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選取中國2006-2017年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進出口貿易數(shù)據(jù),以彈性論為基礎,改進了進出口彈性模型,計算分析了進出口額和匯率之間的關系,驗證中國是否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
研究發(fā)現(xiàn)2006-2017年的,中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雙邊貿易中的馬歇爾-勒納值大多數(shù)年份小于1,不能通過使人民幣貶值改善進出口貿易。所以,在中國馬歇爾-勒納條件不滿足。
關鍵詞:匯率;彈性論;馬歇爾-勒納條件
2005年7月21日,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改后,匯率的浮動區(qū)間增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研究中國匯率與進出口之間的關系,馬歇爾-勒納條件在中國是否成立等問題,對通過如何實施匯率政策調節(jié)進出口,從而調節(jié)中國經(jīng)濟尤為重要。
本文對傳統(tǒng)的馬歇爾-勒納條件進行了改進,在建立模型時,將收入的變動考慮在內,并放松了進出口平衡的前提條件,更加貼近現(xiàn)實,可以更好的體現(xiàn)匯率變動和進出口之間的關系。并選取了2006-2017年中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雙邊貿易為樣本進行了實證分析。
一.馬歇爾-勒納條件
馬歇爾-勒納條件,是指不考慮國民收入變化,一國貨幣升值或貶值對其貿易收支產(chǎn)生影響的條件是改過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絕對值之和大于1。(假定出口匯率彈性小于0,進口匯率彈性大于0)
假設一國貨幣貶值,如果該國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絕對值之和大于1,則貶值能夠改善國際收支;
如果該國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絕對值之和等于1,則貶值對國際收支沒有影響;
如果該國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絕對值之和小于1,則貶值會惡化國際收支。
二.實證和分析
1.建立模型:
(1)根據(jù)彈性的定義,可以得到進口和出口的匯率彈性公式:
進口匯率彈性:EI1=(ΔIM/IM)/( Δe/e)
出口匯率彈性:EO1=(ΔEX/EX)/( Δe/e)
其中:IM為進口額,EX為出口額,e為人民幣匯率。
(2)放松收入不變的前提假設:
進口匯率彈性:EI2=(ΔM/IM-ΔGDPI%)/( Δe/e)
出口匯率彈性:EO1=(ΔEX/EX-ΔGDPO%)/( Δe/e)
其中:ΔGDPI%為中國的GDP同比增長率,ΔGDPO%為中國的貿易國GDP同比增長率。
(3)放松進出口貿易平衡的前提假設:以進口額為基準,將進口彈性調整為和出口統(tǒng)一口徑。
調整后的進口彈性:EI=EI2/(EM/IX)
調整后的出口彈性:EO=EO2
2.實證結果及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
中國對美國的雙邊貿易的馬歇爾-勒納值,除2009、2015和2017年大于1外,其余年份均小于1。根據(jù)彈性論,當馬歇爾-勒納值大于1時,使本幣貶值可以增加凈出口額,當馬歇爾-勒納值小于1時,降低匯率不能改善進出口。這與實際中基本吻合,解釋了2006-2014年(除2009年),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凈出口額不斷增加同時存在的現(xiàn)象。2015年,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人民幣貶值,凈出口增加。中美雙邊貿易整體上不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不能通過人民幣貶值增加凈出口額。
中國和歐盟的雙邊貿易只有2007、2009、2011和2013年的馬歇爾-勒納值大于1,可以通過使人民幣兌歐元貶值,增加凈出口,而實際中2007年和2013年人民幣兌歐元貶值,同時中國對歐盟的凈出口增加,理論和實際相符,但是可以看出,大部分年份的馬歇爾-勒納值小于1,中歐雙邊貿易整體上也不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不能通過使本幣貶值,改善進出口貿易。
中日進出口貿易的馬歇爾-勒納值同樣大部分年份小于1,只有2008、2009、2011和2017年大于1。其他年份的馬歇爾-勒納值小于1,通過人民幣兌日元貶值不能改善進出口情況,對實際的契合度高。
三.結論和展望
通過改進的馬歇爾-勒納模型,實證研究表明2006-2017年間,中國基本不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
中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馬歇爾-勒納值在大多數(shù)年份小于1,不能通過通過使本幣貶值來增加凈出口額,改善對外貿易情況。
這也解釋了在中美雙邊貿易中,同時存在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和凈出口增加的現(xiàn)象,也符合在中歐和中日的進出口貿易中,出現(xiàn)人民幣貶值并沒有改善對外貿易的情況。
本文在對進出口匯率彈性模型改進中,假定了進口額與進口國的國民收入增長同比例增長,并通過簡單的減去GDP同比增長,來去除收入變動對研究結論的影響,但是實際中進口額的與進口國的國民收入并非一定同比例增長。期望后續(xù)的研究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可以使模型更符合實際。
參考文獻:
[1]陸前進,李治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分解和馬歇爾—勒納條件的修正[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13,(04):3-18.
[2]江愛平.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貿易失衡的影響——基于馬歇爾-勒納條件的實證分析[J].生產(chǎn)力研究,2010,(10):81-82.
[3]高希武,郭金秀.馬歇爾-勒納條件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實踐探析[J].生產(chǎn)力研究,2010,(09):56-57+83.
作者簡介:
常翔(1992-),男,山西長治人,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6(金融學)學碩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業(yè)銀行經(jīng)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