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萍 馮秋云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版》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強調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形成健全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人教版NSEFC教材以話題組織單元,閱讀文本貼近學生生活,具有話題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知識豐富等特征,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謀篇布局、激發(fā)情感思維的鮮活材料。每個單元圍繞話題展開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的訓練,旨在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提高學生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說課;教學實踐
一、 目前高中英語讀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糾纏句法結構和忽視分析句法結構的兩個極端。
其二,閱讀教學僅停留在對材料的表面理解層次上。
其三,缺少對學生閱讀方法、閱讀技巧的指導。
其四,對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認識不足,上課時走過場,忽視語言輸出的質量。
其五,要么一味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而忽視語言的準確性;要么一味強調語言的準確性,對學生語言形式上所犯的錯誤過分苛求。
其六,說的活動的設計脫離文本,不是以課文為載體,說的活動變成“秀”學生已有的口語水平,沒有體現(xiàn)內(nèi)化過程,從而未能實現(xiàn)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轉化,未能將新知識與能力遷移到新語境中。
二、 課例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為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七第三單元《Under the sea》的“Using Language”的“Reading and discussing”部分,標題為《A new dimension of life》。
(一) 教學對象分析
本校為一級達標校,本班又是理科實驗班,學生學習英語的氛圍較好,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較高。本節(jié)課教學對象是高二下學生,經(jīng)過高中一年半的英語學習,他們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英語詞匯量,語法知識和閱讀技巧,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但他們對海底動植物還不是很了解。通過學習,把學生帶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了解奇妙美麗的海底動植物。
(二) 教材內(nèi)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七第三單元《Under the sea》的“Using Language”部分,以《A new dimension of life》為題,用日記的形式記述了作者在海底所見到的奇妙景色以及與海底動植物相處的美妙感受。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海底的動植物,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美麗;難點是利用本文中出現(xiàn)的表達強烈情感的句型,理解其含義,并互相交流有類似情感的時間和場景。
(三) 教學目標
(1)能運用瀏覽獲取段落及文章的大意,能運用跳讀捕捉所需的信息,從而真正了解奇妙的海底動植物知識以及與海底動植物相處的美妙感受。
(2)初步了解多個形容詞修飾名詞的順序排列。
(3)能運用以下這些表達強烈情感的句型來互相交流有類似情感的時間和場景:
①It was a day of pure magic.
②It was the most fantastic thing I have ever done.
③Seeing such extraordinary beauty,I think every cell in my body woke up.
④It was like discovering a whole new dimension of life.
⑤I felt scared to death.
⑥My heart was beating wildly.
(4)能了解海底的動植物知識,領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在學習過程中,能提高熱愛和保護海洋生物的意識。
(四) 教學步驟
Step 1 Warming-up and lead-in(4 mins)
1. 觀看視頻
教師播放一個簡短的海底世界的視頻,然后讓學生談論他們所看到的海底動植物及他們的感受,以此導入本課課題。
2. 揭題
教師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激發(fā)學生對海底世界的興趣。接著,教師詢問學生相關的問題,以此導入本課主題。
Step 2 Reading(13mins)
1. 略讀文章
快速瀏覽整篇文章,在所給的段落主題前標出相關段落的序號。
2. 再次略讀文章
讓學生再次略讀文章看看本文可分成幾個部分并說出每部分的大意。
3. 跳讀第三、四段
跳讀第三、四段,根據(jù)所描述的動植物的特點,選擇相對應的動植物的序號填入表格中。
Step 3 Learning about the order of adjectives before a noun (7 mins)
1. 根據(jù)課文,填上空缺的形容詞或其他限定詞
2. 給下面的三組詞重新排序
Step 4 Sharing (20 mins)
1. 找出表達強烈情感的句子
2.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運用上面的句子,相互交流有類似情感的時間和場景。
3. 總結提升
讓學生看最后一段,然后回答問題:Why did the writer end her passage with such a sharp contrast?
T:Just now we shared the writers strong feelings.Now lets see what the writers final thought was.
S:……
T:Pleas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two words:tiny & enormous.Why did the writer end her passage with such a sharp contrast?
S:……
T:(Summary) Compared with the ocean world,everyone is just a tiny spot,not to mention the fact that we human beings are nothing but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world.So if we want to live well,we should protect the ocean,protect nature.We should live in harmony with other living creatures in the world.
Step 5 Homework (1 min)
1. Write down their talk about the times they had strong feelings.
2. Do Ex.3& 4 on p.25.
三、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話題學生比較感興趣,難度不算太大。同時本篇課文也是一篇非常好的閱讀文本,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欣賞。
本節(jié)課的亮點之一是雖然本課是一節(jié)閱讀討論課,但結合文本語言特色,大膽穿插了語法的簡單學習。這實際上也是符合語法學習規(guī)律,即語法要在語境中學習,而且語法教學一般難以一次完成,而是分散學習,所以本課的形容詞排序規(guī)律只學了最基本的規(guī)則;亮點之二是理解的技能和表達的技能很好地結合,對教材的處理很到位,既欣賞了文本,又學習了本課的語言特色;亮點之三是讀后的設計把學生原來的知識經(jīng)驗和新學的文本進行完美的結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再加上最后幾分鐘對學生思維的拓展活動,這個教學過程成為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探究過程,小組合作的過程。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閱讀的時間過于倉促,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是今后教學中要加以注意的。
四、 結束語
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閱讀內(nèi)容指導學生選擇不同的閱讀策略,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深層理解,幫助學生建立文本信息、語言、情感、態(tài)度等各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做到有效的語言輸入,學生方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正如北師大王薔所說,閱讀教學應給學生提供機會把所讀的與他們自己所知所感的相聯(lián)系起來,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楊瓊.基于文本深層解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4(8).
作者簡介:蔡華萍,馮秋云,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格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