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堯 河南機電職業(yè)學院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當前在社會上備受關注,然而現(xiàn)階段高校心理疏導的效果尤為令人擔憂,而導致這一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之一則是高效輔導員的疏導能力低。故而為了能夠提高他們心理疏導能力,以此提高高校心理疏導的效果,重視對此方面的培養(yǎng)途徑進行研究就有很大的作用意義。
當前在高校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很多輔導員的專業(yè)性都不強,因此為了對這一現(xiàn)狀進行改變,在2014年時就出臺了相應的標準制度——《高等院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并且在這一標準中還對相關的要求進行明確。因此,很多高校在對輔導員進行聘用時要求也在隨之提高,即在專業(yè)素質和能力上都需要達到一定的要求。這樣在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才能更專業(yè)、更高效。另外,基于能夠保證輔導員隊伍素養(yǎng)的前提下,對于相應的心理疏導工作制度高校也應對其的建立和健全工作予以重視[1]。同時,當輔導員所處的級別不同時也要清楚的界定他們的能力水平,并且為了能讓他們看到自身的發(fā)展空間,以此防止他們跳槽,高校還應對晉升制度進行完善。
若想能夠高效的完成心理疏導工作并非是一件易事,而且在為高校學生排憂解難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和付出很多情感。加上他們會長期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因此從事該項工作的輔導員他們的工作壓力相當大。而為了不讓輔導員對這一職業(yè)產(chǎn)生消極和倦怠的情緒,那么高校就要對輔導人員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以此對他們的壓力進行緩解。在此過程中則可以通過如下兩種手段進行:一是外聘知名專家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二是給予他們更多工作補助和福利。如此,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就會更積極、更有動力。
第一,為了能夠做好思政教育和相關的培訓工作,高校的相關部門要做好統(tǒng)一籌劃的工作,然后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上予以充分的保障。第二,在開展對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學知識培訓時,如下三大特性要予以重視:一是系統(tǒng)性,二是長效性,三是有針對性。第三,為了保證教育和培訓工作的高效性以及深層次性,還可以讓更高級別的心理指導專家主持開展教育和培訓的工作,以此讓專家能夠將專業(yè)的知識向輔導員傳授。如此一來,通過專家的傳授和彼此間的溝通交流輔導員就能掌握更多心理疏導知識和技巧,進而在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就能更專業(yè)、更有效。
輔導人員之所以能夠進行心理疏導工作的前提是自身要具有很強的心理疏導能力,因為如果輔導員的心理疏導能力較弱,那么不僅很難能夠取得學生的信任,而且疏導工作也很難能夠正常的開展。為此,輔導員一定要重視自身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即需要重視如下方面的培養(yǎng):第一,對于心理疏導這項工作,輔導員首先要提高對這一工作的業(yè)務能力,并且高校應向他們提供更多專業(yè)學習機會。第二,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閱讀相關的專業(yè)書籍,這樣才能掌握更多理論知識,進而為實踐過程奠定理論基礎。第三,輔導員的自我修養(yǎng)也不容忽視。作為一名從事心理疏導工作的人員,自身的心態(tài)要予以保證,即要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在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時,學生在受到輔導員的人格魅力的影響下,心理疏導效果就會更理想[2]。
對于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心理疏導工作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輔導員的實際工作效果與心理疏導的效果密切相關,并且這一方面的考核也在績效考核的范圍內。而為了能夠更好的落實心理疏導工作并提高該項工作的規(guī)范性,首先在考核該項工作前要對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和內容進行制定,然后以此作為依據(jù)對輔導員進行考核。同時,為了保證心理疏導工作能夠有序和高效的開展,還應做好相應的監(jiān)察工作,以此確保輔導員在執(zhí)行心理疏導工作時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符合考核的標準,這樣就能充分的為心理疏導對象提供服務和幫助。
為了能夠充分的保證高校心理疏導的質量,培養(yǎng)高校輔導員在此方面能力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當前在心理疏導方面學校和社會所做出的努力我們也有目共睹,并且基于此高校輔導員的心理疏導能力也明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為了能夠做好對高校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高校輔導員也要盡心盡責,即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學生的情況。因此,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就能用自身具備專業(yè)的知識向其提供幫助。如此一來,高校心理疏導工作的效果不僅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