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萍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李廣將軍的力大無比,射箭本領之高強。
4、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古詩《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包詩”的特點,學習理解古詩《塞下曲》,豐富學生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出詩文,質疑問難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李廣射虎(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
2、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讀了課題,你希望這篇課文能告訴你哪些內容?(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地方要停下來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效果
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檢查字詞的讀音。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1.唐代詩人盧綸寫的一首著名的古詩《塞下曲》描寫了李廣射虎,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詩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
(2)找找詩中的多音字
“塞”“曲”“將”“沒”“棱”“中”。
(3)再讀《塞下曲》。
2.認識詩中人物
(1)詩中這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他又是個什么人?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2)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疑問?
簡介李廣以及“飛將軍”的名字由來。
3.了解詩中事情
(1)自由讀課文,看看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將軍身上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
(2)梳理歸納:這首詩前兩行與課文哪個自然段相對應?寫的是什么?后兩行呢?
過渡: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回到西漢時期,跟隨李廣將軍去夜巡吧!
A、學習“林暗草驚風”
(1)創(chuàng)設情境:一天夜里,李廣將軍帶兵巡邏來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樣的黑,月色是那樣的朦朧,寂靜的松林中一陣疾風吹來(點擊:出風聲),樹木野草叢中發(fā)出"沙沙""沙沙"的聲音。(屏幕顯示黑夜)
給“疾”選擇正確的解釋。
(2)假如這時你在這片漆黑的松林中,會有什么感覺?(指名說)
你能讀出這樣的感受嗎?
(3)對照古詩,哪個字寫出了這種緊張的氣氛?指導朗讀詩句。
B、學習“將軍夜引弓”
(1)在這樣可怕的夜晚,在這樣危機四伏的松林中,李廣害怕了嗎?他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2)理解“警惕”“拈弓搭箭”,學習生字“惕”“搭”。
(3)作者抓住他一連串的動作來寫,我們一起找找看,有哪些表示動作的詞語。
(4)古詩中,詩人盧綸只抓住了其中一個動作來寫,是什么?指導朗讀詩句。
4.由此可見,李廣是個怎樣的將軍
四、探究引號的用法
1、找出文中帶引號的句子,探究一下這里的引號在用法上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2、出示代引號的句子,交流討論。
五、課外作業(yè)
(1)把《李廣射虎》的故事講給別人聽,讓更多的人了解李廣這位射虎英雄。
(2)出示盧倫《塞下曲》六首詩,選擇其余五首任意一首課文之外的詩進行自學。
板書設計:
8 ?李廣射虎
深夜射虎 ? ? 驚
引
清晨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