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關于戲劇研究,大多以京劇研究居多,碩士論文《京劇劇目與漢劇劇目關系研究》(李明柯,2017)就是以京劇與漢劇間的對比作為例證,來說明不同歷史時期下,雙方存在作用與反作用的雙向影響?!毒﹦?、漢劇百年同臺合演》(彭超,2007)中也談到京劇的形成與漢調(即漢劇的舊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少有進行多派的戲劇特色比較。
無論是京劇、漢劇還是豫劇的研究,多以單個劇目的演唱技巧為主,《京歌<梨花頌>的演唱分析及思考》(解珊妮,2019),雖然京歌是融入京劇元素的現(xiàn)代歌曲,但是這篇文章以《梨花頌》這首京歌研究對象,分析該首作品的藝術特色以及對京劇藝術發(fā)展的思考,《豫劇<泥笛淚>的深沉悲憫情懷》(林天泉,2019)則是分析豫劇劇目所包含的情感,本文主要以經典劇目《宇宙鋒》為研究對象,分析京劇大師梅蘭芳、漢劇大師陳伯華和豫劇大師陳素真對于這一劇目的藝術解讀。
《宇宙鋒》這出戲早年并不受觀眾歡迎,被打入“冷戲”之列,但是京劇、豫劇和漢劇三位大師卻先后編排演出以后,《宇宙鋒》成了各具特色,深受追捧的旦角必演“熱門戲”,并稱為“宇宙三鋒”。
京劇大師梅蘭芳非常喜歡《宇宙鋒》,早年間曾演出全劇,一度將戲情增加了頭尾,經過實踐,后來只演“修本”、“裝瘋”和“金展”三折,意在突出趙艷容在遭受迫害的情況下,裝瘋戲弄趙高,嘲罵皇帝的反抗精神。
《宇宙鋒》也是漢劇表演藝術家陳伯華的拿手戲,據(jù)記載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先生看了都深為嘆服。在漢劇演繹版本中,陳伯華本人善于在博采眾長后融匯創(chuàng)造,這既得益于漢劇深厚傳統(tǒng)的乳汁,也借助了京劇所蘊含的營養(yǎng)。陳伯華基于對于人物思想發(fā)展層次闡隱燭微的體驗,準確地采取了唱、做、表之間互不一致的表現(xiàn)手法,將趙女被迫以裝瘋為斗爭手段的內心矛盾深刻地向觀眾披露無遺,全劇采取了比較單一的、沒有嚴格節(jié)拍限制的、具有多義性和可塑性的散板調式,經過陳伯華的創(chuàng)腔和變奏,死腔活唱,非但不覺得散漫和單調,反而賦予了更大的創(chuàng)造上的自由。①
豫劇皇后陳素真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中欣賞了陳伯華的表演后,就把《宇宙鋒》移植為豫劇。在移植漢劇的劇目時,陳素真沒有原封不動照搬照抄,而是將原有劇種中的唱詞和句口做了一些增刪,在表演上,也做了一些新的設計,力求從人物本身的感情出發(fā)。陳素真曾就演排《宇宙鋒》說過:“臺上演戲,眼神最重要,眼神用不好,不是過火就是死板。心里沒戲,不能設身處地地體驗角色的感情,眼神必然不準,也絕不能感染觀眾?!边@充分體現(xiàn)出,陳素真對于戲劇人物情感的把握重視程度。②
三部《宇宙鋒》,三位大師,各具特色,不分伯仲,各領風騷。這不單單是戲劇與戲劇之間的較量,更多的是戲劇文化間的碰撞。三位大師在各自編排的過程當中,也吸收了對方的優(yōu)點,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其中以梅蘭芳和陳伯華,京劇和漢劇之間最為流傳。
1.從藝術本體入手
全面掌握京劇藝術本體,是梅蘭芳進行創(chuàng)新的基礎,也是我們今日從事藝術創(chuàng)新的基本原則。京劇劇目同樣數(shù)不勝數(shù),完全習得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從中選出典型,學習蘊含在其中的京劇表演技巧和藝術美學,梅蘭芳對此深以為然,在創(chuàng)新之前,對于京劇旦角表演的技能進行了深入的研習,對于傳統(tǒng)劇目,反復編排演練,在《宇宙鋒》劇目中,梅蘭芳從趙女角色出發(fā),精心選用了一些體型較為高大的演員,來襯托梅式趙女的體型嬌小。
2.創(chuàng)作具有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作品
