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華
作為一種國際性交流工具,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它更多地呈現(xiàn)出一種西方思維和習慣。而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不重視語言背景,再加上應試教育理念的推波助瀾,導致英語教學陷入一種低效化、功利化的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真實水平的提高。英美文學一方面代表了西方文化的結晶,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英美文學在語言藝術上是極好的學習素材,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文學審美能力的進步。有鑒于此,教師可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英美文學,以實現(xiàn)“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育目的。具體而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學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 鼓勵學生多看與英美文學相關的影視劇
傳統(tǒng)英語教學之所以低效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過于枯燥死板,學生對著教材上符號化的英文字母,不僅難以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激情,而且只會采取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反而收效甚微。因此,為了在引入英美文學的同時免于陷入教材學習的錯誤示范,可以考慮從內(nèi)容呈現(xiàn)方式入手進行優(yōu)化。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觀看與英美文學相關的影視劇,一方面影視劇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將生澀難懂的詞句進行重新表達,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予學生有效刺激,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這些影視劇并不是沒有營養(yǎng)的粗制濫作,由于是根據(jù)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拍的精品,其語言藝術和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都有良好的借鑒價值,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既能感受最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又能了解真實的西方文化,從而逐漸形成英語思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qū)W生播放相關視頻,與學生一同觀看欣賞。當然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行查找相關資源,促進學生通過觀看與英美文學相關的影視劇來潛移默化地提高知識儲備并養(yǎng)成思維習慣。
2. 在課堂交流中多使用英美文學原著語言
在鼓勵學生觀看與英美文學相關的原聲影視劇之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條件來促進學生對英美文學的學習。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使用學生熟悉的英美文學原著語言,比如“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這樣的名句,藉此引出相關的文學材料和創(chuàng)作背景,使學生學習到豐富全面的英語知識,而不僅僅是幾個單詞句子。其次,教師要重視課堂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訓練口語的機會。舉例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從英美文學作品中評選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和章節(jié),然后帶領學生以富有情感的語音語調(diào)進行朗讀,更進一步可以要求學生單獨表演,在口述過程中摻入對作品的個人理解,從而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口語水平。英美文學是對西方文化背景下人們生活的最好詮釋,同時作品多變的藝術風格和精雕細琢的遣詞造句,最適合拿來讓讀者進行親身體驗。所以教師可以運用情景模擬的方法實現(xiàn)與英美文學的融合,讓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獲得知識的積累和情感的豐富。
3. 用英美文學作品替代閱讀理解材料
閱讀理解是訓練學生閱讀水平的最直接途徑,也是考試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紤]到傳統(tǒng)閱讀理解材料不僅形式單一且可讀性不足,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為此,教師可以將其替換為英美文學作品,從中選取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章節(jié)段落,使學生接觸到大量優(yōu)美的詞句和表達方式,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4. 組織舉辦以英美文學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有趣的實踐活動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獲得放松,同時也是拓寬學生知識面和見識的最佳契機。對教師而言,可以將英美文學與教學實踐活動相結合,促進學生主動了解英美文學作品。教師可以組織以優(yōu)秀英美文學作品為主題的大型朗誦比賽、話劇表演或者讀書交流會,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相互交流過程中提高對英美文學的認識,進而活躍思維并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5. 總結
英美文學作為一種隱性的、潛力巨大的教學資源,往往被教師所忽視。事實上,在以應試為目的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更應該滲透英美文學作品,從多角度引入,幫助學生彌補對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的缺失,同時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金彩虹. 試論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學周刊, 2016(01).
[2] 郭俊. 探究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英語畫刊(高級版) , 2018(25).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第二高級中學)