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廣播電視臺
網絡不僅進入了千家萬戶,而且在社會的各個行業(yè)的發(fā)展之中也占有了很大的比重,網絡被廣泛應用。不同媒體形式之間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相互融合的態(tài)勢,這就造成了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如果一名新聞記者依舊按照原來的、舊有的新聞傳播標準,那么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勢必會被淘汰,所以想要不被時代淘汰,順應媒體融合的大趨勢,就要積極地了解媒體融合這個大背景,淘汰傳統(tǒng)媒體中的老舊的成分,吸收新階段媒體的新鮮部分,從自身的思想方面到技術方面,都要進行創(chuàng)新,使自己得以順應媒體融合的發(fā)展趨勢,而不會被淘汰。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種信息傳播的環(huán)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同媒體之間出現相互滲透、交叉的模式。同時這種新媒體模式的出現,使不同傳播方式進行不同程度的相互重組??傮w來說,新聞傳播的媒介經歷了從文字形式到網絡形式的發(fā)展演變,從而使媒體內部的框架發(fā)生了變化,這就對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體融合不僅改變了信息的傳播環(huán)境,同時也使信息自身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這主要體現在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公民記者”之中,按照傳統(tǒng),他們會利用現有的工具,比如微博來發(fā)表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但是媒體融合基本打破了這種模式,產生了一種新聞融合的形態(tài),它主要是利用媒體融合技術手段,對新聞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最大程度的還原事件的真相,同時這也使現在的新聞記者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新聞記者自身對于新聞傳播觀念的改變是媒體融合背景之下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其發(fā)展態(tài)勢是不可能再返回到原來的,所以新聞記者只是固執(zhí)地堅持傳統(tǒng)的傳播思維方式,一味地把傳統(tǒng)新聞模式與其他媒體傳播模式劃分請界限,不與其他的傳播模式進行交流和借鑒,這勢必被這個媒體融合的時代所淘汰。所以在媒體融合的時代之中,需要新聞記者要熟知不同媒體形式之間的特點,在不同媒體模式之間做到游刃有余,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所以不僅僅要求新聞記者有各種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改變新聞記者的思維方式,讓他們形成一種“全媒體”的思維方式。
1.從單一型記者到全能型記者的轉變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tǒng)、單一的新聞傳播形式逐漸已經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傳播形式的相互融合的形式,所以在這種趨勢下,傳統(tǒng)、單一型的新聞記者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了,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是一種全能型的記者,他們需要了解、熟知不同媒體的形式以及所需要的技術。也就是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需要做到同時為紙質形式和網絡形式提供新聞素材和作品,這時候新聞記者就需要對紙質形式和網絡形式各自具有的特點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完善新聞素材在不同傳播介質中的存在方式,這就對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從單一型的模式轉變?yōu)槿苄偷哪J健?/p>
2.熟練地掌握新聞傳播的相關技術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聞傳播所依靠的環(huán)境不僅僅局限于紙質文字形式了,不同的傳播樣式逐漸發(fā)展起來,比如圖片、聲音、視頻等都不斷充斥著大眾的眼球,這就對新聞記者提出了可以熟練運用圖片、聲音、視頻等不同新聞傳播形式來充實新聞素材的要求,這些記者利用這些新型的傳播形式的優(yōu)勢來使新聞更加全面的、多角度的展現在大眾眼前。
3.具有甄別實質信息與冗雜信息的能力
由于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不同媒體形式之間進行了融合,較傳統(tǒng)的媒體形式相比加大了信息篩選的難度,各種信息在平臺上魚龍混雜,很難辨別,甚至還會有許多重復的新聞出現在大眾眼前,毫無新意可言,所以這就需要新時代的新聞記者具有甄別信息的能力,將冗雜的信息去除,保留實質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