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婉
【摘要】目的 分析胸腔穿刺置管術對胸腔積液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胸腔積液患者181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引流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引流組121例采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抽液組60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液術治療。對比療效,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復發(fā)率。胸水完全吸收時間、住院時間。結果 引流組完全緩解率、總緩解率高于抽液組,引流組無效率低于抽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引流組并發(fā)癥合計發(fā)生率低于抽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引流組胸水完全吸收時間、住院時間低于抽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胸腔積液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胸腔積液;胸腔穿刺;抽液術;置管引流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1
一般認為對于頑固性胸腔積液、積液量在50 mL以上、胸腔積增加速度上升速度較快的對象,選擇置管引流,但是對于普通的對象,是否可使用置管引流有待商榷。本文采用回顧性分析,評價胸腔穿刺置管術對胸腔積液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胸腔積液患者181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①少量或中量胸腔積液;②采用胸腔穿刺引流或置管引流術;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無肺實質(zhì)性并癥狀;②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如急性呼吸衰竭、心血管受壓癥狀;③惡性胸腔積液。其中,引流組121例采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男71例,女50例,平均年齡(51.4±10.5)歲,積液量:少量12例,中量109例;抽液組60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液術治療,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2.2±11.4)歲,積液量:少量5例,中量5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積液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抽液組
首次抽液≤600 mL,第2次<100 mL,每次抽吸間隔時間2~3日,直至參與胸水在1.5 mL以下。
1.2.2 引流組
2%的鹽酸利多卡因5~10 mL局部浸潤麻醉,胸腔閉式引流。腋前線與腋中線之間第五或第六肋間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消毒后局部麻醉,做一稍大于管徑的切口,戳破胸膜進入胸膜腔,擴大切口,送入引流管,引流管28/36F,部分對象選擇中心靜脈導管。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復發(fā)率。胸水完全吸收時間、住院時間。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Edward標準評價療效:①完全緩解,胸水消失或至少維持4周以上,無嚴重并發(fā)癥;②部分緩解,胸水減少>1/3,維持4周及以上,可有輕微并發(fā)癥;③無效,胸水減少<1/3,維持<4周,有嚴重并發(fā)癥[1]。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療效
引流組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效、總緩解率分別為64.46%(78例)、30.58%(37例)、4.96%(6例)、95.04%(115例),抽液組則為51.67%(31例)、20.00%(12例)、28.33%(17例)、71.67%(43例)。引流組完全緩解率、總緩解率高于抽液組,引流組無效率低于抽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并發(fā)癥、復發(fā)情況
引流組氣胸2例、感染1例、腰背痛1例、穿刺傷1例,合計發(fā)生率4.13%。抽液組氣胸3例、感染1例、肺水腫3例、穿刺傷2例、腰背痛1例、肺功能損傷3例,合計發(fā)生率21.67%。引流組并發(fā)癥合計發(fā)生率低于抽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胸水完全吸時間、住院時間
引流組胸水完全吸收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7.3±1.6)d、(11.5±2.1)d,低于抽液組(9.0±1.5)d、(14.2±3.1)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本次研究顯示相較于抽液組,引流組的對象療效明顯更好,完全緩解、總緩解率分別為64.46%、95.04%高于抽液組51.67%、71.67%,與此同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13%低于抽液組21.67%,與此同時胸水完全吸收時間、住院時間也顯著下降。提示療效較好,同時更為安全。引流組治療胸腔積液的療效更為顯著的機制可能為:①引流具有持續(xù)性,能夠的清除胸腔積液,特別是那些炎癥原因所致的胸腔積液,積液的產(chǎn)生是源源不斷,而不是單純的吸收障礙;②能夠避免快速抽吸導致的肺內(nèi)外壓力失衡,從而減輕抽吸所致的肺損傷[2-3]。
采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胸腔積液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參考文獻
[1] 郭慶霞.胸腔置管術治療滲出性結核性胸膜炎96例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19):61.
[2] 茅怡銘,魏長江,秦 元,等.肺葉切除術后單、兩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比較的Meta分析[J].系統(tǒng)醫(yī)學,2017,2(07):71-7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