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婷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基于國家課程的科學實驗教學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代小學生對于科學知識探索的需要,校內固定的分組和演示實驗的課堂教學已經(jīng)很難滿足日益發(fā)展的學生需求。而由學校開發(fā)的適合相應年級段的、小學生感興趣的、并能親自動手操作的科學實驗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需要。而促進教育優(yōu)質發(fā)展,是科學發(fā)展觀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校至關重要。
小學生生活不同于初高中學生的生活,更不同于大學生、成人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更簡單,基本以學校、家庭、圖書館、游樂場等場所為主。但他們的思維天馬行空,更易幻想,對于生活中的細節(jié)更關注更好奇。同時小學生因為年齡特征,對于生活中的許多科學現(xiàn)象感到好奇,但由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無法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常常感到困惑。
我們要深入關注小學生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的科學問題,并根據(jù)小學生生活的特點開展研究,讓學生在書本中閱讀,在實驗中獲得收獲。
一、在書本中閱讀 在實驗中收獲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課文與科學實驗有關,我們可以在語文課中加入科學實驗,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案例一 《霧凇》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課中有一篇課文《霧凇》。試教時我發(fā)現(xiàn),在講解霧的形成過程時,無論我如何用語言和圖片引導,學生似乎總是難以體會。此時,語言的力量仿佛消失了一般。課后,我細細反思,覺得如果能將科學實驗引入到語文課中,效果可能會更好。于是,我在第二次教學時引入了科學實驗——“霧的形成”。首先,在讀完霧凇片段后,我問學生:“你們知道霧是怎樣形成的嗎?”學生用力地搖了搖頭,紛紛說不知道。我再問:“你們想不想來造一場真正的霧嗎?”學生顯得非常興奮,大聲地說:“想!”于是我出示實驗材料讓學生認識:廣口瓶、溫水和冰塊。接著我先在廣口瓶里倒入溫水,再用冰塊接近瓶口。過了一會,我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激動地說:“瓶口有‘白氣?!蔽覍⒈鶋K移走,再問學生:“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說:“剛才的‘白氣又消失了。”我故作神秘地說:“其實剛才你們看到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許許多多小水滴。在自然界里許許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霧(云)。這就是霧的形成過程,你們明白了嗎?”學生們恍然大悟,高興地說:“我們明白了?!?/p>
案例二《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中有一篇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名學生在朗讀課文片段“媽媽又指著腳下松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時,我停下來問學生:“你們同意這段話嗎?”學生都說同意。我故意撇撇嘴說:“真的是這樣嗎?小紅馬的腳真的就不能在沙漠里行走嗎?”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說又不敢說。此時我說:“那我們來做個實驗驗證一下好不好?”同學們瞬間被點燃了熱情。我接著問:“你們覺得做這個實驗需要什么樣的材料,小組商量商量。”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我拿出實驗材料,并給學生們介紹:一個裝滿沙粒的槽,一個模擬小紅馬腳的模型,一個模擬駱駝的加厚和加大的腳掌。然后讓學生進行對比實驗。通過對比實驗,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加大、加厚的腳掌因為接觸面積大,所以走得穩(wěn)。
通過案例一和案例二的實施,我發(fā)現(xiàn)在語文課中加入科學實驗,可以更直觀更容易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二、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 在生活中實驗
作為一個小學班主任,我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適合小學生開展的實驗,只要我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善于發(fā)現(xiàn),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案例三 ?自己制作彩虹
在一個夏天的傍晚,天空陰云密布,緊接著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忽然我被學生的大叫所吸引,只見一道絢麗的彩虹就掛在天邊,真是漂亮極了。到了語文課上,學生們還在嘰嘰喳喳討論著剛才看到的一幕。我抓住這個機會,在網(wǎng)絡搜索彩虹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們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接著我說:“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彩虹?”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我與科學老師聯(lián)系后,得到了制作彩虹所需要的材料:一盆清水、一塊平面鏡。接著向他們介紹實驗的方法:將鏡子斜著放入水盆中,鏡面對著陽光,調試到合適的角度,然后在對面墻上就能看見美麗的彩虹啦!當一道彩虹映射在白色的墻上時,學生們瞬間歡呼起來。
案例四 ?自制噴泉
一次春游活動,我?guī)е鴮W生來到了公園,學生們看著精彩的噴泉表演,都感到震撼。有學生問:“老師,我們可以自己制作噴泉嗎?”我想了想說:“應該可以吧?!庇谑菐е鴮W生的這個問題,我查閱了許多資料并在一個班會課上展開了實驗。首先,我出示了一些漂亮噴泉的照片,引起大家的興趣。接著我擺出實驗相關的材料:兩個大一些的空飲料瓶、大頭釘、水。下面就開始制作了:先在一個雪碧瓶的瓶身一側豎排用大頭釘扎若干個直徑大小相同的小孔,接著在另一個雪碧瓶的瓶蓋上扎數(shù)個直徑大小不同的小孔。然后在第一個瓶子中裝滿水,水會從瓶身的小孔中噴出來,且水噴射的距離不同。最后在第二個瓶子中也裝滿水并擰緊瓶蓋,用力擠壓瓶身,水會像噴泉一樣從上面噴出來。隨著噴泉一個個地產生,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
我們的課本和日常生活中隱藏著許多學生感興趣的科學實驗,只要我們用心發(fā)現(xiàn),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一定會樂于開展實驗探究,并在實驗探究中獲得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還能對語文學習有所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