戲劇藝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美學的載體,它必然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印記,在劇目的表演中,追求姿態(tài)氣韻神似的美感;在戲劇的敘事表達上,追求精神意義的表達。作為一出“冷戲”,梅蘭芳為何如此鐘愛,并把它演繹得炙手可熱?歸根結底,《宇宙鋒》傳遞了中華民族所一直追求的氣節(jié)和骨氣,體現(xiàn)了一代又一代人勇于反抗的精神。因為梅蘭芳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中國氣派和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比如梅蘭芳在抗日戰(zhàn)爭創(chuàng)演的新劇《抗金兵》以及蓄須明志等義舉,才會為其他國家和民族所熟悉、所折服。
1.梅蘭芳與陳伯華的“擂臺”
早在1934年,梅蘭芳與當時年僅15歲的陳伯華無意中就打了一次“擂臺”。當時梅先生第二次在漢口大舞臺演出,演出的是《貴妃醉酒》,這出戲本是漢劇的傳統(tǒng)戲,叫《百花亭》,這時,風華正茂的陳伯華已經成為了漢口嶄露頭角的“筱牡丹花”,梅先生演出當日,伯華也正在新市場演出《百花亭》,京漢兩家無意之中形成了“打擂臺”的局面,1937年時,梅先生第三次來漢口,演出經典劇目《霸王別姬》,第二天,京漢兩家又無意間形成了“打擂臺”的態(tài)勢,同演《霸王別姬》。二人演技雖各有千秋,但畢竟是初出茅廬者與大師巨匠的擺陣對壘,現(xiàn)場風靡可想而知,精彩紛呈讓觀眾一飽耳眼之福。
2.背后推手——大導演崔嵬盤活《宇宙鋒》
1952年,為了準備新中國首屆戲曲匯演,著名藝術家、電影導演崔嵬傾情重新修改排練漢劇《宇宙鋒》。崔嵬曾評價《宇宙鋒》:《宇宙鋒》是個好戲,京劇、徽劇、漢劇都演過這個戲,但各有所長。漢劇的《宇宙鋒》當推李彩云的演出最精彩,名聲最大,他的表演粗獷、潑辣、細膩、質樸,有濃郁的漢劇特色。
珠玉在前,跨越何其艱難,創(chuàng)新也絕非是知易行易的事情,付出的努力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崔嵬在當時《宇宙鋒》的基礎上,逐字逐句做出了刪改。好的劇本配合優(yōu)秀的表演藝術大師,最終成就了這部極富漢劇特色的《宇宙鋒》。
3.陳伯華表演藝術的創(chuàng)新
人才是可持續(xù)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源泉。創(chuàng)新不易,在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新更非易事。不斷重復他人的劇目,只會導致原創(chuàng)力的衰退。先有梅蘭芳對《宇宙鋒》進行創(chuàng)新,現(xiàn)有陳伯華在梅的基礎上進行再度創(chuàng)新。陳伯華在琴師劉志雄的協(xié)助下對漢劇的一些唱腔作了翻新的嘗試,在扮相與身段上也進行了一些大膽的修改。特別是在崔嵬導演的大刀闊斧洗心革面的創(chuàng)新下,陳伯華的排演成就了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造。陳伯華《宇宙鋒》的成功也表明,唯有革故鼎新才能成就優(yōu)秀的傳世佳作。
陳伯華演出經過整理“修本”、“裝瘋”兩折戲,參演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充分發(fā)揮漢劇旦角唱做的特點,層次分明,真實地刻畫了趙艷容被迫裝瘋的難言之隱和悲憤、辛酸的心情。這次的選拔,漢劇《宇宙鋒》突出重圍,陳伯華因此進京表演,據(jù)說梅蘭芳未免“跌份”,特意戴著口罩,充當觀眾去觀看過陳伯華的演出,關于陳伯華對趙女的演繹,梅蘭芳顯得極為贊賞,并且一度認為陳伯華的表演解讀《宇宙鋒》在自己之上,從此“掛衣”不再演出《宇宙鋒》,漢劇獨有的魅力也顯現(xiàn)出來。
