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當這一期《中華兒女》問世,恰是正月初一。春天來了,我們這期人物專題聚焦姓氏文化中的名流。
“您貴姓?”陌生人見面時,常這樣問詢對方。中國人的姓氏就像分家族、別血統(tǒng)的標簽。在中國,那些保持著“正統(tǒng)”的姓氏,不但可以告訴你鄉(xiāng)關何處、祖先何人,而且還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姓氏地理。
其實,我們口里習慣說的“姓氏”中的姓與氏原本并不是一回事。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統(tǒng),氏表職官、表居地、表職業(yè)”,“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但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F在的姓氏制度,確立于秦漢之際。姓氏分開的情況一直延續(xù)到先秦時代,戰(zhàn)國后才開始合一,至西漢時完全融為一體,統(tǒng)稱為姓。據考證,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達11969個,其中單姓5327個,復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于戰(zhàn)亂、政府的強制性措施等種種原因,人們遠離故土,遷徙他鄉(xiāng),姓氏文化也隨之傳播到華夏各地。一部中華姓氏史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演進的歷史,是中華文化史、社會史、制度史、民族史等的綜合產物。專家在中國人姓氏群體學的研究中,發(fā)現了當代的姓氏分布與遺傳基因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反映了中國人姓氏傳遞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的姓氏可以像中華民族的姓氏那樣幫助人們從現代一直上溯到混沌初開、乾坤始奠的遠古社會,甚至可以將形形色色、紛繁錯雜的姓氏最后尋根追祖一直上溯到整個民族的偉大始祖那里。這正是:敬發(fā)千枝歸一本,朝宗萬水實同源。
凡海水所到的地方,就有中國人。全世界的華人不論身居何地,都是中華兒女,同屬中華民族。“我們是相同的血緣共有一個家,黃皮膚的旗幟上寫著中華?!睍模Z同音,習同俗,行同倫,共同的文化傳統(tǒng)、歷史記憶、風俗習慣以及姓氏符號等,把海外華人組成一個文化共同體。每逢清明、中秋或春節(jié)等,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回到中國故土尋根祭祖歸宗,正是中國文化強大凝聚力的生動體現。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姓氏是全世界華人尋根問祖的鑰匙,更是文化傳承的基因。古董有形,傳承無質,家文化看不見,摸不到,卻滲到家族每一個后代的骨血中,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適逢春節(jié),我們推出專題“百家姓里的名流”,旨在挖掘中華姓氏文化及其鄉(xiāng)賢名家和背后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家教、鄉(xiāng)愁,傳遞的是一個個家庭或家族的道德準則和價值取向。
尋根問祖,尋找先人。認清自己,從姓開始。期待這期“百家姓里的名流”,讓你讀懂中華姓氏,讀懂名流的成功之道,讀懂根文化與看不見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