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四川 成都 611130)
關于人身保險空白期的賠償問題,在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四條出臺以前,有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了關于推薦適用<人身保險產(chǎn)品條款部分條目示范寫法>的通知》,①該通知第一次提到了要在保險空白期提供“臨時保障”這樣的字眼。但是這份通知的效力比較低,無法成為法院審理關于保險空白期賠償問題相關案件的依據(jù),因此,遠遠不能解決保險空白期的賠償問題。
2013年頒布的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四條就是從法律的層面試圖去解決保險人預收保費后、保險合同成立之前的賠償問題。這樣的司法解釋條款一方面保護了投保人以及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滿足這一方當事人合理的心理預期,使得保險人承擔空白期的賠償責任,又不致使保險人放棄核保的權利,試圖平衡保險當事人的利益。但是第四條并未就保險人賠付的依據(jù)進行進一步的解釋,空白期發(fā)生了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是按照正式保險合同來對其賠償還是雙方約定賠償金額?
至著名的廣州信誠案②之后,在人身保險中,出現(xiàn)了大量類似的保險人是否應該承擔保險空白期保險責任的案件。而法官由于無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可依據(jù),不一定都作出有利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判決。而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四條就著力解決保險空白期的賠償問題,本意是維護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回應了現(xiàn)實的需要。
“所謂追溯保險,是指保險責任開始時間可以追溯到保險合同訂立前的某一時間的保險。”追溯保險需符合“當事人雙方主觀上須為善意,即均不知危險已經(jīng)發(fā)生或已不可能發(fā)生”這一條件③。
強制追溯保險與追溯保險不同的是其對于保險合同成立或者是生效之前保險當事人是否知道保險事故的發(fā)生沒有要求,若發(fā)生了保險事故,就要去推定保險合同是不是能夠根據(jù)正常的程序來成立,如果說合同能夠成立的即保險標的符合承保條件的,保險人就要承擔保險責任,若不能成立,保險公司就要拿出證據(jù)來證明保險標的不符合承保條件。例如廣州信誠案中,即使被保險人謝興權被害,信誠人壽仍應按照正常的程序核保,承保,使得保險合同成立生效,而未來生效的保險合同的效力可以追溯至發(fā)生保險事故之時,保險人應該按照正式的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履行責任。而不以合同是否能有效成立且保險當事人是否知道保險事故的發(fā)生為條件,因此筆者認為,在空白期賠償問題上我國實行強制保險追溯制度。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四條規(guī)定在收取保費后、同意承保之前發(fā)生了保險事故,而保險標的符合承保條件的,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然而此時保險合同還沒有成立,保險公司又應按照什么條款或者規(guī)定來進行賠償呢?有的學者認為保險人應按照正式的保險合同進行賠付,有的學者又認為應建立臨時保險制度,按照臨時保險報單來進行賠償。第四條的賠付依據(jù)缺乏更高層級法律的規(guī)定。總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四條缺乏理論和上位法律的支撐。
保險行業(yè)并沒有統(tǒng)一的核保標準,那么解釋二中的“符合承保條件”這個承保條件該如何來認定呢?保險公司各有各的核保體系,法官在裁決時應該依據(jù)怎樣的核保體系?對此,司法解釋二沒有對“符合承保條件”作出明確的解釋。沒有統(tǒng)一的核保標準會引發(fā)道德風險,如保險公司為了逃避賠償責任,擅自改動核保體系,再聲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不符合承保條件,不予承擔賠付責任。投保人相對于保險人是弱勢的一方,法律應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而此款規(guī)定卻使得保險人有逃避責任的借口。
根據(jù)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四條,關于核保期內保險人是否承擔保險事故的賠付責任完全取決于:1.投保人是否預先交納保費;2.被保險人是否符合承保條件。也就是說,在已經(jīng)預先交納保費的情況下,且投保人符合承保條件,不管保險人是否完成核保程序,保險人應當承擔保險責任。但是對于不符合承保條件的,即使保險公司并沒有快速的核保,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公司也不承擔賠償?shù)呢熑?,并可能會存在未及時退還保費的問題,這將損害那些不符合承保條件的投保人的利益。而法律上也并未規(guī)定保險人核保的最高期限,因此保險人有拖延核保而用預交保費獲取更多的利益的可能。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四條只針對了投保人預交保費至保險人同意承保這段空白期間的賠償問題,因保險人同意承保則保險合同成立,由上文所述,實務中保險人都會對生效附條件或者是附期限而并非合同成立即生效,因而保險合同成立至保險合同生效這段空白期的賠償責任歸屬問題仍屬于立法空白。
【注釋】
①主要內容如下:“……一、《示范寫法》以年交保費的終身壽險為模本制定,推薦各人身保險會員公司使用。各公司可根據(jù)不同產(chǎn)品類別、交費期限等進行調整,盡量采用相應條款。二、建議各公司按照新《保險法》要求做到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若對合同效力約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則鼓勵各公司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投保人支付首期保費起至本公司同意承?;虬l(fā)出拒保通知書并退還保費期間為被保險人提供臨時保障?!?/p>
②該案中,投保人及被保險人謝某在繳納保費、保險人作出承諾之前,不幸遇刺身亡,其母將保險人起訴至法院,要求保險人賠償謝某購買的某保險產(chǎn)品主險和附險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一審人民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訴求,二審法院判定主險合同有效,而附加險合同無效。
③溫世揚.《保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