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略論金代人物鏡

      2019-03-23 05:41:32關(guān)燕妮
      草原文物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仕女金代童子

      關(guān)燕妮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古代銅鏡上的紋飾豐富多彩,包括人物、動物植物、天象地理、建筑幾何、器具文字等等,其中尤以人物題材精美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中國銅鏡上最早出現(xiàn)人物形象約在戰(zhàn)國中期,多為反映狩獵情節(jié)的圖像。西漢至東漢時期,雖然有一些反映社會生活的,但主要是以東王公和西王母為中心的神仙內(nèi)容。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除延續(xù)漢式鏡外,還出現(xiàn)了歷史傳說人物和佛像與飛天。隋唐時期的人物鏡題材較為豐富,包括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典故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宋金時期是繼隋唐以來,人物鏡發(fā)展的第二個高峰,題材內(nèi)容更加廣泛。尤其是金代人物鏡,除涉及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以及宗教等方面外,以現(xiàn)實生活為主要題材,成為金代銅鏡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試圖從新的視角對金代人物鏡重新分類,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各種題材進行了深入分析解讀。就圖案題材而言,可將金代的人物鏡分成三大類,即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人物鏡、故事鏡和宗教鏡,其中以前者為大宗且最具創(chuàng)新意義。

      一、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人物鏡

      1.童子鏡

      顧名思義,這類銅鏡的紋飾以小兒活動為主。就目前發(fā)現(xiàn)而言,在金代以前的銅鏡中,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以童子形象為題材的內(nèi)容,因此其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金代的童子鏡各地都有出土,著錄也相對較多。其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僅就人數(shù)而言,可分為雙童、三童、四童及五童鏡。

      雙童攀枝扶蓮鏡 鏡鈕兩側(cè)各一位男女童子,分別一手攀枝、一手扶蓮;男童俯瞰女童,女童仰望男童。從形象上看,男童敦厚結(jié)實,女童嬌小俊俏,刻畫得惟妙惟肖。

      三童戲花鏡 三名童子手擎花枝,嬉耍游刃于葵花之間。童子頭束抓髻,身體各部特征把握準確到位,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

      四童攀枝持花鏡 鏡鈕旁均勻分布四個童子,或攀枝、或持花,或俯臥、或仰坐,手舞足蹈嬉戲于繁茂的花草叢中;枝葉纏繞,童子似若隱若現(xiàn),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景象(圖一)。

      五童戲財鏡 也可稱“大定五子鏡”①,鏡鈕外和緣內(nèi)各有五枚“大定通寶”,五個童子匍匐其間,一手高擎花束,一手輕扶“大定通寶”,似給人以動感。大定是金朝第五個皇帝世宗完顏雍的年號,史載“大定通寶”始鑄于大定十八年,“更命工部郎中張大節(jié)、吏部員外郎麻圭監(jiān)鑄,其錢文曰‘大定通寶’”②。大定年間是金朝中興時期,史稱“小堯舜”,“大定五子鏡”象征著子孫富貴,國家昌盛。

      2.仕女鏡

      仕女鏡是金代人物鏡的流行題材,以仕女戲?qū)櫸?、仕女戲童子和仕女聽泉觀魚題材最為常見,圖案中往往以山水祥云、樹木瑞獸等為背景。

      仕女戲?qū)櫸镧R 主題是一仕女手執(zhí)扇面,扇柄指向身前的寵物及躬身拱手的侍者;其背景,右上方為枝葉繁茂的樹木,左上方為卷曲的祥云和展翅飛翔的仙鶴。此類鏡以帶柄者居多。

      仕女戲童子鏡 反映的是一仕女與三個童子嬉戲玩耍的場面,童子形態(tài)各異,或手舞足蹈,或匍地爬行,一派祥和歡樂的景象。

      仕女聽瀑觀魚鏡 鏡右側(cè)一桂樹,一仕女雙臂相合,倚于彎曲的樹干之上;左側(cè)為懸崖峭壁,瀑布噴涌而出;下方為一潭碧水,清晰可見魚兒探身,迴游于波浪之中(圖二)。

      3.樂舞鏡

      樂舞內(nèi)容也是金代人物鏡反映的現(xiàn)實題材之一,其形式多樣,有亭中撫琴、多人奏樂、女子撫箏、月夜送箏等。

      亭中撫琴鏡 從圖案上可分為兩種形式,其一為單亭鏡,亭中兩人盤坐,一人撫琴,一人聽琴,亭外有行云流水;其二是圍繞鏡背鈕對稱設(shè)置四亭,四人撫琴,亭間四只鸞鳥聞聲起舞,另有四只彩蝶展翅助興(圖三)。

