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余
廣安第三中學校 四川廣安 638002
在什么都要求“新”的今天,初中歷史也走入了教育改革的行列中。新課程標準下,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更快的接受知識,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分數?由于,歷史是一門特殊的學科,要求教師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傳授給學生的,也是要準確無誤不容有失的。因為,只有了解歷史,才能使得學生明白,今天是如何到來的。學好歷史是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重要基石。初中階段是一關鍵時期。初中歷史,是學生第一次全面且系統(tǒng)的接觸學習歷史文化,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哪些事件發(fā)生,發(fā)生的背景如何,都是需要學生掌握學習的。那么,怎樣在新課程標準下改革創(chuàng)新初中歷史課堂,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汲取知識,激發(fā)興趣,就是本文重點探討的課題。
初中歷史,對于學生們剛剛接觸這一學科來說,往往一開始都是興趣盎然的,但久而久之,由于枯燥乏味的內容繁多,而要記憶背誦的知識點又極多,使得學生們漸漸失去興趣。教師們在課堂中只是一味的進行知識的灌輸,沒有真正去了解學生喜歡聽什么,想要聽什么,傳授有余、互動不足,導致很少的一部分學生喜歡歷史課。但在中考中,歷史這一學科又是占據比重較大的一門學科,學好歷史又是很關鍵的。所以,初中歷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由于歷史是門需要用很長時間、很多精力去研究的一門學科,很多歷史學家甚至用盡一生的時間去參透、去考究。它是一本教材編撰不完的。初中歷史教材更是片面的。很多事件只交代了時間、人物、地點和事件。而具體內容很少。很多學生只是知道了大概,需有好奇,但并沒有繼續(xù)研究的精力和興趣。
這時,教師就要起到幫助引導的作用。教師可以在枯燥的歷史課堂中,引用一些可以查考的、真實的歷史資料、歷史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重要的知識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某一歷史事件時,可以借鑒我國央視的考古探秘節(jié)目,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播放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
在網絡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什么東西都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到,可以說是非常方便的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好網絡這一手段,在課堂中,建立網絡式的教學。以形象逼真的課件為窗口,呈現五彩繽紛的歷史知識。通過多媒體為載體,將枯燥的歷史內容變成動畫,吸引學生眼球,讓他們走入當時的情境,身臨其境,了解當時歷史人物的心理,體會歷史人物的悲哀、榮辱和無奈。
例如,前段時間愛奇藝出品了一檔綜藝節(jié)目叫做《上新了,故宮》,里面每一期節(jié)目都講述了一個或幾個有關于故宮不同時期的人物、宮殿的故事,也通過電視節(jié)目,使得人們了解了一些沒有真正開放的故宮角落,探究了故宮榮辱與共的那些年。教師完全可以在課堂中,利用一段時間播放某一片段,使得學生了解歷史,明白當下。
課堂內容是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求知心理的。所以,課后的時間至關重要。教師要在課余時間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可以在課余時間,布置一些查考作業(yè),然后建立學習小組,通過他們課下的查考、研究、討論,分析歷史事件,并出具研究報告。這一動作,目的不在于他們探究的結果,而是動作。通過這一行為,讓學生明白、了解,學會歷史的必要性,以及學習歷史的好處,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忘歷史才能過好今天。
初中歷史教材的局限性導致在課堂的片面性、枯燥性,因此,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這門學科時,總是會打小差。而學好一切學科的前提就是興趣。教師可以在假期,利用資源,舉辦一些課余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方便學生更好的學習歷史,愛上歷史。也可以舉辦歷史競賽活動,通過一些競技,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側面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的心理。使其更好的學習。
實現初中歷史的教學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學校積極的配合、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它能夠幫助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豐富他們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為了以后長遠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初中歷史教育的改革是長久且深遠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