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和勝
摘? 要: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停車難的問題,同時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給出了產品的基本設計思路,根據產品要求進行了具體設計,總結了具體實施方案,從技術要求等方面介紹了本項目的具體情況。實踐證明該產品的設計具有可用性。
關鍵詞:智慧停車;車位;APP;市場調查
中圖分類號:TP315?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5-0043-03
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收入不斷提高,汽車價格逐年降低,我國私人汽車擁有量不斷增加。但也帶來了一些困擾,其中,車難停就是難題之一。目前,城市街道上沒有禁停標志的地方肯定會有汽車停放。這種現象不能全怪市民安全意識淡薄。城市土地資源有限,寸土寸金,雖然地下車庫空間大量增加,也遠遠趕不上汽車的增長速度,車位難求的現象仍然普遍[1]。另外一個原因是現有車位沒有全部高效利用,造成資源浪費,例如一輛輛的汽車整齊排列在停車場上,偶有一空位,卻有一把車位鎖。所以,怎樣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技術有很大進步,這主要依賴于電機電池的技術發(fā)展,但配套設施的建設推進相當緩慢。汽車充電技術達不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充電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并且充電站的數量遠遠小于加油站的數量。
所以,開發(fā)一種既能解決車位,又能解決電動汽車充電問題的新技術有很強的實踐性。
2 市場需求和推廣
“停車難,難于上青天”。如果偉大詩人李白生活在今天的中國都市,可能不會為蜀道的巍峨險峻而蹙眉,而能讓他發(fā)出這樣感慨的,最有可能是停車之艱難。據《2017中國停車行業(yè)發(fā)展白皮書》顯示,截至去年底,內地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10億輛,比2016年凈增1500萬輛。若把這些機動車首尾排列,可繞地球23圈。其中,私家車保有量突破1.70億。國家發(fā)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發(fā)達國家約為1:1.3,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約超過5000萬個。當然,停車難的程度在各個城市的表現不一,白皮書顯示:2016年,北京市汽車保有量548萬輛,但停車位只有193萬個,平均每2.84輛車分享一個車位,車位缺口355萬個。上海市機動車保有量雖然只有322萬,還不到北京的六成,但停車位總數僅區(qū)區(qū)60萬個,平均每5.37輛車才分攤到一個車位[2]。
以上數據表明車位是供小于求。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現象,直接增加車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這樣的代價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只好想辦法來改善這種情況。場景設想:若一位車主的目的地的停車位已滿,但他可以利用一定范圍內的停車場,但如何最快找到車位?若用我們的軟件平臺就可以輕松解決。若目的地的車位未滿,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軟件進行導航,直接把你領到空位前,這樣就會減少盲目尋找的時間,既提高效率又保護環(huán)境。
當越多的停車場使用我們的平臺,車位利用率也就越高。但是靠什么來推動用戶的增加?答案是電動汽車的車主和車位的業(yè)主。我們給電動車主提供方便省心且收費合理的充電服務,和增加業(yè)主的收入。隨著國家的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電動汽車車主的數量會逐年上升,讓車主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減少充電煩惱。將電動車車主變成一股強勁的推力。對業(yè)主,前期投入會較大,但通過我們的服務,實現無人化、智能化的停車場運行,增加充電功能,減少成本增加收入[3]。
本項目是以事實為依據開展的。我國汽車保有量增加迅速、電動汽車又是發(fā)展趨勢,車位供需矛盾突出,充電不方便的問題沒有得到處理,于是提出此項目。項目是以現代技術為基礎,能夠很好地適應發(fā)展需求。項目能夠緩解停車難的問題,提高現有車位的利用率。同時實現無人收費,且方便、快捷、準確。且項目產品有充電功能,這將會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政策,推動經濟發(fā)展。
3 產品的基本思路
通過搭建平臺利用移動互聯網,實現對接。軟件主要是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用戶的地理位置的確定和搜尋所在位置的閑置車位。用戶選擇目標后并引導用戶前去使用。當用戶到達車位前時,車位鎖自動下落,用戶直接停車。若需要充電則只需在應用上進行相應操作(可以設置為自動模式),車鎖就會開始為汽車進行無線充電(條件允許可以加入有線)。當用戶準備回來時卻發(fā)現具體停車位置記不清,此時可以打開手機應用,它能夠提供給你與車的相對位置,引導你前去。用戶離開時,用戶只需開車就走無需其他操作,中途也無需停車排隊繳費。當車位鎖檢測到汽車離開時車鎖自動回起,并將計費結果上傳給用戶、業(yè)主和系統(tǒng)云端。
計費方式:當車鎖感應到移動端在一定范圍內,車鎖自動打開下降,系統(tǒng)開始計時。自動模式下車鎖與汽車進行信息交流,判斷是否進行充電。當汽車離開時,系統(tǒng)計時結束。系統(tǒng)將信息(包括時間、電量、價格、位置)上傳云端、用戶及業(yè)主。
對于不同體量的業(yè)主,我們采取不同的方案措施。
3.1 體量較小的車位