      多人奏樂鏡 其圖案可分為兩種形式,其一是以連珠紋將鏡背分成均等四區(qū),每格二人相向演奏,一人吹笙,一人奏鈸③;其二為鏡背均勻分布八個博衣長袖的浮雕人物,雙手各持不同的樂器,有腰鼓、手鼓、長板、長簫、橫笛、琵琶、竽、笙,姿勢各異,儼然一支樂隊④。

      女子撫箏鏡 吉林省出土的一面八瓣菱花鏡,鏡中左右各一人,左側(cè)女子撫箏。

      月夜送箏鏡 右側(cè)一樹,繁茂的枝葉布滿于鏡上方,樹下一人端坐于屏風前;左側(cè)二人匆匆趕來,前面的童仆手提燈籠躬身小跑引路,后面的女子折腰趨歩雙手托箏奉上。據(jù)研究,這類銅鏡圖案所反映的內(nèi)容當取材于金代流行的劇段“月夜聞箏”⑤。遼、金、元是詞曲相繼遞興的時代,雜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shù)陌l(fā)展。金朝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這種因題設(shè)事的短暫演出,就是當時流行的一種雜劇形式。

      4.其它

      金代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人物鏡圖案題材廣泛,除上述童子鏡、仕女鏡、舞樂鏡發(fā)現(xiàn)較多、自成系列外,還有相當一批涉及社會各個方面的人物鏡。

      放風箏鏡 鏡背以連珠紋將畫面平分成四組,每組中間有一龍首魚身神獸,兩側(cè)各一人在放風箏,風箏的樣式有兩種,一種為相糾結(jié)的伏羲女媧,另一種為小鳥;人物頭束發(fā)髻身著長袍,束腰帶蹬高靴,雙手執(zhí)線圈⑥。

      四騎狩獵鏡 鏡外區(qū)裝飾花枝與天鵝。野獸居中,為高浮雕,一熊人立,栩栩如生;內(nèi)區(qū)四騎環(huán)馳狩逐獵,獵者或拉弓、或挺槍突刺、或策馬揚鞭,呼之欲出。推測此鏡為仿唐作品。

      春耕鏡 圖案分上下兩部分。上半為主題紋飾,是以山水田園為背景的人物場面:山腳下右側(cè)是一片耕田,一位頭戴席帽、身著布襖的農(nóng)夫手握鋤頭正在田間耕作;左側(cè)邊緣有一棵參天大樹,樹下可見一位頭戴幞頭、長胡須老者,正與頭戴烏紗帽的官員談?wù)?。下半是波浪起伏的河水,水中兩條鯉魚展鰭擺尾,相互追逐嬉戲⑦。這一圖案表現(xiàn)的可能是金代官員參加春耕的場景。據(jù)史書記載,金朝十分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每年的正月元日,皇帝都會與群臣到田間耕作,象征新的一年從農(nóng)事開始。

      汲水鏡 左側(cè)一桂樹,枝葉繁茂遮蓋鏡上半?yún)^(qū);樹蔭下有五人,其中兩人用轆轤從井中汲水,一人用水車放水。整個畫面反映的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田園風光⑧。

      游戲鏡 吉林市博物館的一面人物鏡,圖案下半一頭飾發(fā)髻的少年坐在三輪輦車上,一短衣少年推車,其后又一少年舉華蓋隨行;輦車前有二人各擎一面日月旗作向?qū)?;“隊列”下方,有一童子背向輦車蹲坐,其旁一犬;鏡右上部,一左衽長衫的女子,袖手倚欄作觀賞狀。其表現(xiàn)的應(yīng)是貴族少年模仿成人出行場面的游戲情景。

      樓閣云舟鏡 畫面分為三個層次:近處波濤翻滾的海浪和岸邊的人物樓閣樹木;中部云舟揚帆蕩漾,船頭人物真切清晰;遠處彩云飄逸,水天一色⑨。

      蹴鞠鏡 金上京遺址曾出土多面,四人或二人參與,球場后面遠處可見樹枝紛披,狀如柳絲。蹴鞠活動歷史悠久,漢唐以后更為流行。

      春宮鏡 又稱秘戲鏡。圖案分為四區(qū),每幅都展現(xiàn)帷帳中男女合歡的不同姿態(tài)⑩。春宮鏡的題材當源自春宮畫,春宮畫的起源很早,宋金時比較流行。其作用主要是進行性方面教育,另也有驅(qū)邪避鬼之功能。