1.漢劇—京劇之源
清人徐珂《清稗類鈔》稱:“徽調源于漢調,初流行于皖、鄂間?!鼻∥迨迥?,徽班相繼進京,逐漸合并成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實為湖北班)“四大徽班”。在京形成“班曰徽班,調曰漢調”的局面,這就是所謂的“徽漢合流”。京劇就在這“徽漢合流”之后逐漸形成并發(fā)展。③
京劇雖然形成在北京,可是追根溯源,京劇和漢劇本就有著許多共同之處,甚至京劇在形成的過程當中,吸取了許多漢劇的營養(yǎng),在漢劇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因此漢劇也被稱為京劇的“乳娘”之一,更有甚者稱之為“京劇之母,皮黃之祖”。漢劇與京劇的《宇宙鋒》在情節(jié)、場面、人物、詞句和唱腔結構上都差不多,但是各自的見地和解釋有些不同,正是這種“同中有異、異中見同”的地方,保持了各自的獨創(chuàng)性。
2.京劇向漢劇拜師
鄭傳寅教授曾說過,漢劇調性較為高雅,如鶴如雪。所以,內容上不及適應性強的黃梅戲、二人轉,能夠很快吸引觀眾;作為地方戲,形式上也不及“國萃”京劇,名頭大普及范圍廣,引人注目。
漢劇不僅是京劇的源頭,京劇大師們也多次向漢劇大師們切磋學習。漢劇著名丑角大和尚李春森,他善于設計形體動作,代表作《白羅衫·審陶大》《九錫宮》和《群英會》等都別具一格,刻畫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漢劇藝術大師董瑤階聲嗓清脆,唱、做、念、打兼容并茂,被譽為“花衫狀元”。表演風格精細明朗,剛健多姿,獨踞漢劇貼旦首席近40年。京劇丑角大家“二百五大王”劉斌昆先生就專程由上海去武漢正式拜李春森為師。④陳伯華眾多弟子中也有京劇名家王蓉蓉。
戲夢中人,輕舒水袖,我們?yōu)闈h劇的芳華絕代震撼。那些漢劇大師雖已不再,漢劇的精髓卻通過老唱片和親授流傳下來。當下的漢劇,也結合了更多時代的特色,進行了再次的創(chuàng)新,例如在武漢漢劇院曾排演的全本《宇宙鋒》在國家大劇院亮相,從“裝瘋”衍出全本的故事,恢復了原劇中“指鹿為馬”、“匡趙聯(lián)姻”、“盜劍嫁禍”等場次,為最后的“金殿裝瘋”進行了層層鋪墊,讓古老的漢調和精彩的舞臺呈現(xiàn)相結合,煥發(fā)出時代的氣息和青春,觀眾對漢劇經久的魅力交口稱贊。
一出青春版的《牡丹亭》火遍大江南北,創(chuàng)新是戲劇院團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中國戲劇大發(fā)展大繁榮的需要,更是戲劇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的需要。戲劇如此,時代更是如此。創(chuàng)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即時通訊微信微博的創(chuàng)新;共享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新;現(xiàn)金時代的消亡,移動支付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無處不在?;赝陌l(fā)展歷程就是科技創(chuàng)新、人文進步不斷求新求變永無止境的革新史,《宇宙鋒》老唱片之于戲曲傳承與創(chuàng)新功莫大焉!
注釋:
①戲劇網(wǎng).淺談陳伯華在宇宙鋒中的表演[EB/OL].http://www.xijucn.com/html/hanju/20110923/29202.html
②孔令玲.豫劇表演藝術家陳素真代表劇《宇宙鋒》劇目分析[J].黃河之聲,2014(5)
③袁靜明.京劇、漢劇藝術家合演《宇宙鋒》《坐宮》[J].中國戲劇,1990(2)
④CNKI學問.漢劇前輩藝術大師李春森[EB/OL].http://xuewen.cnki.net/CJFD-WHWS19970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