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昕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1)合唱是多聲部聲樂作品中進行集體演唱的行為,合唱的標準是要求所有的伴奏、和聲等音響形成和諧的氛圍。合唱是目前參與表達最廣泛,也是普及型最高的表達形式。聲樂藝術中最高超的表達形式為合唱團藝術,它最善于展現(xiàn)出人們心中的復雜情感。包括了集體人聲的演唱形式和個體人聲的演唱形式,形成豐富多彩的表達形式[1]。
(2)鋼琴作為鍵盤音樂形式的代表之一,歷經了幾百年的發(fā)展和演變,經過無數(shù)人的努力,已經達到了較高的藝術境界,在合唱藝術中,鋼琴伴奏音樂是作曲家經過巧妙地構思,多次的重復實驗,精致的設計,用多種形態(tài)化的藝術手法將歌詞意境融入到鋼琴的曲意中,并最終完成了合唱音樂的藝術想象鍵盤音樂?,F(xiàn)代的鋼琴憑借其強大的音樂感染力與鏗鏘圓潤的音樂表現(xiàn),不僅使合唱藝術在音樂形象中更加多維、立體,還提高了合唱聲樂在音樂中的發(fā)展?jié)摿?,并使合唱藝術在音樂中的開拓、發(fā)展、創(chuàng)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發(fā)展方向[2]。
(1)合唱藝術中主演的伴奏形式。
分別是鋼琴和樂隊的伴奏形式,鋼琴的伴奏是最為常用的伴奏形式。鋼琴是鍵盤樂器的代表,因此合唱要進行發(fā)展,于是,后期的古典樂派的發(fā)展中,在合唱中適當填入合理的伴奏,就是一種大眾的創(chuàng)作手段。將合唱與鋼琴完美結合,不但可以充分發(fā)揮出鋼琴的優(yōu)勢,還使合唱更加完美,形成了兩者緊密結合,相互依存的一個整體,極大地促進了合唱藝術和鋼琴的發(fā)展。[3]
采用鋼琴伴奏的合唱作品,在鋼琴伴奏參與合唱的作品表演中,該作品是否成功,不僅僅只在于樂隊和指揮者和配合,還和鋼琴的演奏有很大關系,只有充分將鋼琴的伴奏部分和人聲聲樂部分融為一體,才能讓合唱音樂達到完美的效果。在合唱中伴奏的音型織體通過作曲者的理解,以不同的藝術手法與豐富的和聲語言將歌詞的內涵與意境表現(xiàn)的更加淋漓盡致,使該作品表現(xiàn)的更加充分。在中外合唱藝術作品中,鋼琴伴奏的所表現(xiàn)的織體存在形式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它不僅僅有著輔助性的身份,而且還有著復雜多樣的多功能的角身份。合唱藝術配合鋼琴伴奏不僅僅是對人聲的鋪墊和美化,還是創(chuàng)意與意境、心理刻畫、思想表達、情感揭露的重要手法,甚至是歌曲主體思想表達的核心[4]。
(2)鋼琴伴奏是一種融入了節(jié)奏和語匯的律動,它能協(xié)調多個聲部的旋律和音響,使其達到平衡的一種鍵盤藝術,鋼琴在合唱藝術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聲樂表演藝術中,能夠將指揮、人聲、樂器、復調融為一體的就是合唱藝術。而在合唱藝術中扮演著和聲襯托、主旋律的陳述、前奏間奏尾奏的陳述、復調性副旋律的對比、并置性主題的對比和填補合唱中不足的角色就是鋼琴的特色伴奏。從技術層面出發(fā),通過鋼琴伴奏引入主題曲目的前奏,可以讓演唱者了解歌曲的節(jié)奏、音調、節(jié)拍、力度,更好的掌握曲目的表達,通過鋼琴自身發(fā)揮為曲目拓展獨特的藝術性。鋼琴的音域廣泛,聲調既可柔美也可以鏗鏘有力,這些都為歌曲提供了豐富的價值。另外,在藝術演奏中,前奏、前奏、尾奏作為音樂鋪墊,能夠通過豐富音樂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來提高作品的表現(xiàn)張力,還可以完善作品的整體結構,為音樂段落之間做好銜接。鋼琴伴奏是從古典音樂開始加入合唱中的,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了音樂表現(xiàn)的重要方式[5]。
鑒于鋼琴伴奏在合唱藝術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可以將其分類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鋼琴伴奏作為主旋律使用就。使用鋼琴伴奏作為一首作品的主旋律時,聲音有很強的穿透性,所以在色調和力度上有明顯的改變。合唱區(qū)的演唱者應該根據(jù)主旋律來調整合唱的銀兩。另外,鋼琴演奏者在突出主旋律的同時,要考慮歌曲的高聲部分,如果合唱者的音區(qū)別叫低,鋼琴伴奏的音調也應該適當減弱,否則過高的主旋律無法與低聲區(qū)匹配,會讓整個曲目聽起來不皮平衡。