      二、故事鏡

      金代的故事鏡圖案,以人物為主題,間襯以高山流水、樹木花草、亭臺閣榭等;其題材多取自漢族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如“許由巢父”、“柳毅傳書”、“牛郎織女”、“王質(zhì)觀弈”、“寧戚飯?!钡?。

      許由巢父鏡 鏡上方流云飛瀑,下方溪水奔涌,左方上游處有一人蹲于岸邊,右手抬起作洗耳狀;右方下游處有一人左手牽牛、右手指向上游者?。晉皇甫謐《高士傳》中記載: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中岳,穎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也,洗耳于穎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背哺冈唬骸白尤籼幐甙渡罟龋l能見之?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聲,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圖四)。

      柳毅傳書鏡 其圖案有兩種形式,一種在左上方有一樹,樹下一對男女對話,右有一書童牽驢;另一種在上方有一樹,樹下右側(cè)一書生與左側(cè)的女子對話,女子身后隨一侍女,鈕下有一書童牽驢?。柳毅傳書的故事最早見于《太平廣記》,描寫落第書生柳毅路過陜西涇河,遇見洞庭龍女牧羊荒郊。龍女自述在涇河夫家備受虐待,要求柳毅傳書解救,柳毅慨然允諾。龍女得救后思慕柳毅,后經(jīng)許多曲折,二人終于結(jié)為美滿夫婦。

      牛郎織女鏡 其一,圖案層次分明,天空一彎新月,祥云繚繞;銀河水波浩瀚,牛郎織女七夕踏浪鵲橋相會;地上金牛俯臥,回首仰望,思緒無限?(圖五)。其二,天空一輪帶月暈的新月,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月下瓊樓玉閣,多人在廣場奏樂起舞?。牛郎織女的故事系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寧戚飯牛鏡 圖案上部為遠山近樹,下部是礫石流水;中部左側(cè)一束發(fā)長須老者跪于樹下,右側(cè)一牽牛者。典出《呂氏春秋》:春秋時寧戚為了在齊國謀得官職,在窮因無以自達時,喂牛車下,擊打牛角而悲唱“商歌”,終于被齊桓公看中,拜為上卿。

      王質(zhì)觀棋鏡 圖案中部偏右側(cè)有一枝葉繁茂的大樹,左右各有手持寶物的仙童;其主題應(yīng)在左上方,二人對弈,中間一人手持扁擔聚精會神關(guān)注。梁任昉《述異志》:“信安郡寶石山,晉時樵者王質(zhì)逢二童子弈棋,與之一物,如棗核,食之不饑,置斧坐面觀。童子曰:‘汝斧柯爛矣’。質(zhì)歸鄉(xiāng)間,無復時人”。

      三、宗教鏡

      主要有佛教和道教題材,前者有達摩渡海、羅漢、觀音鏡等;后者可見仙人松鶴延年、仙人龜鶴齊壽鏡等。

      達摩渡海鏡 以波濤洶涌的海水為底紋,近緣環(huán)飾蓮花瓣與卷云;右側(cè)一袈裟行者持傘狀法器迎風疾行,左側(cè)一龍吞云吐霧,浮托廟宇?(圖六)。達摩,又稱菩提達摩,佛教禪宗的創(chuàng)始人。

      八羅漢鏡 形態(tài)各異環(huán)列,或結(jié)痂趺坐,或手持禪杖,或袖手而立,方圓間盡顯鮮明個性?。

      觀音鏡 為陽燧紋,單線白描。觀音菩薩打坐于蓮花之上,蓮花左右各有一神童、下面有二神童。

      仙人松鶴延年鏡 左上方烈日高懸,右側(cè)一松樹,樹下一身著長袍的長須老者,其后緊隨一神童;左側(cè)有鹿、靈芝、仙鶴;下方水中有魚和神龜遨游。

      仙人龜鶴齊壽鏡 此類鏡形式較多:其一,左側(cè)盤坐一長袍仙人,頭頂光環(huán),右側(cè)一侍者秉燭敬奉;鏡中上方香火祥云繚繞,下方龜行鶴立。其二,鏡中央端坐一長袍仙人,右側(cè)一侍者持舉華蓋,左側(cè)為展翅之仙鶴和匍匐的神龜;上方為神樹和赤日。其三,右側(cè)一盤根錯節(jié)凸凹的老松,其下坐一長袍仙人,左側(cè)祥云之上立一托盤侍者,飄然而至;鏡上方枝葉垂披,下方一鶴一龜翹首引望仙人。

