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黎淑貞
浙江天臺許國安今年66歲。1996年,他在浙江省腫瘤醫(yī)院被確診為食道癌。經(jīng)過手術及住院的艱苦治療,在康復過程中,他咬牙堅持鍛煉,從剛出院時沒力氣走路,到每天走幾米、幾十米,再到幾千米,乃至幾十千米。后來身體恢復正常后,許國安決定用一種普通人難以置信也難以嘗試的鍛煉方式抗癌——探險。
于是從2007年開始,每逢假期,許國安就出去旅行。他先是去了海南,一路游覽,發(fā)現(xiàn)自己除了吃飯吞咽困難外,與常人沒什么區(qū)別。他加大了出行的強度,繼而走了一趟云南,途中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覺得可以,就又去九寨溝、黃龍,還重走了當年紅軍的長征路。
游了這么多地方,許國安不太滿足。他覺得,這些目的地太過平和,無法探知身體的極限究竟在哪兒,他要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探險。
2008年9月,許國安前往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無人區(qū)。團隊一共10人,來到阿里后,紛紛產(chǎn)生了高原反應。其余9人立刻吃了抗高原反應的藥,但許國安卻沒有吃。這次旅行,讓他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的身體潛力很強大。
2010年7月初,許國安只身一人開車進入鄂陵湖和扎陵湖地區(qū)。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青海省瑪多縣,海拔4300多米,人跡罕至。許國安清晨從西寧出發(fā),連續(xù)開了十幾個小時車,勝利到達。
2013年,許國安退休了,他有了更多時間出行。國內(nèi)幾乎跑遍了,他便把目光轉向國外,先后去了南美、非洲等地。這年年底,他坐上了開往南極的游輪。
2015年8月,許國安跟隊來到亞馬孫河的源頭探險。2017年6月,許國安乘坐雙反應堆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2018年10月,許國安登陸澳大利亞以北的新幾內(nèi)亞島。每次探險,都是身與心的考驗,通過考驗,人會愈來愈強。許國安常常忘了自己是個病人,而探險同行的人,也很難相信,這位精力充沛的老人,從前得過癌癥。
如今,許國安幾乎跑遍了國內(nèi),旅行過全世界四十幾個國家,在七大洲、四大洋都留下了足跡。通過這種鍛煉,他感覺身體越來越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