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夢
【摘要】? 等高線地形圖是中學地理學習中的重點,也是學習中的難點,主要考查學生的空間概念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學生讀圖技巧和讀圖分析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關鍵詞】? 普通高中 地理 等高線地形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108-01
等高線地形圖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識非常豐富,是承載地理事物的重要工具,從多年的高考地理試卷看,無不涉及到了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它既能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全面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中學階段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因而,正確分析等高線地形圖是解題的關鍵。
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與地貌類型的識別
由等高線構成的地形圖稱為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是指海拔高度相同各點的連線(即某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我國的海拔高度是指高出黃海海平面的高度,黃海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規(guī)定為零米,零米等高線表示海岸線)。等高線不能相交,只在斷崖處出現(xiàn)重疊現(xiàn)象。
1.數(shù)值大小的判斷
在兩條等高線之間數(shù)值的大小按“小于大的,大于小的”法則判讀,在兩條等高線之間閉合曲線內部數(shù)值大小按“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法則進行判讀。
2.等高線疏密與地形坡度
在同一幅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為等高距,其數(shù)值相同。兩地之間的海拔高差為兩地的相對高度。從等高線疏密程度看,等高線越密,地面坡度越大,相反地面越平坦。在不同比例尺地形圖上,利用“相對高度/水平距離”,比值越大,坡度越大。比值越小,坡度越小。
3.示坡線與坡向
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的短線;坡向朝向低緯的為向陽坡,指向高緯的為背陰坡;暖濕氣流沿坡面上升為迎風坡,暖濕氣流沿坡面下沉為背風坡。
4.等高線地形圖上地貌類型的判斷
①地表形態(tài)的判斷:閉合曲線數(shù)值內部高外部低則為山地或山峰。在地表形態(tài)特征上表現(xiàn)為地形起伏大,山頂中間高四周低。閉合曲線數(shù)值內部低外部高則為盆地或洼地,地表形態(tài)特征是四周高中間低。等高線向低值凸出則為山脊,山脊線也叫分水線(嶺)。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則為山谷,山谷線也叫集水線,往往成為河流的發(fā)源地。多條等高線重疊處則為陡崖或懸崖。在兩個相鄰山頂之間的部分為鞍部,由一對山脊等高線組成。
②地形的判斷: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為平原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在100米以下,等高線較稀疏,彎曲部分比較平緩的為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為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的為高原。
二、等高線地形圖上的有關計算
1.等高線地形圖上陡崖高度的計算
一般方法如下:首先讀圖找出相關數(shù)值,如等高距、陡崖處相交等高線的條數(shù)以及與陡崖相交最低和最高等高線的數(shù)值。然后用公式計算有關問題:(假設等高距為d,陡崖處相交等高線的條數(shù)為n,與陡崖相交最低值為x,最高值為y)
①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其公式為:x-d ②陡崖頂部的高度H頂,其公式為:y≤H頂 ③陡崖的相對高度H,其公式為:(n-1)d≤H<(n+1)d 2.坡度大小的計算 地形坡度的計算公式為:tanH=h/L,h為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度,L為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H為坡度。 3.其他方面有關的計算 ①已知某地的氣溫和兩地間的相對高度,根據(jù)氣溫垂直遞減率(0.60C/100m)可計算出兩地溫度的垂直差異,即T差=0.6H相對。 ②通過等高線和等潛水線計算至少打多深井才能出水,其計算公式為:h=a-b,h為井深,a為等高線的值,b為等潛水線的值。 ③有時還可以根據(jù)等高線計算壩高與建壩相關工程量的大小。 三、等高線地形圖在工農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1.引水線路與水庫壩址的選擇 河流總是由高處流向低處,在選擇引水線路時應根據(jù)水往低處流的特點,確定合適的引水線路以實現(xiàn)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以節(jié)省經(jīng)濟投入,減少工程量。 水庫及壩址的選擇應重點考慮以下幾方面:第一區(qū)域內必須一個可供儲水的盆地或洼地(即等高線分布呈“口袋形”地區(qū));第二大壩應建在等高線近于閉合的地段,即盆地或洼地的最窄處,以減少工程量,節(jié)省投資;第三考慮地面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zhèn);第四充分考慮地質條件,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防止誘發(fā)地震,確保大壩安全。 2.交通運輸管線的選擇 在公路、鐵路的建設中,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的長短又要考慮線路的間距與坡度等,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之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分布,降低坡度,只有必要時才可穿過一、兩條等高線;盡可能避開河流,少建橋梁等。同時需要考慮地形的復雜性、地質構造的穩(wěn)定性、工程量的大小與經(jīng)濟投入的多少等。 輸油管道的選線,路線要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 3.等高線地形圖與農業(yè)區(qū)位規(guī)劃 平原地區(qū)發(fā)展種植業(yè),山地丘陵發(fā)展林業(yè)與畜牧業(yè),坡度小于250的緩坡可以修建水平梯田發(fā)展種植業(yè),坡度大于250的陡坡不適合修建水平梯田,適宜發(fā)展林業(yè)或畜牧業(yè)。 總之,在解讀等高線地形圖時,應著重把握其數(shù)量特征和形態(tài)特征。通過圖上等高線的數(shù)值,可以直接讀出其海拔高度,進而計算出兩地的溫差、實際距離等;通過等高線的形態(tài)、走向、疏密等特征,可以判斷實際地形坡度的緩急、山脊、山谷、鞍部、懸崖等多種地貌類型;結合經(jīng)緯度、比例尺、圖例等其他地圖要素,可以判斷該地的位置、氣候、水文、地貌以及農業(yè)、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更多的地理信息。 [ 參? 考? 文? 獻 ] [1]李瑞坤.學海導航.海南出版社.2007. [2]楊學雄.天驕之路系列地理.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