      八仙過海鏡 1958年河北保定發(fā)現(xiàn)。水天相連,上部兩只仙鶴在祥云間翱翔,下部海波起伏浪花翻卷;水上高浮雕八位仙人形態(tài)各異,持不同法器飄然過海。

      四、小 結(jié)

      金代人物鏡是金代銅鏡的主要題材之一,在中國銅鏡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概括而言具有如下特點。

      其一,所占比重較大。人物鏡的數(shù)量在金代銅鏡中明顯多于其它種類的銅鏡,超越了歷朝歷代,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金人對人物鏡的重視抑或偏愛,亦從一個側(cè)面折射出女真人自由奔放、貼近生活的率真性格。

      其二,圖案生動逼真。金代的人物鏡圖案以人物為主題,間襯以日月星辰、祥云瑞獸、山水樹木、松鶴花草、亭臺閣榭等等。其布局合理,人物形象刻畫精準構(gòu)思巧妙,酷似一幅寫生畫,生活氣息十分濃厚。

      其三,承繼弘揚傳統(tǒng)。如以漢族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題材的“許由巢父”、“柳毅傳書”、“牛郎織女”、“寧戚飯牛”、“王質(zhì)觀棋”等故事鏡,反映了女真人的漢化程度已經(jīng)相當深入,接受漢文化已經(jīng)成為當時普遍的社會風尚。以宗教為題材的達摩渡海、羅漢、觀音、仙人松鶴延年、仙人龜鶴齊壽、八仙過海鏡等,乃是女真人信奉重視佛教、道教的真實寫照。金初女真統(tǒng)治者大力推行“實內(nèi)地”政策,隨著大批契丹、渤海、漢人被遷往金源“內(nèi)地”,佛教空前傳布開來。據(jù)記載,早在金初天會元年“金源”已有佛寺,舉國上下“奉佛尤謹”?,上自帝王、皇親貴族,下自黎民百姓多有崇信。金人占領(lǐng)遼、宋地區(qū)后,不但對佛教遺跡極力保護,而且又興建了一些寺塔,如開原的崇壽寺及塔、鐵嶺的白塔等,金上京故城西郊曾出土了“寶嚴大師塔銘志”。

      《大金國志》第三十六卷《道教》:“金國崇重道教,與釋教同,自奄有中州,燕南燕北皆有之”。金人王若虛《滹南集》載:“太乙之教興于金朝天眷間,可見崇重道流金時獨盛”。金代道教在熙宗以后備受崇重,在章宗時曾盛極一時。阿城金上京故城東有“松峰山太虛洞”,金時稱“金源乳峰古洞”,洞內(nèi)原有金承安四年五月初五日刻立的“曹道士碑”。

      應(yīng)指出的是,對于上述傳統(tǒng)題材,并非簡單地照搬模仿,而是在合理利用的基礎(chǔ)上發(fā)揚光大,按照自身的理解賦予一些新的創(chuàng)意抑或表現(xiàn)手法,使其圖案變換多樣。

      其四,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主要指以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的人物鏡,系金代銅鏡最為顯著的特色,亦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其內(nèi)容極為豐富,幾乎涵蓋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如耕作狩獵、汲水澆灌、撫琴樂舞、童子仕女、游戲娛樂、春宮秘戲等。其涉獵內(nèi)容之廣泛,題材之新穎,是其它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在反映現(xiàn)實生活題材的銅鏡中,以童子、仕女、樂舞形象最為流行。

      金代童子鏡的興起,當受兩宋繪畫的影響。表現(xiàn)童子的繪畫,古時又稱“嬰戲圖”。兩宋擅長表現(xiàn)童子題材的畫人名家疊出,嬰戲畫在市井中十分流行。金代童子鏡所刻畫的童子,均為天真活潑,體態(tài)可掬的形象,整個畫面充滿了富貴祥和、其樂融融的氛圍。童子鏡應(yīng)為金代首創(chuàng),是其銅鏡裝飾藝術(shù)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女真族朝氣蓬勃、新生向上的真實寫照。

