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帶著五歲的兒子去銀行,里面有取號機,每個人進去先取號,看到柜臺上的燈顯示自己取到的號碼,就去那個柜臺辦事。
當天小男孩的媽媽取了一張,轉身去填單子,回頭嚇一跳,只見她兒子手里拿著好多張?zhí)柎a單。原來小孩也學媽媽取號,取一張,機器吐一張,他就又取一張,連續(xù)取了好多。
那媽媽沒有大聲罵兒子,只是把小孩帶到機器前面,解釋給他聽,為什么取號?如果他取了,到時候叫到他取的號碼,他手上那么多號碼,他去不去?還有,他取走了,別人怎么辦?
接著她要小男孩就站在取號機前面,手里攥著號碼單,只要有人去取號,小男孩就拿一張給對方,媽媽則站在旁邊幫忙解釋。
每個從小男孩手里拿到號碼單的人,都露出笑容,還說:“小弟弟好乖、好懂事!”
你說,那媽媽是不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以最和平合理的方法教育,給孩子上了負責任的一課?
而且小男孩從錯誤中學習改正,又因為懂得改正,得到大人的嘉勉。
換作別的父母,會不會一巴掌打下去?
負責任,是學齡前兒童就該學的。負責任是為別人著想;負責任也是勇氣與擔當。
該是你做的你就要做,是你造成的錯誤你就要勇于認錯,而且改正。
對待責任有規(guī)矩,對待輸贏也應該有章法。
你一方面讓孩子有贏的快樂,也要教他有輸?shù)娘L度。他要認贏,也要認輸。
我兒子小時候,我就常跟他比賽扔球,譬如扔十球,看誰進得多。我們的獎品是,輸?shù)娜艘⒄瑢A的人說“你是真功夫”。
我兒子起初輸球,說得心不甘情不愿,甚至因為態(tài)度不好被我罵。
但是當他贏的時候,我都立正,向著他,大聲說“你是真功夫”的時候,他漸漸就不會輸不起了。
所有跟小孩子玩的游戲,都要讓他們有贏有輸。
如果他一直輸,可能他的能力還不夠,那個游戲可以等他大一點再玩,否則會打擊他的自信心。
相對的,如果他總是贏,也沒意思,反而會讓他驕傲。
有輸有贏對孩子才有挑戰(zhàn),能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也才能訓練他們自制的能力,知道天底下不是“他最大”。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