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玉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發(fā)布,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闭Z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文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河北省中考,作為區(qū)域性的大規(guī)模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其考試結果也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jù)。2018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仍堅持河北卷守正出新的命題特點,生活味、人文性、時代感并存,處處滲透“正能量”。同時,河北省中考語文試題作為語文課程價值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力圖真實反映考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過程與現(xiàn)有水平。下面,筆者將結合具體題目解析今年的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
1.今年河北省試卷就“識字與寫字”能力的考查,共占6分,比2017年多2分??疾榈脑~語沒有過偏、過難的字,都屬于《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附錄《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中的3500常用字。
【典型題目1】給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根據(jù)注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春風吹拂( )著大地,花兒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顯得澄瑩( )皎潔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_____(zhènjìnɡ)。
(4)我們要_____(qiānxū)謹慎,不要驕傲自滿。
【典型題目2】觀察下面四張圖片,回答后面的問題。
(1)圖片一、圖片二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
答:_____改為__________改為_____
試卷第2題創(chuàng)設了四個有生活情境的句子;試卷第3題命題者頗具匠心,試題考查內容以圖片形式呈現(xiàn),圖片中的話語材料都是來自生活中真實出現(xiàn)的標語或提示語。來自生活中的命題材料鮮活靈動,但圖片中的錯別字令人忍俊不禁:圖片一中的成語應寫作“視死如歸”,圖片二中應寫作“勤儉節(jié)約”。這兩道題在考查字詞的同時,還導向明確:語文學習就是要打通與生活的隔膜,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有效地運用語言。
2.文言文閱讀試題中,第7、8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虛詞的識記、理解和遷移能力,第9題考查句子翻譯。
【典型題目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謂之競渡 謂: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
(3)從夕達旦 旦:_____
(4)是為大雨之兆 是:_____
【典型題目4】下列選項中,與 “舞于殿前”的“于”字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相與步于中庭 (《記承天寺夜游》)
B.駢死于槽櫪之間 (《馬說》)
C.皆以美于徐公 (《鄒忌諷齊王納諫》)
D.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曹劌論戰(zhàn)》)
【典型題目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瓊大驚,即以其言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覺復讀,常恐所見不博。
答:_______________
這三道題仍采用了課內外勾連的形式,意在喚醒考生課內外語言學習的積累。三道題考查的重要實詞和虛詞,在課文《魚我所欲也》《岳陽樓記》《三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記》《馬說》《鄒忌諷齊王納諫》《曹劌論戰(zhàn)》《桃花源記》《曹劌論戰(zhàn)》《口技》中都能找到相對應的詞語。這類“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的考題,意在引導在文言文教學中用好教材中的例子,對常見文言詞語要能具備識記理解以及遷移運用的能力,從而獲得“語言建構與運用”的素養(yǎng)。
3.今年河北中考語文試卷考查《紅巖》《簡·愛》兩部名著的閱讀情況,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的目標要求。整本書的閱讀,在提升學生語言素養(yǎng)閱讀能力方面有著獨特優(yōu)勢。
【典型題目6】在《紅巖》中,他被敵人注射了麻醉劑,仍然憑著堅強的意志,保守了黨的機密。這里的“他”是誰?“他”入獄前為辦《挺進報》承擔的具體工作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題目7】請簡述在洛伍德學校發(fā)生疫情時簡·愛時與好友海倫·彭斯之間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ji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兩道名著閱讀題通過檢測重要人物的重要情節(jié),意在引導學生讀整本書,引導真實閱讀、深入閱讀,引導“為素養(yǎng)提升而讀”的健康讀書方式。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語文課程也起到發(fā)展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維品質的作用。
今年的河北省語文試卷把握文體特征,突出考查思維能力。
【典型題目8】下面圖表是中國天氣網(wǎng)發(fā)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氣情況的預報。請概括從圖表中獲取的主要信息。
這是一道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題。這道題的命題材料源自中國天氣網(wǎng)在2018年4月28日發(fā)布的河北省部分城市五一小長假的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包括三項信息:時間、地理、天氣情況。以圖表的形式,列舉了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白天夜間的天氣現(xiàn)象、風向風力、最高和最低氣溫。試題要求考生概括出圖表中的主要信息,即完成圖文轉換的任務。圖文轉換題,需要學生對圖表提供的信息進行描述、歸納、分析、概括的綜合思維能力。