如 《嘎喔麗泰》 中根據(jù)鋼琴伴奏,在合唱一首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種,第一,鋼琴伴奏作為主旋律,在合唱一首作品時使用鋼琴伴奏作為主旋律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能夠突出作品的色彩和力度,在合唱樂隊表演作品時,能夠通過鋼琴伴奏來調節(jié)音量,不僅能夠突出鋼琴伴奏的特點,還可以讓聽眾聽到旋律的高聲部分,但是如果在和聲過程中,表演者的音區(qū)比較低,是鋼琴伴奏應該適當減弱,減少高音調音響影響表演者的音調,造成整個音樂不協(xié)調。例如,在《嘎喔麗泰》一曲中,26 至29 小節(jié)中,伴奏者右手為八度旋律,左手三連音,進行分解和弦伴奏,在合唱部分和聲應該強化“啊”字,從而襯托鋼琴的主旋律。但是,由于這部分合唱屬于中音區(qū),力度比較弱,而鋼琴伴奏音區(qū)非常高,力度比較強,為了避免發(fā)生整體性不平衡,所以鋼琴的主旋律應該是能降低,只要適當加強即可。在33 至38 小節(jié)中主要的旋律也在鋼琴伴奏部分,所以在鋼琴伴奏中,伴奏者應該是雙手柱式和旋同時進行,這部分節(jié)奏音區(qū)高,音量強,所以合唱部分的音量和力度也需要適當增高,鋼琴伴奏需要提高力度,才能帶動整個合唱的情緒,將整個歌曲推到高潮,達到整體的平衡[6]。
第二種,使用鋼琴伴奏來彌補和聲中的缺陷,鋼琴伴奏能夠通過平衡合唱區(qū)音調不協(xié)調,來達到彌補的作用。通過鋼琴伴奏來彌補和聲的不足多發(fā)生在同聲合唱或者是音層性合唱中,音層性合唱主要指的是男女各聲部高低聲部的疊加,最終形成混合合唱。由于這種合唱缺乏和弦基礎音,所以性質和完整性程度明顯不夠,此時堆鋼琴伴奏的要求更高,也需要通過鋼琴伴奏來彌補和聲中的缺點[7]。
例如《Sanctus》中,合唱的部分主要是男中與男高的合唱,鋼琴伴奏者在演奏時,右手需要不斷重復旋律,左手進行和弦分解,突出左手的演奏部分,在不覆蓋主旋律的同時協(xié)調合唱。
第三種,鋼琴作為伴奏襯托主旋律。采用鋼琴伴奏作為和聲,演奏者要注意鋼琴伴奏的音調不能超過主旋律,要適當?shù)膹秃现餍桑绻嗖钶^大,就不會凸顯出美感。在大部分演奏的情況中,鋼琴伴奏為了襯托主旋律都會適當?shù)牡陀诤铣獏^(qū)的音區(qū),這樣可以讓鋼琴版歐更容易控制,但是如果在實際表演中,鋼琴伴奏的音區(qū)超過了合唱部分的音區(qū),主旋律就會被和聲覆蓋,讓聽眾無法聽到歌曲的主旋律。例如,在《把祖國打扮的更美麗》中,鋼琴伴奏就是以和聲的方式來烘托整個旋律,盡管在這個歌曲中鋼琴伴奏與合唱區(qū)的旋律都是F調,但是鋼琴伴奏者應該控制音量的高低和音調,讓伴奏襯托合唱的主旋律。
鋼琴伴奏是合唱伴奏中常見的形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藝術造詣不斷提高,鋼琴伴奏已經與合唱完美的結合,鋼琴伴奏通過其自身優(yōu)美的旋律和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刻畫形象和烘托藝術氛圍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從鋼琴伴奏的作用角度出發(fā),鋼琴伴奏可以分成主導作用、從屬作用和并置作用三種。鋼琴伴奏在和聲的基礎上對旋律進行加強,直接陳述與人聲合唱對應的第二主題,讓它與人聲就構成了復調性并置關系。通過這些手法的運用,不僅為合唱添加了豐富的多樣化旋律,還對音樂情緒有了有效的補充。從屬地位與作用的表現(xiàn)在表現(xiàn)單一音樂形象的合唱作品時,鋼琴伴奏通常會選擇一種較為穩(wěn)定單一的和聲方式進行;在表現(xiàn)出豐富的音樂形象或者較大的合唱作品中,鋼琴伴奏往往包含多種形式的和聲進行,不同的伴奏音型和織體就是作曲家根據(jù)音樂家表現(xiàn)出來的心里情感所做出來的精心編制的歌曲。例如,合唱作品《婁山關》、《茨岡》、《念故鄉(xiāng)》中鋼琴伴奏運用了柱立式合唱;作品《黃水謠》、《雪花》中鋼琴伴奏運用了分解式的和聲進行;在作品《燕子》、《讓世界贊美你》中運用半分解式進行等等。在這些作品演繹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形式和聲地位都是以人聲作為中心來表達出的,此時,鋼琴伴奏處于從屬地位。通過鋼琴前奏的陳述,結合合唱者再節(jié)奏、音響、力度等方面給以必要的提示,使人聲進入更加清晰、明了、準確的節(jié)奏,讓各個作品能夠完美的銜接在一起,使合唱的音樂主題更加突出、集中穩(wěn)定并且表現(xiàn)形式更加豐富多彩[8]。
因此,鋼琴伴奏具有多重藝術的特性。它以豐絢麗的手法和豐富多彩的織體,在與人聲共同營造音樂意境、深度表達人物的內心,通過多種變化的藝術表達出人們心中最深層次的思想情感。要求合唱者與鋼琴伴奏協(xié)調合作,達到均衡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