若業(yè)主想在規(guī)定時間內車位才能對外提供服務,業(yè)主則只需設定時間,系統(tǒng)只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對外。同時標明這個車位大約能夠用多長時間,這類車位將會提供給停車時長較短的用戶。若用戶超過規(guī)定時間,車位價格將會增長,并且用戶信用積分下降。當信用積分下降到一定分數后系統(tǒng)將不會再提供這種類型的車位使用并且用戶優(yōu)先權下降。
個人用戶也可以購我們的產品,可以不對外開放,自己也能夠享受到互聯互通帶來的便利。對于不需帶有充電功能的個人用戶,我們推出便于安裝的鋰電池,有智能車位鎖的功能,也能體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3.2 體量較大的車位
這些停車場一般情況下具有完善的停車系統(tǒng),再耗資采用新設備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推出企業(yè)級:利用現有設備進行改造。通過加裝傳感器,來判斷車位是否有停車,通過計算分析再體現到手機應用上。對于能否加裝充電設施則需進行考察。
產品盈利方式:一部分是由硬件帶來,另一部分是由運營時進行抽成來獲得利潤。
4 產品要求
產品是“軟硬”結合的。產品對市場來講必須要滿足一定的必要要求才能實現市場化。本項目硬件:簡單說就是一個車位鎖和充電樁的集合體和多套利用現有停車管理設備的改裝系統(tǒng)。集合體的主要功能就是開關車位和充電,對用戶來講:只需手機終端或裝在汽車上的終端就能夠自動實現車鎖的開關、停車繳費、可以提供多元化充電方式。對于業(yè)主來講:價格便宜,操作省心且能輕松賺錢。軟件:操作簡單,交互快捷。能夠與一些地圖軟件、支付軟件無縫連接,就稱其為“電位”APP。APP對用戶來講:能夠實現快速搜尋附近空車位、簡單導航、一站式繳費、支持語音交互等。APP對于業(yè)主來講:易操作。能夠清楚地查詢車位使用情況,合理設置車位收費價格、充電價格、對外開放時間、詳細查詢賬單等。
5 技術要求
技術關鍵點:軟件平臺的搭建、可充電式車位鎖的研發(fā)、現有停車管理系統(tǒng)的升級方案的建立。
5.1 軟件平臺
用戶方面,主要實現以下功能:易操作,能查看附近車位情況;實時準確提供定位;實現用戶及車位在停車場的相對位置演示,在此基礎上實現較近距離的導航;用戶端在到達指定車位一定范圍內,實現車位鎖自動開關;與車位鎖的信息交流快速準確;在線支付;語音控制或與其他軟件關聯性高。
業(yè)主方面:可以實時查看車位情況;在合理的范圍內設置收費標準;可以設置車位共享時間段和對外開放對象;安裝成本低。
5.2 智能車位鎖
用戶方面,要實現安全且體積盡量小且平整,外形美觀;在用戶到達一定范圍內,可以通過聲音或燈光指引用戶前來使用;自動感應是否有汽車停放和計時功能;個體與個體間能夠交流信息,感應到用戶在停車場內的位置實現用戶端的室內定位;與用戶終端信息交流快速準確;充電的模式適配范圍廣,且充電速度可觀;不降低功能的基礎上功耗盡量低。
業(yè)主方面:安全易操作;價格盡量低;具備定位系統(tǒng)及充電模塊,無線充電模塊盡量快、有線模塊實現自動適應不同汽車快充功能;抗壓抗曬防水防凍;實現車鎖的防停設計要簡單、實用、牢固、安全;設計模塊化便于維護修理和模塊更新;智能化減少運行成本節(jié)約資源;信號要穩(wěn)快強。對于地下建筑及室內停車場,可通過搭建信號增強裝置實現。我們要趕上萬物互聯的5G潮流。
6 具體實施方案
針對不同客戶將產品進行多版化,方便進行銷售、產品定位和產品推廣。
第一階段:初步融資獲得項目啟動資金。
(1)團隊組建。成立技術部、財務部、法務部、廣告部、市場調查部、銷售部、售后保障部等。
(2)各部門進行風險預估及對策制定。
(3)軟件開發(fā)和智能車位鎖的研究,可與實力車企合作。
(4)產品工業(yè)設計和專利申請。
(5)產品樣品組成。
(6)在部分本地區(qū)適量的進行免費投放實驗收取數據和市場調研。進行軟件、車鎖的優(yōu)化和產品定型。
(7)再次進行風險預估及對策制定。
第二階段:再次融資獲得產品生產資金。
(1)產品推廣??梢韵冗x擇一個合適的城市來適應性推廣,積累經驗完善不足,并準備產品。產品制造可以找代工廠或者自己進行組裝。
(2)通過出租、合作制、分期式等方法快速扎根于合適的二線城市。再以此為基礎向外滲透,這期間的主要方向是一線城市。
(3)當出現競爭者時,推廣會受到阻力。我們學習其優(yōu)點,保持自己的先機優(yōu)勢。盡量與其合作擴大在線車位數量,實現更好的服務。
(4)優(yōu)化數據方案,收集用戶體驗感受,進行軟件的優(yōu)化更新。
(5)抓服務,產生良好的信譽。
(6)不是所有的電動汽車都能進行無限充電,設計研發(fā)出一種改裝件,使汽車帶有無限充電功能。
第三階段:
產品服務占據市場后,一部分精力用于產品的售后服務和產品的穩(wěn)定升級。另一部分精力用于超級快充和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fā),在相關技術上占有一席之地。
前期的市場調查一定要仔細準確,這是決定我們是否邁出第一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的第一道保險。測試階段一定要面面俱到,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若不成立項目立馬叫停。運營期若出現運營危機,只能進行自我變革、再次融資或進行變賣。
7 項目成果
通過實驗調研項目能夠緩解停車難的問題,提高現有車位的利用率并且實現停車場無人化管理。同時實現無人收費方便、快捷、準確,這極大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感。且為電動汽車推出充電的功能,將會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政策,推動經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黎錦.ETCP智慧停車平臺:讓停車更美好[J].行業(yè)視角經營版,2018(12).
[2]王川頁.智慧出行的發(fā)展與應用[J].科技傳播,2018(12):131-132.
[3]劉一博,魏曉光,張磊,等.我國智慧交通發(fā)展探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