河北卷的說明文閱讀命題材料是一篇社會科學類普及性文章,介紹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這篇文章,既介紹了石鼓文的前世今生,也介紹了漢字的演變史,本身就具有教化作用:激發(fā)讀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祖國燦爛文化,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命題人以選擇題和簡答的形式設了三道題,分別考查:細讀說明文文本之后準確提取信息的能力;理清段落之間的結構、段落內部的句間結構邏輯性的能力;領會科技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的能力。
記敘文閱讀命題材料 《回憶齊白石先生》,是新鳳霞女士的自傳性散文,文章以娓娓道來的敘述風格回憶了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的幾件瑣事,文章語言自然清新、樸實生動。其記敘文閱讀命題巧妙,指向思維能力的不同方面。試卷17題“從選文來看,向齊老學習畫畫對我唱戲有哪些啟示?”需要對相關內容提煉概括,考查梳理與整合的思維能力。試卷18題“從選文④⑤⑥段看,齊白石先生有哪些精神品質?”通過對文中人物的分析,考查學生對文學形象的感受、理解、概括與評價的綜合思維能力。試卷20題“選文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考查學生在閱讀中能夠遷移、分析、比較、歸納和概括,表達自己的認識,試題既考查思維的結果,也考查思維的過程。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河北省語文試卷加大了對審美鑒賞的直接考查,共占12分,體現(xiàn)出重視審美能力的鮮明導向。
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的古詩詞閱讀,其命題材料選取了唐代詩人杜甫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也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的篇目。杜甫被尊為“詩圣”,他飽經(jīng)滄桑,諳于世情,卻又極其敦厚仁愛,有人評價他的詩是人間的詩,是日常生活的詩,是心懷慈悲的詩。兩道古代詩歌閱讀鑒賞題,以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考查。
【典型題目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首詩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風吹破引發(fā)感慨而寫下的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B.詩人對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進竹林的行為無可奈何,只好拄杖歸來,獨自嘆息。
C.布衾如鐵,屋漏床濕,雨腳如麻,長夜難眠,表現(xiàn)出詩人窮困苦痛的生活狀況。
D.這首詩最后一段運用敘述抒情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典型題目10】請對這首詩中加線的句子(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進行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試卷第5題是選擇題,四個選項涉及分別從題目、詩句內容、表達方式、作者情感等多方面鑒賞。試卷第6題賞析句子“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詩句極具感染力,“飛”“渡”“灑”“掛罥”“飄轉”“沉” 一系列動詞,細致描寫狂風中茅草亂飛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的痛惜之情。
試卷的記敘文閱讀,也設兩道賞析題,考查了反復、對比、擬人三種修辭方法,同時也可從用詞、句式多角度賞析,試題開放,鼓勵學生運用祖國語言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
語言文字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傳承與理解”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河北省語文試卷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試卷第3題的第(2)小題考查補寫對聯(lián),命題材料給出的上聯(lián)是 “品讀國學精粹”,下聯(lián)可以對“點亮智慧人生”“夯實文化根基”“弘揚傳統(tǒng)文化”“汲取民族智慧”。對聯(lián)是一種實用性非常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語言文化形式,對聯(lián)講究句式一致、內容相關、字數(shù)相同。這道小題體現(xiàn)了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理解。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民俗文化等都彰顯出獨特的人文價值,凝聚著共同的歷史記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國務院自2006年起,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我國的 “文化遺產日”,2016年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的第一篇短文是關于楚人祭 “屈原”的故事: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謂之競渡。又曰: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恐為蛟龍所奪,故為龍舟以逐之。
針對這篇短文,試卷設問“第一篇短文中包含了哪兩項傳承至今的民間習俗”,答案為賽龍舟(龍舟競渡)和吃粽子(包粽子、送粽子)。
試卷中關于名著閱讀的考查,也體現(xiàn)文化的傳承與理解。紅色經(jīng)典《紅巖》,意在引導學生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t巖》以史實為主要題材,將重大歷史事實與藝術虛構完美結合,表現(xiàn)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被中宣部、文化部、團中央命名為 “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閱讀優(yōu)秀的外國小說,可以讓學生理解和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qū)的文化,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
總之,2018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立足新時代,立足新探索,立足新發(fā)展,努力構建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指向的命題體系,為在新時期繼續(xù)推動命題改革和語文教學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