      仕女鏡的圖案應(yīng)受到宋金時期仕女畫的影響。仕女畫作為國畫人物畫的一支,起源很早。經(jīng)歷一個長時期的發(fā)展,至唐代進入了黃金階段,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宋金在繼承唐傳統(tǒng)風格的基礎(chǔ)上又有所創(chuàng)新,尤其是題材方面的表現(xiàn),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寬泛地步。宋金時期的仕女畫,更趨于風俗化,寫實化,著重表現(xiàn)上下各階層女性的普遍美。另外,這一時期的仕女畫,往往與“嬰戲”等風俗畫相揉和,成為全新的仕女嬰兒畫,結(jié)果大放異彩。

      樂舞鏡亦為金代銅鏡特色之一。女真人能歌善舞,其豪放堅韌的民族性格特征,在音樂舞蹈藝術(shù)的傳承中得到張揚。金政權(quán)建立以前,女真族尚處于漁獵部落向民族共同體的轉(zhuǎn)化階段,音樂歌舞反映的多是宗教色彩和狩獵生活的內(nèi)容,“其樂則唯鼓笛,其歌則鷓鵠之曲,但高下長短,鷓鵠二曲而已”?。女真滅遼和北宋后,吸取中原文化,建立起完備的宮廷和宗廟禮樂制度,民間的音樂舞蹈亦得到了長足發(fā)展。1973年,伊春金山屯出土了舞樂浮雕石幢,為柱狀八面體,每面均有人物浮雕,或翩翩起舞、或擊鼓吹彈,所見樂器有笙、簫、琵琶、鼓等,都是唐宋時期中原常用的樂器。金代銅鏡上的舞樂場面,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當時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盛世和諧。

      金代人物鏡的特征以表現(xiàn)思想化、現(xiàn)實化為主題,其立意新穎,自由奔放、風格樸實,貼近生活,折射出鮮明的時代背景、社會風尚以及民族精神理念的追求。如此內(nèi)容豐富、特色鮮明的人物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代銅鏡在中國銅鏡史中的地位。

      注釋

      ①張宇:《介紹三面金代銅鏡》,《哲里木盟通訊》1982年1期。

      ②《金史·食貨志》卷四三。

      ③張英:《吉林出土銅鏡》,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④龐志國:《從出土文物看金代女真族的樂器》,《博物館研究》1985年3期。

      ⑤王禹浪、李陳奇:《金代銅鏡初步研究》,《遼金史論文集》第3 集,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⑥張英:《罕見的風箏紋銅鏡》,《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1 月22 日。

      ⑦丹薇:《綏棱縣出土的一件金代銅鏡》,《求是學刊》1981年2期。

      ⑧那國安、王禹浪:《金上京百面銅鏡圖錄》,哈爾濱出版社,1994年。

      ⑨? 張英:《吉林出土銅鏡》,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⑩?? 劉學顏:《遺珍圖說》,哈爾濱出版社,2010年。

      ?許子榮:《許由巢父故事鏡》,《黑龍江文物叢刊》1981年1期。

      ? 阿城縣文物管理所:《阿城縣出土銅鏡》,阿城縣文物管理所編內(nèi)部資料,1974年。

      ? 丁勇:《達摩渡海人物故事紋銅鏡》,《北方文物》1997年1期。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

      猜你喜歡
      仕女金代童子
      清代仕女圖軸選
      中國書法(2023年3期)2023-08-23 13:02:08
      誰的節(jié)日到了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熊童子
      學生天地(2020年24期)2020-06-09 03:08:56
      金代吏員服飾淺探
      對金代提點刑獄的幾點認識
      長白山冊封始于金代
      淺論陶瓷藝術(shù)中的仕女紋飾
      從《宮樂圖》看唐代仕女
      收藏界(2018年5期)2018-10-08 09:10:54
      山童子和一串紅
      平原县| 佛学| 东城区| 漯河市| 四会市| 麻栗坡县| 宁河县| 建水县| 和林格尔县| 沙洋县| 定兴县| 思茅市| 鞍山市| 明溪县| 社旗县| 江安县| 石楼县| 吴桥县| 濮阳市| 雷州市| 龙川县| 隆回县| 泌阳县| 密山市| 西华县| 张家界市| 黎平县| 吉木萨尔县| 武清区| 恩施市| 兴隆县| 长沙县| 湖州市| 南昌县| 睢宁县| 东港市| 九龙县| 峨眉山市| 海南省| 神池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