上的現(xiàn)代性原則取代了有溫度的信仰,群體生命目的變得匱乏,到處都是欲望膨脹、精神浮躁的悲涼景象,民族文化面臨著裂變與消逝的窘境。在詩意和欲望的對峙下,《唇典》與《額爾古納河右岸》用宏闊的時空跨度展示了現(xiàn)代啟蒙過程中籠罩的悲劇光暈,以極具苦難的眼光追溯歷史、觀察人性,通過宗教肅穆的神性和大愛反思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指向,將批判的目光聚焦到現(xiàn)代文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浸淫中,用生命精神與物質現(xiàn)實的悲劇對抗,祈愿著生命價值和人性美好的回歸。

      神話的世界無一不是浪漫、美好而飽含溫情的存在,古老的神話傳說賦予沒有時間、沒有歷史、沒有名稱的荒原以最初的價值,也為混沌迷茫的人們指明了來處。但“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語境中,處于原生態(tài)地域的風俗民情大都處于‘去域化’境況中,現(xiàn)代人類一直不斷地以毀壞自然來構建‘美好家園’?!盵11]《唇典》和《額爾古納河右岸》訴說了一個人的心靈史,一種信仰的衰落史和一個民族的生存史,從鈴鼓之路到失靈年代,從清晨到半個月亮,兩部小說一開始就已經(jīng)向人們暗示了民族文化和原始文明的悲劇?!洞降洹分袚碛小柏堁劬Α钡拿ㄋ_滿滿斗,身上的神秘性在晚年時被現(xiàn)代醫(yī)學破解,“滿斗只是一個特殊眼病的患者,根本不可能洞悉人間的奧秘?!盵4]480在被現(xiàn)代科學逐步解構的過程中,薩滿文化變得不再神秘,甚至僅僅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一種。處于邊緣地域的鄂溫克人同樣無法抵擋主流文化的吞噬,薩滿文化代代相傳的萬物共生的民族精神并不被現(xiàn)代社會所接受,他們勸說獵人下山的原因是,鄂溫克人的馴鹿在森林中游走時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并且只有放下了獵槍的民族才是有出路的民族?,F(xiàn)代伐木機器的轟鳴聲淹沒了鄂溫克人反抗的聲音,他們理所當然地以所謂的文明理念將環(huán)境破壞的責任歸咎于原住民,但“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為幾只蜻蜓掠過的緣故呢?”[6]259

      所謂的悲劇,不是簡單地“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也不是單純的故事結局的不圓滿,而是一種人與現(xiàn)實矛盾的不可調和、與命運悲劇不能相抗的無奈,或者即使努力抗爭也最終不得不服從于命運安排的悲哀?!洞降洹分校瑵M斗終其一生都在拒絕成為薩滿的命運,但經(jīng)歷過兵災、匪患、戰(zhàn)爭、斗爭之后,進入現(xiàn)代社會的滿斗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失憶了二十二年的他恢復記憶后發(fā)現(xiàn)世界早已變得陌生,飄游在人世間的的神靈關閉了和大多數(shù)人的交流渠道,后代們只關注現(xiàn)世感受,他們的“心靈早已麻木,心神遲鈍,逆來順受,生如螻蟻?!盵4]434被積雪蓋住的湖面需要用心血和淚水沖洗,神命終究難違,滿斗因為現(xiàn)代社會中麻木的人心而接受了成為薩滿的命運。與滿斗相反,《額爾古納河右岸》中鄂溫克民族一直竭力想保留住其古老的薩滿文明,但尼都薩滿在侵略者面前用生命保護民族尊嚴,妮浩因薩滿的大愛救助貪婪的山外人,接連失去自己的孩子,并最終以生命的舞蹈撲滅林業(yè)工人引發(fā)的大火,這些給鄂溫克人心中帶來了強烈地觸動,兩代薩滿悲涼的命運使他們不想再看到新薩滿的誕生,“達吉亞娜把妮浩留下的神衣、神帽和神裙都捐給了激流鄉(xiāng)的民俗博物館”[6]258,鄂溫克人終究也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

      一個民族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沖突撞擊的眩暈中很容易忘卻其來處,而失去了來處又何以談歸途。小說中滿族和鄂溫克族在宏觀層面上可以看作我們整個民族符號的象征,而古老的薩滿文明則可以視為民族精神的代表,一個人失去精神的支撐生命便沒有了歸宿,一個民族失去了精神的根基更會陷入無望的死寂,《唇典》中滿斗最后出走找尋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我”和安草兒最終堅守的,皆是于荒煙蔓草中隱藏的精神原鄉(xiāng)。雅斯貝爾斯在《悲劇的超越》中寫道:“所有各式各樣的悲劇都具有某些共同之處。悲劇能夠驚人地透視所有實際存在和發(fā)生的人情物事;在它沉默的頂點,悲劇暗示出并實現(xiàn)了人類的最高可能性?!盵12]雖然苦難的現(xiàn)實暫時還未找到改變的道路,但對于苦難的擔當卻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精神追求,《唇典》與《額爾古納河右岸》兩部小說都以開放式的結局落幕,頗有深意地向人們暗示了歷史的無限性,相比蓋棺定論的狹義預言,這種方式則更有力量地向人們傳遞出作者對愛與暖的堅守。

      猜你喜歡
      雅拉額爾古納河鄂溫克
      額爾古納河岸
      淺析畫面感在舞臺中產(chǎn)生的舞臺效果
      藝術大觀(2019年33期)2019-10-12 15:37:21
      額爾古納河謠曲
      草原歌聲(2019年1期)2019-07-25 07:30:58
      鄂溫克的駝鹿
      A Class of Rumor Spreading Models with Population Dynamics?
      鄂溫克的駝鹿
      論納·賽西雅拉圖教授的史詩研究
      額爾古納河
      草原歌聲(2016年1期)2016-11-15 05:46:56
      論鄂溫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對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的古籍整理
      图们市| 平安县| 徐闻县| 双牌县| 道真| 枝江市| 乐业县| 宁城县| 靖边县| 汨罗市| 驻马店市| 新源县| 盘锦市| 含山县| 二连浩特市| 凤城市| 沧州市| 本溪市| 砀山县| 招远市| 朝阳市| 阿拉善盟| 兰西县| 开封县| 博野县| 新建县| 茂名市| 新竹市| 临城县| 车致| 乌海市| 雅安市| 栾川县| 万全县| 河曲县| 咸宁市| 南汇区| 巍山| 廉江市| 淳安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