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
近日,國內(nèi)首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shù)報告》新鮮出爐,報告顯示,媽媽焦慮指數(shù)排名前10的城市均為一二線城市,其中上海媽媽以超70的焦慮指數(shù)高居榜首。工作強度大、房價高、教育層次差距大,大城市的媽媽們確實要背負很多東西。
職場報告顯示, 80后女性群體的焦慮指數(shù)要遠高于平均水平,超過90后與70后媽媽。因為80后的媽媽們正面臨著多方拉扯的階段,在家庭是教育的主力,在單位是奮斗的中堅,需要投入很多精力。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但大多數(shù)媽媽都在各方選擇和割舍中焦慮著。
有意思的是,調(diào)查顯示,盡管媽媽們焦慮的來源各不相同,但她們的緩解方式卻大同小異—買買買、哭哭哭和吃吃吃。然而,這些方式不只效果短暫,還容易引起“變窮—更焦慮—不停消費”等類似的惡性循環(huán)。而諸如健身、傾訴、心理咨詢等正向的緩解焦慮方式,在目前還未受到媽媽們足夠的關(guān)注。
“工作加帶娃就夠累的了,回家又是一堆做不完的家務和輔導不完的作業(yè),還健什么身,你當我是神奇女俠?。俊薄案约旱鶍寖A訴,老人家上火傷心;跟老公傾訴,人家左耳聽右耳出;跟朋友傾訴,人家比我還焦慮,還不如買件衣服有用呢!”……然而,焦慮情緒會積少成多,無法得到及時緩解的話,很容易導致焦慮癥、抑郁癥之類的疾病,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傷害,還可引發(fā)甲狀腺、肝膽甚至心腦血管疾病。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輕輕松松又療效出色?也許,體感音樂療法更適合這些焦慮的媽媽們。心理學研究證實,聽覺更容易引起聯(lián)覺,音樂可以直接干預人腦主管情緒的下丘腦和邊緣系統(tǒng),所以體感音波技術(shù)對人體的情緒可以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而且在音波振動的微循環(huán)刺激下,身體感知音樂比單純的聽覺感受更能帶動積極的情緒和體驗。
中日友好醫(yī)院的魏育林、孔晶等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30分鐘的體感音樂治療對睡眠質(zhì)量的改善、人體機能的恢復以及各種疾病和亞健康的康復,效果都非常顯著。許多音樂治療師使用體感音波設備,幫助和推動來訪者緩解被壓抑的消極情緒。國內(nèi)外的臨床應用表明,體感音樂療法還可廣泛應用于治療各類疼痛,緩解失眠、焦慮、抑郁狀態(tài),幫助產(chǎn)后恢復,預防骨質(zhì)疏松、老年癡呆,甚至用于臨終關(guān)懷等方面。
而對患者來說,體感音樂療法的操作就更加輕松和方便了?;颊咧恍枰佑|體感音波設備(如音波床、音波椅或音波墊),以冥想入靜或瑜伽放松的方式,感受音波振動對臟腑、經(jīng)絡的刺激,放松全身,感受音樂的能量,好比躺著聽一場音樂會,又好比給身體和情緒做一場豪華SPA。
《禮記·樂記》中有一句話:“唯樂不可以為偽”,意思是說,音樂本于心,是人類情感的真實表達?,F(xiàn)在,音樂不只是“本于心”之物,更可“作用于人”甚至延年益壽。這場音樂SPA,焦慮的媽媽們動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